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裡的黨史 | 李大釗

2022年07月15日15:17:21 歷史 1475

1927年4月6日清晨,安靜的北京東交民巷蘇聯大使館內突然響起了尖厲的槍聲,緊接著在一陣紛亂嘈雜之中,傳來了粗暴的吼叫聲:「不要放走一個!」這是奉系軍閥張作霖不顧一切外交慣例和國際公法,突然襲擊蘇聯大使館的情景,其罪惡目的是逮捕住在這裡的李大釗同志,絞殺北方革命。

著名的共產黨領袖李大釗落入了敵人的魔掌。

在獄中,在敵人面前,李大釗威武不屈,正氣凜然,表現了極其崇高的革命氣節。正如後來陳毅同志在一篇回憶文章中所說,大釗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革命先驅,大節不辱」。

殘暴的敵人對李大釗施以酷刑,用竹籤釘進他的指甲縫裡,最後竟剝掉他雙手的指甲。但他沒有一句有損黨的榮譽和革命利益的「供詞」。據當時的獄卒後來回憶說:「執行官吏受上峰指使,以種種方法,『誘導』先生,使其供出同黨之行止,先生至終不說,只道我李大釗是共產黨,其他同志的蹤跡,概不知情。」敵人還多次組織法庭審判,妄圖從精神上壓倒和屈辱李大釗。但是,李大釗橫眉冷對,凜然屹立。當時一些資產階級報紙和人士的記載,也不得不承認:「李大釗受審時,態度極從容,毫不驚慌。」「著灰布棉袍、青布包褂,儼然一共產黨領袖之氣概。」「自謂平素信仰共產主義,侃侃而談,不愧為革命志士本色。」敵人威逼不成,又繼之以利誘。張作霖的參謀長、大名鼎鼎的「小諸葛」楊宇霆親自出馬,和李大釗拉同鄉關係,用高官厚祿來收買。李大釗慷慨答道:「大丈夫生於世間,寧可粗布以禦寒,『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就是斷頭流血,也要保持民族的氣節;絕不能為了錦衣玉食,就去向賣國軍閥討殘羹剩飯,做無恥的幫凶和奴才!」 使得楊宇霆狼狽而去。

在審訊中,李大釗還堅決要求親自審閱和修改他的「供詞」。因為,敵人審訊他時所記錄的「供詞」多半與他的原意不符,他要不使自己的話被敵人歪曲篡改。在「供詞」中,他承擔了一切責任,儘力掩護一同被捕的青年同志們,他還利用他在國民黨中的公開身份,機智地隱蔽了黨的機密。

1927年4月28日,萬惡的奉系軍閥下了毒手,絞殺了李大釗等二十位革命者。李大釗第一個走上刑台。在絞刑架下,他從容、鎮靜,面不改色,作了最後一次簡短而又激昂的演說。他說:「不能因為你們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我們已經培養了很多同志,如同紅花的種子,撒遍各地!我們深信,共產主義在世界、在中國,必然要得到光榮的勝利!

參考自:

《回憶李大釗》,人民出版社

《李大釗傳》,人民出版社

故事裡的黨史 | 李大釗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歷史死的最冤枉的十位將軍! - 天天要聞

歷史死的最冤枉的十位將軍!

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英雄豪傑以他們的智慧、勇氣與忠誠,書寫了波瀾壯闊的篇章。然而,命運弄人,有些將領雖功勛卓著,卻最終含冤而終,其命運之悲,令人扼腕嘆息。以下,讓我們以詩意的筆觸,穿越千年風塵,探尋那十位死得最為冤枉的將軍之不朽傳奇,感受他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百折不撓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百折不撓

新華社北京7月2日電 題:百折不撓新華社記者李浩、張博宇仲夏時節,延河水畔,陝西延安革命紀念館遊人如織。一本泛黃的書吸引了眾多目光,封面上毛澤東同志的筆跡雄渾蒼勁,不時有參觀者輕聲誦讀:「堅持抗戰,堅持統一戰線,堅持持久戰,最後勝利必然是中
被判流放到底有多嚴重?看看古代這些「熱門」流放地就能明白 - 天天要聞

被判流放到底有多嚴重?看看古代這些「熱門」流放地就能明白

「斬立決?」 「流放。」「去哪?」 「寧古塔。」「那不還是個死嗎?」在古代劇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句話「流放寧古塔」。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這撿了一條命,不用死的「流放」看似是要比死刑好上不少。但實際上,在許多古代人眼中,這流放寧古塔,還不比
馬伯庸要來蘇州啦!7月6日來江蘇書展感悟「歷史中的大與小」 - 天天要聞

馬伯庸要來蘇州啦!7月6日來江蘇書展感悟「歷史中的大與小」

現代快報訊(記者 白雁 張垚仟)又到7月,一年一度的江蘇書展如約而至。記者獲悉,7月6日下午,著名作家馬伯庸將在書展重點活動「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上開講「歷史中的大與小」。馬伯庸是人民文學獎、朱自清散文獎、茅盾新人獎得主,其作品被評為沿襲「『五四』以來歷史文學創作的譜系」,致力於對「歷史可能性小說...
75組文物文獻,帶你走過「光榮之城」的紅色行跡 - 天天要聞

75組文物文獻,帶你走過「光榮之城」的紅色行跡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周年之際,「光榮之城——上海市革命場館聯盟紅色文物史料展」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開幕。展覽彙集了75組文物文獻,展示中國共產黨在上海「誕生、啟航、出征」的光榮歷史,並以此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嘉鳴出席展覽開幕式。展覽聚焦中共中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