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18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勘誤名單公布 又有兩名抗日航空英烈被證實為女性

2024年05月17日15:01:27 歷史 1361

第一批18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勘誤名單公布 又有兩名抗日航空英烈被證實為女性 - 天天要聞

第一批18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勘誤名單公布 又有兩名抗日航空英烈被證實為女性 - 天天要聞

第一批18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勘誤名單公布 又有兩名抗日航空英烈被證實為女性 - 天天要聞

據南京市委宣傳部微信公眾號5月17日消息,在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前夕,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以下簡稱「抗館」)已完成首批18位中國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的勘誤和增補工作,並通過鐘山風景區的官方網站正式發布。今年清明節期間,鐘山風景區官網首次完整公布1468名中國籍抗日航空英烈名錄,其中魯美音是唯一的女性。此次又有兩名抗日航空英烈被證實為女性,分別是郭彩玲和侯子勤。

為了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工作,尋找抗日航空英烈親屬,完善抗日航空英烈檔案資料,今年清明節期間,鐘山風景區官方網站首次完整公布航空烈士公墓英烈碑上鐫刻的1468名中國籍抗日航空英烈名錄。名錄一經公布,引發全社會極大關注。

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截至5月16日,已有85位抗日航空英烈的親屬與抗館取得聯繫。其中,首次聯繫的親屬達到71位。還有21位抗日航空英烈親屬從全國各地趕來祭掃親人。名錄公布後,每天都有大量信息通過不同渠道匯總到抗館,填補了許多抗日航空英烈資料的空白。與此同時,館方也接到數十條抗日航空英烈信息錯誤或缺漏反饋。經過研究人員嚴格查證比對,目前共有18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得到確認,並在文物部門指導下,同步完成了英烈碑的勘誤和補刻工作。

在英烈碑上1468名中國籍抗日航空英烈中,捨己救人的空乘英雄魯美音為此前發現的唯一一名女抗日航空英烈。4月份,抗館首次公布1468名中國籍抗日航空英烈名錄,在廈門市媒體和文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又有兩名抗日航空英烈被證實為女性,其中一名還是越南歸國華僑。

郭彩玲,福建同安人,滑翔訓練班學生,1943年4月20日,在成都鳳凰山練習滑翔失事犧牲。在1943年1月8日的一份報紙上,刊登有《訪問滑翔班》一文,文中這樣描寫:「……一位長(高)個子是中越混血女兒郭采(彩)玲。她留戀祖國,也想念在越南的父母兄弟,但她卻忍耐的(地)在祖國學習著。」

在記錄郭彩玲犧牲的報道中,還提到了另外一位同樣參加滑翔訓練失事犧牲的女學員侯子勤。1944年3月1日《大公報》(桂林版)刊登《堯山表演失事》記載,1943年4月20日,滑翔訓練班學員郭彩玲女士及同年5月18日侯子勤女士俱失事於成都鳳凰山。

抗館表示,抗日航空英烈資料的查證是一項意義重大的工作,一條條信息的發現離不開社會各方力量的共同參與。由於原始檔案的缺失,還有更多抗日航空英烈的信息等待補充、更新。抗館將持續開展抗日航空英烈信息的勘誤和增補工作。

(北京青年報記者 戴幼卿)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以色列學者發出警示:下一個屠殺猶太人的,極有可能是美國 - 天天要聞

以色列學者發出警示:下一個屠殺猶太人的,極有可能是美國

前言說到猶太人,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的暴行,以及現在正在中東到處點燃戰火的猶太人國家,以色列。而就在2025年初,以色列的學者在電視訪談中,談起了猶太人被屠殺一事。只不過他所說的並非是二戰時期德國對猶太人的屠殺,而是
史記.丁繼超傳 - 天天要聞

史記.丁繼超傳

《史記.丁繼超傳》文/捲風丁繼超生前戎裝照丁公繼超,字冠群,生於民國十六年,山東嶧縣六區丁庄村人,乃運河支隊之英勇戰士也。少時家貧,祖父丁文庭父親丁廣友皆目不識丁,生計維艱。年六歲,常隨祖母母親放牛割草拾柴,時有荒年,掘野菜以充饑。
專訪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解碼商代「龍圖騰」 - 天天要聞

專訪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解碼商代「龍圖騰」

6月28日,一場關於「龍騰大邑商」的學術沙龍在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舉辦。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以考古學家的嚴謹與美術史家的敏銳,帶領觀眾穿越時空,解碼青銅器與玉器上的龍紋密碼,揭開商代龍形象的神秘面紗。活動間隙,韓鼎教授接受了正觀新聞記者專訪,從龍與饕餮共存的禮制密碼,到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被查 - 天天要聞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被查

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段勇簡歷段勇,男,漢族,1976年12月生,四川蓬溪人,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1996年9月參加工作,199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6年9月至2001年12月,先後在蓬溪縣蓬南鎮政府、遂寧市紀委監察局工作;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歷任...
中國東極「魚經濟」 - 天天要聞

中國東極「魚經濟」

新華社哈爾濱7月2日電 題:中國東極「魚經濟」新華社記者 戴錦鎔在中國大陸最東端的撫遠市,東極魚市裡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喚醒了城市的清晨。撫遠原名「伊力噶」,赫哲語意為「金色的魚灘」,這裡地處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兩大水系交匯處。這座被譽為「華夏東極」的邊境小城,正書寫著中國「魚經濟」的生動樣本。綠色無污染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