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高句驪歸義侯」金印回歸 捐贈儀式標語出現低級錯誤

2025年05月19日13:50:25 歷史 3184

大皖新聞訊  5月19日,有網民稱,在「5•18國際博物館日」吉林省主會場活動現場,舉行了「晉高句麗歸義侯」金印捐贈儀式,但背景牆上卻出現低級錯誤,將「侯」寫成了「候」,引發討論。對此,承辦方回應稱,發現錯誤後,已下架相關物料。

「晉高句驪歸義侯」金印回歸 捐贈儀式標語出現低級錯誤 - 天天要聞

網民稱,現場背景牆將「侯」寫成了「候」

網民所發帖文顯示,活動現場背景牆上寫有「守護歷史,傳承文明」,下方還寫著「『晉高句麗歸義候』金印捐贈」。網民指出,此處「候」為錯別字,應是「侯」。

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5月18日,活動當天就有自媒體發文稱,該活動現場將「侯」寫成了「候」,引發熱議,有網民認為這樣的場合出現如此低級錯誤不應該。

記者還注意到,央視新聞在報道中使用的表述為「晉高句驪歸義侯」,並介紹,印文中的「高句驪」即「高句麗」。

記者梳理髮現,5月18日,吉林省文化和旅遊信息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悠遊吉林」發文提到,2025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吉林省主會場活動由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吉林省文物局)主辦,吉林省博物館協會協辦,長影舊址博物館承辦。活動中有「晉高句驪歸義侯」金印捐贈環節。

此外,當地多個官方賬號也發布了這一消息,微信公眾號「集安發布」發布的文章中稱,5月18日上午,在「5•18國際博物館日」吉林省主會場活動現場,「晉高句驪歸義侯」馬鈕金印被無償捐贈給了集安市博物館,流散1700多年的「晉高句驪歸義侯」金印踏上歸途。文內還解釋了「歸義侯」是中國古代賜予少數民族首領的封爵。

5月19日,大皖新聞記者就此聯繫了此次活動承辦方——長影舊址博物館,工作人員回應稱,網民提到的背景牆是現場播放的背景圖,此次活動所有物料設計、製作都不是他們負責,是由「省博物館處」審核後給到他們,然後他們在現場進行播放。18日下午活動結束時,他們才接到該部門通知,說現場有錯誤,讓他們馬上下架該宣傳物料,於是他們配合進行了下架。

隨後,大皖新聞記者聯繫了吉林省文旅廳博物館與社會文物處,工作人員證實,他們確實是活動主辦方,並稱該處錯誤已經更正。

大皖新聞記者 韓喻

編輯 崔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晉高句驪歸義侯」金印回歸 捐贈儀式標語出現低級錯誤 - 天天要聞

「晉高句驪歸義侯」金印回歸 捐贈儀式標語出現低級錯誤

大皖新聞訊 5月19日,有網民稱,在「5•18國際博物館日」吉林省主會場活動現場,舉行了「晉高句麗歸義侯」金印捐贈儀式,但背景牆上卻出現低級錯誤,將「侯」寫成了「候」,引發討論。對此,承辦方回應稱,發現錯誤後,已下架相關物料。網民稱,現場背景牆將「侯」寫成了「候」網民所發帖文顯示,活動現場背景牆上寫有「守...
和眾匯富交了1980,讓我擺脫了「永遠差一步」的魔咒 - 天天要聞

和眾匯富交了1980,讓我擺脫了「永遠差一步」的魔咒

炒股這些年,最難受的不是虧錢,而是那種「永遠差一步」的感覺。市場一波大行情,總是看別人吃肉,自己剛進就開始回調。追漲不敢多拿,低吸又不敢堅持,等反應過來機會都沒了。群里天天有人發盈利截圖,搞得自己也焦慮,越想補救越急躁,惡性循環。 有一陣行情特別反覆,我頻繁操作虧損,心態都快崩了。一個老股民看我狀態...
寫點生活|一張老照片的回憶 - 天天要聞

寫點生活|一張老照片的回憶

潮新聞客戶端 胡志濃 整理老家的相冊,又看到了那張四十多年前的老照片。那時的我大概三四歲,胖嘟嘟的,頭頂扎著一個小小的蝴蝶結,依偎在一個比我高出大半個頭的小男孩身邊。我一臉懵懂地撥弄著手指....
原本中國不要的地方,現在居然挖出石油,面積是湖南8倍 - 天天要聞

原本中國不要的地方,現在居然挖出石油,面積是湖南8倍

新疆中國非常美麗的一塊土地,差點在李鴻章的私心下丟失掉。這裡地域遼闊,面積166萬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1/6,也是湖南面積的8倍。這裡是古代絲綢之路重要的組成部分,很多歷史事件都和這裡有關係。自西漢時期開始,中華版圖就擴張到了西域。
江南士紳最大誤判:錯把滿清當成第二個蒙元 - 天天要聞

江南士紳最大誤判:錯把滿清當成第二個蒙元

元以寬仁失天下——朱元璋當朱元璋的大軍橫掃北方,讓中華民族的起源地中原地區再次回到漢人政權的懷抱時,在帝國最富庶的江南地區卻不斷有讓人匪夷所思的情況發生:大量士大夫,堅稱自己是「大元遺民」,更有甚者竟為蒙元政權的滅亡而主動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