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一生有8個孩子,月工資21萬元

2021年12月16日22:20:22 歷史 1347

提到詹天佑,相信很多人對他都非常熟悉。他是中國鐵路第一人,在艱難的條件下,帶領中國的技術人員,推動了中國鐵路的建設。我們也都在課本中學習到了有關於詹天佑的感人事迹。但是在修鐵路之外,詹天佑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下面聽小編細細道來。

「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一生有8個孩子,月工資21萬元 - 天天要聞

詹天佑的父親原本是一個茶商,後來卻失業了,他父親不得不靠賣字為生。為了讓兒子可以出人頭地,他的父親自小便將詹天佑送到了私塾讀書,希望他日後能成為有用之人。詹天佑雖然學習刻苦,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受到了老師們的一致讚揚,但其實他並不喜歡讀這些四書五經,反而對很多機械類知識特別感興趣。後來,清政府準備選100名兒童去美國留學,詹天佑的父親雖然捨不得兒子,卻在好友譚伯村的勸說下,將詹天佑送去留學。

「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一生有8個孩子,月工資21萬元 - 天天要聞

留學期間,詹天佑終於成功學到了建築及鐵路方面的很多知識。學成回國後,詹天佑娶了父親好友譚伯村的女兒。婚後兩人十分恩愛,儘管因為工作原因,詹天佑非常忙碌,但妻子卻很體諒他。兩人一共生育有8個孩子,有5個兒子和3個女兒。當時的詹天佑是中國鐵路總工程師,工資也很高,換算到現在來看,每月工資高達約21萬元。不過,雖然拿著高工資,詹天佑的付出也的確值得如此高的回報,他在擔任中國鐵路工程師的期間,負責修建了京張鐵路等工程,被譽為「中國鐵路之父」。

「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一生有8個孩子,月工資21萬元 - 天天要聞

如此來看,詹天佑的一生可謂非常勵志,他不僅在事業上很成功,家庭也十分幸福美滿。仔細想想,他有一位一直支持他的父親,還有一位願意體諒他的妻子,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想學的是什麼,所以在留學時選擇了土木工程系,這為他成功修建京張鐵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在工作以外,都擁有了完美的人生。你羨慕嗎?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新民一周 | 殲10為何一鳴驚人 - 天天要聞

新民一周 | 殲10為何一鳴驚人

這是一次偶發的戰果,也是一次必然的勝利。文 | 朱國順歷史的必然性,常常是以偶然的方式表達出來的。1982年2月,航空工業部召開評審會,研究確定中國新一代殲擊機方案。參加競標的分別是瀋陽601所的殲13方案和南昌650所的強6改方案。討論時氣氛有些沉悶。會議間隙,航空部軍機局副局長問參加評審的成都611所專家宋文驄:你...
北京市僑界捐贈華僑抗戰實物資料 - 天天要聞

北京市僑界捐贈華僑抗戰實物資料

中新網北京5月22日電 21日,北京市僑聯、丰台區僑聯、王穎女士向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捐贈抗戰相關實物資料。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匯款給美國歸僑飛行員馬鴻安的信匯委託書和匯款副收條。(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供圖) 此次捐贈的實物包括:古巴「旅古華僑抗日後援總會」代銷的民國26年救國公債伍圓券、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匯款給美...
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著怎樣的治軍奇招 - 天天要聞

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著怎樣的治軍奇招

馮玉祥(1882—1948),字煥章,人稱「布衣將軍」。生於直隸青縣(今河北滄州滄縣),後隨父到保定(今河北保定),因父親是下層舊軍官,馮玉祥實際上是在軍營中長大,未滿十六歲就入了伍。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參加起義,勢力逐漸壯大,直至後來
如果蘇聯晚解體幾年,俄羅斯對於中亞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 天天要聞

如果蘇聯晚解體幾年,俄羅斯對於中亞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路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他差點成了蘇聯的「副總統」,卻悄悄把哈薩克從「俄語帝國」里抽了出來有個細節,很多人沒注意。1991年夏天,蘇聯還沒散,莫斯科那邊在考慮設個「副總統」職位。圈裡人都知道,那個位置本來是
匈奴的「生物戰」有沒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匈奴的「生物戰」有沒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公元前二世紀中葉,在亞歐大陸上,漢匈兩大帝國的戰爭進入到白熱化階段。漢武帝元狩年間,一位年輕將領的迅速崛起和突然隕落,深刻影響著這場百年戰爭的走向。當我們把《史記》《漢書》和出土的漢簡相互印證,便能揭開霍去病暴卒背後的一些蛛絲馬跡。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中國、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遺產地 - 天天要聞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中國、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遺產地

近日,中國德清珍珠複合養殖系統、福鼎白茶文化系統和什川古梨園系統以及巴西馬黛茶傳統農林兼作體系、墨西哥重要糧食作物和生物多樣性祖傳保護體系、西班牙蘭薩羅特島獨特火山景觀農業體系正式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及環境辦公室主任卡維·扎赫迪指出:「目...
緬懷!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種下22株向日葵 - 天天要聞

緬懷!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種下22株向日葵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從此,春種秋收都和懷念有關。「袁院士生前是一個很陽光、很快樂的人,常常說,做人要向陽而生。」5月21日,湖南唐人萬壽園袁隆平院士墓前,其家人種下了22株向日葵以示懷念。袁隆平的侄兒袁景輝告訴記者,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四周...
「美女書記」林虹被逮捕! - 天天要聞

「美女書記」林虹被逮捕!

5月21日,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消息,浙江省台州市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林虹(副廳級)涉嫌受賄一案,由浙江省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浙江省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林虹作出逮捕決定。公開簡歷顯示,1967年6月出生的林虹是浙江溫嶺人,參加工作後長期在浙江台州任職。林虹2011年7月起任浙江...
如果梁鄉是反派,將會是納蘭元述、閻孝國之後的另一個經典角色 - 天天要聞

如果梁鄉是反派,將會是納蘭元述、閻孝國之後的另一個經典角色

最近電視劇《人生若如初見》經歷種種風波後在今年重新開播,講述了在晚清動蕩時期,幾位中國青年在時代的背景下代表不同的群體在革命浪潮中經歷的成長與犧牲。電視劇主角梁鄉,皇族宗室、父親早亡、留學日本、主張立憲,種種經歷都在說明此人的歷史原型是清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