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死後給蘇聯人民留下了什麼?

2022年07月01日14:16:02 歷史 1125

【本文時間線:1945年二戰結束-1953年斯大林去世】

斯大林是一個非常複雜且極具爭議的歷史人物。

他有政治家的格局,隱忍不發,懷柔天下。

他有陰謀家的謀略,狡詐多變,老謀深算。

他有官僚派的手腕,翻雲覆雨,作風強硬。

有人說他是暴君,殘害了無數人的生命。

有人說他是蘇聯的締造者,意志堅定、鐵面無私,將蘇聯急行軍式地拖入工業大國行列。

斯大林死後給蘇聯人民留下了什麼? - 天天要聞

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導致了全球約7000萬人死亡。

蘇聯獨佔2700萬人。

蘇聯18歲到22歲年齡層的男性,80%死在了戰場之上。

整整一代人打沒了。

戰爭結束後,斯大林命令紅軍將士放下武器,複員返鄉,一起重建家園。

蘇聯也取消了戰時制度,恢復節假日和8小時工作制。

但二戰的結束並沒有給蘇聯喘一口氣的機會。

無論是斯大林、杜魯門還是丘吉爾,都不得不承認,蘇聯和歐美的對抗並沒有隨著二戰結束而結束。

新一輪對抗不可避免。

因此,冷戰的陰霾如期而至。

斯大林死後給蘇聯人民留下了什麼? - 天天要聞

為了遏制蘇聯、控制歐洲,美國率先出招。

馬歇爾計劃」橫空出世。

斯大林瞬間明白了杜魯門的意圖,打著援助歐洲重建的旗號,將歐洲變成一個整體。

美國此舉不僅可以控制歐洲,還可以把歐洲打造成美蘇對抗的橋頭堡。

冷戰就是美蘇之間的零和博弈

一方擴張勢力範圍,另一方必然還以顏色。

針鋒相對,寸土必爭。

因此斯大林眼看美國拉攏了西歐各國,立刻組織東歐小弟集結。

斯大林:兄弟們集合了,美國佬要打群架,咱們不能慫。

杜魯門:喲,拉幫結派是不是,誰不會,西歐的兄弟們集合了。

經互會」和「北約」成立。

兩個團伙開始了長達40年的對抗。

1949年5月23日,斯大林命人封鎖柏林,德國一分為二。

斯大林死後給蘇聯人民留下了什麼? - 天天要聞

三個月後。

1949年8月23日,蘇聯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打破了美國對核武器的獨家壟斷局面。

想當年美國仗著有原子彈,蘇聯軍隊愣是沒敢踏上日本本土,讓美國實現了單獨佔領日本。

現在大家都有了,誰怕誰。

從這一刻起,美蘇冷戰在軍備武器上進入勢均力敵的階段。

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斯大林絕不允許蘇聯輸掉這場競賽,因此蘇聯加大馬力繼續發展重工業。

隨著重工業的飛速發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逐漸顯現。

蘇聯的農業和輕工業嚴重滯後。

二戰之前,蘇聯為了實現國家工業化,把農民往死里剝削,因此迎來了大饑荒的摧殘,數百萬人被餓死,哀嚎遍野,遍地枯骨,慘不忍睹。

二戰結束後,又因為戰爭摧毀了田地、農業機械,導致1946年的糧食產量只有4000噸。

農村地區饑荒再現。

斯大林死後給蘇聯人民留下了什麼? - 天天要聞

特別是烏克蘭地區,時隔15年再次迎來大饑荒。

1932年那次餓死了500萬人左右,堪稱烏克蘭歷史第一慘劇。

這時擔任烏克蘭第一書記的是赫魯曉夫,費死勁也沒完成老大斯大林交給他的征糧任務。

於是斯大林解除了赫魯曉夫的職務,還罵了他一頓:「要你在個廢物有什麼用,收不上糧食就回廠里做鉗工,蘇聯的農業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收不上來肯定是有人搞破壞,去查。」

歷史再次重演。

蘇聯政府和農民之間展開了第二次糧食爭奪戰。

不斷反抗的農民被認定為「反蘇分子」,遭受了嚴厲鎮壓。

被撤職的赫魯曉夫趁機上奏:「老大,把這些不聽話的農民都流放到無人區,讓他們自生自滅。」

斯大林很快批准了這個提議,並恢復了赫魯曉夫的職務。

回到烏克蘭的赫魯曉夫想出了類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法子,並在烏克蘭實行。

效果不用多說,自然是杠杠的。

農民的積極性飆升,糧食產量也跟著飆升。

有這麼出色的表現,赫魯曉夫很快成為了斯大林身邊的紅人。

但是這個做法和蘇聯集體農莊制度背道而馳,哪怕糧食產量飆升,斯大林還是叫停了這個做法。

大林子詮釋了什麼叫做老大的臉面最重要。

斯大林死後給蘇聯人民留下了什麼? - 天天要聞

1950年,斯大林身體越來越差,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等該來的不該來的都來了。

於是他開始減少政務,但依舊會帶著貝利亞馬林科夫,赫魯曉夫,布爾加寧四個小弟在自己的別墅里開轟趴,眾人徹夜飲酒,空氣中瀰漫著歡聲笑語。

這樣花天酒地的過了三年,一個時代結束了。

1953年2月28日晚上,斯大林帶著四個小弟和往常一樣在別墅里開始新一晚的狂歡。

斯大林情緒高漲,看不出有什麼異常,酒會一直到3月1日凌晨四點才結束。

眾人離去後,斯大林回到房間休息。

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鋼鐵同志至此沒有再站起來。

1953年3月5日晚,斯大林——鞋匠兒子、清洗運動專家、慈父、軍裝迷、蘇維埃鐵拳代言人、希特勒最恨的老男孩、個人崇拜鼻祖去世。

斯大林死後給蘇聯人民留下了什麼? - 天天要聞

斯大林死後,給蘇聯人民留下了什麼?

他死後,留下了一身沾滿酒氣煙味的元帥服,三套衣服,一雙靴子,存摺里有900盧布,客廳牆上還掛著他和列太祖的合照。

他死後,留下了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軍事工業強國,留下了數不清的飛機大炮和幾百顆原子彈。

他死後,留下了數千萬人的死亡名單,靠著這些死去的人,他讓紅色蘇維埃輻射了大半個地球。

他死後,留下了橫跨亞歐大陸的蘇聯帝國,靠近蘇聯的國家全是蘇維埃小弟,波羅的海也是蘇聯囊中之物。

他死後,沒有任何遺言,沒有指定接班人。

他死後,留下了一個權力無邊且權力不受約束的「皇位」。

他死後,蘇聯的社會主義道路走向了極權的不歸路。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央工作會議速記資料、1935年的結婚證……這些珍貴檔案亮相 - 天天要聞

中央工作會議速記資料、1935年的結婚證……這些珍貴檔案亮相

國有史、地有志、家有檔,一份檔案就是一份歷史記憶。今年6月9日是第17個「國際檔案日」,6月5日下午,「築夢現代化 奮鬥蘭台人」2024年嘉定區「國際檔案日」暨檔案地方志文化宣傳月主題活動在嘉定區檔案館新館舉行,吸引20多位市民走進檔案館,開啟一場奇妙的檔案文化體驗之旅。「活」檔案,講「活」歷史「周總理主持日常...
一夜之間,歐洲大變天 - 天天要聞

一夜之間,歐洲大變天

比利時首相辭職,法國總統馬克龍解散議會,德國總理肖爾茨更是創下記錄的慘敗,如今整個歐洲都在右轉。 今年是大選之年,全球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會在今年投下關鍵一票,這也必將決定未來數年的世....
中山公園促成近代北京皇宮禁苑相繼開放,專家回顧背後百餘年故事 - 天天要聞

中山公園促成近代北京皇宮禁苑相繼開放,專家回顧背後百餘年故事

今年是北京中山公園對公眾開放110周年,6月10日,中山公園在來今雨軒舉辦深度人文對話活動「到公園去——從1914年到2024年」。國內著名文化學者、園林專家、京味作家和公園管理者就北京公園早期的功能與地位、北京公園的未來發展等話題進行交流研討。來今雨軒講堂於當天正式揭牌。 由皇家壇廟轉向市民公園 中山公園開放有...
中國最早的粽子與端午節的淵源 - 天天要聞

中國最早的粽子與端午節的淵源

端午節,這個流傳千年的傳統節日,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而粽子,作為端午節最具特色的食物,不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一、粽子的起源據考證,粽子最早出現在春秋之前,那時它並非專為端午節而制,而是用於祭祀祖先和神靈。這一習俗,體現了古人對天地自然的敬畏與對祖先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