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正史:一代亂世梟雄劉備的一生髮展史(15歲-63歲)

2019年09月27日16:15:10 歷史 1709

三國正史:一代亂世梟雄劉備的一生髮展史(15歲-63歲) - 天天要聞

身世背景

劉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今河北省涿州市),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劉勝之子劉貞,元狩六年(前117)受封涿縣陸城亭侯,因在宗廟祭祀時所獻祭金違犯禮制,而觸犯律令被削去爵位,於是便在涿縣安家。劉備祖父劉雄、父親劉弘,均在州郡做過官。劉雄由孝廉出身,官至東郡范縣縣令。劉備少年失父,與母親靠販草鞋織蘆席為生計。

早年經歷

公元175年,15歲,母親讓劉備外出行學。劉備與同宗劉德然、遼西人公孫瓚一起拜原九江太守、同郡人盧植為師學習。中山人鉅賈張世平、蘇雙等,積蓄千金家財,販馬往返於涿郡一帶,見到劉備,以為此非凡之人,於是饋贈他大筆錢財,劉備便用這些錢財招攬起一支隊伍。

公元184年-193年,24歲-33歲,黃巾軍起,各州郡紛紛組織「義兵」,劉備帶領自己的隊伍(關羽和張飛擔任他的護衛)跟隨校尉鄒靖征討黃巾軍有功,被委任為安喜縣縣尉。督郵因公差來到安喜縣,劉備上門求見,受阻門外,劉備徑直闖入,將督郵捆起,痛杖二百,並將印綬解下來套住他的脖子綁在拴馬樁上,然後棄官而逃。不久,大將軍何進派遣都尉毋丘毅前往丹楊招募兵馬,劉備與之同行,至下邳地方遇上起義軍,劉備力戰有功,被任命為下密縣縣丞。不久他又放棄了這一官職,隨後又被任為高唐縣縣尉,升為縣令。高唐縣城被黃巾軍攻破後,他投奔中郎將公孫瓚,公孫瓚上書朝廷舉薦他為別部司馬,並派他協助青州刺史田楷抵禦冀州牧袁紹。他因多次立有戰功,故朝廷調他代理平原縣縣令,隨後又兼任平原國相。(東漢末年,四處漂泊)

三國正史:一代亂世梟雄劉備的一生髮展史(15歲-63歲) - 天天要聞

劉備當平原相時深得人心,郡民劉平不服從劉備的治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殺。劉備毫不知情,還對刺客十分禮遇,刺客深受感動,不忍心殺害劉備,便坦露實情離去。所謂是以德服人。

入主徐州

公元194年,34歲,曹操再度征討徐州,徐州牧陶謙派遣使者向田楷告急,田楷與劉備一道領兵援救。當時劉備自己的兵卒有一千多人,再加上幽州烏丸一些少數民族的騎兵,以及從饑民中招募數千人。趕到徐州後,陶謙又調撥四千丹楊兵給他,於是他離開田楷歸附陶謙。陶謙上表舉薦劉備為豫州刺史,駐紮小沛。同年陶謙病逝。北海國相孔融對劉備說:「袁公路豈是一位憂國忘家之人!他不過是墳墓中的枯骨,不值一提。當今時勢,百姓擁戴賢能者為主,對上天之賜辭而不受,將來後悔可就來不及了啊」。於是劉備接管了徐州

公元196年,36歲,曹操上表舉薦劉備為鎮東將軍封爵宜城亭侯。同年劉備東征袁術,呂布 乘其後防空虛奪取了下邳,劉備只得返回歸附呂布。呂布派劉備駐守小沛。呂布自稱徐州刺史。劉備在小沛又招集兵卒萬餘人。呂布十分惱火,親自率兵前來攻打,劉備兵敗歸附曹操。曹操厚待劉備,任命他為豫州牧。其後,人稱劉備為「劉豫州」。後回小沛重整軍隊,曹操資助兵馬糧草。

三國正史:一代亂世梟雄劉備的一生髮展史(15歲-63歲) - 天天要聞

公元198年,38歲,劉備小沛再次被呂布擊敗,而後曹操親自率軍東征,幫助劉備將呂布圍困在下邳,並活捉了呂布。劉備隨曹操回軍許縣。曹操上表舉薦劉備為左將軍

公元199年,39歲,劉備借攻打袁術之機,脫離曹操,到了下邳,便殺死徐州刺史車胄,留關羽鎮守下邳,自己返歸小沛。東海國昌霸反叛,所屬郡縣大多叛離曹操而歸順劉備,人眾達數萬人。遣孫乾前往與袁紹結盟。

依附袁紹、劉表

公元200年,40歲,曹操在與袁紹決戰之前,東征劉備,劉備戰敗(根基不穩啊), 關羽被擒。後逃往青州,依附袁紹。

公元201年,41歲,劉備借與荊州牧劉表結盟之機,離開袁紹,領兵復至汝南,與黃巾軍龔都等人匯合,人眾達數千人。後曹操親自討伐劉備,劉備投奔荊州牧劉表。劉表親自到郊外迎接劉備,待以上賓之禮,遂屯於新野(今河南南陽)。(40歲了還在漂泊)

三顧茅廬、赤壁之戰

公元207年,47歲,劉備親自前往隆中拜訪諸葛亮,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向劉備獻上了《隆中對》。(漂泊大半生,人生開始轉折)

三國正史:一代亂世梟雄劉備的一生髮展史(15歲-63歲) - 天天要聞

公元208年,48歲,曹操南征劉表,正逢劉表病卒,劉表之子劉琮代為執政,派遣使節向曹 操求降。劉備駐軍樊城,未料曹操軍隊突然攻襲,急忙撤出樊城,路過襄陽時,諸葛亮勸他進攻劉琮以奪得荊州。劉備說:「我不忍心啊!」。後與江夏太守劉琦匯合,逃往夏口。

十二月,劉備聯合孫權,與周瑜、程普率領聯軍大敗曹操於赤壁。(終於開始起勢了)

三國正史:一代亂世梟雄劉備的一生髮展史(15歲-63歲) - 天天要聞

公元209年,49歲,劉備上表薦封劉琦任荊州刺史,又率軍征討南方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范、零陵太守劉度全都投降。廬江郡雷緒率領私人武裝數萬人前來拜歸。劉琦病死,其下屬推舉劉備為荊州牧,治所設在公安縣。周瑜佔據江陵。

進軍益州

公元211年,51歲,益州牧劉璋邀請劉備入川幫助自己對付張魯,法正也藉機向劉備陳述奪取益州的方略。劉備留下諸葛亮、關羽等鎮守荊州,自己親率步兵數萬人前來益州。劉備北上葭萌,但沒有馬上攻伐張魯,而是廣施恩德,籠絡人心。

公元212年,52歲,張松事情敗露,劉備與劉璋反目,進軍佔領涪縣。

公元214年,54歲,劉備攻破雒城(今四川省廣漢市),進軍圍攻成都數十日,同時馬超歸降劉備,成都城中震恐不安,劉璋隨即投降。劉備兼任益州牧。啟動諸多蜀中人才。

公元215年,55歲,劉備與孫權和解結盟,將荊州平分,江夏、長沙、桂陽歸屬東吳,南郡、零陵、武陵歸屬西蜀,然後領兵返還江州。

三國正史:一代亂世梟雄劉備的一生髮展史(15歲-63歲) - 天天要聞

漢中王、建國稱帝

公元218年,58歲,劉備率領眾將進軍漢中。另派將軍吳蘭、雷銅等進入武都,都被曹軍殲滅。劉備進兵陽平關,與夏侯淵、張郃等相持對抗。

公元219年,59歲,劉備自陽平關南下渡過沔水,斬殺夏侯淵,佔領漢中。劉備派劉封、孟達、李平等佔領上庸。同年秋,群臣擁立劉備為漢中王。

同年,關羽率軍在樊城攻打曹仁,大雨連綿,漢水泛濫,于禁督率的七軍全被淹沒。于禁投降關羽,關羽又斬殺魏國將軍龐德。 閏十月,孫權征討關羽,南郡太守糜芳、公安守將士仁投降。十二月,馬忠在章鄉抓獲到關羽及其子關平、都督趙累等,於是孫權平定荊州。(哎,可悲可嘆啊)

三國正史:一代亂世梟雄劉備的一生髮展史(15歲-63歲) - 天天要聞

公元221年,61歲,劉備在曹丕篡漢建魏後,於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任命諸葛亮為丞相,立劉禪為皇太子。七月,劉備以為關羽報仇名義,親自率領各路軍馬征伐東吳。臨發兵前,張飛被殺。劉備進軍佔領秭歸。

公元222年,62歲,劉備率軍被吳將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打敗。劉備退守白帝城。

白帝城託孤

三國正史:一代亂世梟雄劉備的一生髮展史(15歲-63歲) - 天天要聞

公元223年,63歲,劉備病危,委託丞相諸葛亮輔佐扶立太子,並讓尚書令李嚴協助之。夏四月二十四日,劉備逝世於永安宮,享年六十三歲。謚號昭烈帝,廟號烈祖,葬惠陵 。

《三國志》評述:先主恢宏果毅,性情寬厚,知人善任,禮賢下士,頗有漢高祖劉邦之風度,懷英雄豪傑之器量。至於他把整個國家和輔佐太子的大事全權託付諸葛亮,而不存半點疑心,君臣實在都為正直無私至極之人,可謂古往今來最佳楷模。在機權謀略方面不及魏武帝曹操,是故所得疆域版圖也較為狹小。但他百折不撓,始終不甘居於曹操之下,還因為他揣摩到曹操的氣量難以容忍他,並非專是為了爭奪名利,也是為了避免遭受迫害啊。


參考資料:陳壽《三國志》、裴松之《三國志注》

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尊重歷史,學習歷史,借鑒歷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 天天要聞

「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中新網新疆哈密6月15日電 (陶拴科)15日,「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歷史學者、文化專家50餘人齊聚一堂,圍繞左宗棠的精神價值、歷史貢獻展開深入探討。15日,「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韓國:朝鮮「修牆」! - 天天要聞

韓國:朝鮮「修牆」!

點擊上方「CCTV4」 關注我們!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政府發現,朝鮮正在軍事分界線上修建隔離牆。韓國政府認為,上周朝鮮軍人越界事件可能與此有關。韓媒:朝方正在軍事分界線東側、西側和中間地段同時施工據KBS電視台15日報道,韓國政府發現,朝鮮正在軍事分界線的東側、西側和中間地段同時施工,建造隔離牆。韓方此前曾通...
我國有座城市,是被侵略者命名的,為何新中國成立後也沒改呢? - 天天要聞

我國有座城市,是被侵略者命名的,為何新中國成立後也沒改呢?

在東北城市裡,大連無疑是一個別樣的存在。這裡位於東北的最南邊,是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也是中國內地唯一一個有軌電車未曾中斷過的城市,有數不清的廣場。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連是著名的浪漫海濱之城、無擁堵城市、時尚之都、足球之城,以及海鮮之城。其實,大連的歷史並不長,確切地說,大連實際上是被近代史上那...
南都現場直擊:大鵬所城城牆坍塌部分為1984年重建 - 天天要聞

南都現場直擊:大鵬所城城牆坍塌部分為1984年重建

南都訊 記者曾海城 謝宇野6月15日下午,深圳大鵬新區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受連續強降雨影響,深圳知名古城——大鵬所城南門東側城牆發生小範圍坍塌,目前景區已臨時關閉,文物專家正評估坍塌情況,南都記者從大鵬新區古城博物館了解到,坍塌部分為城牆
邵雍晚來得子,寫詩寄予厚望,語重心長,感人至深 - 天天要聞

邵雍晚來得子,寫詩寄予厚望,語重心長,感人至深

品經典詩詞,講歷史故事,玲子歡迎您的光臨。前言:「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蘇軾仕途坎坷,所以他希望兒子大智若愚,人生順遂。「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父愛如山,陸遊勉勵兒子刻苦攻讀,將來能有所成就。
酈道元一生寫盡山水,為何因水盡而亡? - 天天要聞

酈道元一生寫盡山水,為何因水盡而亡?

提起酈道元,大家似乎只能想起他寫了《水經注》,好像是個地理學家兼文學家,其餘就不知道了。其實,酈道元是個典型的六邊形戰士。除了地理和文學,他還擅長軍事和歷史,不僅文武雙全,還是百姓和朝廷都公認的好官。咱們從《水經注》開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