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推薦理由
第九屆小林秀雄獎獲獎作品、日本近現代史研究前沿之作、暢銷日本十年的近代史經典。
從甲午戰爭到日俄戰爭,直到二戰戰敗,日本人緣何一次次走向戰爭?上至世界頂尖的優秀人才,下至普通的日本百姓,為何認定「唯有戰爭才是出路」?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通過層層推進的多維分析,深入淺出地探究了當時日本為政者和國民如何看待世界局勢、為何每一次都最終選擇了戰爭。在這本被稱為 「日本近代史研究最前沿」的著作中,她回答了歷史是如何推進的、戰爭是如何發生的等一系列問題,幫助讀者從更多元的視角理解日本近代史上幾次改變國運的戰爭。
02
《足利女童連續失蹤事件》
推薦理由
1979年,栃木縣足利市,五歲女童福島萬彌失蹤。1984年,栃木縣足利市,五歲女童長谷部有美失蹤。1987年,群馬縣太田市,八歲女童大澤朋子失蹤。1990年,栃木縣足利市,四歲女童松田真實失蹤。
四起案件其實發生在同一區域,位於日本栃木縣與群馬縣交界處。但栃木縣警方只辦栃木縣的案子,群馬縣警方只辦群馬縣的案子。1991年,栃木縣警方在偵辦松田真實失蹤案時,逮捕了一名男子,認為他就是本縣三起案件的兇手。警方召開記者見面會,媒體接連報道,令公眾相信連環殺童案已全面告破,兇手已落網入獄。1996年,群馬縣太田市,四歲的橫山由佳梨再次失蹤。記者清水潔注意到這一連串事件的關聯。
2007年,他重返事件現場。面對普遍認為準確度極高的DNA型鑒定結論,面對警方引以為傲多年的辦案功勛,面對即將超過追訴時效的鐵案,他大聲而堅定地提出質疑。
03
《超單身社會》
推薦理由
隨著未婚率、非婚率、離婚率逐年攀升,以及喪偶導致高齡單身者的不斷增加,2035年,日本將有一半人口是單身!日本在走向老齡化社會的同時,也在率先成為「超單身社會」。
本書以大量數據立論,深入剖析日本單身社會的成因,以及個體的生活意識、消費意識和價值觀的變化,提出「單身經濟」崛起的商機和對應策略,並對未來的兩性關係發展提出大膽預測。
無論是否結婚、生子、組建家庭,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面臨成為「單身者」的風險。但單身並不意味著切斷與他人的所有連接。只要提升「獨自生活的能力」,好好「愛自己」,即便一個人也能享受幸福的單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