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銜時,負責宣讀10大元帥名單的人,自己卻沒軍銜

2021年09月13日22:28:02 歷史 1754

1955年9月27日,對於新中國來說,這是令人激動的一天,北京舉行了一次意義重大的典禮。

關於這次授銜十大元帥、十大大將,還有很多開國上將、中將和少將的名單,這是國家有關部門在仔細審核的基礎上擬定的,眾將帥實至名歸。

而當時,負責宣讀十大元帥入選名單的,正是彭真。

由於此時的他正在擔任全國人大常委副委員長兼秘書長,因此這次重任便落在了他的頭上,令人奇怪的是,他本人並沒有軍銜。

先從他的資歷聊起。

1955年授銜時,負責宣讀10大元帥名單的人,自己卻沒軍銜 - 天天要聞

彭真

彭真的一生,都在追求真理

有記者於2002年來到彭真的家鄉:山西省侯馬市垤上村。

這裡到現在還保留著一些窯洞,經過了百年歲月洗禮,這些窯洞大多都是破敗不堪,令人驚訝的是,彭真先生的二弟媳成景春老人至今還居住在窯洞之中。

1955年授銜時,負責宣讀10大元帥名單的人,自己卻沒軍銜 - 天天要聞

不是窯洞不拆,而是當地政府已經將這裡列為重要的青少年教育基地,所以將會長期保留,而彭真先生,正是從這裡開啟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從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彭真便已經是曲沃二高的宣傳隊長;到了三年後,彭真便以優異的成績考到了太原的一所中學,當年高君宇在這裡成立了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這也使得彭真走向了革命道路。

後來,彭真順著這條線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迅速成為了當地的「領袖人物」。

1955年授銜時,負責宣讀10大元帥名單的人,自己卻沒軍銜 - 天天要聞

由於國民黨當局背叛革命,彭真也於1929年在天津被捕,由此開始,他度過了六年的鐵窗生涯,這段時期里,彭真並沒有閑著,反而利用空閑時間大量閱讀馬列書籍,尋求內心深處的真理。

1941年,他從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折返回延安,因較高的理論水平,得到了偉人的讚譽,也正是因為這樣,從1942年開始,彭真先後擔任了中共中央黨校教育長及副校長的職務,出面主持各種黨校工作,一直到抗戰結束。

那場赫赫有名的重慶談判,隨性人員中便有彭真的名單,出發之前,彭真出選了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

可以說,彭真是中央領導班子的重要成員,而且彭真的一生當中,有三次被毛主席委以重任。

1955年授銜時,負責宣讀10大元帥名單的人,自己卻沒軍銜 - 天天要聞

在抗日戰爭剛剛爆發的階段,毛主席將研究的重點放在哲學和戰爭學當中,而哲學的重點,就是為了弄清楚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理論問題,也正是這種求知的精神,幫助主席日後完成了實踐論》和《矛盾論

而彭真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興趣頗豐,而且他在了解到毛主席的研究內容後,認為毛主席解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通俗易懂。

兩人在研究上有了共性,所以彭真對毛主席也產生了別樣的敬畏,認為他才是當之無愧的領袖。

1955年授銜時,負責宣讀10大元帥名單的人,自己卻沒軍銜 - 天天要聞

1941年1月,中央做出了決定,讓彭真回到延安參加「七大」,彭真便於5月返回延安,就晉察冀邊區的情況向中央做了彙報,毛主席在聽取彙報的過程中,每一場都會認真做筆記,還對彭真的報告作了補充修改。

從1941年12月起,彭真因為傑出的能力便在毛主席的提議下留在黨校工作,毛主席曾語重心長地對彭真說:「訓練幹部,是當下的大事。」

1955年授銜時,負責宣讀10大元帥名單的人,自己卻沒軍銜 - 天天要聞

因為當時很多幹部都是從炮火中出身,對馬克思主義的了解並不全面,戰爭中走出的將帥中很多都有個特點:脾氣大,性子直。

所以,毛主席還專門告訴彭真:「糾正幹部毛病的時候,要精細一點,不能粗暴。」

因此,在彭真主持中央黨校的期間,還專門定下了三條辦校原則,讓領導和學員們互相教學,實事求是地吸收經驗,這段時期里,他也為黨培養了大批領導骨幹,可以說,後來很多居於高位的領導,都是在彭真的教育下誕生的。

1955年授銜時,負責宣讀10大元帥名單的人,自己卻沒軍銜 - 天天要聞

抗戰結束後,彭真再次被委以重任。

那是由於,當時中央明確提出了「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基本戰略方針。

由於高層已經大致推測到了國民黨的用意,所以東北的地位就顯得格外重要,如果東北能夠保住,那麼中國的革命也便有了鞏固的基礎。

由於此前那裡留下了工業基礎,東北也因此成為兩黨必爭之地,毛主席認為:東三省的行政權現在還在國民黨手中,但是派幹部過去活動還是沒有問題的。

1955年授銜時,負責宣讀10大元帥名單的人,自己卻沒軍銜 - 天天要聞

在這樣的情況下,彭真被委以重任,中央決定讓彭真出任書記一職。

這項任務,看似簡單,實則非常困難。

東北問題設計到美蘇、美蔣、蘇蔣、蘇共直接的關係,很多問題處理起來都要講究「火候」,而且當時東北地區的黨組織被破壞的相當嚴重,很多黨員都犧牲了,倖存下來的黨員幹部也四處轉移,甚至還有些和組織失去了聯繫。

到達東北後,彭真便開始根據時局變化不斷做著工作,從1946年1月到5月,彭真領導的東北局堅決執行中央關於集中兵力、控制長春等地的部署,而且彭真等人根據有利時機,多次向中央提出過「奪取大城市」的意見。

蔣介石並不希望在東北停戰,堅持佔領了長春、四平等地,並全面控制了綿長的鐵路線,在這種情況下,毛主席也感到事態嚴重,並制定了「不惜重大傷亡,阻滯國民黨軍隊北進」的命令,以爭取東北地區儘快停戰。

1955年授銜時,負責宣讀10大元帥名單的人,自己卻沒軍銜 - 天天要聞

當解放軍解放了哈爾濱和長春後,毛主席直接發了電報:戰勝頑敵,保衛長春,集中優勢兵力,在四平附近舉行戰役決戰。

在東北地區,彭真和林彪一文一武,四平保衛戰前前後後用時一個月。

1955年授銜時,負責宣讀10大元帥名單的人,自己卻沒軍銜 - 天天要聞

國民黨一直以來都認為解放軍只能打打游擊戰,並不能打下一場「城市保衛戰」,可這次解放軍的固守,也讓蔣介石的原有思維破碎,使得國民黨軍隊無法再次進入整個北滿地區。

在這種勝利關頭,彭真很快便冷靜下來,他認為,部隊此時很有可能會忽視根據地建設工作。

如果要從哲學和戰爭學的角度,解釋起來就太過費勁了,為此,他專門安排文工團排演了話劇《李闖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讓廣大戰士們敲響了警鐘。

在有了初步的思想教育後,彭真再次向全體幹部與戰士下達了一個指示:「注意力不要被大城市取得的勝利而吸引,而要同時將注意力放在中小城市、農村以及剿匪工作上。」

1955年授銜時,負責宣讀10大元帥名單的人,自己卻沒軍銜 - 天天要聞

毛主席對於彭真的工作非常滿意,更是在複電中說:「東北局近來的幾次指示我都看了,都好。」

從這以後,彭真徹底得到了重用,在三大戰役後,他便被任命為北平市委書記。

1960年,蘇共中央給中共中央寫了一封信,建議在羅馬尼亞召開社會主義國家兄弟黨會議,毛主席預料到,此次的會議無法避免一場爭論,於是讓鬥爭豐富的彭真前往。
彭真在會上表現十分優秀,非常合理地闡釋了中方的立場,待到他圓滿完成任務回國的之際,受到了毛主席的特別讚揚。

彭真一生都在追求真理,並對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此外,他還是新中國法制建設的奠基人。

1955年授銜時,負責宣讀10大元帥名單的人,自己卻沒軍銜 - 天天要聞

當年,他在領導制定法律的時候,提出應當將法律交給老百姓,強調法律應該讓人民把國家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為此,彭真更是直接提出:「沒有社會主義的基層民主,社會主義就缺乏全面鞏固群眾的基礎。」

1988年,中國的「民告官法」行政訴訟制度出台的時候,彭真已經離任了,不過這部法律正是在彭真擔任委員的時候起草的。

可以看出,彭真做人的一大特點,便是「堅持真理,存真求實」。

而彭真一生的主要工作,都是在政治和法制建設上下足了工夫,在戰爭年間,特別在東北地區,他在林彪的身邊工作,林彪被授予元帥軍銜,這裡面也有彭真的一份功勞。

1955年授銜時,負責宣讀10大元帥名單的人,自己卻沒軍銜 - 天天要聞

彭真沒有軍銜,其實這也不難理解

很多人都以為,只要參加了革命,就會有「軍銜」作為貢獻的評定標準,其實這是錯誤的。

縱觀彭真的一生,自從參加革命以後,他便一直從事著黨務、政務工作,和軍隊的直接聯繫並不是很大,所以就沒有必要特別授予一個軍銜。

在這之前,彭真其實還真有過一個軍銜,而且還是中將。

1955年授銜時,負責宣讀10大元帥名單的人,自己卻沒軍銜 - 天天要聞

這是因為,在1945年的時候,我軍便授過一次軍銜,只不過這次是小範圍的,那會,我軍為了爭奪東北地區,還專門派出過6個人去跟蘇軍代表談合作事宜,其中就包括彭真。

當時,蘇軍的代表都是有軍銜的。

為了能在職務上有所匹配,在臨行前,中央軍委特別授予陳雲、彭真、葉季壯中將軍銜;其餘兩人一人為少將,另外兩人為上校。

1955年授銜時,負責宣讀10大元帥名單的人,自己卻沒軍銜 - 天天要聞

不過,這次授銜儀式也僅僅是為了匹配一次事件,當時交涉的議題也非常簡單,蘇軍對於延安派兵進入東北並沒有什麼意見,可因為時局條件的限制,蘇軍方面需要一點「面子」,那就是延安方面派出的部隊不要佔領蘇軍紮根的大城市。

後來,蘇軍對共產黨入東北也是在暗地裡提供了不小的幫助,尤其是後來蔣介石的人前來接管東北,蘇聯也給他製造出了不小的麻煩。

如果這麼算下來,彭真、陳雲等人可以稱得上是我軍歷史上最早獲得軍銜的人,只不過這也算的上是一種「權宜之計」,和後來1955年那種正式的授銜儀式是無可比擬的。

1955年授銜時,負責宣讀10大元帥名單的人,自己卻沒軍銜 - 天天要聞

但是,軍銜絕對不是評定幹部的唯一標準。

真要從歷史地位上來看,彭真的地位已經不亞於「十大元帥」了,在新中國成立前後的十年時間裡,我黨也誕生出了著名的「五大書記」,這些人其實就已經是最為核心的領導層了。

除此以外,還有兩位候補書記,便是大家熟悉的陳雲和彭真。

這樣算下來,在那段時期里,這兩位的地位也僅僅次於前面的「五大書記」。

到了1983年,彭真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屬於正國級幹部。

1955年授銜時,負責宣讀10大元帥名單的人,自己卻沒軍銜 - 天天要聞

就算放在「十大元帥」中,也只有朱德、林彪和葉劍英擔任過正國級職務,這樣對比看來,足以證明彭真的地位能夠輕鬆和「十大元帥」媲美。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軍銜的授予絕不是「論資排輩」,也不是「獎勵」,而是給這些在戰火中洗禮的軍人們一個榮譽,還有很多黨和國家的高級領導人並沒有接受軍銜,這也足以體現出老一輩革命者的品質。

從1955年開始我軍授予的將官以上的軍銜超過了一千五百人,這些偉大的軍事指揮家們,為新中國的成立和軍事力量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軍銜更是他們的無上榮光。

1955年授銜時,負責宣讀10大元帥名單的人,自己卻沒軍銜 - 天天要聞

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我國的軍銜制才應運而生。

其實,老一輩軍人們追求的絕不僅僅是軍銜,更不是名垂青史,而是真正意義上的國泰民安,他們大多見證了中國慘遭蹂躪時的模樣,所以內心也就更加堅定。

這其中很多人才,都是彭真主管下的黨校中誕生出來的。

而彭真本人從未領兵作戰,也沒有在軍隊中擔任過要職,不過他是軍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存在,授銜儀式上,彭真用莊重的聲音念出了一位位在建國過程中作出了突出貢獻的將帥名字,可他本人沒有被授予任何軍銜。

1955年授銜時,負責宣讀10大元帥名單的人,自己卻沒軍銜 - 天天要聞

他絕對有資格成為授銜儀式上宣布授銜名單的人,也正是由於彭真作為代表宣布授銜將帥名單,才能更好的詮釋「槍杆子里出政權」的著名結論。

1984年,這位功勛卓著的無產階級革命老戰士已經八十餘歲高齡了,不過他仍然堅持前往天津一線進行考察,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基層的老工人和老戰士。

那會的他,心中還裝著更為重要的任務:中國法治建設。

可以說,對他而言,有沒有被授予軍銜並不重要,他淡泊名利,卻依舊貢獻突出。

彭真和他宣布的名單里的人一樣熠熠生輝。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 天天要聞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鄰居的瓷盤"六十萬啊,這瓷盤怎麼又回到了李老頭家裡?"我望著鄰居家牆上那熟悉的花紋,心裡五味雜陳。我叫周建國,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這小縣城生活了大半輩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國,多少人的命運都在那場改革浪潮中被重新書寫。我們這些"國企大軍",轉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 天天要聞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上周,我和來自上海的好兄弟盧博士相約,一起探訪了位於廣東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鎮,近距離接觸與了解每天上午挑著水果坐火車去廣西、下午乘火車返回村裡的「擔擔軍」。前一天下午四點,我們抵達河唇鎮北部的HW村,滿眼都是番石榴,一條鐵軌就在村子旁邊,不時有呼嘯而過的綠皮火車。這一帶盛產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條件,...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聞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蔣志格 英宗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廢景泰帝仍為郕王,尋崩,葬祭如親王禮。免襄王親來朝賀。 按《明大政紀》:天順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誥諭廢景泰帝仍為郕王,歸西宮。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吳氏復為宣廟賢妃,廢皇后汪氏復為郕王妃。癸丑,郕王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 天天要聞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考古實證,秦始皇帝陵根據「若都邑」的理念來營建,都邑里有政治、軍事,也有宮廷生活、文化娛樂。秦朝的休閑生活會是怎樣的景象?5月4日,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尋古中國·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戲水禽》帶你通過考古研究新成果,對秦朝文化娛樂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麼人?秦始皇帝陵東南部...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 天天要聞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如果說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是誰?李嘉誠絕對排得上號。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前陣子那樁港口交易鬧得人盡皆知,一邊是國家利益,一邊是家族資產,李嘉誠站哪邊,大家其實心裡都有點數。港口本來要賣給美國財團,還好有關部門及時叫停。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 天天要聞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房山區琉璃河鎮,開滿野花的草叢上,挖開了深淺不一的坑,每個都有專屬的數字加字母編號。這處小型發掘現場,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東段一部分。五四青年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後」考古人員面朝黃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颳去層層覆土,專心致志地在「護城河」底搜尋古人留下的蛛絲馬跡。安妮娜在發掘現場複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