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6歲台灣老兵回鄉探親,106歲老母親看了兒子一眼後逝世

2022年07月04日08:26:10 歷史 1035

2008年的一天,在湖南省衡南縣的一條鄉道上,幾名穿著政府工作人員制服的人,攙扶著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在路上緩緩地行走著。

2008年,86歲台灣老兵回鄉探親,106歲老母親看了兒子一眼後逝世 - 天天要聞

這條路不長,但是對於這位老人來說,卻似乎有千里萬里,而且是既熟悉卻又陌生。

這位老人名叫謝春生,是一位台灣老兵。這已經是他第三次回大陸探親了,只是之前兩次,他都沒有找到自己的家。

這一次重回大陸,謝春生知道,這很可能是自己有生之年最後一次回來了,因為他自己的年紀,也已經86歲了。

2008年,86歲台灣老兵回鄉探親,106歲老母親看了兒子一眼後逝世 - 天天要聞

懷著激動的心情回到大陸以後,謝春生找到了相關部門,請求他們幫忙尋找一下自己的母親和妹妹,他們已經足足分別了71年了。

所幸的是在相關部門的幫助下,謝春生這一次真的找到了自己的家。讓他無比激動的是,自己106歲的老母親還在人世。

15歲從軍

1922年,謝春生出生於湖南省衡南縣的一個農民家庭。在童年的記憶中,謝春生唯獨對貧窮和飢餓印象最深。

由於貧困,所以在謝春生很小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在家裡干農活了,幫助母親播種撒肥,幫助父親拾柴放牛……

稍微大一點後,謝春生又開始給地主家打短工,放牛養羊。田間地頭,到處都能看到他幼小的背影。

七七事變」爆發以後,日本鬼子的鐵蹄踏上了湖南地界,謝春生所在的小山村也沒能倖免,當地的老百姓們生活在了水深火熱之中。

2008年,86歲台灣老兵回鄉探親,106歲老母親看了兒子一眼後逝世 - 天天要聞

年僅15歲的謝春生,目睹了很多鬼子的暴行,他的內心深處也萌生了抗擊日寇的念頭。

剛開始的時候,只要鬼子一進村,父親就讓謝春生和母親、妹妹躲在地窖之中,自己則留在外面和鬼子周旋。

每當鬼子走後,父親就教育他,一定要做一個男子漢,以後要保護好自己的媽媽和妹妹。謝春生把父親的這些話,牢牢地記在了心裡。

直到那一天,鬼子又像往常一樣來掃蕩。謝春生和母親、妹妹躲在地窖里,卻聽到了外面傳來陣陣打鬥聲。

謝春生打算爬出去,卻被母親死死地拽住了手臂。母親趴在門縫上看了一會兒,確認外面沒人了就爬了出去。

隨著撕心裂肺的哭喊聲傳來,謝春生和妹妹趕緊鑽出了地窖。

父親的慘死,那一刻擊透了謝春生的心靈,他緊握的拳頭,被指甲刺傷了手掌都沒有感覺。

2008年,86歲台灣老兵回鄉探親,106歲老母親看了兒子一眼後逝世 - 天天要聞

家中失去了頂樑柱,謝春生的母親只能帶著一雙兒女開始逃難,他們一邊乞討,一邊試圖找到一個沒有戰爭的地方。

逃難的路上,謝春生看到了無數的中國同胞慘死,他對日本鬼子的痛恨,已經達到了一個爆發的邊緣。

不久之後,謝春生看到了國民黨軍隊在徵兵,於是他也報名參加了軍隊,決定上陣殺敵,為父報仇。

然而,母親已經失去了丈夫,如今唯一的兒子又要去參軍,戰爭年代生死只在一瞬間,所以她是死活都不同意。

夜晚,謝春生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一閉上眼全是村莊那些充滿血跡的屋子和父親慘死的樣子,他更加地想參軍了。

沒有辦法的謝春生,開始努力做母親的思想工作,他說國難當前,自己應該投身軍隊,為國盡忠。

就這樣,母親還是拗不過謝春生的想法,不得不含淚送他去了部隊。

2008年,86歲台灣老兵回鄉探親,106歲老母親看了兒子一眼後逝世 - 天天要聞

在新兵營待了半個多月,謝春生開始踏上了戰場,他一邊跟隨老兵衝鋒陷陣,一邊學習著戰鬥經驗。

上海保衛戰打響以後,謝春生也跟隨著大部隊奔赴前線。看著身邊的戰友一個個倒下,謝春生真正認識到戰爭的殘酷,他來不及害怕,只能迅速成長起來。

戰鬥進入白熱化階段後,由於武器裝備的差異,陣地丟失了。

直到後來,謝春生曾回憶道:「當時長官非常的生氣,下令當天晚上就必須奪回陣地。」

第二天凌晨4點鐘,謝春生和戰友們悄悄地摸上了山頭,經歷了長達5個小時的艱苦奮戰,最終於上午9點,成功奪回了陣地。

2008年,86歲台灣老兵回鄉探親,106歲老母親看了兒子一眼後逝世 - 天天要聞

然而,這場戰鬥的激烈,已經遠遠超出了預期,謝春生所在的團部減員一大半,剩下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傷勢。

從1937年到1945年,整整八年的時間,謝春生一共參加了大大小小上百場戰鬥。

直到1945年,日本鬼子宣布無條件投降以後,長達8年的艱苦抗戰終於結束。

在無數個日日夜夜,謝春生都在思念著自己的母親和妹妹,此時他已經準備好了,打算回到老家去尋找親人。

然而不久之後內戰爆發了,謝春生想走都走不了,因為逃跑被發現的話,等待他的就是被軍法處置。

內戰結束後,蔣介石退守台灣,也帶走了不少國民黨的軍隊。作為軍隊的一員,謝春生也去了台灣,從此以後他和自己親人的距離越來越遠了。

2008年,86歲台灣老兵回鄉探親,106歲老母親看了兒子一眼後逝世 - 天天要聞

蔣介石

剛開始的時候,謝春生以為不久以後就能回來,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一去就是幾十年,家的記憶也是越來越模糊。

一別71年

曾經風華正茂的小夥子,在歲月的流逝下,最終變成了一個垂垂老矣的老人,但是謝春生渴望回家的念頭,卻一直縈繞在他的心頭揮之不去。

到達台灣以後,由於歷史的客觀原因,謝春生沒法給家裡寫信。他也只能聽從安排,在當地娶妻生子。

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兩岸關係開始緩解,謝春生帶著激動的心情,終於踏上了尋親的道路。

2008年,86歲台灣老兵回鄉探親,106歲老母親看了兒子一眼後逝世 - 天天要聞

然而幾十年萬物更替,昔日的泥土瓦房也全部變成了高樓大廈,謝春生的尋親之路,走的是無比的艱難。

當時,謝春生也曾想過,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母親是否還活著?但是在他的心裡,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找到親人,再見母親一面,訴說自己的不孝。

直到2008年,已經86歲的謝春生,依然放不下自己的母親和妹妹,他幾經周折,決定再去一次家鄉,而這也許是他有生之年,最後一次尋親了。

也許是上天不負苦心人,這一次還真被謝春生找到了,在相關部門的幫助之下,謝春生得知自己的母親還在世。

難掩心中的激動之情,在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謝春生終於回到了闊別近71年的家鄉。

此時的王秀英已經是106歲的高齡,平常大多數時間都只能躺在床上,但是她還保留著最後一絲清醒,堅信兒子肯定會回來。

長達71年的時間裡,王秀英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坐在院門口的小板凳上,默默地等待著兒子,有時候甚至一坐就是一天。

2008年,86歲台灣老兵回鄉探親,106歲老母親看了兒子一眼後逝世 - 天天要聞

此時此刻,當謝春生看到了躺在床上的母親,他淚如雨下,一下子就跪在了床頭呼喊道:「媽媽,您睜開眼看看我,你的春生回來了……」

也許是聽到了兒子的呼喊,已經彌留之際的王秀英,緩緩地睜開了眼睛,嘴唇蠕動了一下,似乎想說些什麼?

被兒子緊握著的手,似乎也有了一些力氣。但是由於年紀太大了,生命已經進入了倒計時,她最後還是緩緩地閉上了眼睛,兩行渾濁的淚水流了下來。

相信在聽到兒子呼喊的時候,這位母親的內心是滿足的,畢竟在有生之年,她還是見到了兒子一面。

然而對於謝春生來說,這個結果又是殘酷的。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母親,但是卻沒能多陪伴她一段時間。

2008年,86歲台灣老兵回鄉探親,106歲老母親看了兒子一眼後逝世 - 天天要聞

時隔71年,這對母子終於再度相見,在場之人看到這一幕,無不動容落淚,而王秀英在心中的牽掛放下之後就離開了人世。

寫在最後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這是作家余光中1971年在台灣寫下的,這一年也是余光中離開家鄉的第20個年頭。

而在看到此詩之時,那麼多的台灣老兵們無不落淚,他們的鄉愁,亦如詩中所描述的那樣啊!

戰爭永遠都是殘酷的,而遭遇戰爭以後,受苦受難的永遠都是無辜的老百姓了。試想如果沒有那場戰爭,謝春生的悲劇也就不會上演了。

我們只希望在未來,這個世界上永遠都不要再有戰爭,讓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和平的環境下,所有的兒女都能承歡在父母膝下,快樂成長。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 天天要聞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今晨8時許,伴隨著一大廣場國旗護衛隊鏗鏘有力的步伐和整齊劃一的動作,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體人員肅立致敬。莊嚴肅穆的氛圍中,中共一大紀念館舉辦的「頌歌獻給黨」系列慶祝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融合了莊嚴儀式、文藝匯演、文物見證與紅色體驗等多種形式,深情致敬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沒有共產黨就沒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聞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說長安的荔枝,我大吳越的楊梅表示不服。 當真不服。明朝的李東陽稱楊梅「價比隋珠」,因為在京城想吃到它實在不易——荔枝運到京城,不過是「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