2020年國民黨大敗後,馬英九赴蔣經國陵寢謁陵不發一語

2022年10月05日02:08:31 歷史 1947

寶島台灣就像一個多災多難的孩子,從遠的來說,先被葡萄牙殖民了38年,後來又被日本奴役了近50年,從近的來說,因為蔣介石的一意孤行,拒絕國共合作,把國民黨帶到了台灣島上後,把台灣帶上了如今的尷尬境地。

想著有朝一日反攻大陸,捲土重來的蔣介石有生之年再也沒能踏上故土,落葉也無法歸根,蔣家王朝也隨著他兒子蔣經國的過世慢慢落幕了,國民黨在台灣的執政力度也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2020年台灣大選國民黨大敗後,馬英九赴蔣經國陵寢謁陵時不發一語,做為蔣經國曾經的秘書,馬英九此刻在想些啥呢?

2020年國民黨大敗後,馬英九赴蔣經國陵寢謁陵不發一語 - 天天要聞

大敗之後,黯然無語

2020年的台灣地區領導人大選,主要是民進黨的蔡英文與國民黨的韓國瑜之間的角逐,雙方都拼盡全力,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力量,為自己的勝出造勢拉票。

台灣民眾也非常珍惜自己的投票權,希望因為自己的一票可以讓真正為百姓辦實事的領導人脫穎而出,使台灣地區的各方面都能迎來一個新氣象。

1月11日,台灣地區2020「大選」在各方人士的翹首以盼中終於揭曉了,民進黨蔡英文他們以817萬多票的高票數,擊敗國民黨韓國瑜,得於成功連任,與蔡英文搭檔的是賴清德,所以媒體也稱之為「蔡賴配」。

2020年國民黨大敗後,馬英九赴蔣經國陵寢謁陵不發一語 - 天天要聞

此次蔡英文的連任,也是國民黨大選二度慘敗,2016年,國民黨的候選人朱立倫王如玄就敗給了蔡英文和搭檔陳建仁。

一切塵埃落定之後,那真正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民進黨蔡英文如願連任,大肆歡心慶祝,如同打了雞血一樣的興奮,也是,所有推行的政策都可以繼續有力執行,不管好的還是孬的。

2020年國民黨大敗後,馬英九赴蔣經國陵寢謁陵不發一語 - 天天要聞

國民黨連續兩度落敗,在台灣地區的影響力每況愈下,岌岌可危。

其實在結果揭曉前兩天,國民黨內部高層就已經預感到此次大選敗北的機率很高了,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擔心無法交代未能讓國民黨重返執政的窘境,已經在「大選」揭曉的倒數前兩天,1月9日就到大溪蔣經國陵寢謁陵,避開敗選後謁陵。

11日晚間9點,吳敦義宣布將請辭國民黨主席,同時兩位副主席曾永權及郝龍斌,與黨內一級主管也一起請辭。

而作為高雄市市長的韓國瑜,1月13日回到了高雄市政府上班,準備在十點召開記者會。

2020年國民黨大敗後,馬英九赴蔣經國陵寢謁陵不發一語 - 天天要聞

因為外面現場有許多韓國瑜的支持者,記者會剛一開始就陷入混亂,韓國瑜只能先拜託大家冷靜,隨即韓國瑜向市民道歉並表示,會全力以赴拼市政,努力回應高雄市民期待。

至於是否會參選黨主席,韓國瑜表示,沒有這規劃,也盼望選後大家能回歸理性,不要把選舉情緒帶進來,台灣人民一定要一起團結起來。

曾任蔣經國秘書的馬英九卻在1月13日蔣經國逝世32周年紀念日當天前往大溪頭寮蔣經國陵寢獻花鞠躬謁陵。

2020年國民黨大敗後,馬英九赴蔣經國陵寢謁陵不發一語 - 天天要聞

清晨8點左右,寧靜安詳的大溪迎來了馬英九一行,其中有曾任「國安會秘書長」及「國防部長」高華柱、前「國安會」副秘書長葛光越、前台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副秘書長蕭旭岑,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大家在蔣經國靈柩遺照前,整整站立3分鐘之後,才哀傷地走出陵寢。

馬英九原本「有話要講」,但最後還是一言不發,只跟高華柱、蕭旭岑等舊部屬握手就離開,神情若有所思。

也許馬英九在回想,自己2008年代表國民党參選時創下的以765萬9014票擊敗民進黨謝長廷而當選時的盛況;也許在想,如果現在還是國民黨一黨獨大,沒有什麼民進黨,那又是一番什麼光景呢?

2020年國民黨大敗後,馬英九赴蔣經國陵寢謁陵不發一語 - 天天要聞

政黨輪替 溯源民進黨

在中國台灣實行美國式的政黨政治制度,這是胡適雷震等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政治理想。20世紀50年代,他們在自己創辦的《自由中國》雜誌上向台灣人民介紹了政黨政治理論,希望建立新黨派在選舉中制衡國民黨,並最終能在台灣實現和平的政黨輪替。

2020年國民黨大敗後,馬英九赴蔣經國陵寢謁陵不發一語 - 天天要聞

而從1895到1945年整整50年,台灣一直在日本的佔領之下,所以50年來大約有20萬台灣青少年到日本留學,接受日本式的高等教育。

這些留日學生學成回到台灣後,在經濟、文化以及社會關係上都佔據著絕對的優勢,形成了一個資本總量雄厚的社會階層。

這些留日學生受日本影響很深,於是留日學生和大陸過去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在組織新政黨和實現政黨政治理想方面有了共同的追求與合作空間。

但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蔣介石退守台灣後,一直是國民黨惡劣的獨裁統治,黨外勢力在蔣介石26年的專制統治中參政無門,為了民主和自由,台灣地區有過幾次組織新政黨的運動。

第一次就是《自由中國》的組黨,但沒掀起什麼大風浪。

2020年國民黨大敗後,馬英九赴蔣經國陵寢謁陵不發一語 - 天天要聞

等到蔣介石離世後,沉寂了多年的黨外勢力,又開始在台灣的政治舞台上躍躍欲試。

蔣經國為了表明比他父更開明和民主,因此在當上台灣地區最高領導人的第二年3月,宣布解除對雜誌的禁令,於是黨外人士主辦的《八十年代》、《美麗島》等雜誌就閃亮登場了。

第二次組織新政黨運動又蠢蠢欲動了,20世紀70年代台籍黨外人士以《台灣政論》、《美麗島》雜誌為中心,為了選舉而組成的「台灣黨外人士助選團」,是沒有黨名的政黨。

誰也沒想到,由此竟然引起了震驚島內外的「美麗島事件」爆發。

2020年國民黨大敗後,馬英九赴蔣經國陵寢謁陵不發一語 - 天天要聞

蔣經國登上「總統」寶座,其聲望如日中天之際,《美麗島》言論激烈,利用該雜誌對國民黨的種種弊端予以猛烈抨擊,並且與《八十年代》相呼應,給國民黨、蔣經國統治以極大威脅。

《美麗島》和《八十年代》各自的創辦人黃信介與康寧祥聯合提出質詢,主張國民黨應該以開闊的胸襟接納不同的政黨出現,以建立民主政制。

然而國民黨的回復是:現在是戰亂非常時期,凡與三民主義不同的政黨,就不是當前『國策』所允許。

但《美麗島》雜誌非常善於造勢,而且經常弄得聲勢浩大,雜誌發行量多達十幾萬冊,還經常舉辦茶話會、座談會及火把遊行等活動,參加人數少則幾百人,多則上萬人,並獲得了許多知識分子的同情和認可。

2020年國民黨大敗後,馬英九赴蔣經國陵寢謁陵不發一語 - 天天要聞

《美麗島》雜誌,實際上形成了一個政團組織,所以國民黨當局對《美麗島》雜誌社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後快。

1979年12月10日《美麗島》雜誌社在高雄市號召群眾參加人權紀念日活動,集會結束後,舉行遊行,憲兵、軍警奉命阻止,遊行群眾以火把向軍警攻擊,雙方發生衝突,而後憲兵開始鎮壓,施放催淚彈,群眾漸被驅散,直至次日凌晨2時30分,雙方撤離。

12月13日,台灣當局「警總」查封《美麗島》雜誌社,中高層黃信介、施明德、姚嘉文、張俊宏、林義雄、林弘宣、呂秀蓮、陳菊8 人被一鍋端,最後都被處於10以上的徒刑,「美麗島事件」才告一段落。

2020年國民黨大敗後,馬英九赴蔣經國陵寢謁陵不發一語 - 天天要聞

國民黨當局對黨外人士的大逮捕與鎮壓政策,在島內外引起強烈反響,但的黨外組黨運動也被迫終止。

直到90年代末期,美麗島事件終於獲得全面平反,有意思的是美麗島事件的相關人士在政治領域的發展上頗為可觀,許多人在「國會」和地方位居要位,當初被判刑的8 人除林弘宣外,都曾擔任過民進黨的主席或代主席。

民進黨全稱民主進步黨是在1986年9月28日成立的,主要是從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的留日學生直接參与組織新黨派的活動。

民進黨之所以除國民黨之外一支獨秀,這與李登輝在國民黨統治的體制內支持民進黨的成立,幫助民進黨執政分不開。

2020年國民黨大敗後,馬英九赴蔣經國陵寢謁陵不發一語 - 天天要聞

李登輝等人是想通過政黨輪替實現「台獨」陰謀,這與胡適、雷震等人當時的初衷是背道而馳的。

如今的民進黨,在蔡英文的帶領下,看來是要把親美親日台獨這條路一條道走到黑了,這不要說14億中國人民不答應,就是以馬英九等人為代表的國民黨的也不答應。

2020年國民黨大敗後,馬英九赴蔣經國陵寢謁陵不發一語 - 天天要聞

馬英九的綜合情結

1949年初,國民黨在大陸敗局已定,馬鶴凌帶著妻子去了台灣,此時的馬英九就在母親的肚子里跟隨父母離開了祖國大陸。

1950年7月13日,馬英九在香港廣華醫院出生,1951年遷移到台灣後長大,所以出身於書香世家的馬英九曾被媒體調侃「大陸製造,香港交貨,台灣加工」。

馬英九辦公室牆上懸掛的對聯「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就是馬英九的祖父馬立安所立的祖訓。

2020年國民黨大敗後,馬英九赴蔣經國陵寢謁陵不發一語 - 天天要聞

馬英九的父親馬鶴凌從小受父親的言傳身教,也是典型的中國傳統儒家的信奉者,是一個意志非常堅強又十分愛國愛家的人。

從政後,早年擔任蔣介石的侍衛,後任國民黨中央考紀委副主委,一輩子生活簡樸,也不忘灌輸子女應有的忠孝及民族大義。

馬英九成年後,老人一直希望並支持其從政,曾對馬英九說:「中國如果缺工程師,可以從外國請專家來做也是一樣,但是如果台北市長做得不好、「總統」 做得不好,總不能找外國人來做!」

馬鶴凌1995年後多次回大陸,曾向家鄉母校岳雲中學捐助1萬美元,設立獎學金,這份與大陸親人的濃濃情誼,毫無疑問也感染了馬英九。

2020年國民黨大敗後,馬英九赴蔣經國陵寢謁陵不發一語 - 天天要聞

2005年馬鶴凌去世,骨灰罈上刻著馬鶴凌寫的兩行詩:「化獨漸統,全面振興中國,協強扶弱,一起邁向大同。」

馬英九在家事家風的熏陶和父親的影響下,推崇「無半畝地,心憂天下,破萬卷書,神交古人」的境界,他強調要爭千秋,不要爭一時,真正的勝利在於能不能到達終點。

在大學時期馬英九就是島內「保釣」的積极參与者,用大量的國際司法判例及國際條約,指證釣魚島是中國領土的法理依據,文筆老練,引起國民黨高層以及蔣經國的密切關注。

1981年9月,在蔣經國的秘書馮滬祥和「筆杆子」周應龍的引薦下,馬英九出任「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四個月後,他又被任命為蔣經國的英文秘書。

馬英九在蔣經國身邊長達7年時間裡,一直謹守本分,不越雷池一步,他的學識、口才和謙遜、謹慎、不結黨營私的作風,深受蔣經國的讚賞。

2020年國民黨大敗後,馬英九赴蔣經國陵寢謁陵不發一語 - 天天要聞

1987年初,蔣經國徵求馬英九對開放探親的看法,最後《台灣地區與大陸人民關係條例》出台,兩岸通過紅十字會的接觸,讓老兵回大陸探親,如今幾十年過去了,當年一年往返大陸5000人次,現在一年達570萬人次。

1992年兩岸代表(海協會與海基會)香港首次會談,馬英九不但是「九二共識」的見證者,而且還是主要的參與者和決策者。

馬英九提出將「中共」與「中國」加以區別,表達了「中國情懷」以及「尋求兩岸共同的民主社會的理想」。

2020年國民黨大敗後,馬英九赴蔣經國陵寢謁陵不發一語 - 天天要聞

1997年4月,馬英九因知名藝人白冰冰女兒白小燕被綁架撕票,批評政府,得罪了李登輝,辭去一切公職,回台灣政治大學法律系當副教授。

1998年,李登輝與宋楚瑜反目,國民黨陷入事實上的分裂,推舉台北市長候選人成為難題。國民黨不能再眼睜睜看著台北市長落入民進黨陳水扁手中,就動員無心從政馬英九參選。

父親馬鶴凌告訴馬英九:「現在是國民黨的特殊時期,如果這一仗敗了,那麼未來國民黨在台灣的勢力,就會越來越弱,搞『台獨』的民進黨就會越來越強,為了台灣,你有責任挑起這個擔子。」

2020年國民黨大敗後,馬英九赴蔣經國陵寢謁陵不發一語 - 天天要聞

馬英九此時仍然沒有點頭,馬鶴凌便發動國民黨內數萬人連署,登記的前一天,馬鶴凌和一大批國民黨「大佬」堵在馬英九正開會的台北晶華酒店門口。

馬英九走出來,看見父親馬鶴凌帶著一群老黨工齊刷刷地跪成一片,個個老淚縱橫,聲淚俱下地勸進:「英九,我在這裡求你了,你如果不答應,就直跪到答應為止。」

馬英九眼淚奪眶而出,接過父親手中的紙和筆說:「爸爸,我盡孝了!」

馬鶴凌說:「你錯了,這不是父親來求你,而是黨國需要你,這是盡忠,是盡忠報國!」

1998年12月4日,台北市長選舉揭曉,馬英九以76萬多票領先陳水扁,競選成功。

2008年馬英九又以58%的高得票率擊敗了民進黨,大選勝出,擔任了台灣地區領導人。

2020年國民黨大敗後,馬英九赴蔣經國陵寢謁陵不發一語 - 天天要聞

當時島內輿論普遍認為,集立法權、行政權、地方執政權於一身的國民黨的重新執政,將會讓陳水扁執政8年專註於「台獨」和貪腐,嚴重忽視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經濟形勢惡化的陰霾就此終結,台灣將進入一個全新的「馬英九時代」。

但在面對政黨政治衝突與對抗,在堅持原則的同時,馬英九柔性、妥協的一面也比較突出,則又顯得有點「魄力不夠」,「擔當不足」。

他在堅持「中華民國法統」、「九二共識」原則的同時,對民進黨的「務實台獨」路線理念採取以強調「台灣主體意識」、表明「不統」等妥協方式來爭取認同,而不是強硬地站在綠營的對立面上進行反擊。

2020年國民黨大敗後,馬英九赴蔣經國陵寢謁陵不發一語 - 天天要聞

馬英九的情感是集中華情結、自由情結、台灣情結於一身,使他的行事風格和執政路線出現「騎牆」模式。

從他在黨主席時,提出的「終級統一論」,到「台獨選項論」,又到「維持現狀論」,最後又提出「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政策,這樣系列言論說辭中,他內心的搖擺可見一斑。

性格溫和、不出惡言、執政清廉的馬英九在年逾古稀之際,面對國民黨當下的窘境和台灣地區的現狀時的沉默不語是默默承受還是蓄勢待發,那就不得而知了。

2020年國民黨大敗後,馬英九赴蔣經國陵寢謁陵不發一語 - 天天要聞

自古以來台灣都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因為和祖國大陸隔了一條不算寬闊的台灣海峽,一直以來經常被各方勢力利用,只有兩岸真正攜手共進,才能和平統一,台灣才真正安安穩穩地能夠呆在祖國母親的懷抱里休養生息,得到更好的發展。

2020年國民黨大敗後,馬英九赴蔣經國陵寢謁陵不發一語 - 天天要聞

參考文獻:

台海網 環球網 中國台灣網 新華社

2019年 李松林 《蔣經國的晚年歲月》

2015年 秦風 《歲月台灣 1900年以來台灣大事記》

2016年 王衛星 《觀海行策 王衛星將軍論台海》

組圖:馬英九率國民黨高層謁蔣經國陵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著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