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賢后衛子夫承寵49年 卻死於自殺 留下遺書讓漢武帝當場破口大罵

2024年05月21日12:15:07 歷史 1048

大家好,說起漢武帝時期那些權力鬥爭的事兒,你們可了解多少?

可能有人對宮廷生活只有一知半解,滿腦子都是金鑾殿上權力的張揚和風光無限。

其實在那錦衾夜夜笙歌的背後,暗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陰謀詭計,往往是我行我素逞一時之勇就要賠上性命代價。

今日為你們講述的這則發生在漢武帝晚年的佳話,就透露出由於宮闕之爭而引發的一段令人扼腕的人生悲劇。

你們猜猜主角是誰?

正是那位受寵49載的漢武帝賢后衛子夫。

一代賢后衛子夫承寵49年 卻死於自殺 留下遺書讓漢武帝當場破口大罵 - 天天要聞

她就這樣選擇一死明志,用生命的代價為自己捍衛了沉淪已久的尊嚴。

可真要說起來,這位平民出身的歌女,其實能攀上漢宮皇后這等高位,已是三生有幸了吧?

塵世間的貴人,大多嗜權如命,縱使暴虐無道也在所不惜。相比之下,衛子夫用德才保全了皇嗣,母儀天下,怎奈最終仍在刀光劍影下身陷囹圄,只落得一個凄涼的下場?

這其中又暗含著怎等委屈冤枉呢?讓我們細細道來。

就在那龍陽之年,陽光普照著大漢天朝的每一寸土地,看似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誰曾想漢武帝手心為愛的那位妃嬪,竟在權力更迭的暗潮里遭人構陷,被指有犯巫蠱之嫌?

這事要從衛子夫初入紫禁說起。

當年她作為霸上一介平民歌女,偶遇漢武帝劉徹後,便一夕之間命運翻轉,被納入後宮。

時年只有19歲的她,淡然溫婉的氣質便如一股清風拂面,讓意氣用事的少年皇帝劉徹刮目相看。

於是乎,康館主的女兒衛子夫就這樣開啟了她在漢宮數十載的榮寵之路。

從一介歌女步步高升,最終坐上皇后寶座,這一路該是頗費心機。

可衛子夫並非嫉恨多疑之人,反倒以賢良溫柔的性情贏得眾人好評,一心侍奉漢武帝,兩袖清風,實在讓人欽佩。

一代賢后衛子夫承寵49年 卻死於自殺 留下遺書讓漢武帝當場破口大罵 - 天天要聞

兒子劉據初生時,她更是操持懇切,薰陶有方,若不是那場權力角逐的陰謀,或許她仍會繼續低調行事,安享兒孫滿堂。

然而冥冥之中自有安排,陰差陽錯之際,衛子夫所有的善良和勤懇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逃過那場馬諜體禍的波及,結果就要為一樁污衊而賠上自己微薄的生命。

你問我,衛子夫為何不為自己辯解?難道她不想為那與子偕老的美好而苟延殘喘?

說來慚愧,那時的漢武帝正被一干婦人之仁給迷惑了雙眼,竟輕易地被說動對衛子夫產生了懷疑。

即便她極力否認,又有誰肯相信她那番真情剖白?

於是,遺書代替了那顆至死不渝的赤子之心,傾訴出了她對這個家的深深不舍。

那一幕,大皇帝讀遺詔的那一剎那,眼中必然有了淚花吧?

這一生女流之輩平起平坐,權力無垠的漢武帝,突然悔恨交加,痛罵那些讒言之徒,怎不覺得心如刀割呢?

更何況,那封昭示著一個忠貞賢妻悲壯遇難的遺書,字裡行間,都是讓人唏噓不已的深情款款。

它彷彿一把鈍刀子,直插進劉徹的內心深處,讓這位睿智的君王在那一瞬間失態大罵,淚水奪眶而出。

此刻,曾幾何時沾沾自喜認為權力無上的他,突然明白了那份權力背後蘊含著怎樣的人生冷暖和命運無常。

往日里那位安安靜靜在側,溫柔善良且永不說謊的賢后衛子夫,卻要憑藉就義來證明自己最後的清白和尊嚴,太過殘酷了吧?

換作是你,忍心讓身邊最親近的人去了結生命,始知自己錯怪了她一場嗎?

可憐啊,這位生性溫婉的女兒,竟要為了維護自己的名節而一死揚名。

而那淚痕未乾的劉徹又能否欣慰她近乎絕望的遺言,讓他獲得新生呢?

他終於領悟到,一個存在已久的王朝,靠的不僅是武力的脅迫,更重要的是要有仁德的博大和智慧的敏銳,才不會使王權輕飄飄地失控。

是啊,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皇帝陛下對權力的渴望,才是葬送衛子夫這位賢妃命運的罪魁禍首。

一代賢后衛子夫承寵49年 卻死於自殺 留下遺書讓漢武帝當場破口大罵 - 天天要聞

若非深宮陰謀太多,衛子夫又豈會遭受了那等誣衊和冤獄之災?

一語驚人諳。這封遺書不啻是漢武帝晚年的一記當頭棒喝,促使他頒布了《輪台罪己詔》,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

權力果然是把雙刀劍,只為了維護一時的尊嚴,衛子夫要付出如此慘痛的代價,是否太過不值得了?

可即便最後她能白白犧牲,那些最後的誠懇和真誠,仍然讓我們不得而感動和欽佩。

她在用生命的方式,告訴我們什麼才是最可貴的品質?

不就是對家人和國家的忠誠乾淨嗎?

想必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份善良和正義存在,只是權力實在太過誘人,易讓人迷失自我罷了。

衛子夫的境遇雖然慘淡,但她的人格和操守卻定會流芳百世,這就是她最寶貴的遺產。

時至今日,無數人仍在緬懷這位漢朝賢后的高尚品德,世人不正是認可她這種坦蕩情操嗎?

由此可見,一旦權力濫用,人性就會陷入扭曲和醜陋,終將葬送所有美好。

而衛子夫則用她的一生和最後的壯舉,向我們昭示了一個偉大人格的永恆價值。

所以,今天我就把這個令人扼腕的故事娓娓道來,不僅是為了緬懷這位賢后衛子夫,更是想藉此引發你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也祝願每個人內心裡都能像她一樣,擁有勇氣和正直,時刻保持善良和誠實,這樣一來,權力即便不曾在手,卻也能得到最高的人格尊嚴啊!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聞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蔣志格 英宗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廢景泰帝仍為郕王,尋崩,葬祭如親王禮。免襄王親來朝賀。 按《明大政紀》:天順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誥諭廢景泰帝仍為郕王,歸西宮。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吳氏復為宣廟賢妃,廢皇后汪氏復為郕王妃。癸丑,郕王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 天天要聞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考古實證,秦始皇帝陵根據「若都邑」的理念來營建,都邑里有政治、軍事,也有宮廷生活、文化娛樂。秦朝的休閑生活會是怎樣的景象?5月4日,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尋古中國·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戲水禽》帶你通過考古研究新成果,對秦朝文化娛樂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麼人?秦始皇帝陵東南部...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 天天要聞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如果說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是誰?李嘉誠絕對排得上號。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前陣子那樁港口交易鬧得人盡皆知,一邊是國家利益,一邊是家族資產,李嘉誠站哪邊,大家其實心裡都有點數。港口本來要賣給美國財團,還好有關部門及時叫停。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 天天要聞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房山區琉璃河鎮,開滿野花的草叢上,挖開了深淺不一的坑,每個都有專屬的數字加字母編號。這處小型發掘現場,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東段一部分。五四青年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後」考古人員面朝黃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颳去層層覆土,專心致志地在「護城河」底搜尋古人留下的蛛絲馬跡。安妮娜在發掘現場複核...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 天天要聞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新華社南京5月4日電 題: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新華社記者鄭冬睿、張晨光、陸華東搖開檔案櫃,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開一冊蘇聯籍抗日航空英烈資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繆磊開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聞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還原歷史背後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為美國這個超級霸主來說,為何總是喜歡將苦難和威脅強加於其他國家。所以動不動就是開兩艘航母戰鬥群過去威脅,或者極限施壓,或者就是直接的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