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底,上海當地一家英文報紙《密勒氏評論報》刊登了一條爆炸性消息:
「據悉,近期從美返滬的知名女飛行員李霞卿女士,為投身中華航空事業之發展,已經與丈夫鄭白峰無條件離婚。」
一時間坊間議論紛紛,有人說李霞卿拳拳赤子心,有人說李霞卿不守婦道,不要丈夫不要孩子,還大言不慚為中華航空的發展,航空業發展那是國民政府的事嘛,要她一個離異婦人摻和什麼;也有人趁機八卦說是夫妻間出現另外一個人感情早已破裂云云。
離婚的消息一公布,曾經的媒人,也是前夫的姑姑、大律師鄭毓秀黯然神傷。她曾一手促成了他們的婚姻,為此津津樂道,但現在卻不得不作為律師在侄子的離婚文件上簽字。
最為惱怒的是前夫鄭白峰。公開離婚,讓他不只是失去一個早已貌合神離的妻子,更有可能影響他的仕途,身為外交官的他可能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社交圈議論的焦點,讓他顏面大失。這種惱怒讓他在後來任何時候聽別人提及前妻,他都會說「她死了」。
而當事人李霞卿到底意欲何為?
01
李霞卿的基因註定了她不會是個安於室的女子。
1912年,民國元年,李霞卿出生。她的小名「旦旦」取炸彈的「彈」諧音。據說是因為父母曾用她的嬰兒車為革命運送過炸彈。這似乎暗示了總有一天,她血液會沸騰,然後把舊的一切炸個天翻地覆。
李霞卿的祖父是廣州巨富、兩廣督署洋務專員李慶春的兒子。祖母徐慕蘭出生在富有的買辦兼茶商家庭,與妹妹徐宗漢(革命家,民國元老、黃興夫人)都是同盟會會員,還曾擔任廣東女子北伐隊隊長參與北伐戰爭,現在的珠海博物館還呈放著她們的蠟像,供後人瞻仰。
中間坐者為徐慕蘭
李霞卿的李應生和叔叔李沛基在祖母的帶動下,在黃花崗起義前負責全部炸藥和軍械的保藏、運送,起義後,參與放火,攪亂清軍耳目。
李沛基還因為成功地暗殺清廷派來的廣州將軍鳳山名震一時。
李霞卿是名門淑女,更是革命先驅後代。豪情滿懷、為國為民族英勇無懼是李霞卿性格里最濃烈的底色。
14歲的李霞卿是冉冉升起的電影明星。
父親李應生和叔叔因有功於民國,曾被派出洋留學,後從商,於1925年與未來的「香港電影之父」黎名偉合作創辦上海名新電影公司。
本是去片場看熱鬧的李霞卿,被導演抓了壯丁,扮演電影《玉潔冰清》的一個小角色。這部電影女一號是巨星即黎名偉的妻子林楚楚,女二號是「電影皇后」張織雲,陣容強大。
花木蘭造型
而初登銀幕的李霞卿竟一點不露怯,她行雲流水的表演贏得一片好評,連胡蝶都贊她是天上掉下的林妹妹,讓人大飽眼福,並預言她將取代林楚楚成為一代巨星。
於是,貴族女校的學生李霞卿轉而做起了電影明星。或許,這個光怪陸離,變幻莫測的世界,比做學堂里規規矩矩的名門淑女更有趣,更能安放她孤獨、跳躍的靈魂。
《西廂記》里,她是嬌俏的小紅娘,目睹並參與了一場衝破封建婚姻制度禁錮、勇敢追求吾愛的愛情;
《天涯歌女》里,她是備受壓迫卻不屈於淫威的女藝人李凌霄,如同名字一樣,不做攀援的凌霄花,只為自由、獨立的靈魂;
《木蘭從軍》里,她是替父從軍、英勇殺敵的女戰士,騎馬射箭、舞槍弄棍、英姿颯爽。
在一瞬間,她一定是忘了電影與生活的區別,她把自己當做了那個無所不能的女將軍,以至於在拍攝期間,歹徒搶劫保險柜並綁架走會計後,她策馬揚鞭,一人力戰兩個歹徒,後與會計合作奪車奔向警察局。
17歲的李霞卿是豪門貴婦。
16歲的李霞卿隨父出國,她讀過書,想過拍電影,最後她成為了妻子和媽媽。
民國著名活動家、大律師鄭毓秀是李霞卿父親在辛亥革命期間的戰友,又是廣東老鄉,兩家知根知底,於是她把李霞卿介紹給自己的侄子鄭白峰。
鄭白峰此時在國際聯盟國際法庭任秘書,年輕的外交官前途無量,他儀錶堂堂、氣度不凡且熱血愛國,怎麼看都是良配。
1929年,17歲的李霞卿和28歲的鄭白峰締結連理,日內瓦的外交圈裡又多了一對耀眼的夫妻。外交圈裡沒日沒夜的宴會和社交活動讓李霞卿應接不暇,但她很快得心應手。
她先後誕下一子一女,孩子有保姆帶,家務有人做,丈夫有忙碌的工作,只能和鄰居閑聊打發時間的李霞卿忽然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義。
與此同時,風雲突變。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悍然占發動侵華戰爭,遠在海外的李霞卿憂心著國內形勢的發展。國難當前,她能做點什麼?!
02
1933年,在婚姻里快要枯竭的李霞卿無意中觀看到一場飛行表演,當飛機呼嘯著衝上雲霄,她渾身悸動、血脈賁張。
她立刻報名參加日內瓦科因特林國際機場的試飛,當她鑽進那架搖搖晃晃的雙翼機,翱翔藍天、俯瞰大地時,李霞卿忽然頓悟:
她要成為一名飛行員!不只是因為飛行帶給她新鮮與刺激,更重要的是如果國家擁有強大的空軍,掌握制空權,就能有效阻止、抵禦外來的侵略,她要和祖輩、父輩一樣,做一件有利於國家和人民的事。
彷彿快要乾死的小魚被放進了大海,李霞卿宛若新生,她找到了一生要追求的事業,並為此奮鬥了一生。
李霞卿開始系統地學習飛行。
1933年10月,她考取科因特林飛行學校。
報考時,考官問她為什麼想成為飛行員。她說因為一般人眼裡,飛行與女人無關,而我就是想做女人不大做的事。考官說你們國家的女人腳都是畸形的嗎?李霞卿堅定地說:「我來到這裡,就是讓全世界知道,中國女性不但能在地上走,而且能在天上飛。」
1934年8月,李霞卿以優異的成績通過飛行和理論考試,拿到瑞士航空俱樂部頒發的飛行執照,成為在日內瓦拿到飛行執照的第一名女性;
1935年,深感自己航空領域知識的缺乏,李霞卿來到當時世界上一流的航空學校—美國波音航空學校學習.這所學校以擁有多名參加過一戰的皇牌飛行員組成的教官隊伍著稱。
這所學校並不招收女學員,但李霞卿以往優異的成績和她的誠心打動了校方,他們破格錄取了她。
學習和飛行訓練的殘酷和苛刻,讓做好了心理準備來的李霞卿都始料未及。她終於哭了出來,但當教官反問難道你希望因為你是女性,我們就對你放低要求嗎?李霞卿堅決地搖了搖頭。
因為李霞卿立志學成歸國後,用飛行表演喚起民眾對航空事業的關注,因此掌握飛行技巧特別重要。為此,她特地向學校提出增加飛行特技課程,雖然她知道這很危險。
1935年5月15日,一次飛行訓練,李霞卿的安全帶斷裂,她掉出飛行艙。經過最初的慌亂,她很快鎮定下來,打開降落傘,迫降在海面上,當她飄在冰冷的海上凍得四肢麻木,馬上就要喪失意識時,她終於得救了。
事後,當記者問她是否害怕時,她說:「不,一點也不害怕,只是覺得刺激。」
第二天,李霞卿又重新登上飛機繼續特技飛行訓練。
1935年11月,李霞卿以優異的成績從波音航空學校畢業,成為該校第一位女畢業生,同時,拿到了美國的飛行執照。
學成的李霞卿迫不及待地要回國大顯身手。但等待她的,卻是意想不到的冷淡。
03
1936年春節,李霞卿回到上海。
她第一時間加入中國航空協會,始料未及的是,被稱作「中國第一位女飛行員」的她,申請國內飛行執照被拒絕,因為她是女人。
在李霞卿的堅持下,南京政府派一名空軍飛行員對她的試飛進行考核,她以優異的成績通過考核,拿到國民政府為女性頒發的第一張飛行執照。
李霞卿終於可以翱翔在祖國的藍天下,她還被分配了一項任務就是檢查全國民用、軍用機場的整裝情況,她樂此不疲。
1936年10月24日,是李霞卿從事飛行職業以來最重要的一天,她獨自架機凌空飛行,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進行飛行表演的女飛行員被載入史冊。
她在碧空中猶如飛翔的燕子,時而俯衝時而飛躍,盡情地展示飛翔的魅力,她希望藉此點燃國人對航空的熱情,吸引更多的人投身這項貌似危險但卻魅力十足的事業。
此時,觀眾席上一個女孩被她高超的飛行技術和瀟洒無畏的氣度所折服。她叫顏雅清,在外交部工作,她找到李霞卿,兩個人一見如故。
此後,李霞卿為西南航空公司做志願運輸飛行,同時撰寫了20萬字的《改革中國航空的建議》,希望以己之力,推動航空事業發展。
她還協助中國航空協會創建中國飛行社,並成為唯一的女教練。1937年春天,第一批學生畢業,其中男生30名、女生1名。
事業如火如荼的發展,李霞卿的婚姻卻走到了末路。
當她還在美國學習時,丈夫已經帶著孩子回國。而李霞卿回國後,她醉心航空,無心管家。兩個人的分歧越來越大,爭吵越來越多,透不過氣的時候,只有飛行讓她感覺到自由自在和無拘無束。
索性一紙聲明,一別兩寬。
1937年7月,烽火起盧溝,很快蔓延至上海、南京。
而此之前,中日已經在天空中展開了較量。
當時,日寇的空軍實力是中國的十倍,由於中國空軍起步晚,飛行人員極為有限,犧牲一個少一個。抗戰全面爆發的前5個月內,中國空軍就已經犧牲飛行員103人。
激烈戰況下,飛行員一般只能活幾個月,空軍著名的四大天王中,3個人犧牲在抗戰爆發後的半年內,劉粹剛犧牲在3個月內,而活的最久的李桂丹,也只活了10個月。
捨我其誰!李霞卿的血液沸騰了。
她立即找到航空委員會,要求編入空軍中隊參與戰鬥。如果說之前做航空特技表演、培訓飛行員只是間接報國,那麼成為一名駕駛戰鬥機就是直接為國殺敵!
李霞卿相信憑藉自己優秀的飛行能力,一定能成為一名好的戰鬥飛行員。她要向祖輩、父輩一樣,為了國家和民族勇往直前!
但沒想到的是,她竟然再次被拒絕了。雖然大敵當前,雖然急需飛行員,但還是不讓她上,因為她是女人。哪怕她退而求次,請求做運輸機飛行員,也被斷然拒絕。
而且她得知,盧溝橋事變後,飛行社被政府接管,男生被派到航空學校繼續學習軍事飛行技術,而唯一的女學生楊瑾珣雖成績優異,卻只能在航空委員會做收發。
那一刻,李霞卿感到很無力,空有一腔熱情,卻報國無門。她轉去急救救助,救助傷病。可是她想,一定還有什麼是自己以一個飛行員身份能做的。
她想到了去海外做飛行表演募捐。
出發那天,她看見了開戰以來首架被日軍擊落的民航機—中國航空公司「桂林號」的殘骸,5架日軍戰鬥機襲擊它,並射殺逃生的機上人員,僅有3人存活。
看著這架面目全非、彈孔累累的飛機,李霞卿熱血奔涌。
嬌美的弱女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遠征,足以喚起全世界對戰爭挑起者的憎恨,引起對中國艱苦抗戰的關注和支持,為難民和受傷同胞爭取更多國際社會救濟和幫助。
聽說當年因為看到她的飛行表演而點燃夢想的顏雅清馬上要結束飛行學習,李霞卿決定邀請她一起飛翔。
1939年3月23日,精心準備後,雙姝的環美飛行開始。
「新中國精神號」是李霞卿借來的坐騎的名稱,她們計劃在飛往35個城市進行募捐演講。
她們每飛到一個城市,都進行募捐演講,顏雅清是外交官出身,演講起來分外有感染力,當地的群眾都被這兩個從大大的飛機里走出來的嬌小東方身影所迷倒。
有的話,李霞卿一天要說好幾遍,因為在她的大腦里只有一個念頭:「中國一定會取得勝利。」
5月1日,顏雅清飛行遇險墜機,還好生命無虞,她不得不提前結束飛行,而李霞卿雖然也遭遇大霧、迷路,差點因為燃油耗盡而墜機,但最終她憑藉自己過硬的駕駛技術和良好的心裡素質堅持下來了。
6月15日,歷時三個月,安全飛行近1萬英里,她們共籌集到善款1萬美金,中國法幣2萬元。
當然,比起金錢上的收穫,她們飛行的更大的收穫在於展示了中國人的風采、宣揚了正義,昭示了中國人民不可戰勝的決心,同時,證明了女人一樣可以是偉大的飛行員。
1940年3月,她環南美飛行募捐開始......
有別人問她為什麼要冒險做這些事的時候,她說:
「面對侵略,為了拯救中國於水火,我們必須承受更苦難的考驗。而這本身就是一種冒險。」
只是李霞卿不知道,當她為難民籌款時,她的前夫作為國民政府歐洲司的負責人已經遷往重慶,一雙兒女留在上海,日寇對中國高官子女一律格殺勿論,兩個孩子只得跟著保姆東躲西藏。
也許,這也是她所必須承受的苦難吧。
此後的歲月里,李霞卿一直致力于飛行、慈善、募捐,以己之力為國內抗戰搖旗吶喊,宣傳航空救國,喚起同胞對航空事業的關注。
1997年香港回歸,85歲的李霞卿作為貴賓出席,五星紅旗飄揚的時候,她百感交集。
1998年,86歲的李霞卿因急性肺炎去世。
結語
如果有人問李霞卿生平有什麼遺憾,我想大概是有的。
一是她渴望回歸祖國懷抱,駕駛戰鬥機或者運輸機為抗戰效力的願望一直未能達成。
二是由於離婚時丈夫的怨懟,他一直不願意給李霞卿接近、親近孩子的機會。與孩子的生疏,對母親來說,無論如何都是說不出的痛楚。
在那個時代,社會寧願女人是花瓶,是賢妻良母,並不樂於給女人做英雄的機會。
但不是所有的女人都能做個好妻子,好媽媽,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個好飛行員,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站在世界的舞台上,為國家、民族發聲。
且看時代賦予我們怎樣的責任吧!
參考:《飛天名媛》
注意: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