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母親河「舒筋展骨」 黃河已實現連續23年不斷流

2022年10月02日04:18:24 歷史 1072

為母親河「舒筋展骨」 黃河已實現連續23年不斷流 - 天天要聞

為母親河「舒筋展骨」 黃河已實現連續23年不斷流 - 天天要聞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為了母親河奔騰不息,一場江河保護治理的探索在黃河開展。實施水量統一管理與調度、開展深度節水控水、系統治理水土流失……水利部門把大保護作為關鍵任務,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自1999年到今年8月,黃河已實現連續23年不斷流。

  山東東營,黃河入海口。

  大河奔流萬里而來,流淌、鋪展、入海。這裡,見證著黃河連續23年的如期赴約。

  曾幾何時,因黃河斷流,這裡還是另外一番景象。沙土覆蓋河床,鳥兒遠離家園。從1972年到1999年,28年間,黃河下游幹流斷流22年,斷流最嚴重時,距入海口的長度達704公里。斷流,一度讓河流生態系統瀕臨崩潰,濕地面積萎縮,百姓生產生活受到影響。

  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黃河保護治理,統籌推進水資源管理、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環境修復,為母親河「舒筋展骨」。

  至今,黃河已實現連續23年不斷流。

  盼水——

  「1997年前後,有226天沒有監測到流量;如今,黃河三角洲,生機無限」

  地點:山東東營,利津水文站——黃河入海前最後一個水文站

  「斷流不斷流,就看利津站。」黃河水利委員會利津水文站,是黃河入海前的最後一個水文站。

  在這裡工作的張利還記得,「1997年前後,有226天沒有監測到流量;如今,黃河三角洲,生機無限」。無水入海,乾涸一點點蔓延,海水侵蝕岸線,白花花的鹼子翻出地面,近海生物種類減少……

  黃河的水去哪了?

  「過去,兩岸密布的引水口,就像一根根吸管伸向黃河,無序引水,下游守著大河無水喝。」張利感觸深刻。

  黃河斷流之症,在於無節制用水,超出黃河水資源承載量。一組數據凸顯了人水關係的緊張:黃河以佔全國2%的河川徑流量,支撐著全國12%人口、17%耕地的用水需求。

  用水,必須從無序走向有序。水量統一調度,成為治黃關鍵之舉。「以黃河不斷流為目標,國家先定總量,各地再分用水量,每月每季統一調度,重要斷面定期監測。」黃河水利委員會水資源管理與調度局副局長可素娟介紹。

  1999年3月1日,第一份水量調度指令,從位於河南鄭州的黃河水利委員會發出。這是大江大河水量統一調度的先例。

  10天後,3月11日,黃河全線複流,利津水文站迎來了久違的黃河水。

  那天的情形,張利記憶猶新:「我們提著流速儀,啟動吊箱,馬上投入測報工作。」14.4立方米/秒、109立方米/秒、663立方米/秒……幾天時間,入海流量不斷加大。

  「濕地面積逐漸擴大,棲息的鳥群多了,生物多樣性得到恢復。」張利細數變化。

  黃河水量統一調度以來,累計向流域及相關地區供水超過6700億立方米,支撐了流域及相關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

  調水——

  「黃河上千個引水口都定好了額度」

  地點:河南開封,柳園口渠首閘管理處——黃河斷流最嚴重時的最上端

  在大江大河開展水量統一調度,沒有先例可循,如何調?

  河南開封,黃河水利委員會柳園口渠首閘管理處,一道水閘如同「水龍頭」,引黃河水滋潤沃野。這裡距入海口700多公里,也是黃河斷流最嚴重時的最上端。

  就在第一份水量調度指令發出不久,管理處接到用水額度——每年調1.5億立方米黃河水。時任管理處處長的齊書善心頭一緊:「先前引水量每年最高能有10億立方米,『水龍頭』大大擰緊了。」

  與水量調度指令幾乎同時到來的,是當地村民的不理解:「水這麼小,地能澆透嗎」「多把閘門開一會兒,又不會怎麼樣」……用水高峰時,附近村民圍到閘口上討水。

  齊書善耐心勸解村民,「沒水的日子是啥滋味,大家都嘗盡了。上下游都省著用,才能讓人人都喝上黃河水。」

  按照調度要求,管理處收集用水需求、提前逐級上報計劃,由主管部門審批後下達執行。用水量少了,但當季的莊稼迎來豐收,大家懸著的心也放下了。

  「和柳園口渠首閘管理處一樣,黃河上千個引水口都定好了額度。水量統一管理和調度,體現對水資源的精細科學管理。」可素娟說,在多年實踐中,「國家統一分配水量,省(區)負責配水用水,用水總量和斷面流量雙控制,重要取水口和骨幹水庫統一調度」的水資源管理模式逐漸成熟。

  節水——

  「啥是節水,黃河水從灌區到田頭的途中,損失得越少越好」

  地點:山西運城,大禹渡灌區——引黃高灌工程、國家大型灌區

  萬里黃河劈山越嶺,穿行晉陝峽谷。

  在山西運城芮城縣大禹渡灌區,一道道水管攀爬在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坡,引提黃河水上升300多米,澆灌50多萬畝良田。

  芮城縣種糧大戶胡天妮家的1000多畝田「喝」上了黃河水。夏糧喜獲豐收,秋糧長得不錯,水是關鍵。

  大田每隔18米伸出一根噴灌桿,輕點手機,水泵啟動,涓涓細流順著地下1米深處的管道,流向一道道田壟。「我這幾年下了本錢,購置地埋式噴灌設備,從大水漫灌變成小水勤灌,每畝用水量從150立方米減少到60立方米以下。」胡天妮說。

  一首歌謠訴說著曾經的「用水難」:住在黃河沿,吃水比油難,滔滔水東流,乾旱使人愁。1993年,胡天妮承包了20多畝地,用水高峰時,得扛著水泵,到黃河邊沒日沒夜抽水,澆一遍地少說也要十來天。

  「黃河水來之不易,要精打細算用好。」如今,用上噴灌設備,胡天妮家的1000多畝小麥省水48萬立方米,節省16萬多元。嘗到甜頭,胡天妮勁頭更足,噴灌設備、感測器、物聯網等新技術不斷引進。

  從地頭到源頭,節水技術逐步覆蓋各環節,大禹渡灌區節水改造不斷推進。

  「啥是節水,黃河水從灌區到田頭的途中,損失得越少越好。用專業名詞說,就是提升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大禹渡灌區樞紐二級站站長黨超說。

  水從黃河流到斗渠。斗渠口,是灌區向群眾交接水的地方。「過去,斗渠口處的量水堰和水尺標準不一,水放多少沒個准。」大禹渡揚水工程管理局局長董曾武介紹。灌區經過反覆試驗,安裝了規格統一的鋼板量水堰,精度更高,標準一致。

  水渠上的流量計,同樣關係著節水。黃河泥沙多,超聲波、雷達等流量計誤差大。「我們展開技術攻關,對磁致伸縮流量計的10多項功能進行改進。」董曾武介紹。

  如今,灌區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0.5518,比節水改造與續建配套項目實施前增長了0.0818,畝均灌溉用水191立方米,比項目實施前節約了67立方米。

  通過推廣節水農業、實施灌區節水化改造,黃河流域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從2019年的0.554提升到2020年的0.566,耕地實際灌溉畝均用水量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黃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資源短缺,水資源開發利用率高達80%。「治理黃河,必須打好深度節水控水攻堅戰,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黃河水利委員會節約用水中心總工程師景明介紹。

  治水——

  「這意味著更多的泥沙留在溝岔里,更多的水變為清水逐漸流入黃河」

  地點:陝西榆林,韭園溝流域,綏德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一個70年久久為功開展水土治理的試驗站

  水少沙多、水沙關係不協調,是黃河複雜難治的根本癥結。

  地處陝西省榆林市綏德縣的韭園溝,是黃土高原千萬條溝中的一支,縱橫的溝岔連通黃河支流無定河。一場開展了70年的水土保持試驗,為治水治沙探索破解之道。

  馬連溝村就位於韭園溝內,山上果樹連綿成林,山谷莊稼成片。「就拿蘋果來說,每畝山坡地流轉費55元,每人每年分紅230元,村民還有76人在果園務工,一地能生『三金』。」村黨支部書記王建雄說,「蘋果樹根扎得深、枝葉散得開,還是防止水土流失的一把『好手』。」

  這一切得益於水土流失治理。1952年,黃河水利委員會綏德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成立。科研人員跋山涉水、勘測地勢,第二年就在馬連溝村建造了陝北第一座淤地壩。

  村民李文元常聽老人們提起這座壩,「大壩攔泥沙,放水建築物過清水,水走土留,一層層黃土在壩前慢慢淤成良田。沒幾年,淤地壩前『長』出150多畝良田。」

  「淤地壩既能保持水土,又能增加糧食產量,成為行之有效的措施。」綏德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總工程師黨維勤介紹。

  隨後,一座座淤地壩拔地而起。然而,彼時的淤地壩建設標準低,防洪能力差。多年前的一場大雨,造成韭園溝多座淤地壩垮塌。

  「痛定思痛,築壩的標準、方式和材料要升級。」黨維勤說,試驗站開展新一輪探索,提出了建「淤地壩系」的思路,「大型壩可發揮攔洪作用,守護下游中小型淤地壩群安全。」如今的韭園溝,大中小型淤地壩相互配合,形成相對穩定的壩系,大幅提升淤地壩安全性能。

  繼續建淤地壩、用工程措施保持水土,還是植樹造草、採取生物措施?大家從溝底、山坡到梁峁頂設定「三條防線」:在梁峁頂,開展草田輪作、種植經濟林;在山坡上,栽種水保林和人工牧草;在溝底,因地制宜建設大中小型淤地壩。「生物措施、農業措施、工程措施相結合,層層設防、節節攔蓄。」黨維勤說,「這意味著更多的泥沙留在溝岔里,更多的水變為清水逐漸流入黃河。」

  不僅是韭園溝,一個個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不斷推進。近年來,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持續實現「雙下降」。


來源:人民日報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著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