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毛主席赴川視察,期間發現一物,隨即吩咐身邊人:要全國推廣

2022年07月05日08:46:22 歷史 1080

1958年3月16日,成都老西門外的一家名為「金牛賓館」的酒店門口左右,兩名騎著自行車,在此已經等候一個多星期的縣委書記,面色皆透漏著焦灼之意。細看之下,還能從兩人焦灼的臉龐上,看出來一絲暗中較勁的意味兒。

下午五點左右,在賓館外已經等了一天的兩人,本以為這一天又是無所收穫時,突然聽到了似有似無的汽車啟動聲。瞬間,無精打採的兩人,像打了雞血一樣,努力地伸著頭往大門內看去。過了沒一會兒,果真有幾輛汽車駛了出來,而車隊中的第一輛汽車內,坐著的正是毛主席和四川省委書記李井泉。

汽車出來了,往哪個方向去,便是這兩名縣委書記,等候多時想要的一個結果。

就在汽車駛出大門的那一刻,坐在主席身旁的李井泉出聲詢問道:「主席,咱們往哪邊走?」而毛主席顯然並不糾結這個問題,只見毛主席大手一揮,指向了右邊。

毛主席的隨意一指,卻成為了郫縣紅光社發光放彩的關鍵一指,開啟了紅光社新的篇章。

58年毛主席赴川視察,期間發現一物,隨即吩咐身邊人:要全國推廣 - 天天要聞

兩名等候多時的縣委書記,是在李井泉的安排下在此等候的,為了讓縣委書記第一時間得知毛主席去何處視察,以便趕在毛主席等人到之前,做好一切準備。

兩位來自不同縣區的縣委書記,每日都在期盼著毛主席到自己所在的縣區視察,此舉對於整個縣區來說都是極其榮幸的。這兩個縣區方向,剛好在金牛賓館的一左一右,而毛主席所指的右邊正是郫縣方向。

等了這麼多天的郫縣縣委書記劉致台,在見到汽車駛向右邊的那一刻,心中吊起的石頭,瞬間落了地,連忙跨上自行車,趕回去準備迎接毛主席,一路上,劉致台的內心都是激動不已的,深知自己縣區的農戶這麼長時間的努力成果,終於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展示機會。

一、「老百姓說的話才算」

大概過了一個小時,毛主席一行人來到了郫縣合興鄉的紅光農業合作社,此時,正值成都大壩上風景極佳時期,為了能夠讓毛主席好好欣賞一下風景,行車速度自然放慢了不少,等到毛主席等人感到之時,周圍的群眾早已聚集到道路兩側,好不熱鬧。

「毛主席好!毛主席好!」在毛主席踏出車廂的那一刻,此起彼伏的招呼聲便再也沒斷過。毛主席的回應,便是發自內心的微笑和不斷地揮手示意。

58年毛主席赴川視察,期間發現一物,隨即吩咐身邊人:要全國推廣 - 天天要聞

緊接著,在紅光社長和郫縣縣委書記的引導下,毛主席等人進了旁邊的一條小路,還沒等紅光社長周桂林開口介紹,毛主席就抬手打斷並說道:「你們先帶我就近看一戶人家吧。」

「好,好,好。」緊張極了的周桂林連忙止住嘴,伸出手,帶著毛主席走進了手邊的一個社員院落里。

這個院落很是素凈,幾間小的茅草屋,院子里種著些竹子,收拾得很是妥當乾淨,是個典型的川西農家院落。

嘈雜的眾人,等到毛主席走進這個院落後,便止了腳步,在院外等著再看一下毛主席尊榮。而毛主席等人,也是直奔堂屋,毛主席並未讓周桂林提前進去打招呼,而是自己主動上前。本來就是臨時決定進這個院落的,再加上並沒有提前通知,所以,這家院子的主人溫大娘對於外面鬧騰騰的情況一無所知。

「大娘,你好啊!」還沒等坐在堂屋的溫大娘反應過來,毛主席就已開了口,熱切地打著招呼。

「誒,你好啊,同志,您這是從哪來的?」誰知這個溫大娘竟沒有認出毛主席來,只是以為眼前的這個操著外地口音的人,是一位從外省來的領導。

「哈哈哈,我該說是湖南來的,還是北京來的呢!」溫大娘唐突的詢問,反倒令毛主席親切不少,甚至笑著開起了玩笑。

58年毛主席赴川視察,期間發現一物,隨即吩咐身邊人:要全國推廣 - 天天要聞

反觀周桂林和劉致台等當地領導緊張地頭冒冷汗,毛主席和毫不知情的溫大娘卻很是放鬆。

習慣了給客人讓煙的溫大娘,在毛主席說話的空檔,便順手將手中的水煙筒遞了過去,敬了個煙。毛主席也沒避諱,反而很是隨手地就接過了水煙筒,沒吸但拿在手中擺弄著。

一旁的周桂林等人,時刻關注著毛主席和溫大娘,見此,便打算開口解釋,「主席,這……」話還沒說出口,就被毛主席再次抬手打斷了,周桂林只好把話咽進肚子里。

「大娘啊,咱們擺一擺龍門陣好不好?」擺弄著水煙筒的毛主席,坐在椅子上,很是隨便地便挑起了與溫大娘的話頭。

毛主席這樣一說,溫大娘當即就來了興緻,坐直了腰,等著毛主席接著說下去。

「你家裡有幾口人啊?攏共有幾個勞動力啊?您和您家裡人都入社了沒有,都是什麼時間入的社呢?」一連串拋出的問題,便可見毛主席對群眾和農業社的重視程度。

等到溫大娘將所有問題回答個遍,很是滿意溫大娘回答的毛主席,再次開口詢問,「那你們這一家一年分多少糧食啊?」

關鍵的問題終於問出了口,站在一旁的周桂林,儘管內心沒有顧慮,卻還是緊張得不得了,生怕溫大娘說出驚人的話語。

58年毛主席赴川視察,期間發現一物,隨即吩咐身邊人:要全國推廣 - 天天要聞

「有幾百斤呢!」見領導一問糧食,溫大娘再次挺直了腰板,要知道,這幾年分的糧食,年年都有存糧,年年都吃不完呢!

「四百五十斤。」實在是忍不住了的紅光社副社長,不顧旁邊周桂林的眼神阻撓,插了一句嘴,畢竟這關係著他們紅光社的未來。

「我不聽他們的,幹部說的不算數,老百姓說的才算數。大娘你放心說,分的糧食夠吃嗎?」顯然,此時百姓說的話才是毛主席關心的,毛主席一揮手,就讓紅光社副社長閉了嘴。

毛主席一直就擔心基層幹部為了表面工作不說實話,使得老百姓跟著受罪,所以,毛主席一直堅持聽老百姓自己說的話。這也是為何毛主席要堅持深入群眾,進行實地調查的原因。

二、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正如魏徵唐太宗所說的這句話: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為人君者,需廣泛聽取意見,這樣一來宦官才不敢蒙蔽,底層百姓的真實情況才能夠真正被反映上來,問題才能夠得到解決。

古往今來,太多君王成功與失敗的鮮明例子,而一向強調,黨員幹部要採用社會科學的方法,拋卻「本本」,實事求是的毛主席,更是將調查研究這一項細分為了歸納和演繹兩種方法,只為求得調查研究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在此次來到成都召開會議之前,於2月18日,在頤年堂,毛主席主持召開了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正是這次會議,毛主席主動提出去年於南寧開會參加人員地區上分布不均的不足,並提出了到成都開會彌補去年的缺失。

58年毛主席赴川視察,期間發現一物,隨即吩咐身邊人:要全國推廣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會議中,毛主席還重點提到了打掉官氣等針對領導風氣的問題:「不管官做到多大,職稱多高,即使是當上了部長、總理、甚至是主席,都不能飄飄然,自始至終都需以勞動者的姿態出現,這樣才能夠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

之後,在回顧《農業40條》時,毛主席再次藉機著重強調:「沒有實際工作經驗是寫不出來報告的!」

不偏信,不全信,自始至終都是毛主席堅持貫徹的準則,注重到基層調查研究,堅持「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堅持調查研究一竿子插到底的調查作風。毛主席這種一心為民的赤心,是千百年來君主、領導人從未擁有過的。

三、「紅光社」徹底轟動全國

然而,毛主席這次的成都之行,收穫不僅如此,其中一個「打破碗花花」,一時之間成為了全國炙手可熱的「大明星」。

在溫大娘家裡談話的功夫,毛主席便已將溫大娘家裡的情況了解的差不多了,不大的屋子,簡陋的桌椅,打理的卻很是整潔,見此,毛主席問道:「大娘,您知不知道除四害?」

「除四害?那算什麼?我們這可是除七害!」誰知溫大娘竟一臉驕傲地這樣回答。

58年毛主席赴川視察,期間發現一物,隨即吩咐身邊人:要全國推廣 - 天天要聞

「除七害?這七害,都有哪七害吶?」這一下子就勾起了毛主席的興趣。

「老鼠,麻雀,蚊子,跳蚤,蒼蠅,臭蟲,還有偷油婆。」溫大娘見毛主席竟不知道7害是啥,當即就掰著手指頭,把7害一個個介紹一下。

「偷油婆?」前六害毛主席都知道,這偷油婆是什麼,毛主席還真是第一次聽說。見毛主席一臉不解,站在一旁的周桂林終於有機會開口說話了,「主席,這偷油婆就是蟑螂。」湊在毛主席耳邊,周桂林小聲地解開了毛主席的疑惑。

了解到哪七害的毛主席,點點了頭,示意自己明白了。然而,毛主席接下來的一句話,竟引得溫大娘站起身,讓眾人「搜家」。

「大娘,您家裡還有偷油婆嗎?」毛主席隨口問道。

「我家裡!不可能有的!不信的話,你們儘管找!」

見溫大娘誤會了自己話里的意思,如此激動,毛主席大笑著說,「大娘,您誤會了,我不是說您家裡不幹凈,我還想請教一下,這蚊蟲蒼蠅是怎麼被您消滅的呢?」

「我就是把那打破碗花花搗碎,泡到水裡,給它放到家裡的各個犄角旮旯、糞坑啥的裡面,不管它是什麼蚊子、蒼蠅啊,過不了多大會兒,都被殺得一乾二淨。」一邊說著,溫大娘還一邊用手比劃著。

58年毛主席赴川視察,期間發現一物,隨即吩咐身邊人:要全國推廣 - 天天要聞

這一說,直接徹底勾起了毛主席內心的疑惑,「這究竟是什麼花花,這麼有用,竟是這麼多害蟲的剋星!」

說著說著溫大娘,就站起身,從柜子底下拿出了一捆看起來跟野草一樣的東西,「同志你看!這就是打破碗花花!別看這一小捆,它可能消滅好多害蟲的!」

「這為什麼叫做打破碗花花?是這花能打破碗嗎?」毛主席從溫大娘手中接過來,細細看了起來。

「是這樣的,主席。因為這種花根部有毒,家裡大人怕小孩子誤食中毒,就編了個「摘了這個花,就會打破碗,打破碗就沒飯吃」的瞎話來糊弄小孩子的。一來二去,這個花就被叫成了打破碗花花。」一旁的農村工作部長潘兆清連忙接過話解釋。

聽到這,毛主席起了身,向溫大娘道了別,很是喜悅地向旁邊眾人說道:「這是一個重大發現!要全國推廣!」

手中握著打破碗花花的毛主席,喜不自勝,突然他抬起頭,點了點身邊的植物專家梁禹久說道:「你晚上回去寫一篇稿,最好明天完成,後天審過稿子之後,最晚大後天登報!我要讓全國人民都知道這個『打破碗花花』!」

58年毛主席赴川視察,期間發現一物,隨即吩咐身邊人:要全國推廣 - 天天要聞

隨著,3月19日,《四川農民日報》發表的一篇關於打破碗花花除害蟲的文章之後,郫縣的紅光社進入了全國人民的視野,一時之間,成為了全國出了名的農業社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 天天要聞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點擊收聽:撰  稿:段  裕、葉  剛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從駐新疆的一兵團六軍選調幹部組建西北軍區空軍司令部,那個時候人民解放軍進疆部隊正準備集體就地轉業,很多指戰員對新組建的人民空軍心馳神往。六軍十七師四十九團政委趙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趙予征趁著趙予征來...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天要聞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家博物館日前舉行唐末—五代、清、民國金銀錠入藏儀式。左為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右上為清代「湖北鹽厘局薛永陞」五十兩銀錠,右下為民國時期官方造幣廠生產的金錠。(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保留了船形錠的原始狀態,使今人可以直觀了解此歷史階段大宗商業交易的...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 天天要聞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新京報訊 據中國海警消息,作為海上禁毒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海警局以「凈海」「凈邊」「禁毒兩打兩控」等緝毒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為主攻方向,重拳打擊懲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動。2019年6月至今,各級海警機構海上繳獲毒品8.729噸(冰毒3.066噸、氯胺酮2.136噸、可卡因2.322噸、大麻0.778...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 天天要聞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董卓,作為東漢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軍事人物,其形象在後世的文學和歷史記載中往往被賦予了諸多負面標籤。然而,如果我們深入挖掘歷史文獻,尤其是《後漢書》和《三國志》等史書,可以發現董卓早年的形象與性格並非如《三國演義》中那般單一和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