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先生」「賽先生」是誰提出的?

2022年07月03日18:24:05 歷史 1749

百年前,「五四」新文化運動以「民主」與「科學」(「德先生」與「賽先生」)為旗幟,在整個社會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啟蒙運動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五四風雷,餘音繚繞,「民主與科學」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最響亮的口號,堪與18世紀法國革命的「自由、平等、博愛」相媲美,那麼究竟是誰第一個提出了這句口號呢?


答案:陳獨秀(學過初中歷史的都知道!)

語出何處,館藏為證


敬告青年》: 「科學和人權」的首次呼籲

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了《青年雜誌》(後改名為《新青年》),新文化運動由此發端。創刊號開篇發表了《敬告青年》一文,陳獨秀在文中痛數當時中國社會的黑暗,提出了青年六義,號召青年同陳腐的封建思想意識鬥爭。

正是在《敬告青年》中,陳獨秀首次發出「科學和人權」的呼籲。陳獨秀認為當時的國人,有想像而無科學,士、農、工者不知科學,則仰給於異國,商者、醫者不知科學,則無未來之勝算。而西方先進性恰恰在於科學與人權,而中國要擺脫落後挨打的局面,同樣需「以科學和人權並重」,中國的青年要破除迷信,相信科學,依仗科學根除無常識之思惟、無理由之信仰,通過科學認識自然之規律、改造自然,才能使我們的國家擺脫愚昧時代。

「德先生」「賽先生」是誰提出的? - 天天要聞

近代歐洲之所以優越他族者,科學之興,其功不在人權之下,若舟車之有兩輪焉……國人而欲脫蒙昧時代,羞為淺化之民也,則急起直追,當以科學與人權並重。

——陳獨秀:《敬告青年》,《青年雜誌》1915年1卷1號

在「人權」與「科學」的基礎上,發展成為「民主」與「科學」兩大口號,公開向傳統的封建思想文化挑戰,舉起了新文化運動的大旗,擂響了思想解放的戰鼓。


本志罪案之答辯書》:「德先生」和「賽先生」第一次聯合出現

1919年初,《新青年》已發行三年三十期,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運動發展迅猛,遭到了封建頑固派和復古派的抵抗謾罵,《新青年》被污衊為異端邪說。為回應攻擊,陳獨秀寫下了《本志罪案之答辯書》這篇著名文章,明確表示《新青年》不但無罪,而且有功,對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作了很精彩的概括。文中依舊高舉民主、科學兩面光輝旗幟,陳獨秀還根據民主(Democracy,德莫克拉西)與科學(Science賽因斯)的音譯,將二者形象地稱為「德先生」和「賽先生」,這也是 「德先生」和「賽先生」第一次正式聯合出現。

1919年的五四運動中,無數熱血青年高舉「德先生」和「賽先生」兩大旗幟,向封建禮教以及封建專制思想猛烈開火,由此走向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歷經百年,五四運動所倡導的民主與科學,仍舊是一面不朽的光輝旗幟,以民主與科學為核心的五四精神,是一種愛國主義的精神,更是一種革命的精神,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追求進步和光明。

「德先生」「賽先生」是誰提出的? - 天天要聞

「德先生」「賽先生」是誰提出的? - 天天要聞

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

……

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為擁護這兩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壓,社會的攻擊笑罵,就是斷頭流血,都不推辭。

——陳獨秀:《本志罪案之答辯書》,《新青年》1919年6卷1號


1919年的五四運動中,無數熱血青年高舉「德先生」和「賽先生」兩大旗幟,向封建禮教以及封建專制思想猛烈開火,由此走向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歷經百年,五四運動所倡導的民主與科學,仍舊是一面不朽的光輝旗幟,以民主與科學為核心的五四精神,是一種愛國主義的精神,更是一種革命的精神,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追求進步和光明。


觀展指南

展覽地點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 三層閱覽區

展覽時間

2022年6月6日起,周一至周五9:00-12:00、13:30-16:30(法定節假日除外)

接待對象

個人與團體參觀者。五人以上的團體參觀可預約講解,聯繫電話為010-82623353

溫馨提示

根據北京市防控要求,觀展讀者需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後方可進館



撰稿人:吳老師

責任編輯:劉老師

初審:徐老師

審核發布:翁老師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立足中國科學院、面向全國,主要為自然科學、前沿交叉科學和高技術領域的科技自主創新提供文獻信息保障、戰略情報研究服務、公共信息服務平台支撐和科學交流與傳播服務,同時通過國家科技文獻平台和開展共建共享為國家創新體系其他領域的科研機構提供信息服務。

開館時間:周一至周六,9:00-16:30

預約方式:通過「中科知匯」小程序預約到館(主界面「進館預約」版塊)

「德先生」「賽先生」是誰提出的?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清宮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爾袞爭論之謎! - 天天要聞

清宮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爾袞爭論之謎!

皇太極駕崩後的1644年,大清帝國迎來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皇位爭奪。肅親王豪格與睿親王多爾袞各擁重兵,八旗中半數的支持使得二人勢均力敵。然而歷史的天平最終卻傾向了年僅六歲的福臨。其生母博爾濟吉特氏(即後來的孝庄文皇后)展現出非凡的政治手腕。
戰爭上無力,道德上無敵 - 天天要聞

戰爭上無力,道德上無敵

本文參考歷史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相關文獻來源。(龍顏大悅 耶律德光)遼太宗收到了石敬瑭的來信之後,他的心情用四個字就可以形容,那就是:開心壞了。自己的父親,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打遍草原大漠無敵手,可只要南下,總是吃虧,很大一部分
鄭州一五星級酒店擺地攤日入3萬/河南昨日最高氣溫43.2℃/日本教材污衊盧溝橋事變中方先開槍 - 天天要聞

鄭州一五星級酒店擺地攤日入3萬/河南昨日最高氣溫43.2℃/日本教材污衊盧溝橋事變中方先開槍

⊙河南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房源公布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中心近日發布河南省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次配租公告。本次配租房源共有博學苑、航港南苑、經開苑、文華苑、永盛苑、廣惠苑6個院區,3543套房源。詳情(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中心)▼⊙盧洛高速盧氏段即將通車!節省約1小時車程盧洛高速(盧氏...
原創首發七言詩•借刀殺人(三十六計之三) - 天天要聞

原創首發七言詩•借刀殺人(三十六計之三)

文/孫野借刀殺人小周郎,假請諸葛去劫糧。強中更有強中手,毒辣奸計變黃粱。註:黃粱——這裡是引申義,即黃粱夢的意思。周瑜假意恭維孔明,說他足智多謀,請他去帶兵偷襲曹操糧草。曹操向來是偷襲別人糧草的主,肯定戒備森嚴,這不是讓諸葛亮白白送死嗎!
盛七小姐打官司(歐陽亮) - 天天要聞

盛七小姐打官司(歐陽亮)

盛七小姐,本名盛愛頤,是清末首富盛宣懷的第七個女兒。盛宣懷官做得大,以幫助李鴻章辦理「文案」起家,至辛亥清朝覆亡時已經官居郵傳部尚書,生意做得更大。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 天天要聞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資料圖:北京盧溝橋上的石獅。圖/新華社「我們是善戰的前鋒,我們是民眾的武裝,從無畏懼,決不屈服,永遠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國境,自由的旗幟高高飄揚。」1939年,29歲的河北青年張松如離開正定省立七中,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這一年,他以「公木」的筆名與音樂指導鄭律成合作創作了這一組《八路軍大合唱》。此前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