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帝國軍墾惆悵——黔地屯堡

2022年07月02日10:09:26 歷史 1748


明朝帝國軍墾惆悵——黔地屯堡 - 天天要聞

如果說居住風格是一種文化特性的最重要闡釋,那麼,最直觀和最被大眾所理解的可能是服飾。服飾是辨別文化差別的最容易接觸的直接要素。 屯堡女人身著藍青相間,飾有花邊長袍大衣,絲綢系腰,繡花翹頭布鞋,戴銀耳環,頭挽髮髻,戴青色或白色頭帕,一襲明朝江南漢族婦女裝束。由於裝束與本地人不同,就有學者胡亂指責有人說象「鳳頭苗」是繆誤,如此說法顯然是所謂學者為抬高自已而臆想出來的假想敵,到過貴州見過當地苗族的應知兩者差別甚大,說象布依族之誤倒還蒙得過去。無論如何,說什麼也罷,這些服飾承襲史傳六百年前的江南百姓衣著。欲了解明式布衣服飾,屯堡當之無愧的活博物館。

與服飾一樣,風格迥異的口音,也是被不明緣由的外人誤認屯堡人為少數民族的原因。1據有關專家考證,屯堡人的口音源自明朝應天府一帶,並非少數民族語言,寫的自然是漢字了,用語少不了和時下南京地區的呼應。此想,專家的考據,會有被認可的方法和程序,暫且不去懷疑的話,要研究南京,恐怕到屯堡尋找有用之材也是捷徑或不錯的選擇。

建築、服飾、口音,貼著學者、小資們熱衷的明朝、江南的時尚標籤,其實,如前所說,這些都是華麗的外表,骨子裡已突破大明王朝和煙雨江南的局限,而與一個字有關——漢。屯堡的文化精髓和漢族文化一脈相承,節日、祭祀方式、族規等級、祠堂宗廟,和漢地同樣同源,就不一一贅述。

想說說名氣較大的儺戲

儺戲,在當地的通俗叫法「地戲」,一些自視有文化者還創作新名「軍儺」,認為只有屯堡才有戰爭色彩的儺戲,而且是屯堡儺戲和其它地方儺戲的區別。地方色彩語言把儺戲稱地戲,無可厚非,都是指同一事物,叫法不同乃方言之別,並未牽強附會去沽名釣譽。後者卻有畫蛇添足之嫌,不解儺戲歷史之錯。儺,遠比明朝歷史久遠,較早見載於《易經》,周朝禮祀已開始使用,由此可推,儺起源於比周更早的殷商時代,於一些遺址挖掘出土的面具已可作證,顯然,作為中華文化的構成,有漢的定義之後,儺是漢文化的源頭之一,同時是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之發展而源遠流長,唐宋興起,明清日漸式微。翻了不少專家書籍均以為儺戲時至今日僅在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貴州流傳,其實,漏了甘肅和青海,青海隆務河谷的儺戲尤其精彩,那種奔放、熱烈,甚至血腥的氣氛,耳聞目睹之後就印上抹不去記憶。如果說黃河文化是華夏文明源泉,那麼,可以想像黃河流域可能就是儺的老家,研究儺,卻把老家遺忘,實屬不該。儺戲,驅魔趕鬼、祈祥求福,漫長的時間裡既祭神也自娛和娛人。時下流行的說法是經過長時間演變,才有了娛樂成分。此純屬謬論。儺的起源,毫無疑問來自民間,一定時期登上政府殿堂,後又僅存民間而已,即使作為國家祭祀儀式的年代,其在民間之傳播一息未停。眾所周知,大眾自發的神聖,不會是單一的。儺戲,除斬鬼祈福,還有娛樂成分,甚至可能從原始娛樂遊戲中產生,娛樂土壤里吸取養分,娛樂精神訴求又在看似隆重的儀式下得到滿足,兩者構成儺戲的整體,否則,儺戲不可能存至今日。舉個極端的例子,為逗漢武帝開心,朝堂上東方朔演過一出儺戲,可以想像早期儺戲在朝廷的娛樂性,更別說普羅大眾了。現在再說所謂「軍儺」。如果說其儺戲裡的故事很多與戰爭有關,講「軍儺」,還能沾點邊,但仍不夠自成一體或分類的條件,其採用的戲具和方式,除了演練的一些內容和其它地方儺戲有別之外,別無異處,打個可能不完全合適的比方,漢族,有湖南人、湖北人可說,還未聽說湖南族、湖北族之說吧,更未聽說湖南人下面還有漢族分支之說吧,之所以湖南、湖北人,都是漢族,不是分支,僅是地理概念意義的區分,同樣說屯堡儺戲是黔儺倒是毋容置疑。給屯堡儺戲戴上「軍儺」的帽子,其強調的是「軍儺」是屯堡儺戲區別其它儺戲的最大特色,這恰恰是對儺戲的最大不解。可以這樣講,基本上所有的儺戲都和戰爭有關,驅魔斬鬼的戰爭,戰勝自然災害的戰爭,軍隊之間的戰爭……一切都是儺戲內容構成,故事不一樣,性質都一樣,都與「抗爭」有關。有記載,秦軍打仗間隙,軍士會演與戰事有關的儺戲,或祈禱勝利,或娛樂。就拿目前最具歷史價值的贛儺來說,其表演的不少招式,也莫不與戰爭有關,再拿前面提到的青海隆務河谷的儺戲,他們的表演,難以分清是興奮還是殺氣,是慶祝豐收還是慶祝打了勝仗!與戰爭有關的內容是屯堡儺戲的特色,但並不是其所創,也不是它和其它儺戲的區別,只不過把儺戲其中部分特點繼承而已。用了不少筆墨,並非說屯堡儺戲一無是處,而是非常難得,它保留和傳承了研究漢族文化的活化石——儺戲。

喜變的年代,傳承比創新難能可貴。


明朝帝國軍墾惆悵——黔地屯堡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太平天國失敗後,殘餘逃亡到此國,現有20萬華人,還講著廣東話 - 天天要聞

太平天國失敗後,殘餘逃亡到此國,現有20萬華人,還講著廣東話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路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他們說,那些太平軍最後去了南美,聽起來像傳說,但人還在,說粵語,過春節,幾十萬人,真真切切地活著。天京破了,城牆塌得連塊整磚都找不到。湘軍圍了三年,餓得城裡人啃樹皮,喝髒水,死人都沒
前蘇聯加盟國里,又冒出了一個烏克蘭?亞塞拜然為何要和俄撕破臉 - 天天要聞

前蘇聯加盟國里,又冒出了一個烏克蘭?亞塞拜然為何要和俄撕破臉

這些日子,亞塞拜然和俄羅斯之間的矛盾,直接擺到了檯面上。起因是俄方抓了境內的亞塞拜然人,甚至還造成了2人喪生的結果。俄方面表示,這些亞塞拜然族人,是俄國國籍,且涉嫌謀殺案件。亞塞拜然方面則表示,這是俄在針對亞塞拜然人的暴行,因為他們有被打過的痕迹。因此,亞塞拜然方面,也開始抓境內的俄羅斯人,同樣給他...
大罷免忍受侮辱迫害!連勝文轟民進黨:放任「黑熊」攻擊國民黨 - 天天要聞

大罷免忍受侮辱迫害!連勝文轟民進黨:放任「黑熊」攻擊國民黨

國民黨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舉辦首場反罷造勢。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表示,台灣不準有皇帝,民進黨不要想著當皇帝。他也轟民進黨放任自己的禽獸攻擊國民黨,世上沒有後悔葯,如果不想後悔就出來投票。連勝文宣講反罷,他說,颱風來的前一天特別悶熱,感謝大家願意為了捍衛台灣的監督與制衡站出來,防止絕對權力絕對腐化,...
民進黨發動的大罷免就是大惡罷!戴錫欽批:他們與惡的距離是零 - 天天要聞

民進黨發動的大罷免就是大惡罷!戴錫欽批:他們與惡的距離是零

國民黨一系列反罷免大型造勢活動中的首場宣講,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廣場登場。台北市黨部代理主委、議長戴錫欽上台助講表示,這次民進黨所發起的大罷免,是台灣自由法治推動三四十年來面對的最大人禍,還批所謂的大惡罷「民進黨與惡的距離是零」,他們就是惡的代表!戴錫欽指出,7月5日沒有發生大地震,也希望剛形成的台...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 天天要聞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104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卻是從苦難到輝煌的一部奮鬥史。在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 天天要聞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提到焦裕祿,你腦海里浮現的,是不是那個拄著拐杖、在蘭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著麥穗、望著泡桐的慈祥面容?沒錯,他是「縣委書記的榜樣」,是在和平年代裡為百姓謀生計、與風沙較勁的「老黃牛」。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傳奇—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 天天要聞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來源:解放軍報●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關鍵要抓黨性、嚴黨紀習主席在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要學習陳雲同志的豐富領導經驗」。陳雲同志關於改革開放條件下加強執政黨建設的許多前瞻性、戰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當年,陳雲同志針對「不吃不喝,經濟不活」「經濟要搞活,紀律要鬆綁」等錯誤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