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曾兩次派遣強悍的元軍征討日本,但都以失利告終,原因何在

2022年07月01日19:13:38 歷史 1317

自古至今,我國與日本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對其產生過重大影響,尤其是古代。

在兩國關係如膠似漆的唐代,日本曾十五次派遣使者來到華夏聖地,學習大唐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並以之為藍本,改革、發展自己。

忽必烈曾兩次派遣強悍的元軍征討日本,但都以失利告終,原因何在 - 天天要聞

唐代的日本使者(畫作)

與此同時,日本對唐朝的態度,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逐步反客為主,謀求更高的交往地位

到了明代,倭寇(日本海盜集團)時時襲擾我東南沿海,圖謀不正當利益,嚴重影響了兩國之間的正常關係。清代,包藏禍心的日本帝國主義,更是肆意踐踏我中華主權。

其實,早在元代,日本就已經在明目張胆地「抗衡上國」,牛皮哄哄得很。

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大元王朝,一統華夏後,對隔海相望的彈丸之國日本,不僅沒有施加武力,還在1266年(至元三年)到1272年(至元九年)間,多次派遣友好使者,前往日本,主動與之溝通交流,以示睦鄰友好之意

忽必烈曾兩次派遣強悍的元軍征討日本,但都以失利告終,原因何在 - 天天要聞

忽必烈(畫像)

令忽必烈始料不及的是,日本人對大元使者的到訪,根本不拿著當回事。或者不予足夠重視,或者乾脆置之不理。

有時,他們竟然阻止漂洋過海,遠道而來的元朝使者登陸,還狂妄地宣稱:我們絕對不會向忽必烈繳納一分一毫的賦稅。

對日本人無知的叫囂,忽必烈哭笑不得。他根本就沒有看上這個偏居海島、身處海洋之中的小國家。他不過是想實現名義上的「海內之國無不臣服」,沒打算要他們的那點貢品!

日本人的一再不識抬舉的種種不友好行為,使得忽必烈的忍耐限度接連受到挑戰,不斷引發他貯藏在內心深處的怒火。

忍無可忍之下,忽必烈先後兩次派大軍征伐日本。可惜的是,都沒能取得預期的戰果。

忽必烈曾兩次派遣強悍的元軍征討日本,但都以失利告終,原因何在 - 天天要聞

元朝征討日本的戰爭場景(畫作)

1274年(至元十一年)十月,忽必烈一聲令下,九百艘戰艦和近四萬五千名士兵、水手組成的海上戰隊,在忻都、洪茶丘劉復亨等將領的率領下,乘風破浪,駛向彼岸的日本。

彪悍強勁的元軍到達目的地初期,作戰勇猛,斬獲頗豐。可是,在順利攻佔兩座島嶼後,元軍的攻勢戛然而止,不再繼續擴大戰果。隨之,掉轉船頭,返航回國。

大元王朝對日本的第一次軍事行動,就這樣莫名其妙地結束了!

1281年(至元十八年),忽必烈再次集結十萬大軍,東征日本。這次征戰的結局有兩種說法,都令人不可思議。

一種說法是,元軍前往日本的途中,遭遇惡劣天氣。大海中突起的狂風駭浪,傾覆了戰船,導致元軍未能登陸作戰,就葬身大海了。

忽必烈曾兩次派遣強悍的元軍征討日本,但都以失利告終,原因何在 - 天天要聞

元軍船隊(畫作)

不過,大多數人傾向於另一種說法。元軍登陸日本後,將領們因對作戰部署、行動方案有著不同的看法,而各執一詞、爭論不休。後來,軍隊中出現了內訌。

這種情況下,無法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地對日作戰的元軍,只好遺憾地登船撤軍。

大元王朝的兩次大規模的攻打日本的軍事行動,何以會有如此的尷尬結局呢?

對此,元代的史料中,沒有清楚明了的記載。不過,元代戲曲作家白樸(「元曲四大家」之一)的《木蘭花慢•題闕 》一詞,提供了些線索。我們可以以之為據,探究一二。

忽必烈曾兩次派遣強悍的元軍征討日本,但都以失利告終,原因何在 - 天天要聞

白樸(畫像)

白樸在《木蘭花慢•題闕 》中提到了元王朝忽必烈時期的對日戰爭,並說:

伏波勛業照青編,薏苡又何冤?笑蕞爾倭奴,抗衡上國,挑禍中原。」

其中的「倭奴」,說的就是日本。對日本的這一稱呼,最早出現在東漢時期。

公元57年(建武中元末年),光武帝劉秀去世前,封臣服大漢的、地處日本列島南部的部落的首領為「倭奴王」。《元史》中也有類似的記載:「日本在東海之東,古稱倭國。」

詞作中暗示著元軍東征日本失敗的原因的內容是「伏波勛業照青編,薏苡又何冤?」尤其是,語句中的「薏苡」這一典故。

這一典故說的是,東漢大將馬援奉光武帝之命,征討越南時,偶然發現了當地的一種叫作「薏苡」的野生植物。其果實不但可以食用飽腹,還有「輕身省欲,以勝瘴氣」之功效。

忽必烈曾兩次派遣強悍的元軍征討日本,但都以失利告終,原因何在 - 天天要聞

薏苡的果實(圖像)

鑒於此,班師回朝時,馬援就讓士兵採集了滿滿一大車薏苡的種子帶回國內。之後,推廣種植,惠及百姓。

當時,人們見了薏苡的種子,聽說了薏苡的用途後,只是覺得這種外來植物很獨特,沒有其它的說法。

可是,馬援剛去世,有個名叫梁松的朝臣上奏朝廷:馬援當初拉回來的是一車金銀珠寶,而不是什麼薏苡的種子

光武帝劉秀聞聽馬援竟敢欺騙他,不由得龍顏大怒,並欲責罰馬援的妻子兒女。

封修侯馬武、於陵侯侯昱等人得知劉秀震怒的原因後,極力為馬援分辨、解釋:確實是薏苡種子,絕不是金銀珠寶!最終,光武帝弄清了真相——馬援被陷害了。

忽必烈曾兩次派遣強悍的元軍征討日本,但都以失利告終,原因何在 - 天天要聞

馬援(塑像)

由此可見,白樸是在通過馬援的故事、「薏苡」這一典故,暗示世人:當初,由於軍隊內部、將帥之間勾心鬥角、猜忌不和,導致元軍兩次征討日本失利。

主要參考文獻:《元史》、《後漢書》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嘉靖還是愛惜羽毛的 - 天天要聞

嘉靖還是愛惜羽毛的

《萬曆十五年》 (二十)7reading.online一、嘉靖這位皇帝的喜愛虛榮和不能接受批評世無其匹,只接近少數佞臣,聽到的是各種虛假的情況。二、當嘉靖帝發現大事已被敗壞,就把昔日的一個親信正法斬首,以推卸責任而平息輿論。這種做法使得廷臣
土耳其18歲少女遭性侵後懷孕,19歲未婚夫得知後暴怒將她槍殺 - 天天要聞

土耳其18歲少女遭性侵後懷孕,19歲未婚夫得知後暴怒將她槍殺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日前發生震驚社會的事件:18歲少女奧雅布達克遭性侵後懷孕,未婚夫發現後竟開槍將她射殺。當時她懷有5個半月身孕,遭射中胸部送醫後不治,腹中胎兒也沒能保住。此事成為土耳其國內今年第209起女性遭到殺害事件。奧雅在訂婚前幾周遭人性侵,未婚夫因她身體不適陪她去醫院,意外得知她懷孕後要求解除婚約,隨...
【閑侃三國】第061回:孫夫人被騙回吳,曹阿瞞無奈退兵 - 天天要聞

【閑侃三國】第061回:孫夫人被騙回吳,曹阿瞞無奈退兵

回目:趙雲截江奪阿斗,孫權遺書退老瞞時間:建安十七年至十八年春地點:涪城-葭萌關-成都-東吳-荊州-秣陵-許昌-壽春-濡須人物一、劉備。龐統,法正,魏延,劉封,趙雲,孫夫人,侍婢,張飛,諸葛亮。二、劉璋。劉璝,泠苞,張任,鄧賢,楊懷,高沛。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會折在一個太監手裡 - 天天要聞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會折在一個太監手裡

徐階的時代過去了,高拱的時代到來,只是他想不到,他靠一個太監(陳洪)的幫助,重新回到內閣,卻因為得罪另一個太監,被再次趕回老家,若給中間加個期限,則只有區區三年。雖然時間有點短暫,但並不影響高拱擼起袖子加油干,於是歷時三年聞名於世的「隆慶新
「七一勳章」獲得者吳天一:為高原醫學「粉身碎骨」 - 天天要聞

「七一勳章」獲得者吳天一:為高原醫學「粉身碎骨」

(健康時報記者 邱越 王艾冰)為了方便學生隨時找他,吳天一院士把家安在離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步行僅10分鐘的地方。在這個百餘平米的屋子裡,處處都是各種書籍和資料,「高原醫學」的痕迹隨處可見。在吳天一書房兼卧室的最顯眼處,擺放著那枚代表黨
琉球有權獨立!中國將領一句話讓全日本集體破防:這是宣戰 - 天天要聞

琉球有權獨立!中國將領一句話讓全日本集體破防:這是宣戰

「琉球不該屬於日本!」中國將領一句隨口拋出的話,瞬間讓日本上下炸開了鍋。這話聽著平淡,可威力不亞於扔了顆輿論炸彈。日本急了,網友怒了,連官員都坐不住了。琉球這塊小島,背後藏著什麼秘密?將領的驚人發言一名中國退役將領在某次東亞安全會議上,淡淡
剛宣布要加入我國,並升起五星紅旗,卻在3小時後消失的國家 - 天天要聞

剛宣布要加入我國,並升起五星紅旗,卻在3小時後消失的國家

「錫金國王下令升起五星紅旗,宣布加入中國!」——1975年4月10日,這條消息短暫傳出,震驚周邊國家。然而,僅三小時後,印度軍隊開進錫金首都甘托克,這場「中國夢」瞬間破滅。錫金,這個喜馬拉雅山腳下的小國,為何會在關鍵時刻做出如此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