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

2022年07月03日11:26:19 歷史 1969

在人類歷史上曾不止一次發生過經濟危機。按說人們對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經歷一次的周期性經濟危機應當早已習慣,然而發生在1929年至1933年的經濟危機卻被人們冠以「大蕭條」這一特定稱謂。由此可見這場危機破壞力之大、波及範圍之廣。這場危機讓全世界明白了在和平的狀態下也可以迎來一場社會浩劫:幾年之內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產值下降了44%,失業率在30~50%的高位徘徊,損失了超過2500億美元。

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這場經濟危機發源於1929年美國紐約華爾街爆發的股災。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一片欣欣向榮。當時的人都以為這種繁榮會一直延續下去,然而1929年10月24日華爾街迎來了有史以來最慘淡的「黑色星期四」:從上午11點後紐約證券市場就出現了恐慌性的拋盤,以致於行情跌到連計價器都跟不上速度。短短半天之內道瓊斯指數狂跌了33點。當天晚上整個國家一夜無眠,因為無數家庭多年來的積蓄在頃刻間化為烏有。

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第二天美國開始了全國性的擠兌:人們紛紛來到銀行門口兌換現金。另一方面股市則繼續一瀉千里、拋售成風。一時間全國上下有五千多家銀行在擠兌狂潮衝擊下被迫倒閉,而這些銀行的倒閉又進而導致了更多的企業破產。1929年10月29日華爾街的股價指數已從最高點的386點跌至298點(跌幅達22%)。這一天後來被人們形容為「紐約交易所112年歷史上最糟糕的一天」。

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事實上這一天僅僅只是一個開端,因為曠日持久的經濟危機已愈演愈烈:1929-1933年美國累計破產工業企業14萬家、銀行1萬家。在此期間處於完全失業狀態的美國人高達1300萬,即使還在工作的人中很多也只是臨時性的兼職。一些經濟下滑嚴重的城市稅收系統已崩潰,因此也就無力再為民眾提供社會救濟和市政服務。光是芝加哥一個城市就拖欠教師工資高達2000萬美元。

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需要公共財政支持的學校大量關門,以致於1932年的紐約出現了30多萬貧困失學兒童。在依然還能上學的兒童中有20%左右存在營養不良的問題。到1933年美國教育部估計全美有1500所高等院校破產關閉。這導致大學入學人數破天荒下降到25萬人以下。填飽肚子成為了這一時期人們最基本的訴求。當時一些人甚至開始主動在垃圾箱中翻找可以吃的東西。

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1932年一位調查芝加哥貧民窟生活的人描繪了這樣一幕:一輛卡車卸下垃圾後大約35個男女老幼蜂擁而上沖向垃圾堆。有的人用棍子扒垃圾堆,有的人則直接用手挖,甚至有人為爭搶這些被丟棄的垃圾而大打出手。當時的《紐約時報》曾這樣形容道:午夜敲開你家門向你討要三明治的可憐人可能是報紙的專欄記者,也有可能是幾個月前慷慨給你批下貸款的銀行經理。

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這一時期很多昔日的白領為了維持面子仍每天穿得衣冠楚楚去「上班」,可實際上他們不過是去挨家挨戶推銷一些小商品,甚至有些人直接走過幾個街區把衣服一脫就化身乞丐沿街乞討了。連昔日相對風光的白領階層尚且如此,那麼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窮人就更艱難了。那時美國的大街上隨處可見的是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大蕭條期間美國政府曾反覆保證不會讓任何人餓死。

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然而在1933年的紐約州至少有29人被明確登記是餓死的,而在全國各地的報告中出現了110個這樣的死亡案例。這還僅僅只是被明確登記為直接死於飢餓的人,而間接死於由飢餓誘發的疾病、意外的人則根本無法統計。從1928年到1932年費城公共衛生機構診斷的營養不良病例增長了60%。這一時期美國兒童中患壞血病佝僂病等病症的病例明顯增長。

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大蕭條期間缺吃少穿造成的營養不良在整整一代美國青少年身上留下了永遠的印跡。二戰爆發後美國根據義務兵役法進行徵兵。可1940年到1941年200名接受兵役體檢的登記者中有一半體檢不合格,而這些人在大蕭條期間大多正處於身體生長發育的年齡。發源於美國華爾街股災的大蕭條很快就波及全球。從1929年到1933年光是英國破產的工商企業達32000多戶、失業人數接近300萬。

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大蕭條開始後的一年內英國的國際貿易從700億美元下降到了550億美元,到了1933年英國的國際貿易總額只剩下240億美元左右了。1931年英國的遠洋航運收入約為1.05億英鎊,然而僅僅一年後就少了2500萬英鎊。大蕭條期間英國的鋼鐵生產下降了46%、生鐵產量下降了52.9%、船舶製造業的生產下降了91%......在1931年以前英鎊和二戰後布雷頓森林體系中的美元一樣是直接與黃金掛鉤的。

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那時國際金融界形成了分別由美、英、法三國主導的美元集團、英鎊集團、黃金集團三足鼎立的格局。1931年9月21日英國不得不在黃金儲備枯竭這一現實背景下宣布停止實施金本位法規中的相關規定。從此英格蘭銀行不再按固定價格出售黃金,同時還規定嚴禁向外出口黃金。英鎊從此成為浮動貨幣:它的價值從此由市場決定,而不再是固定於黃金價值之上的不變值。

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大蕭條期間英國人的工資收入普遍大幅降低:英國王室每年領取的財政專款減少了5萬英鎊;皇家海軍官兵的工資被砍去了1/4。減薪甚至引發了皇家海軍士兵的一場騷亂。至於那些普通百姓的生活就更為艱難了。當時的利物浦有數千戶失業人家擁擠在不見天日的地下室。這些人通常都不吃晚餐,而是很早就上床睡覺了,因為這樣他們也就不會感覺到餓了。

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當1929年美、英兩國陷入經濟蕭條之中時法國的財政預算基本平衡,與此同時法蘭西銀行的黃金儲備也頗為雄厚。1928年法郎的大幅貶值使法國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大大增強。1929年、1930年法國絕大多數經濟部門持續發展:煤、鐵、鋁的產量都創造了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最高紀錄。1929年5月法國政府的財政收入約為290億法郎,到了1930年5月已增加到550億法郎。

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這一切使法國當局自信滿滿地以為法國不會像美、英等國一樣陷入經濟蕭條狀態。直到1930年11月法國烏斯特里克銀行宣告破產揭開了法國經濟危機的序幕:接下來大批銀行與企業紛紛破產倒閉,一時間生產下降、物價暴漲、失業人數激增、資本輸出銳減、對外貿易萎縮......1931年法國的經濟危機已波及到整個工業部門,從而導致法國工業倒退回了1911年的水平。

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危機也沉重打擊了長期處於慢性危機中的法國農業:農產品大量過剩導致價格暴跌。法國經濟上的危機導致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普遍下降,進而引發了民眾對政府不信任的政治危機:這一時期法國內閣因此頻繁更迭。法國經濟危機相比美、英兩國在時間上要晚兩年爆發,然而法國經濟危機的影響絲毫不亞於美、英兩國,而且法國的經濟危機比美、英兩國延續得更久。

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德國在這場經濟危機中所受到的衝擊比美、英、法等國更大:德國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背負了高達1320億金馬克的戰爭賠款(不含利息)。1922年以後德國實際上就已處於一種慢性通脹的狀態,到了1929年德國還沒得及從本國的通脹中緩過勁來就又遇上世界性的經濟大蕭條。長期的濫發紙幣導致德國貨幣貶值物價飛漲。通脹最嚴重的時候一個麵包的售價高達一萬億馬克。

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當時的德國足足有600多萬人失業。大人再也不給孩子們買玩具了,孩子們會自己用錢堆積木玩,因為像這樣直接玩錢比用錢買玩具划算多了。德國如此糟糕的狀態給一些對現狀不滿的野心家提供了絕好的上位機會。1923年阿道夫·希特勒發動了一場未遂的啤酒館政變。那時他在人們眼中只不過是一個曇花一現的激進政客。出獄後的希特勒利用德國民眾對生活現狀的不滿、對凡爾賽體系的厭惡大肆鼓吹。

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那時德國人最大的願望就是對內擺脫經濟危機、改善生活狀況;對外解除凡爾賽體系的束縛,從而提升德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希特勒在宣傳鼓動時就有針對性地向德國民眾許諾:「讓德國每一戶人家的餐桌上都有牛奶和麵包」。可想而知這樣的宣傳口號在當時對人們會有何等的吸引力。1928年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在選舉中只有2.6%的支持率,然而到了1930年9月納粹黨以18.3%的支持率成為議會第二大黨。

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1932年7月納粹黨斬獲37.2%選票和230個席位的納粹黨成為了議會第一大黨。這一年希特勒成為了德國總理,一年後興登堡總統的去世使希特勒成為了德國至高無上的元首。希特勒上台後積極宣揚法西斯主義、極端民族主義、反共產主義、反資本主義、反猶主義。希特勒所推動的一系列擴軍備戰的舉動終於使德國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

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日本是一個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日本在通過明治維新轉型成為列強之一的過程中保留了相當一部分封建殘餘制度。日本經濟的發展長期受到資源匱乏、國內市場有限、封建殘餘束縛等因素的制約。二戰前日本的工業水平同歐美國家比起來屬於二流,因此被歐美列強譏諷為「貧窮帝國主義」。早在1929年國際性的經濟危機爆發前日本國內經濟就已不斷爆發危機。

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1918年日本爆發了全國性的搶米風潮。1920年東京、大阪等地的股市發生暴跌。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使本就不景氣的日本經濟更是雪上加霜。整個20世紀20年代日本經濟實際上就處於一種慢性蕭條的狀態。當1929年源於美國華爾街的經濟危機波及到日本後當局開始試圖通過對外發動侵略戰爭轉嫁本國的危機。其實日本歷史上素來有通過對外侵略轉嫁內部危機的傳統。

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1931年9月18日晚10點左右日本關東軍島本大隊河本末守中尉指揮數名部下在瀋陽北大營南約800米的柳條湖附近將南滿鐵路的一段路軌炸毀。事後日本關東軍造謠稱此事系中國軍隊所為,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隨即以此為由向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發起進攻。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揭開了日本帝國主義長達十四年的侵華戰爭的歷史序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就這樣在日本的侵略擴張政策下逐漸形成。

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期間世界工業生產總額縮減了36%、世界貿易額縮減近2/3。在此期間全球失業工人總數達到3000多萬、幾百萬小農破產、上萬家銀行倒閉。與金融危機和工業危機相伴隨的是深刻的農業危機:農產品大量過剩導致農產品價格暴跌。光是在美國就有成噸的牛奶被倒進密西西比河,還有大量小麥、玉米代替煤炭作為燃料,與此同時廣大的失業者群體卻生活在饑寒交迫之中。

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經濟危機迅速在各國引發了社會危機和政治危機:危機期間全美勞動力人口的1/4處於失業狀態;英國勞動力人口的1/5至1/4處於失業狀態;德國約1/5的勞動者完全沒工作,另有1/5的人只有臨時性工作......一時間各國都遍布著排隊領取救濟麵包和找工作的人。在這樣一種大背景下各國政府和人民都充滿了焦慮情緒。1931年5月美國率先通過法案對890種商品提高稅額。

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美國首先築起關稅壁壘後立刻引起了連鎖反應:33個國家很快起來抗議,7個國家採取報復性措施。當然各國並不是團結一致報復美國的關稅壁壘政策,而是彼此之間也空前激烈競爭著:法國就對英國進口小汽車增稅60%。大蕭條期間各國之間的關稅戰、市場戰、貨幣戰空前激烈,與此同時德國、日本等一些國家則試圖通過武力擴張的方式轉嫁內部危機。

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這樣一種空前激烈的競爭博弈背景最終間接誘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中對這場20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的敘述更多側重於羅斯福新政、德日法西斯化等內容。至於這場危機對我國的影響更多被認為是間接誘發了日本侵華戰爭,但這場危機本身對我國的影響在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中一直沒怎麼提。當時中國自給自足的經濟成分仍佔主要比重,而與世界市場的聯繫仍相對比較有限。

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因此中國在這場危機中所受到的直接衝擊確實不及美、英、日、德等國。當然也不能說這場危機對中國毫無影響:一戰後中國的民族資本民族產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一戰到二戰之間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煙草、雞蛋、豬鬃桐油、茶葉等農產品需求量一直在穩步上升。大蕭條期間美、英、日、德等國面對嚴峻的危機紛紛減少對中國農產品的進口。

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1929年中國的生絲、茶葉、豬鬃、桐油對外出口價格分別為每擔320元、27.8元、100.7元、234元,到了1931年分別跌至145.3元、16.2元、54.2元、182元。即使降價到如此地步都不見得賣得出去。20世紀30年代中國農村的殘破、農業的凋敝、農民的困苦在某種程度上也與此有關。在這樣一種背景下也加劇了底層困苦人民與富裕階層的階級對立情緒。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聞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說長安的荔枝,我大吳越的楊梅表示不服。 當真不服。明朝的李東陽稱楊梅「價比隋珠」,因為在京城想吃到它實在不易——荔枝運到京城,不過是「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