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煉出黃金,瘋狂的鍊金術士亨尼格·布蘭德賭上了全部身家,在德國漢堡的一個地下實驗室進行了一場聽起來非常瘋狂的實驗:蒸煮1500加侖(約5000多升)人類尿液!
讓亨尼格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歷盡艱辛提煉完如此巨量的尿液後,並沒有得到想像中的黃金,倒是意外發現了一種人類從來沒有發現過的新元素——磷。
他本以為會憑此發一筆橫財,改變由富變窮的現狀,但他至死都未能如願,終究還是為他人做了嫁衣。儘管如此,亨尼格的發現還是造福了全人類。
說起來,如果亨尼格不貪婪的話,磷可能至少要晚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才會被人們發現。
1630年,亨尼格在德國出生,年少時做過玻璃制師學徒。主戰場在德國地區的「歐洲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爆發後,他放棄了學徒工作,加入德軍,在部隊一步一步被提拔成了陸軍軍官。
正是這一身份的變化,讓亨尼格的社會地位發生了改變,這為他後來衝破階級枷鎖和成為一名鍊金術士提供了條件。
離開部隊後,亨尼格利用特殊的社會地位和積累的資源,慢慢實現轉型,成了一名成功商人。
正是在經商的過程中,他接觸並逐漸迷戀上了當時非常流行的「鍊金術」。
所謂的鍊金術,亦有「埃及的技術」之意,英文名為Alchemy,辭彙源於阿拉伯文Al—Kimya,直譯過來就是「技術」的意思。
對於「鍊金術」,一直以來都不容易被定義,人們將它和占星術、神通術並列到一起,並稱為「全宇宙三大智慧」。
但是相比之下,後兩者都是無法用科學來解釋的神秘之術,只有前者看起來像是在進行科學實驗,卻也充滿了神秘色彩。只能說,鍊金術是一門非常神秘複雜的學問。
在定義時,有人將鍊金術視為一種以把賤金屬轉變為貴重金屬(如黃金)或追求長生不老為目的技藝,但這僅限於技術層面,並不能全面涵蓋「鍊金術」的內容;有人又將它視為一種使人類成為與神明同等存在的神聖技術,但這太模糊化和神秘化了,也不能解釋清楚「鍊金術」到底是什麼,還不如前一種定義來得明確一些。
總之,鍊金術被認為是由一位名叫赫耳墨斯·特里斯墨吉斯忒斯的希臘神話人物所創,之後傳承2500多年,直到19世紀才被人們否定和放棄。
現在的科學表明,「鍊金術」不能達到人們期待的目的,但在19世紀前,由於尚沒有證據證明它沒有用,因此信眾比較多。
2500多年的時間裡,鍊金術曾存在於中國、古埃及、日本、朝鮮、印度、美索不達米亞、波斯等地。在穆斯林文明中,也能找到鍊金術的相關記載。
因為橫跨時間長,有淵源的歷史,涉及地域廣,幾乎沒有人懷疑,所以與鍊金術相關的職業在17世紀到19世紀這200年間,在歐洲大陸成了很正規的受人們尊重的職業,從業者被人們尊稱為「鍊金術士」或「煉金師」(在中國則一般被稱為「煉丹師」)。
也許是受到時代思想的影響,又或許是受到環境和眾人的影響,就連亞里士多德、牛頓等為人類科學和哲學做出巨大貢獻的大佬,也對鍊金術趨之若鶩。
在鍊金術士及各個頂級人類科學、哲學家的努力下,鍊金術給人類帶來了許多相當意外的驚喜,比如發現火藥、製作火柴等。
到19世紀為止,有關鍊金術的書籍已經有4000多本,給現代科學帶來了巨大影響。
當然,鍊金術對現代科學最深刻的影響,當屬化學方面。它先被認為是「中世紀的一種化學哲學的思想和始祖」,後又被認為是「當代化學的雛形」。
在這裡,鍊金術士亨尼格所做出的貢獻,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他在煉金的過程中意外發現了有記載以來的第1個化學元素──磷,因此名垂青史。許多人認為,這標誌鍊金術時代的結束和化學作為一門科學學科的開始……
能做出如此巨大的貢獻和產生如此深刻的影響,亨尼格自己也許擠破了腦袋也想不到。
想當初,他加入鍊金術行業,頂多就是為獲得更多財富或找到長生不老之術而已,並沒有考慮到為化學作出貢獻的事。
在煉金行業里摸爬滾打,亨尼格起先只是一個業餘愛好者,後來慢慢就成了行業里的權威人物之一。為此,他特地給自己取了一個與鍊金術士很不匹配的相當奇怪的名字「醫生」。
在商業領域取得成功後,亨尼格先後娶了兩位妻子,她們對他的煉金之路都帶來了很重要的影響。
第1位妻子,他娶的是一位很富有的女子,從岳父那裡獲得了大量嫁妝。後來女子死了,他將嫁妝變現,都投入到鍊金術中。
第2位妻子,他娶的同樣是富家之女,至少育有一名繼子,從他們那裡也榨取了不少錢。
將經商所得、第1位妻子嫁妝和留下的財富都投入到煉金事業後,亨尼格才發現這是一個怎麼都填不完的無底洞,資金越來越不夠用,但研究卻沒有任何成果。
就算是所有的付出都打水漂了,亨尼格也沒有放棄,就像瘋狂了的賭徒一樣,繼續為煉金投錢。
可支配的錢用完了,他就將主意打到第2位夫人頭上,從她那裡要錢。
這時,他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開始嘗試通過建造實驗室來達到目的。因此,從第2位夫人那裡獲得的錢,他大多都投入到了在德國漢堡的地下實驗室建設中。
為了省錢,他還特地讓繼子擔任實驗助理。父子倆齊上陣,一起研究發財之道。
亨尼格最先的研究都是跟著前人的老路走──研究「賢者之石」,並沒有想到從尿液中提取黃金的事。
所謂的「賢者之石」,無論在西方還是東方,都是一個神話般的物質。西方鍊金術士堅信,只要煉出賢者之石,就能通過這東西「點石成金」或獲得長生不老之葯;對東方的煉丹師來說,他們則更傾向於煉出與賢者之石相似的「金丹」,從而突破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實現永生的目的。
因此,這種東方和西方從事煉金行業人員都夢寐以求的「賢者之石」,亦被稱為「點金石」、「哲學家之石」、「第五元素」、「紅藥液」,等等。
亨尼格對找到賢者之石的信念堅定不移。
可是,自鍊金術興起以來,從業者已達到成百上千人,其中不乏各個領域的天才,卻沒有任何一個人提煉出過賢者之石。它更像是一種虛無縹緲而美好的理想,人們無論如何都難以將它變成現實。
亨尼格只是一個平凡的追夢者,根本就無法與如亞里士多德等博學多才的人相比,他們都研究不了賢者之石,對他來說,那就更沒有可能了。
找不到出路,亨尼格只能另闢蹊徑,尋找新的出口。
他發現,人類的尿液是金黃色的,與黃金的顏色很相似。他於是就想,如果對人類尿液進行提煉,會不會從中獲得黃金呢?
這是一個看起來荒誕卻存在無限可能的猜想,實驗得出結果前,誰都無法下結論他的想法是錯誤的。
實踐是檢驗一切理論的唯一標準。為了驗證這個瘋狂的猜想,亨尼格腦子一熱,在1669年著手實驗。
實驗室組裝完後,亨尼格便開始收集實驗材料。
一開始的時候,他發現從全城收集尿液,不僅效率不高,還極有可能淪為全城民眾的笑柄。為此,他將目光轉移到了駐紮在漢堡附近的德軍部隊身上,想從士兵那裡獲得材料。
那樣一來,效率提高了,還避免了被人嘲笑。
聽說有人居然會出錢買尿液,駐紮部隊的長官當然樂不可支,欣然同意了亨尼格的要求,並很快為他收集到了1500加侖的尿液,也就是約5670升、約6.8噸的樣子,量不是一般的大。
有了實驗室,又獲得了大量材料,亨尼格馬上開干。
他的實驗相當簡單,就是利用蒸餾揮發的方式,蒸煮收集而來的尿液,然後看鍋底最後剩下的是什麼東西。
聽說丈夫耗費巨資,居然就是為了煮尿液,他的妻子怎麼都想不通,直接稱他是「一個瘋子」。
經過多輪蒸煮,亨尼格收集而來的6.8噸尿液終於蒸完,只留下一大攤黑色的不知為何物的殘留物。
他和周圍鄰居終於不用再受到尿液蒸煮時散發出來的惡臭的折磨了。
亨尼格並沒有馬上處理這一大攤殘留物,而是將它們閑置數月,之後才把它們和沙子混合到一起加熱,繼續提煉。
這一過程中,殘留物散發出了多種氣體,同時也有油狀物在混合物中凝結。
最終,一種像蠟一樣的、潔白如雪的固體沉積在混合物底部,它們還發著淡淡的藍光,非常神奇。
亨尼格從來都沒有見過這些東西,他十分肯定這不是黃金。那到底是什麼東西呢?他也不知道,於是又將它們和賢者之石聯繫起來,正式命名為「Icy Nocta Luca」,即「哲人石」的意思。
確實,亨尼格的這個做法沒有錯,提煉出的不是黃金,但這個從來沒有見過的還會發光的神奇之物,也許存在巨大商機,也能變現,那就是神奇的「點金石」。
後來,有人深入研究「Icy Nocta Luca」,發現了它更多的特性,之後基於它的特性,重新將它命名為Phosphorum,拉丁語,有「帶光者」、「冷光」之意,即著名的化學元素符號「磷」。
也就是說,亨尼格從尿液里提取到的神奇之物,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磷。
然而,亨尼格只是誤打誤撞發現的磷,並沒有完全了解它的特性,因此,儘管他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卻也無法讓磷變現。
他曾嘗試把磷用作照明和製作能發光的墨水,但都沒有取得一定的成效。
非常糟糕的是,在提煉尿液的過程中,亨尼格幾乎傾盡了家產,很快就陷入到財務危機中,處境變得越來越艱難。
無奈之下,他做了一個萬不得已的決定:將製造磷的秘密泄露出去。
他把這個可能會帶來巨大財富的秘密賣給了丹尼爾、哥特佛萊德·萊布尼茲、約翰·馮·勞芬斯登琨克爾等人。
其中,丹尼爾最精明,第1個讓磷與世人見面以及成功變現。他把磷帶到宮廷表演,磷的微微寒光和自燃,讓從未見到如此情形的王公貴族叫好不已,從而賺得盆滿缽滿。
除此以外,丹尼爾還把磷的樣本賣給了化學家羅伯特·波義耳,又賺了一筆。磷則從此得到更廣泛的傳播。
這事還得從1677年說起。
那一年,羅伯特剛好在宮廷里目睹了丹尼爾的表演,作為鍊金術士和後來的化學家,他相信丹尼爾手中的神奇之物並不是什麼「神物」,而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物質。
在丹尼爾表演完了後,羅伯特幾乎忘記了丹尼爾的表演,但對他手上的物質卻始終念念不忘。
為了得到它們,羅伯特決定大出血,從丹尼爾那裡買過來研究研究。
羅伯特發現,Icy Nocta Luca可以在空氣中自燃,將它們與其他物質混合後,尤其是與硫混合,摩擦了就可以燃燒起火。
他的這個發現,直接為後來火柴的發明作了鋪墊,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研究成果。
再深入研究後,羅伯特決定為Icy Nocta Luca改名,改成符合磷特性的「Phosphorus」。至今,「Phosphorus」成了流行最廣、最被人們接受的化學符號之一。
在別處,羅伯特得知了磷是亨尼格從尿液中提取出來的,於是就將這種提取的方法命名為「尿液提取磷法」。
後來,後世對尿液進行了化學分析,得出了4NaPO3和2SiO2就是人類尿液主要成分的結論。其中,P4為白磷,就是亨尼格發現的Icy Nocta Luca。
這裡有一個小插曲,經過羅伯特的研究和推廣,磷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同時也給亨尼格帶來了「一場危機」。
看到磷既神奇又稀罕,一個名利之徒突然冒了出來,自稱就是磷的發現者。好在亨尼格的一個朋友寫了一本書,在裡面記錄了亨尼格從尿液中提取磷的事,這才讓冒認者無法得逞。
亨尼格發現磷只是一個開始,繼羅伯特對磷進行研究後,大批化學家又對磷進行了研究,從而得出了一系列造福人類的成果。
隨著人類社會進入到工業社會時期,科學逐漸抬頭,並一步步成為支撐人類社會發展的主要理論。這其中,化學的發展,也取代了流行2500多年的鍊金術。
化學家發現,人體中所有細胞都存在磷,一旦人體少了這一元素,將會患上佝僂病或其他骨科疾病;再深入研究,生物學家則發現由磷組成的核苷酸是DNA的主要成分,對人類的遺傳 產生了重要影響。
除了醫學方面,在農業方面,科學家也發現了氮磷鉀這一物質。它是植物生長過程中的必需元素,一旦缺少了,輕則影響植物身高,重則影響到植物的抗旱、抗倒伏、抗病以及果實的成熟。
為此,科學家研製出了氮磷鉀化肥,並大力提倡使用「農家肥」。因為,人類排泄物的「農家肥」中也含有磷,對植物的生長有好處。
然而,事物皆有兩面性,磷能造福人類,同樣也可以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拿來當作武器。
就這一點而言,磷本身並不壞,壞的是使用它的那些人。
自發現磷能自燃後,一些武器研究者將磷帶到了武器研究中,之後發明出了臭名昭著的「地獄之火」──白磷彈。
白磷的燃點很低,燃燒條件要求不高,在有水的地方也能燃燒起來,很難撲滅。它在燃燒過程中,產生大量濃煙,釋放大量的熱,對人體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傷害。
因此,那些被白磷彈攻擊的人大多都沒有應對之策,只能在痛苦中慢慢被燒死。
二戰期間,白磷彈就開始被廣泛使用。
非常諷刺的是,亨尼格當年在德國漢堡發現了磷,磷被研究成武器後,又被盟軍用來炸毀漢堡。
美國是使用白磷彈最多且最瘋狂的國家。
打擊完歐洲的德國,來到亞洲地區,美國也用白磷彈打擊好戰的日本人,讓日本人吃盡了苦頭。
除此之外,在朝鮮戰場上,美國人也用白磷彈對付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革命烈士邱少雲就是被白磷彈活活燒死的。
在電影《長津湖》里,美國人使用白磷彈的場景又一次得到還原,雷公之死就和白磷彈有關。
可見,美國人使用白磷彈雖然屢試不爽,但對戰爭帶來的傷害太大了、太殘酷了,嚴重違反人道。
為了阻止美國人使用白磷彈,聯合國展開了一系列會議,最終在1980年將白磷彈列入《聯合國常規武器公約》,將其規定為「違禁武器」。
然而,一直以來都是美國主導聯合國,他們喜歡制定規則和霸凌其他國家,根本就不喜歡來自其他地方的壓力,因此拒絕簽字,也就意味他們將繼續在戰場上使用白磷彈。
近些年來,以色列軍隊使用的白磷彈,就是美國的傑作。可見,美國人不僅自己使用,還將其推廣到全世界。
也許哪天美國大兵也被白磷彈給瘋狂轟炸,美國人才會去思考到底用不用白磷彈的問題。
這一切,相信磷的發現者亨尼格是怎麼都想不到的。
也是,他在發現磷後,就「人間蒸發」了,死的時候默默無聞,連具體的死亡時間都不確定,有的說是1692年,有的又說1710年。
他連自己的命運都無法把控,又怎麼可能去把控好意外的發現呢?
結語:
拋開磷被使用到戰場上這一件事,磷對人類社會還是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首先在醫療方面,人們發現了人體需要磷後,一些之前的疑難雜症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其次是農業方面,自從發現植物也需要磷後,有關磷的肥料被發明了出來,讓農作物茁壯成長,結出累累碩果,人類的飢餓問題得以解決。
就這兩點而言,亨尼格發現磷確實是一件相當了不起的事。
除此之外,磷被認為是人類有記錄以來被發現的第1個化學元素,它的出現,標誌化學時代的來臨和鍊金術時代的結束。
可見,它對人類文明產生多麼深刻的影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