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南:「支持熊貓」與「牛肉龍蝦制裁」,澳大利亞對華心態複雜

2024年06月15日22:50:12 歷史 9119

張思南:「支持熊貓」與「牛肉龍蝦制裁」,澳大利亞對華心態複雜 - 天天要聞

直新聞:應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邀請,國務院總理李強對澳大利亞進行正式訪問,這也是中國總理時隔7年再次訪澳,你對此有何觀察?

特約評論員 張思南:國務院總理李強訪問澳大利亞,兩國關係持續改善,這其中體現了中國對外政策的務實性,正所謂朋友聚會有好酒,對付豺狼有獵槍。

此前的特恩布爾和莫里森執政時期,澳大利亞表現出相當不友好的對華「鷹派」姿態,部分澳大利亞政客還採用貿易手段打壓中國企業,這也一度破壞了兩國的經貿關係。自2020年起,中國對產自澳大利亞的牛肉、龍蝦、大麥、煤炭、木材和葡萄酒等產品採取了多層次的懲罰性貿易反制措施。根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的統計,中方的反制措施給澳大利亞帶來了約130億美元的年損失,查閱世貿組織的數據,130億美元差不多是2020年澳大利亞出口總額的5%。

意識形態畢竟不能當飯吃,2022年澳大利亞人用腳投票,更為溫和的阿爾巴尼斯上台。和他的前兩任相比,澳大利亞的新總理表現出了更多的理智,也對恢復中澳關係有了更清醒的認識。上任當年,2022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阿爾巴尼斯在巴厘島g20峰會期間實現6年來兩國領導人首次會晤;次年11月,阿爾巴尼斯訪問中國,並與習近平主席再次會面。習近平主席高度評價阿爾巴尼斯上台後與中方的積極接觸,表示雙方「走上了改善發展關係的正確道路」。

外界注意到,自2022年以來,中方先是終止了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徵收反傾銷關稅;然後在2023年取消了對於大麥、煤炭、木材的貿易限制措施;就在上個月,2024年5月,中方還取消了對部分澳大利亞牛肉出口商的禁令。此次國務院總理李強到訪澳大利亞前,阿爾巴尼斯公開表示「my government is pro-panda」,也就是「本屆政府支持熊貓」。英國《經濟學人》在6月13日的一篇文章中就表示,這樣的表態在特恩布爾和莫里森時代是難以想像的,阿爾巴尼斯上台後,如今的中澳關係已經大為不同。《經濟學人》繼而寫道,時隔7年中國總理再次訪澳,或許將熱切地表明,即使澳大利亞是美國的盟友,中澳也有信心建立友好關係。

張思南:「支持熊貓」與「牛肉龍蝦制裁」,澳大利亞對華心態複雜 - 天天要聞

直新聞:你如何前瞻中澳關係未來進一步的走向?

特約評論員 張思南:我認為關鍵還是在於「務實性」這三個字。這不只是說我們要務實地通過「夠硬的手腕」來形塑澳大利亞的國家選擇,通過讓澳大利亞切身感受到「吃肉香、挨打疼」,從而鼓勵當地社會作出有利於兩國關係發展的抉擇;還在於我們要務實認識到中澳關係的本質。

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係研究所6月12日公布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了澳大利亞民眾的矛盾心態:64%的澳大利亞人對中國感到「擔憂」,71%認為「中國構成某種安全威脅」;但當被問到「澳大利亞是否應當建立與中國更好的關係」時,61%的澳大利亞人表示支持,62%認為「能看到中澳關係的好處」,不可謂不糾結。

此外,64%的澳大利亞人認為「應該增加國防開支以平衡中國的安全威脅」,但當被問及如果要「以削減其他領域的政府開支來增加國防開支」時,仍然支持的比例就掉到了53%;同時在「澳大利亞是否應當與其他國家構建針對中國的貿易和安全集團」這個問題下,支持的比例只有43%,甚至認為「澳大利亞應當在aukus三邊安全夥伴關係下採購核潛艇」的比例也不到半數,只有48%。

更有趣的是,只有35%的澳大利亞人表示「支持介入台海問題」,53%認為「與中國的良好關係有助於地區穩定與安全」,還有61%的比例認為「澳大利亞可以同時與中國和美國保持良好關係」。

通過以上這些數字,我們其實可以勾勒出中澳關係的兩面性。一方面,兩國都有共識,都能看到中澳關係的巨大經濟利益,也能看到彼此之間的安全關切,這些安全關切有些可能是真實存在的,有些可能也是因為中澳關係受到美國權力體系的影響而被人為塑造的,但無論如何,否定這些安全關切的存在,無論對於中國還是澳大利亞,都是不現實的。對於李強此訪,有澳大利亞媒體就將焦點純粹放在兩國的貿易恢復上,放在中國何時才會取消最後的「牛肉和龍蝦制裁」,而美國《外交官》雜誌就指出真正的焦點是中澳如何應對這種複雜的雙邊關係——如何在承認經濟利益的基礎上解決彼此的安全關切,又如何在不迴避安全關切的前提下繼續發展雙邊關係往來。持續對話和互相理解只是第一步,但也是解決更深層次問題的重要一步。

事實上,中澳之間關係發展的關鍵不僅在於貿易往來,還可以是氣候議題、教育、清潔能源和文化交流等等。無論是什麼,正如阿爾巴尼斯此前表示,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健康、順暢和建設性的關係可以讓所有人受益」。美國《外交官》雜誌樂觀地寫道,李強此訪可以展現中國的平衡務實外交,甚至讓中澳關係「成為不同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國家之間和平共處的典範」,給世界作出榜樣。

張思南:「支持熊貓」與「牛肉龍蝦制裁」,澳大利亞對華心態複雜 - 天天要聞

作者丨張思南,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痛心!馬平同志因公殉職 - 天天要聞

痛心!馬平同志因公殉職

來源:南方+客戶端  央視新聞 廣州日報6月17日上午6時,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東石鎮綜合行政執法隊副隊長馬平在白嶺村疏散轉移群眾過程中,突遇山體滑坡,房屋坍塌,馬平掩埋其中,因公殉職。馬平(右一)生前工作照6月16日,平遠縣東石鎮出現持續性強降雨,境內河流水位猛漲,多個村莊被淹。作為老區蘇區東石鎮白嶺村的掛村...
「空大最丟人」的3位英雄!呂布空大勉強能原諒,他空大必須舉報 - 天天要聞

「空大最丟人」的3位英雄!呂布空大勉強能原諒,他空大必須舉報

「空大最丟人」的3位英雄!呂布空大勉強可以原諒,他空大必須舉報在王者榮耀這款遊戲中,英雄們升到四級以後才能學習大招,大招作為英雄們的最後一個技能,往往都是最厲害的技能,所以我們在放大招的時候,一定要小心注意,可千萬不能把大招放空了,本期來和大家盤點一下,王者里空大最丟人的3個英雄,呂布空大還能勉強原諒...
列國鑒·美國 | 記者觀察:《美國內戰》是虛構大片,還是現實預警? - 天天要聞

列國鑒·美國 | 記者觀察:《美國內戰》是虛構大片,還是現實預警?

新華社洛杉磯6月18日電(記者高山)人們在街頭扭打,在建築內對射,用血與火對付同胞……這不是發生在戰火頻仍的中東或是非洲,而是好萊塢新片《美國內戰》所描繪的美國「不遠的將來」。2021年1月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時任總統特朗普的支持者在國會外舉行示威遊行,部分示威者衝進國會大廈,與警方發生衝突,造成一人死...
有地理無天理 - 天天要聞

有地理無天理

宋代時,朱熹在浙江台州地方為推官,清廉明察。但是後來有一次,黃岩縣張、李兩姓爭一塊墳地,朱熹接到張、李爭地狀詞,各爭為己產,是張是李,一時難決。細閱張姓呈詞,說祖上置產的簿上有一行寫得明白,此地系某年某月所得,有界石一方,埋在地下。
商業洞察 | 迅速躥紅的瑪麗珍鞋,會成為穿越商業周期的典型現象嗎? - 天天要聞

商業洞察 | 迅速躥紅的瑪麗珍鞋,會成為穿越商業周期的典型現象嗎?

在美國校園文化中,瑪麗珍鞋常常被稱為娃娃鞋或返校鞋,曾於 1902 年的美國漫畫《布朗小子》中出現,漫畫中的女主角瑪莉珍(Mary Jane)和男主角布朗一起穿上圓楦頭、腳背有系帶的低筒皮鞋。20 世紀 30 年代,這款鞋履成為搭配校服的經典鞋款。從常青藤風格中走出後,20 世紀 90 年代,瑪麗珍鞋經由搖滾主唱樂隊 Courtney ...
蘇州人養魚 - 天天要聞

蘇州人養魚

司馬遷在《史記》中,以「飯稻羹魚」來概括江南古人的美好生活,這魚是絕對不能少的。白米飯雖說是百味之本,但少了「魚」,沒了鮮氣,生活也就稱不上美好了。江南,水資源豐富,除了雄居全國四大淡水湖之一的母親湖——太湖之外,河湖港汊密佈於轄區之內,為
趣聊三國:什麼才是真正能跨越階層的機會 - 天天要聞

趣聊三國:什麼才是真正能跨越階層的機會

公元188年,益州刺史郤儉,因為橫徵暴斂,在當地造成了極其嚴重的負面影響,朝廷這邊還沒等處理他,他就被黃巾軍給辦了。益州是大漢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東漢朝廷很快就派了新的管理者去益州,這個新管理者的名字叫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