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匈奴對歐洲的影響

2021年09月23日19:21:07 歷史 1251

公元 376 年,當時的歐洲強國羅馬帝國突然面臨各種所謂的野蠻民族的入侵,例如斯基泰人的後裔薩爾馬提亞人;Thervingi,哥特式日耳曼民族;和哥特人。是什麼導致所有這些部落越過多瑙河進入羅馬領土?碰巧的是,他們很可能是被來自中亞的新來者——匈奴人驅趕向西的。

匈奴的確切起源尚有爭議,但很可能他們最初是匈奴的一個分支,匈奴是現在蒙古境內經常與中國漢帝國作戰的游牧民族。被漢人打敗後,匈奴的一個派系開始西遷,吸收其他游牧民族。他們將成為匈奴人。

與近一千年後的蒙古人不同,匈奴人將直接進入歐洲的中心,而不是留在歐洲的東部邊緣。它們對歐洲產生了重大影響,儘管它們在法國和義大利取得了進展,但它們的大部分真正影響都是間接的。

淺談匈奴對歐洲的影響 - 天天要聞

漸進西行

匈奴人沒有出現,讓歐洲陷入混亂。他們逐漸向西移動,並首先在羅馬記錄中被記錄為波斯以外某處的新存在。大約在 370 年,一些匈奴氏族向北和向西遷移,擠入黑海上方的土地。他們的到來引發了多米諾骨牌效應,因為他們襲擊了艾倫人、東哥特人汪達爾人和其他人。難民在匈奴人之前向南和向西流動,必要時攻擊他們面前的人民,並進入羅馬帝國的領土。這被稱為大遷徙或Volkerwanderung

還沒有一個偉大的匈奴王;不同的匈奴部落彼此獨立運作。或許早在 380 年,羅馬人就開始僱傭一些匈奴人作為僱傭兵,並授予他們在潘諾尼亞居住的權利,潘諾尼亞大致是奧地利、匈牙利和前南斯拉夫國家之間的邊界。羅馬需要僱傭軍來保衛自己的領土,防止匈奴入侵後所有進入羅馬的民族。結果,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一些匈奴人以保衛羅馬帝國免受匈奴人自身運動的影響為生。

匈奴人進攻東羅馬帝國

395 年,一支匈奴軍隊開始對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的東羅馬帝國進行第一次大規模進攻。他們穿過現在的土耳其,然後襲擊了波斯的薩珊帝國,在被折回之前幾乎驅車到了位於 Ctesiphon 的首都。東羅馬帝國最終向匈奴支付了大量貢品,以防止他們進攻;君士坦丁堡的長城也建於 413 年,可能是為了保護這座城市免受匈奴人可能的征服。(這是中國秦漢時期為阻擋匈奴而修築長城的有趣回聲。)

與此同時,在西方,西羅馬帝國的政治和經濟基礎在 400 年代上半葉逐漸被哥特人、汪達爾人、蘇維人、勃艮第人以及其他湧入羅馬領土的民族所破壞。羅馬失去了新來者的肥沃土地,也不得不花錢與他們作戰,或者僱傭他們中的一些人作為僱傭兵互相戰鬥。

匈奴人在他們的高度

匈奴阿提拉統一了他的人民,並在 434 年至 453 年間進行了統治。在他的領導下,匈奴人入侵了羅馬高盧,在 451 年的沙隆戰役(加泰羅尼亞戰場)中與羅馬人和他們的西哥特盟友作戰,甚至向羅馬本身進軍。當時的歐洲編年史記錄了阿提拉所激發的恐怖。

然而,阿提拉在位期間並沒有實現任何持久的領土擴張,甚至沒有取得許多重大勝利。今天許多歷史學家都同意,雖然匈奴確實幫助推翻了西羅馬帝國,但大部分影響是由於阿提拉統治之前的遷移。然後是在阿提拉死後匈奴帝國的崩潰,在羅馬帶來了政變。在隨之而來的權力真空中,其他「蠻族」民族在中歐和南歐爭奪權力,羅馬人無法將匈奴人作為僱傭軍來保衛他們。

正如彼得·希瑟 (Peter Heather) 所說,「在阿提拉時代,匈奴軍隊從多瑙河的鐵門向君士坦丁堡城牆、巴黎郊區和羅馬本身猛增。但阿提拉的十年輝煌只不過是一個西歐崩潰戲劇中的小插曲。匈奴對前幾代羅馬帝國的間接影響,當時他們在中歐和東歐產生的不安全感迫使哥特人、汪達爾人、阿蘭人、蘇維人、勃艮第人越過邊境,具有更大的歷史意義。比阿提拉的一時殘暴更重要。事實上,匈奴人甚至將西方帝國維持到了大約 440 年,在許多方面,他們對帝國崩潰的第二大貢獻是,正如我們所看到的,他們在 453 年後作為一支政治力量突然消失了,讓西方失去外部軍事援助。」

後果:「黑暗時代」的開始

最後,匈奴人在推翻羅馬帝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他們的貢獻幾乎是偶然的。他們強迫其他日耳曼和波斯部落進入羅馬土地,削弱羅馬的稅基,並要求昂貴的貢品。然後他們就走了,留下一片混亂。

500年後,西羅馬帝國滅亡,西歐四分五裂。它進入了所謂的「黑暗時代」,戰爭不斷,藝術、文化和科學知識流失,精英和農民的壽命都縮短了。匈奴人或多或少是偶然地將歐洲推向了落後一千年的境地。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 天天要聞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考古實證,秦始皇帝陵根據「若都邑」的理念來營建,都邑里有政治、軍事,也有宮廷生活、文化娛樂。秦朝的休閑生活會是怎樣的景象?5月4日,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尋古中國·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戲水禽》帶你通過考古研究新成果,對秦朝文化娛樂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麼人?秦始皇帝陵東南部...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 天天要聞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如果說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是誰?李嘉誠絕對排得上號。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前陣子那樁港口交易鬧得人盡皆知,一邊是國家利益,一邊是家族資產,李嘉誠站哪邊,大家其實心裡都有點數。港口本來要賣給美國財團,還好有關部門及時叫停。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 天天要聞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房山區琉璃河鎮,開滿野花的草叢上,挖開了深淺不一的坑,每個都有專屬的數字加字母編號。這處小型發掘現場,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東段一部分。五四青年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後」考古人員面朝黃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颳去層層覆土,專心致志地在「護城河」底搜尋古人留下的蛛絲馬跡。安妮娜在發掘現場複核...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 天天要聞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新華社南京5月4日電 題: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新華社記者鄭冬睿、張晨光、陸華東搖開檔案櫃,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開一冊蘇聯籍抗日航空英烈資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繆磊開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聞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還原歷史背後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為美國這個超級霸主來說,為何總是喜歡將苦難和威脅強加於其他國家。所以動不動就是開兩艘航母戰鬥群過去威脅,或者極限施壓,或者就是直接的戰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聞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選 學刊簡介《國際關係前沿》是國政學人學術共同體發起創辦的電子刊物,旨在述介國際關係領域具有開創性、前沿性、學理性、實證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國際關係領域主要期刊新近發表的學術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國際學術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總第20期)。 獲取本期《國際關係前沿》全文渠道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