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為何重用鄭洞國?厚道,當國民黨將軍也不悔婚把女兒嫁農民

2022年06月29日23:00:26 歷史 1319

毛主席為何重用鄭洞國?厚道,當國民黨將軍也不悔婚把女兒嫁農民 - 天天要聞

鄭洞國


大家好,我是蘭台。


今天蘭台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深得毛主席和周總理信任的國民黨將軍鄭洞國。


鄭洞國,1903年出生於湖南湘西北的石門縣,與賀龍元帥的故鄉桑植縣相鄰。


父母雖是務農,但家裡也小有積蓄,算是個富農家庭了。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幺,父母都叫他「幺兒」,母親懷他時已經是不惑之年。


鄭洞國後來考上了黃埔軍校第一期,並且得到了校長蔣介石的賞識,從此仕途走上了快車道;令人唏噓的是鄭洞國當年的同窗好友王爾琢以及黃鰲卻選擇了與鄭洞國不同的人生道路,一條追求中國人民解放的正義之路,只可惜兩人都沒能走完這條正義之路,革命之路,年紀輕輕就犧牲了,也不知道鄭洞國晚年回想起自己這兩位當年的好友,會不會感到唏噓。


鄭洞國為什麼有兩位追求進步的好友還選擇追隨蔣介石?


這就和鄭洞國本人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


鄭洞國在黃埔系將領里素來以「忠誠、老實、厚道」著稱,鄭洞國本人又是富農出生,從小知道父母掙錢不容易,在他看來,蔣介石對他不薄,也沒有因為他不是浙江人而不重用他,真正做到了「有功必賞」,鄭洞國24歲的時候已經被蔣介石升到了國民革命軍第1軍3師8團團長,鄭洞國是黃埔系裡最早升團長的一批,就比胡宗南晚了不到三個月,但是胡宗南可比他大7歲。


面對蔣介石的「知遇之恩」以及可見的錦繡前程,厚道老實的鄭洞國選擇追隨蔣介石也不奇怪。


那麼,鄭洞國的厚道與老實表現在什麼地方呢?


毛主席為何重用鄭洞國?厚道,當國民黨將軍也不悔婚把女兒嫁農民 - 天天要聞

鄭洞國(中)


第一,鄭洞國是黃埔系將領中極少數沒有和髮妻離婚的。


首先我要聲明一點,近代以來許多受過教育的青年都選擇與自己第一任妻子離婚,原因就是他們的第一次婚姻往往是父母的包辦婚姻,而父母給他們找的妻子,99%都沒有受過近代化教育,甚至不少女性都不識字,所以,這些受過教育的青年選擇和自己包辦婚姻的妻子離婚,算不上有道德問題,畢竟魯迅先生也選擇和自己髮妻離婚,原因就是兩人真的沒有任何共同語言。


不過雖然說和包辦婚姻的對象離婚算不上道德有問題,但是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依然選擇和包辦婚姻的對象好好過日子,這絕對算得上是道德高尚,或者說厚道的表現。


要知道當年民國亂世,青年軍官是婚姻市場上非常搶手的存在,民國著名女神林徽因女士的父親林長民先生當年在給林徽因擇偶的時候,當時介紹人介紹的所謂青年才俊幾乎全是青年軍人,搞得林長民這位做過北洋政府財政總長的老牌政治家忍不住抱怨:難道全國的青年才俊都去當兵了嗎?


24歲的團長,這在當時的婚戀市場絕對是頂級搶手貨;要知道王耀武當年還只是一個連長,福州市的一位法官就把自己女兒嫁給了王耀武。


鄭洞國可是團長,這要是放出風要結婚,門檻還不得踩破了?


可是,鄭洞國卻沒有選擇和自己髮妻覃臘娥離婚,相反,鄭洞國還和這位完全不認識字的湘西農村姑娘感情甚篤,兩人一共有一女二子。


毛主席為何重用鄭洞國?厚道,當國民黨將軍也不悔婚把女兒嫁農民 - 天天要聞

鄭洞國與第三任妻子


第二,鄭洞國是黃埔系將領里極少把髮妻接到身邊的


說實話,鄭洞國真的可以算是蔣記黃埔生里的楷模之一了。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孫立人,孫立人的髮妻龔夕濤知書達理,大家閨秀,但是孫立人因為他和龔夕濤是包辦婚姻,所以一直不喜歡龔夕濤,又不敢離婚,回國後自己常年待在上海,卻讓龔夕濤在安徽老家幫他伺候老人。


鄭洞國可不是這樣的,他是真心實意的想把父親和妻子接到自己身邊。


1928年二次北伐結束後,鄭洞國派人將在湖南老家的父親和妻兒接到蚌埠團聚。


1930年5月,鄭洞國隨中央軍參加了中原大戰,不久後,覃臘娥突然感染傷寒,雖然經過救治,但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覃臘娥還是病死了。在前線的鄭洞國從哥哥鄭潼國口中得到這個消息後,當場暈厥。


鄭洞國後來在回憶中說:「聽到這個噩耗時,兄長的話猶如驚雷擊頂,我眼前一黑,頓時暈厥在地,不知過了多久,才漸漸清醒過來,發現自己躺在床上。」


鄭洞國再一次結婚已經是三年之後,我們不能說鄭洞國是為妻子覃臘娥「守節」,但是至少可以說明鄭洞國將軍確實對自己的髮妻很好。


毛主席為何重用鄭洞國?厚道,當國民黨將軍也不悔婚把女兒嫁農民 - 天天要聞

鄭洞國與長子一家


第三,雖然當上了將軍,但是堅持把女兒嫁給石門縣農民


鄭洞國一生有兩子兩女,分別是兩位夫人所生,大女兒叫鄭鳳雲,是髮妻覃臘娥所出;鄭鳳雲出生於1921年,從小長在石門縣,她很小的時候,覃臘娥在徵求了鄭洞國同意後,就把鄭鳳雲許配給了自己姐姐的兒子陳某。


覃臘娥姐姐家雖然在石門縣還算得上小富農,但是在鄭鳳雲到了要完婚的年紀時,鄭洞國已經是國民黨王牌部隊第五軍中將副軍長兼榮譽一師師長了。


不管是社會地位還是經濟地位,鄭家與陳家已經有了天壤之別,就連陳家都沒有奢望鄭洞國還能依照之前的約定把女兒嫁過來;還託人捎信兒,大概意思是如果鄭家不願意履行婚約,他們也理解,希望有一個肯定的答覆,孩子都大了,要是取消婚約,他們就另外物色媳婦兒了。


根據後來鄭洞國的說法,鄭鳳雲其實是有點不願意嫁給表哥的,但不是完全因為嫌貧愛富,只是覺得兩家社會地位差距比較大,她更想像新媽媽陳碧蓮一樣當一個新式女性。


但是鄭洞國卻表示不行,認為這是髮妻生前定下的婚約,怎麼能悔婚?這不是讓人戳自己脊梁骨嗎?而且鄭洞國對自己這位姑爺知根知底,認為他就是自己女兒的良配,最終鄭洞國還是選擇把女兒嫁給了陳某。


當然,還有一個更深層次原因是當時正值抗戰時期,石門縣地處湘西,相當安全,又因為鄭洞國的關係,鄭家人與鄭家的親戚在石門縣生活也不會被胥吏盤剝,生活也比較安定;鄭洞國當時正處在抗戰第一線,說不準哪天就殉國了,所以女兒嫁給陳某,至少不擔心哪天鄭洞國戰死,女兒就會被嫌棄。


說起來還是拳拳愛子之心。


這樣一來,他就成了蔣記黃埔將領里唯一一個把女兒嫁給農民的將軍。


當然,鄭洞國將軍的厚道不僅僅體現在這些小地方,比如解放戰爭時期在長春,鄭洞國就堅決抵制部下使用化學武器的建議;建國後第二任妻子陳碧蓮嫌棄鄭洞國掙得少而離婚,後來生活困難,鄭洞國還不計前嫌的主動幫自己這位前妻安排工作,解決她生活困難。


正因為鄭洞國將軍是國民黨將軍里少有的老實厚道之人,所以他從長春投誠之後,就一直很得毛主席、周總理的重視,誰會不喜歡一個老實厚道的人?


毛主席為何重用鄭洞國?厚道,當國民黨將軍也不悔婚把女兒嫁農民 - 天天要聞

鄭洞國與杜聿明一家


所以周總理才會在鄭洞國閑居上海期間,三番五次邀請鄭洞國北上參加工作;毛主席也才會在鄭洞國北上後,親自出面請鄭洞國吃飯,而且在飯桌上毛主席還親自給他點煙。


新中國成立後,鄭洞國先後擔任水利部參事、國防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第三、四屆委員、第五、六屆常委,第五、六、七屆民革中央副主席,黃埔同學會副會長等職務,為祖國的統一不遺餘力,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


1991年1月27日,88歲高齡的鄭洞國在北京病逝,2月26日,鄭洞國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公墓禮堂舉行。幾乎與此同時,在海峽彼岸,也舉行了鄭洞國追悼儀式。


在數百名黃埔系的將領中,能同時被兩岸追悼的將領並不多,鄭洞國是其中之一。


為什麼鄭洞國能得到毛主席、周總理的重視?為什麼能被兩岸同時追悼?


這和鄭洞國將軍老實厚道的為人是很大的關係。


END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著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