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鬼子」變成違禁詞,動了誰的利益,為何有如此大的爭議?

2024年06月16日12:22:11 歷史 1402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日本鬼子」變成違禁詞,動了誰的利益,為何有如此大的爭議? - 天天要聞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近日,一股令人匪夷所思的風潮在部分短視頻平台,悄然興起。

起因是許多網友發現,自己在短視頻平台的作品標題、評論等都莫名其妙地被打上了「違禁詞」標籤。細細一看,所謂的「違禁詞」竟然是「日本鬼子」。

網友們對此感到十分疑惑,憤怒不已。

這個國人用了幾十年的,對日本侵略者的蔑稱,怎麼竟然成了「違禁詞」了呢?

「日本鬼子」一詞,毫無疑問表達了人民抵禦外來侵略者的決心,以及維護民族尊嚴的勇氣。

這樣的一個詞語被列為違禁詞,究竟是因為觸碰了誰的利益?又是誰在背後推動?

「日本鬼子」變成違禁詞,動了誰的利益,為何有如此大的爭議? - 天天要聞

「鬼子」中的「鬼」,是什麼意思

許多人認為,「日本鬼子」中的「鬼」,是用來形容日本侵略者的殘忍、暴戾。

然而實際上,「鬼」字在該稱呼中還有著其他的含義,「鬼子」這個說法,更是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

在我國古代的著名筆記小說《世說新語》中,便已經出現了「鬼子」一詞:「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內,寧有不知,鬼子敢爾!』」。

「日本鬼子」變成違禁詞,動了誰的利益,為何有如此大的爭議? - 天天要聞

這裡的「鬼子」,可以理解為「鬼兒子」的意思,是對對方的一種蔑稱。這時候的「鬼子」,跟現在我們說的「日本鬼子」中的「鬼子」意思相近。

後來,人們也經常能在《聊齋志異》、《搜神傳》等作品中見到「鬼子」一詞。

其中有時候指妖魔鬼怪,有時則指人和鬼共同生育的胎兒,其含義並不完全相同。

到了明朝時期,我國海防遭受倭寇侵擾不斷,由於倭寇身量短小,但窮凶極惡,便有許多民眾和海防官兵將他們稱為「鬼」。

「日本鬼子」變成違禁詞,動了誰的利益,為何有如此大的爭議? - 天天要聞

清朝末年,由於兩次鴉片戰爭大清封閉已久的國門被迫打開。當時的西方列強將中國當作他們的殖民地,在全國各地設立了租界,並將一些本國人遷移了過去。

中國老百姓大多從未見過西方人,在他們眼裡,這些鼻樑高聳、眼窩深陷、黃髮綠眼的洋人,與志怪小說中所描述的「鬼」尤為相似。

「日本鬼子」變成違禁詞,動了誰的利益,為何有如此大的爭議? - 天天要聞

於是漸漸的,老百姓中便出現了「洋鬼子」這個說法。

這一稱呼的形成,既受民間傳說故事的影響,也是中國老百姓對於外國侵略者憎恨、恐懼的一種表達。

之後,「鬼子」這一說法便成為了中國民間的習語,用來統一稱呼「洋人」,也就是歐洲的外國人。

可如今,「鬼子」這個詞卻又變成了專門用來稱呼日本侵略者的蔑稱,這又是為何呢?

「日本鬼子」變成違禁詞,動了誰的利益,為何有如此大的爭議? - 天天要聞

「鬼子」為何專稱日本人

要說起「鬼子」這一稱呼為什麼變成了日本人的專屬,還得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甲午中日戰爭時期。

在甲午海戰開戰之前,當時的中國民眾對日本已經咬牙切齒,將他們稱為「東洋鬼子」。

「日本鬼子」變成違禁詞,動了誰的利益,為何有如此大的爭議? - 天天要聞

開戰之前,日本要求清政府派遣一位大臣前往日本,進行雙邊談判。這位大臣不是別人,正是晚清的著名官員——李鴻章

這時的日本,已隱隱有吞併中華,擴張版圖之野心。

叫李鴻章前來,也並不是為了議和,而是為了當著全世界記者的面,狠狠羞辱這位清廷代表人物。

「日本鬼子」變成違禁詞,動了誰的利益,為何有如此大的爭議? - 天天要聞

李鴻章到達日本後,雙方隨即開始進行談判。談判結束後,按照國際慣例舉行了記者招待會。

此時的日方代表,便開始了羞辱中國的「表演」。

照例回答完國際記者的問題後,日本代表便懶洋洋地搬出了早就準備好的問題,想要刁難李鴻章。

「前幾天我們國家有人寫了一副對聯的上聯,卻至今沒人能對出下聯。不知被稱為禮儀之邦的貴國,可有人能對得出啊?」

只見兩邊的日本官員拿出一張白絹,上面赫然寫著:

「騎奇馬,張長弓,琴瑟琵琶八大王,並肩居頭上,單戈獨戰!」

這上聯,實不可謂毫無水平。

從文字技巧上講,前兩句的後兩字均是首字的拆分,而之後的「琴瑟琵琶」,又恰好對應了後面的「八大王,並居肩頭上」。

從語句含義上看,這一上聯字裡行間充滿了對中國的敵意,和想要「踏平中國」的野心。

而李鴻章一見此聯,毫不猶豫,揮手便寫就了下聯:

「倭委人,襲龍衣,魑魅魍魎,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

「日本鬼子」變成違禁詞,動了誰的利益,為何有如此大的爭議? - 天天要聞

此下聯一出,現場記者一片叫好:這下聯不僅對仗工整,語義上更是毫不留情地回擊了日本的囂張氣焰。

李鴻章回國後,他對對聯的事情也在國內廣泛流傳。從此,「鬼子」這一稱呼,便幾乎與日本人綁定了。

在後來的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者大肆屠殺平民、掠奪財物、姦淫婦女,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苦難。

為了激發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和團結一致的民族力量,中國共產黨和社會各界,開始廣泛使用「日本鬼子」這一稱呼,用來喚起人們對侵略者的警惕和對抗的決心。

隨著抗日戰爭的持續和中國人民的頑強抵抗,這一稱呼逐漸在全國範圍內傳播開來,成為了對侵略者的普遍稱呼。

「日本鬼子」變成違禁詞,動了誰的利益,為何有如此大的爭議? - 天天要聞

而在當今中國人的心目中,「日本鬼子」既是對罪惡侵略者的羞辱和唾棄,也是對英勇抗日者和犧牲烈士的紀念和懷念。

這個稱呼也隨著那段壯烈而悲痛的歷史,一起刻進了中華兒女的「DNA」里。

那麼又是何人暗中操作,將「日本鬼子」列為違禁詞,意圖將這一段歷史從中國民眾的心中抹去?

「日本鬼子」變成違禁詞,動了誰的利益,為何有如此大的爭議? - 天天要聞

「精日分子」因何產生

其實很多日本人,並不那麼排斥「日本鬼子」這一稱呼。

一方面,日本文化與中國文化不同,「鬼」並不完全是陰險可怖的形象,日本人也並不排斥被稱為「鬼」。

另一方面,由於「子」在日語中常用做昵稱後綴,導致許多日本人並沒有覺得受到侮辱,反而覺得「日本鬼子」這一稱呼很可愛甚至創造了「日本鬼子」的漫畫形象。

「日本鬼子」變成違禁詞,動了誰的利益,為何有如此大的爭議? - 天天要聞

可見,「日本鬼子」這一稱呼,並不被日本人排斥,真正排斥這一稱呼的,只有中國國內直到今日還殘存著的「精日分子」,也就是「精神漢奸」。

所謂「精日」,全稱是「精神日本人」。在他們眼中,儘管自己出身中國,在精神上卻認為日本才是自己的祖國。

這種人放在幾十年前,難逃被群眾唾沫淹死的命運。然而諷刺的是,現今的「精日分子」,有許多是身居高位,深處要職的人員。

「日本鬼子」變成違禁詞,動了誰的利益,為何有如此大的爭議?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在這片曾遭受過日本踐踏的土地上,竟然會出現「精日分子」?

又是為什麼,這些「精日分子」居然能夠獲得如此高的社會地位。

這一系列問題的答案,便是自我國改革開放時就已經開始的「文化入侵」。

改革開放後,日本向我國輸出了一系列帶有潛在意識形態的文化製品。

除此之外,當時的「中日友好政策」也讓一部分未經歷過抗日戰爭的民眾對日本產生了較好的印象,敵意隨之消除。

之後,前往日本留學、工作、旅遊的中國人也逐漸增多。

問題就是,在那個經濟建設剛剛起步的時代,有能力接觸日本文化產品,或者去日本旅遊的人,本身就屬於社會中佔據資源優勢的群體。

因此,我們今天所接觸到的「精日分子」,除了教授學者,便是社會名流。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佔據著社會資源優勢的人。

這些人自認為是「日本的子孫」,無時無刻不竭力維護日本的形象。

也只有他們,才會對「日本鬼子」這一稱呼有如此大的反應。

「日本鬼子」變成違禁詞,動了誰的利益,為何有如此大的爭議? - 天天要聞

結語

關於禁用「日本鬼子」一詞的爭議,既牽動了歷史的傷痛、文化的記憶,也刺痛了中華民族的情感神經。

在小小的事件背後,我們不得不防範「精日分子」們試圖洗白日本罪行、抹除民族記憶的行為,必須牢記歷史帶給我們的教訓和傷痛。

誠然,在這樣一個多元、包容的社會中,人們對於歷史的認知、文化的表達、跨國關係的處理都需要更多的理解、尊重和包容,哪怕是面對有著血海深仇的日本。

然而,只有通過深刻的反思、理性的溝通,中日兩國才能找到一條尊重多元、傳承文明、促進和平與發展的道路。

「日本鬼子」變成違禁詞,動了誰的利益,為何有如此大的爭議? - 天天要聞

參考文獻

中國知網:《世說新語》「鬼子敢爾」論考

「日本鬼子」變成違禁詞,動了誰的利益,為何有如此大的爭議? - 天天要聞

中國知網:北洋艦隊1891年訪日及其影響

「日本鬼子」變成違禁詞,動了誰的利益,為何有如此大的爭議? - 天天要聞

中國知網:「精日現象」的本質透析與引導策略

「日本鬼子」變成違禁詞,動了誰的利益,為何有如此大的爭議? - 天天要聞

中國知網:關於「精日」現象的反思與應對

「日本鬼子」變成違禁詞,動了誰的利益,為何有如此大的爭議?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第三次世界大戰?《紅色警戒:世界戰火》震撼登場,32個國家開戰 - 天天要聞

第三次世界大戰?《紅色警戒:世界戰火》震撼登場,32個國家開戰

大家好,我在遊戲荒的時候,經常會打開那些經典遊戲,玩上一局感覺非常爽。尤其是《紅色警戒2》,即時戰略玩法緊張激烈,多人戰鬥和戰役都十分出色,現代戰爭手段也相當豐富。可由於年代久遠,很多玩法已經爛熟於心了,打來打去沒有新鮮感。最近,有網路大佬基於《紅色警戒2》開發了全新的PC版《紅色警戒:世界戰火》MOD,...
國手+2!貴州兩名文物匠人摘全國文物技能獎 - 天天要聞

國手+2!貴州兩名文物匠人摘全國文物技能獎

全國文物職業技能最高獎頒獎了!貴州兩名「手藝人」憑實力當「國手」!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7月6日,由國家文物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主辦的2025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第二屆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結果揭曉。來自貴州的選手吳勝成獲木作文物修復師一等獎,滕昭玉獲金屬文物修復師三等獎,這也是...
死亡失蹤超百人:美國得州洪災是天災還是人禍? - 天天要聞

死亡失蹤超百人:美國得州洪災是天災還是人禍?

美國得克薩斯州中部地區因暴雨引發洪災,截至當地時間6日,已造成至少82人死亡、約40人失蹤。美國總統特朗普6日表示,得州洪災是「百年一遇」「沒人預見到」。得州向來洪水多發,然而為何這次災情如此嚴重、傷亡如此巨大?在這場悲劇後,美國社會各界普遍認為,這次洪水造成如此大傷亡,有天災更有人禍。特朗普簽署「重大災...
日本天皇首訪蒙古國,專程祭奠日軍亡靈,這讓中國人很不舒服 - 天天要聞

日本天皇首訪蒙古國,專程祭奠日軍亡靈,這讓中國人很不舒服

前言正值二戰結束後80周年,應蒙古國邀請,日本天皇德仁首次對蒙古國進行訪問,蒙古國對此給予高規格接待,邀請日本天皇夫婦出席「那達慕大會」的開幕儀式,並參觀多個景點和日本投資項目。祭奠亡靈背後7 月 9 日清晨,天皇夫婦的車隊悄然駛入烏蘭巴托
民國將領之川軍青翰南 - 天天要聞

民國將領之川軍青翰南

(本人櫥窗裡面有很多關於民國歷史書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你們的支持就是我創作最大動力。)民國時期,四川軍閥熊克武打敗另外一個軍閥劉存厚後,熊克武就控制了四川軍政大權,而熊克武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就不斷排擠其他派系的將領,最終四川爆發了「
800餘米地道承載抗日紅色記憶!人民第一堡壘煥新 - 天天要聞

800餘米地道承載抗日紅色記憶!人民第一堡壘煥新

「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侵略者他敢來,打得他魂飛膽也顫。」一曲旋律激昂、朗朗上口的《地道戰》,喚起多少人對抗戰歲月的回憶。位於順義區龍灣屯鎮的焦莊戶村,幾十年來一直保留著地道戰的痕迹。
天庭權力架構全解析:玉皇大帝如何統御三界? - 天天要聞

天庭權力架構全解析:玉皇大帝如何統御三界?

在中國傳統神話體系中,玉皇大帝統領的天庭是一個龐大而精密的"神界政府",各部門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這個神秘而威嚴的天庭管理體系,揭開神話中"天界公務員系統"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