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歐洲歷史上的莊園:中世紀歐洲鄉村的風光,和想像中大不一樣

2019年11月15日11:15:11 歷史 1065

提起莊園,人們首先會想起繁忙而充實的農業生活,其次會假想出一副愜意無窮、無拘無束的美麗畫面來。挺著肚子、揮起粗壯手臂耕作的農夫和英俊瀟洒、金髮碧眼的優雅少爺都是莊園社會的組成部分。想知道真實的歐洲中古莊園是什麼樣嗎?今日就向諸位還原一下!

一、對莊園的美好幻想和現實的面貌

還記得兒時對西歐莊園的最大印象,是來源於電影《傲慢與偏見》向我們描繪的貝內特一家生活場所。沒有金碧輝煌的屋脊和牆壁,也沒有巨大的噴泉和廣場花園。歐洲莊園的雅緻和簡單,讓人心生出一陣又一陣的神往。再長大一些,當我接觸到知名網路遊戲《魔獸世界》時,又被3d視野下可以自由體驗的歐式農場給迷的神魂顛倒。

走近歐洲歷史上的莊園:中世紀歐洲鄉村的風光,和想像中大不一樣 - 天天要聞

魔獸世界「西部荒野」地圖

我相信讀者中,也有不少是和我一樣期盼世外桃源的那群人。在高低起伏的山脊旁建一幢屬於自己的小屋,搭一棚簡單卻實用的農場;每天用環繞在屋子旁的水流清潔自己的臉龐,還能享受到自己的奶牛為家庭奉獻的「甘霖」;吃著自己在田地里種植的甘藍,飲用著家人親自釀造的葡萄佳釀。這無疑是在喧鬧世界中享受寧靜和孤獨的最佳處所了!

想像歸想像,當瓷兒懷著激動的心扒拉開了史書,卻發現關於莊園的歷史真相實在讓人「掩面泣涕」。沒有金髮碧眼的少爺和公主,多的是渾身散發著臭氣的地頭和庄官。對於牲畜糞便的處理不當會導致水源的污染,有時甚至會成為瘟疫的源頭。中世紀更沒有「衝天」的莊稼和吱呀吱呀的水車,在那時農作物的產量還不及今天的三分之一強。

走近歐洲歷史上的莊園:中世紀歐洲鄉村的風光,和想像中大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孤苦無依的農民們向城堡主任尋求庇護

二、中世紀莊園的真實現狀

我們通常所講的莊園(manor),是中世紀歐洲的基本經濟單位。它的出現並不是因為人們的某種主觀選擇,而是迫於現實無奈而作出的被動反應。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四到五世紀的歐洲面臨了蠻族大侵襲。在這場災難過後,原本屬於羅馬統治範圍內的大多數地區,都受到了蠻族的毀滅,一些以城市或城鎮為表現形式的殖民據點悉數遭遇了破壞。

走近歐洲歷史上的莊園:中世紀歐洲鄉村的風光,和想像中大不一樣 - 天天要聞

蠻族入侵

歐洲因為城市被毀而導致了商業衰退,很多傳統的重要的以商業為基業的城市也凋敝了。歐洲的經濟和社會形態於是開始了一場極大的倒退。這就表現為城市的退化和農村的再次興起,傳統的奴隸制轉變為了新興的農奴制度。日耳曼人的封建關係將這種「平等的、卻不高效的」經濟形式穩定地延續了好幾個世紀。

歐洲中世紀莊園同我們今天的市場經濟體制可是大不一樣,在那個時代是以勞務交換和以物易物為基礎的。整個莊園就好比一個微觀的社會,在那裡生產出大量的糧食、飲料、衣物、工具等各項用度。

莊園主是通過「契約和習慣」這兩大手段,而對農奴產生了一種超經濟的人身強制。這種強制並不僅僅是要求農奴一生一世都要居住在他的莊園之上,此外還要求農奴履行一定的道德和宗教義務。根據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農奴若不依附於一個靠得住的莊園主,他就很可能因為無處可去而無法糊口,最終的結局就是活活等死。

走近歐洲歷史上的莊園:中世紀歐洲鄉村的風光,和想像中大不一樣 - 天天要聞

3d復原的中世紀村莊圖像

莊園內有被劃分清楚的一道道田隴。在西歐,這些田地多呈現出條帶狀而不是一塊塊的正方形狀。候建新先生對我們講到,「很難想像,在社會秩序十分不穩固的狀態下,這些古代農民還能夠將彼此所佔有的產權劃分的如此清晰。」是的,我們常常講中國古代的土地劃分主要是依靠「高層權力」而並非「民間權力」。這一點上,歐洲與我們就有著很大的不同,他們的契約是基於互相平等的基礎上訂立的。

除此之外,莊園內還有屬於所有人的放牧區(公地),人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由地餵養牲畜。莊園內的教堂也是面向所有人服務的重要場所,包括上至莊園主下至農奴的「婚喪嫁娶」,以及每周的禮拜和每年的節慶日,都需要大家一起團結在教堂里進行。每幾個莊園能夠共同組合成一個教區,這些教區有些是歸併給羅馬教皇統治的,也有些屬於自治領。

走近歐洲歷史上的莊園:中世紀歐洲鄉村的風光,和想像中大不一樣 - 天天要聞

中世紀鄉村小教堂

那時大多數人的住宅都是簡陋的茅屋,並非如同我們想像般人人都住在優雅的獨立空間。不過,當時的鄉村天氣還沒有那麼惡劣,莊園的污染也並沒有工業時代嚴重。農奴們在一天大約3、4個小時的工作之餘,都可以盡情的享受他們的私人生活。農奴在耕種之餘,也有很大程度上處理收穫物的權力。

假如農奴和農奴之間、抑或是莊園主內部互相產生了矛盾,那麼他們也並沒有必要將案件上訴到某某王室管轄區內的國王法庭。莊園內部同樣有著獨立公正的司法機構,能夠為所有人執行審判。在法蘭西境內9世紀的一份村莊公告中,曾召告了這樣一段文字:「今日執行對莊園內部財產紛爭的判決。現判決呂貝克賠償查爾斯一里弗爾銀幣,作為其偷用鄰居種子的賠償。」可見歐洲莊園內部的法律判決和執行的功能是相當完善的。

走近歐洲歷史上的莊園:中世紀歐洲鄉村的風光,和想像中大不一樣 - 天天要聞

改良過的重犁和三圃制農田

文史君說:

我們常說歐洲文明一共有三大源頭。其一是羅馬人和希臘人的歷史遺產,其二是基督教文明對其久遠廣泛的哺育和熏陶,其三是日耳曼傳統對於西歐社會的浸潤。而歐洲的莊園制度,它的起源就是同羅馬傳統與日耳曼人習慣雜合而來的一種形式。莊園制度和農奴制度並沒有我們所想像的那麼美好,可它也並沒有那麼殘酷。在當時的社會現實條件下,農奴並不能被當作「奴隸」去看待。而美麗的農場莊園也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世外桃源。辯證地看待歐洲的莊園時代,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如果有人願意去體驗莊園風情的話,現在的歐洲國家大多還保留了相當數量的鄉村城堡和小型農場。推薦喜歡這段歷史的朋友可以親自去一探究竟!

參考文獻:

齊思和:《西歐中世紀的莊園制度》,《歷史教學》,1957年7月刊

齊丹丹:《淺談中古西歐莊園制度》,《黑龍江史志》,2014年10月刊

(作者:浩然文史·瓷國垃圾堆)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 天天要聞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極目新聞記者 黎先才 通訊員 陳曉玉 袁曉雪近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北京舉行召開。極目新聞記者獲悉,武漢市漢陽市政參與的「隧道重大地質災害源探測評估及處置關鍵技術」科技成果獲評「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榮譽證書該項科技成果是漢陽市政聯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高校、科研...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聞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決定,孫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召開領導班子(擴大)會議,宣布了黨中央關於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任職的決定:孫志禹同志任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公開信息顯示,孫志禹,男,漢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樹人,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 天天要聞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點擊收聽:撰  稿:段  裕、葉  剛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從駐新疆的一兵團六軍選調幹部組建西北軍區空軍司令部,那個時候人民解放軍進疆部隊正準備集體就地轉業,很多指戰員對新組建的人民空軍心馳神往。六軍十七師四十九團政委趙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趙予征趁著趙予征來...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天要聞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家博物館日前舉行唐末—五代、清、民國金銀錠入藏儀式。左為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右上為清代「湖北鹽厘局薛永陞」五十兩銀錠,右下為民國時期官方造幣廠生產的金錠。(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保留了船形錠的原始狀態,使今人可以直觀了解此歷史階段大宗商業交易的...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 天天要聞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新京報訊 據中國海警消息,作為海上禁毒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海警局以「凈海」「凈邊」「禁毒兩打兩控」等緝毒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為主攻方向,重拳打擊懲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動。2019年6月至今,各級海警機構海上繳獲毒品8.729噸(冰毒3.066噸、氯胺酮2.136噸、可卡因2.322噸、大麻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