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清政府結束科舉制度1905年:這套制度曾領先世界1000多年

2019年12月06日09:15:19 歷史 1365


12月6日清政府結束科舉制度1905年:這套制度曾領先世界1000多年 - 天天要聞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歷史上的今天,跟著薩沙每天學半分鐘歷史。

12月6日清政府結束科舉制度1905年:這套制度曾領先世界1000多年

12月6日清政府結束科舉制度1905年:這套制度曾領先世界1000多年 - 天天要聞


科舉制度在中國長達1000多年時間,曾經是國家的根本制度。

可以這麼說,科舉考試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特色之一,最大程度保持了王朝的穩定。

科舉制度最重要的意義,是為底層平民提供了一個到高層的通道。

即便是《儒林外史》中周進、范進那種落魄的底層書生,也有機會飛黃騰達。

書中的周進本來是底層的底層,連最普通的鄉民也能譏諷他、擠兌他。

他落魄到六十多歲的年齡,還要去為小舅子(一個普通的商人)記賬。記賬這種事只要會寫字,阿貓阿狗都能幹,收入也就是糊口而已。大家注意,周進比范進還要慘。范進50多歲沒當成秀才,好歹還有老婆,有個家。周進連個家也沒有,孤身一人。

不過,周進中舉以後就完全不同,後來成為國子監司業品,正六品。如果不是周進年齡太大,還是有機會繼續往上升的。相比之前地位,完全是一個天一個地了。

12月6日清政府結束科舉制度1905年:這套制度曾領先世界1000多年 - 天天要聞

如果說這是小說,真實歷史又怎麼樣呢?

差不多吧。

比如林則徐,他的父親是教書先生,母親是普通家庭婦女,也屬於社會地底層。

歷史記載:家裡人口眾多,僧多粥少,甚至三餐都無以為繼。林母陳帙瞞住丈夫,偷偷以女紅這項手藝幫補家計,才能維持家庭生活。

林則徐生在這樣一個底層家庭,後來卻能成為一品大員,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

在歐洲那種世襲制度下,林則徐這種人是不可能出現的。

12月6日清政府結束科舉制度1905年:這套制度曾領先世界1000多年 - 天天要聞

科舉開始以隋代。在秦漢之前,中國直接採用世襲制度。也就是滿清時期的八大鐵帽子王那種,老子傳給兒子,兒子傳給孫子。階級完全固化,底層平民根本沒有出頭之日。

在很多戰爭中,當兵的出工不出力,誰都不願意為了貴族之流拚命。同時,由於職務都是世襲,很多酒囊飯袋佔據高位,這就是「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後來商鞅搞了變法,允許底層平民有機會通過戰功,成為至少中產階級甚至高層。這種改變根本制度的變法,讓秦國迅速強大,也導致商鞅自己的完蛋。

漢代開始,中國逐步採用舉薦制度,就是所謂舉孝廉。

12月6日清政府結束科舉制度1905年:這套制度曾領先世界1000多年 - 天天要聞

舉孝廉就是推薦地方的賢才進入政府工作。

大家一樣就能看出問題來?首先,以什麼標準確定人才,真的只要孝廉就可以嗎?

另外,這種推薦百分之百會有舞弊現象。

為什麼今天中國大學不敢隨便開放自主招生?開放了以後還不知道有多少貪腐現象,把有錢人的孩子都招進來。

舉薦制度的結果是,大部分舉薦的人才都是門閥、貴族集團分子,同老百姓無關,社會階層還是固化的。

所以那個年代,所有人對於出生非常重視。

大家還記得《三國演義》裡面,劉備明明救了董卓的性命。

但劉備說自己是平民,沒有官職,董卓立即不正眼看他。

這種階級固化永無出頭之日,引起了連續不斷的叛亂,也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從隋代開始的科舉,在當年絕對是世界最先進的。

正常來說,文章寫得好雖不見得就是人才,至少能夠看出這個人的思維水平和智商。

這兩點比較高,其他的技能可以後來慢慢學習。

大家注意推行科舉的宋明清內部都是比較穩固的。以宋代為例,無論南宋北宋國內並沒有連綿不斷的內戰叛亂,主要就是階級矛盾有所緩解。

12月6日清政府結束科舉制度1905年:這套制度曾領先世界1000多年 - 天天要聞

可惜,科舉制度逐步就變味落後的東西。

八股出現以後,科舉就更為落後。

科舉考試,逐步演變為有條件長期準備考試的人(通常不是底層平民)。同時,採用八股文的形式雖容易閱卷,也相對公平,卻未必能夠找到人才。

八股文更像一種文字遊戲,一些不通世務的書獃子也可以寫的很好。

相反,諸如左宗棠這種棟樑之才,卻始終寫不好八股文。

另外,由於八股文除了考試以外,在現實生活中沒什麼用處。

而科舉考試的晉級率往往是幾十分之一,淘汰率極高,造成了一大批學渣。諸如洪秀全之流備考10多年,卻無法依靠科舉做官,只能以教書為生,糊口都很困難,成為社會的廢物,註定一生潦倒。而洪秀全不願意做這個廢物,於是就有了太平天國。


聲明: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路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魯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魯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聯魯慕迅同志治喪小組5月9日發布訃告,湖北省文聯離休幹部、省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一級美術師魯慕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8日凌晨2時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歲。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 天天要聞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文 | 極耳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不過儂曉得伐,伊原來還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舉辦「DIVA演唱會」的阿姐,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而這也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當天的演唱會,阿姐誠意十足,除了換造型,全程沒有下場。她唱了《勇敢的...
成湯:曠古仁君的形象 - 天天要聞

成湯:曠古仁君的形象

建立一個延續五百多年的王朝,商的開國君主必定上膺天命,獲得了天神授予的合法性。推翻了延續數百年的夏王朝,商的君主必然下順民心,得到了民眾擁護的正當性。而真正贏得民心的,只能是仁慈,而不是武力。在很多後代的文獻中,成湯被描繪成一位體恤民眾、寬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 天天要聞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1945年5月8日24時,法西斯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投降書開始生效時,由於時差原因,地處柏林以西的美、英、法等國還是5月8日的下午或晚上,而位於柏林以東的蘇聯等國,已經是5月9日。因此歐洲各國將5....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 天天要聞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中國歷史上有一些著名商人,有部分符合散盡家財且未得善終的情況,以下列舉三位比較典型的: 呂不韋: 生平事迹:戰國末年衛國商人,他以「奇貨可居」聞名,通過扶持秦異人(後改名子楚)登上秦王之位,自己也官至秦國丞相,權傾一時。在執政期間,他組織編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 天天要聞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本文載《巴蜀史志》2024年第6期聚地方人才 育方誌碩果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程 爽地方志是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傳承民族文脈的重要基礎,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支撐。地方志部門作為開發利用地方志資源的主要部門,在推動地方志事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