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75位諾獎得主齊聚中國,留下預言:避免戰爭的辦法在中國

2022年07月05日10:42:28 歷史 1979

「我認為資本主義的時代終將過去,新的時代快要來臨!」

1988年,75位諾貝爾獎得主來到巴黎,在這場世界頂級頭腦的盛會上,專家們對人類的發展方向進行了探討。

著名的歷史學家阿諾德也曾對第三次世界大戰,還有人類的未來做出了預言:「人類貪婪和扭曲的一面將會戰勝人性中的善良和純真。」

諾獎得主們的這次集會,正是來討論這位歷史學家留下的世界性難題。

阿諾德的著作《歷史研究》,以其獨到的歷史學觀點,描述了世界上26個大民族的盛衰榮辱,這本史學著作也表明了他對人類未來的悲觀態度。

1988年75位諾獎得主齊聚中國,留下預言:避免戰爭的辦法在中國 - 天天要聞

而在諾獎得主們的集會上,他們得出的結論是:

「人類想要獲得發展和幸福,想要避免戰爭得到和平,唯一的辦法是回到2500年前中國的孔子那裡尋找智慧」。

而那時的中國國力並不強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改革開放才剛剛進行不久,綜合國力遠遠比不上歐美的發達國家。

八九十年代的中國,在貧苦地區甚至人們連飯都吃不飽。

而當時諾獎得主們卻一致認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獨具特色。

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中國,將會在國際舞台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988年75位諾獎得主齊聚中國,留下預言:避免戰爭的辦法在中國 - 天天要聞

換句話說,他們覺得21世紀是屬於中國的世紀,而東方文明則能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

放到現在,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確實大放異彩,沒有讓諾獎得主們失望。

但是在上世紀90年代,為何諾獎得主們就對中國的發展青眼有加呢?

這離不開阿諾德這位歷史學家的鋪墊,還有整個世界發展的歷史趨勢。

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

15世紀,人們進入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歐洲的資本主義開始萌芽,西班牙、葡萄牙更搶先享受到了航海時代的福利。

歐洲商業發展的繁盛使其慢慢成為了世界的中心,人們的生活水平遠遠超過其他國家。

1988年75位諾獎得主齊聚中國,留下預言:避免戰爭的辦法在中國 - 天天要聞

在這種世界大背景下,不少歷史學家於是提出了「歐洲中心論」。

從15世紀一直到20世紀,歐洲的殖民者慢慢佔據了世界其他地區,不斷進行資本原始積累,擴大自身的實力。

這段時間內,英國在除了南極洲以外的地區,都佔據了相當大面積的殖民地,於是英國有了「日不落帝國」的稱號。

但是隨著資本主義的大發展,走上巔峰的資本主義慢慢開始了下坡路。

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是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有之間的矛盾,這就導致了資本家們唯利是圖,想要佔據更多的生產資料。

於是,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貧富差距也就越來越大,底層工人的生活苦不堪言。

1988年75位諾獎得主齊聚中國,留下預言:避免戰爭的辦法在中國 - 天天要聞

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經濟危機爆發時,英國、美國的大資本家,生活在金字塔頂端不到百分之十的人,卻佔據了超過全國上下百分之九十的財富。

階級矛盾尖銳的資本主義社會,其領導人也是採用了各種手段來緩和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矛盾。

但是無論採取何種手段,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矛盾不會消失,只是趨於平靜。

只要沒有完全改變資本主義的國家形式,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就依然存在。

而工人階級和大資本家們的矛盾正是基本矛盾的衍生品,譬如羅斯福新政雖然讓美國度過了經濟危機,但是平靜了一段時間之後,經濟危機又會再次爆發。

這也就導致了資本主義從萌芽開始,就有著先天性的疾病,那就是周而復始的社會矛盾激化。

1988年75位諾獎得主齊聚中國,留下預言:避免戰爭的辦法在中國 - 天天要聞

而每個國家應對國內尖銳的社會矛盾的策略不盡相同,不同的勢力也趁機上台。

19世紀,資本主義世界就開始了區分陣營,這也就導致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日本、德國、義大利的極端分子借著經濟危機的混亂局面掌握了國家政權。

為了應對國內局面,法西斯只好轉移國內的矛盾,用爆發戰爭來轉移人們的注意力。

靠著掠奪他國所獲得的財富,法西斯勢力讓全國上下的人們都相信,他們的領導人確實能夠帶著國家走向繁榮昌盛。

加上法西斯勢力完全控制了國內的社會輿論,新聞媒體全部成為了政府的耳目喉舌。

1988年75位諾獎得主齊聚中國,留下預言:避免戰爭的辦法在中國 - 天天要聞

靠著這些替法西斯勢力發聲的媒體機器,政府蠱惑了全國上下的群眾。

正是因為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還有多次經濟危機,讓阿諾德意識到了,資本主義並不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甚至有學者斷言,資本主義發展的過程就是從出生開始,然後再慢慢自我毀滅的過程。

而戰爭讓阿諾德看到了人性當中醜惡的一面,英法士兵抗擊德軍時,根本不把他們當做人來看。

英法聯盟把德軍稱作「德國丘八」,當他們不把德國人當成人來看待時,槍殺他們也就問心無愧了。

但是,英法聯軍殺害一位普通的德國無辜人民,再想要心安理得就很困難了。

1988年75位諾獎得主齊聚中國,留下預言:避免戰爭的辦法在中國 - 天天要聞

這時候阿諾德還對人性抱有一線希望,他原本以為,經過了兩次世界大戰,人們應該學乖了。

但是二戰之後,世界範圍內的大小戰爭依然連綿不斷。

阿諾德看到,人類除了沒有再動用核武器之外,沒有絲毫改善。

他們用盡各種手段,將自身弄得身心俱疲。

所以他的態度也就開始慢慢轉變,對人類的未來開始有了悲觀的想法。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1973年,阿諾德出版了《人類與大地母親》一書,在這本書中,他將15世紀開始的「歐洲中心論」完全抹除。

1988年75位諾獎得主齊聚中國,留下預言:避免戰爭的辦法在中國 - 天天要聞

同時,阿諾德在這本書中對中國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他認為社會主義有勝過資本主義的地方。

社會主義社會是以廣大的工人還有農民為基礎的社會,蘇聯作為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確讓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都為之震驚。

蘇聯自列寧的「新經濟政策」之後,已經休養生息了一段時間,國內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

斯大林上台以後,他開始把注意力慢慢轉移到社會主義的工業化建設上,將個體的小農經濟逐步變成了集體經濟。

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制度慢慢建立以後,蘇聯便有了充足的資金來支持工業的發展。

憑藉著這樣的手段,蘇聯境內很多重工業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綜合國力迅速提升。

1988年75位諾獎得主齊聚中國,留下預言:避免戰爭的辦法在中國 - 天天要聞

完全掌握了國家經濟的斯大林,在其領導下,蘇聯的軍事實力甚至可以與美國一較高下。

而這時,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正在進行了曠日持久的經濟危機,被完全隔絕在資本主義社會世界之外的蘇聯完全沒有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

相比起英法等國綜合國力不斷衰退的情況,蘇聯成功地實現了後來者居上的目標。

斯大林模式讓蘇聯成為了世界上的數一數二的工業強國。

但是重工業的發展日益繁盛,農業和輕工業卻陷入了停滯的局面,這也制約著蘇聯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斯大林時期,蘇聯上下都對斯大林馬首是瞻。

1988年75位諾獎得主齊聚中國,留下預言:避免戰爭的辦法在中國 - 天天要聞

沒有人敢在斯大林如日中天的時候,說出任何一個有損斯大林形象的話。

隨著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逐漸顯露,加上斯大林本人的離世,後來的蘇聯領導人才敢開口批判斯大林沒有認識到實際國情。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也是諾獎得主們不看好同為社會主義國家的蘇聯的重要原因之一。

完全按照計劃經濟的形式發展,就意味著全盤否認了資本主義社會中市場的作用。

這樣的手段在經濟建設初期,確實能讓國家全盤掌握經濟命脈。

但是在和平年代,這項舉措就十分不恰當,全盤的計劃經濟讓國民經濟喪失了活力。

1988年75位諾獎得主齊聚中國,留下預言:避免戰爭的辦法在中國 - 天天要聞

輕農業和輕工業的長期落後,使得蘇聯的綜合國力雖然不斷上升,但是人們的生活水平卻不斷下降,就連一件像樣的衣服和鞋子都沒有。

而在政治建設方面,斯大林也愈發獨斷專行。

由於蘇聯的局勢並不穩定,所以斯大林為了將權利掌控在自己手中,對各級領導大多都是採用了直接任命的方式。

經過二戰之後,斯大林對國內的政治控制得更加牢靠了。

基本上各級領導都是經過斯大林任命的,群眾的監督越來越形同虛設。

社會主義民主還有法治被漠視,列寧原來希望的人權喪失,權力集中在了精英階層手中。

1988年75位諾獎得主齊聚中國,留下預言:避免戰爭的辦法在中國 - 天天要聞

隨後的蘇聯領導人雖然意識到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但無論是赫魯曉夫、勃涅日列夫還是戈爾巴喬夫,都不能帶領蘇聯走出困局。

「三夫」的改革甚至讓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蘇聯社會開始出現了動蕩的局勢。

人們生活水平持續下降的局面沒有得到應有的改善,社會矛盾還在不斷激化。

戈爾巴喬夫甚至背離社會主義的方向,妄圖將蘇聯向著資本主義國家的方向靠攏。

日益衰退的蘇聯內部已經有了解體的可能性,這時的社會主義陣營發展已經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看著蘇聯就要退出歷史的舞台,1988年的諾獎得主集會中,人們也不由得惋惜在四五十年代盛極一時的蘇聯,居然淪落到了今天的地步。

1988年75位諾獎得主齊聚中國,留下預言:避免戰爭的辦法在中國 - 天天要聞

看好中國

雖然蘇聯即將解體,但是專家們並不認為社會主義走到了盡頭。

於是,他們將目光集中在了正在社會主義道路上慢慢摸索的中國。

專家們對中國非常看好,重要原因在於歷史學家阿諾德兩次來到中國訪問。

1929年,阿諾德從朝鮮進入中國,先後來到了中國的一線城市北京、上海等地。

第二次是在1967年,阿諾德先生已經76歲高齡,但他仍然拖著沉重的身子來到了中國。

在阿諾德學者去世前夕,他完成了最後一本專著——《展望21世紀》。

1988年75位諾獎得主齊聚中國,留下預言:避免戰爭的辦法在中國 - 天天要聞

在這本書中,阿諾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在世界歷史上,19世紀是屬於英國日不落帝國的時代。

20世紀是美利堅民族大放異彩、重新綻放光輝的時代。

而21世紀才剛剛開始,中國就已經做出了巨大的改變,註定會在新世紀實現復興。

諾獎得主們一致看好以孔子為代表的東方文明,認為東方文明能夠克服資本主義還有蘇聯模式的弊端。

中國作為世界範圍內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更是古代四大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建國歷史中,每個朝代都能保持著思想文化上的統一。

1988年75位諾獎得主齊聚中國,留下預言:避免戰爭的辦法在中國 - 天天要聞

儒家文化漢朝開始,就一直傳承並不斷發展著,這使得中國有非常濃厚的文化底蘊。

放眼全世界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很難再找出第二個像中國一樣,有著悠久文化傳承的國家。

中國的傳統文化一直保持著兼收並蓄、博採眾長的特點,諾獎得主們都覺得中華文化有其專屬的魅力。

中國人長期倡導以和為貴,作為世界上愛好和平的民族,它並不具有侵略性。

中國一直履行的外交政策的基本宗旨也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諾獎得主們看好中國也是因為中國不會無故挑起爭端。

1988年75位諾獎得主齊聚中國,留下預言:避免戰爭的辦法在中國 - 天天要聞

作為維護世界和平的中堅力量,中國會儘力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而且即便是考慮到現實情況,中國在八九十年代,改革開放已經在慢慢推進了。

摸著石頭過河的國家領導人已經讓社會主義制度在全國範圍內初步建立,作為新生社會主義國家,中國以全新的面貌登上了國際的舞台。

雖然那個時候中國的經濟實力並不出眾,相比起許多發展中國家都有一定差距,但是這並不妨礙中國的慢慢復興。

諾獎得主們也是看看清楚了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煥發著生機與活力,足以讓中國脫胎換骨。

而經過了四十多年的發展,中國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在1988年,專家們的論斷是完全正確的。

1988年75位諾獎得主齊聚中國,留下預言:避免戰爭的辦法在中國 - 天天要聞

拿破崙曾經就預言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不要去打擾它。

如今中國已經開始注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開始慢慢放緩經濟增長的速度,慢慢注重經濟發展的質量。

最後也希望,擁有巨大發展潛力的中國,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國際舞台中,扮演者更加重要的角色。

-完-

編輯 | 不誤小星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 天天要聞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極目新聞記者 黎先才 通訊員 陳曉玉 袁曉雪近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北京舉行召開。極目新聞記者獲悉,武漢市漢陽市政參與的「隧道重大地質災害源探測評估及處置關鍵技術」科技成果獲評「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榮譽證書該項科技成果是漢陽市政聯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高校、科研...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聞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決定,孫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召開領導班子(擴大)會議,宣布了黨中央關於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任職的決定:孫志禹同志任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公開信息顯示,孫志禹,男,漢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樹人,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 天天要聞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點擊收聽:撰  稿:段  裕、葉  剛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從駐新疆的一兵團六軍選調幹部組建西北軍區空軍司令部,那個時候人民解放軍進疆部隊正準備集體就地轉業,很多指戰員對新組建的人民空軍心馳神往。六軍十七師四十九團政委趙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趙予征趁著趙予征來...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天要聞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家博物館日前舉行唐末—五代、清、民國金銀錠入藏儀式。左為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右上為清代「湖北鹽厘局薛永陞」五十兩銀錠,右下為民國時期官方造幣廠生產的金錠。(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保留了船形錠的原始狀態,使今人可以直觀了解此歷史階段大宗商業交易的...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 天天要聞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新京報訊 據中國海警消息,作為海上禁毒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海警局以「凈海」「凈邊」「禁毒兩打兩控」等緝毒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為主攻方向,重拳打擊懲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動。2019年6月至今,各級海警機構海上繳獲毒品8.729噸(冰毒3.066噸、氯胺酮2.136噸、可卡因2.322噸、大麻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