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迥秀
尚書李迥秀,一向與清禪寺的和尚靈貞十分要好。李迥秀死後過了幾年,有一天,靈貞忽然看見兩個小吏,帶著公文前來抓他。
李迥秀,字茂之,生卒年不詳,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人。初考中進士科,又考中英才傑出科。武則天愛惜他的才能,升其為鳳閣舍人,因貪贓獲罪貶為廬州刺史。後又貶為衡州長史。中宗繼位,入朝,再出為朔方道行軍大總管。回朝後拜授兵部尚書。五十歲去世,追贈侍中。
倉促間,小吏逼著靈貞上路。靈貞奄奄一息最後死去。他的魂魄來到一個地方,看上去像一座官府。
過了一會,靈貞被人讓了進去拜見。府中有一個人,穿著有白色花紋的紅衣服。進去後,靈貞質疑,認為自己命不當死。
紅衣服說:「弟子們抓錯了,高僧應當送回去。」接著讓之前抓他的小吏將他送走。
靈貞想沿原路回去,小吏說:「那條路不能走,應該另外選一條朝北的路。」於是告別紅衣人,朝北而行。
這條路十分荒涼,不好走,靈貞心裡很不高興。大家走了幾十里地,又來到一座府城,建築十分壯觀華麗。
門吏走上前大聲說道:「你們可以順便去見將軍。」說完將靈貞領了進去。
靈貞看到一個人,身穿紫色衣服,端坐在廳上,年齡相貌跟李迥秀很相像。紫衣人對他說:「貞公您怎麼遠道而來了?」靈貞這才知道,面前的人正是李迥秀。
李迥秀將他請上台階,兩人敘舊聊天。臨別時李迥秀握著他的手說:「想跟高僧您談談我的家事,又不忍心說。」說完落下淚來。
靈貞堅持讓他說,李迥秀這才開口:「弟子的香火要滅絕了,沒有什麼辦法。你可以去告訴季友等人,四季按時供奉祭奠,勤快點、豐盛點、乾淨點。另外為我寫一步《法華經》,這是我的願望。」說完灑淚與靈貞訣別。
靈貞於是蘇醒了過來,他把自己所見到的一切告訴了大家。李迥秀幾個兒以及季友,平時都很通情達理,於是為李迥秀設齋以及寫經。
只有齋損一個人發怒,說道:「妖僧胡言亂語,想要玷污祖先吧!」這之後,他竟然與權梁山等人謀反被誅殺,連累到李家兄弟們四處流竄,最後李家竟然沒有了後人。
(出自《廣異記》)
崔咸
博陵的崔咸,年少時習慣了清靜。他家住在相州,居家常常修葺整理園林。
博陵:東漢本初元年置郡,治所在博陵。西晉置國,治所在安平。相當於今河北定州、深州、饒陽、安國等地。
有一天夜裡,他獨自在書齋中,雷雨過後,忽然有一位年齡十六七歲的女子,翻牆進到院子里。崔咸把她抱進室內,問她從哪裡來,她卻始終不肯開口。
崔咸懷疑她是從別的人家逃出來的,於是把她認真藏了起來,誰知天快亮的時候,這女子竟然死了。崔咸又驚又怕,沒敢吱聲。
他走出家門來到街巷裡,想判斷一下女子是哪戶人家的。不一會兒,看到有六七個奴僕婢女,穿著孝服邊走邊說話,好像是在尋找什麼。互相說著:「死人都能跑走,何況活人呢?」
崔咸跟在他們身後,問是什麼事情,對方回答:「郎君何必要問這些?」崔咸堅持要問,對方只好告訴他:「我家的小娘子,死了三天了,昨天夜裡才收殮,被雷電一震,屍體起來出了門,突然就不知去向了。」
崔咸問小娘子的身形外貌以及所穿的衣服,都跟昨晚逃到家裡來的那個女子一樣,於是就把昨晚的事情說了。
把這幫人領到家裡查驗,果然就是小娘子的屍體,衣裳和鞋子上都是污泥。小娘子家人感到非常驚異。
他們準備把小娘子送回去安葬,但是屍體太重,竟然抬不走。崔咸趕緊擺上酒祭祀,並開口禱告,這才抬走了。這是天寶元年六月的事情。
(出自《通幽記》)
我是笑古奇今,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別忘了關注和點贊哦,會有更多精彩內容源源不斷推送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