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煙台:煙台開埠——城市命運的轉折點

2021年05月11日12:28:19 歷史 1096

煙台

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城市

這裡是中國北方最早開埠的通商口岸

今天,就讓我們跟隨【煙台城市繪】

一起來了解煙台開埠故事吧~


白話煙台:煙台開埠——城市命運的轉折點 - 天天要聞

白話煙台:煙台開埠——城市命運的轉折點 - 天天要聞

白話煙台:煙台開埠——城市命運的轉折點 - 天天要聞

煙台開埠:城市命運的轉折點


白話煙台:煙台開埠——城市命運的轉折點 - 天天要聞

白話煙台:煙台開埠——城市命運的轉折點 - 天天要聞

仙境海岸 鮮美煙台

1858年《天津條約》的簽訂是煙台歷史命運的轉折點。煙台被迫開登州(今煙台市蓬萊區)為通商口岸,成為山東第一個開埠的城市,也是當時北方最早的開埠城市之一。

白話煙台:煙台開埠——城市命運的轉折點 - 天天要聞

白話煙台:煙台開埠——城市命運的轉折點 - 天天要聞

煙台山

1861年,一個名叫馬禮遜的英國領事被派往登州籌辦領事館和開埠事宜。這個馬禮遜可不是一般人,他的父親老馬禮遜是西方國家教會派來中國的第一個傳教士,而他本身出生於中國澳門,有「中國通」的稱號。是年3月的某一天,馬禮遜抵達登州,望著茫茫無際的大海,長嘆了一口氣,原來他經過考察發現登州港口灘薄水淺,且沒有船舶避風場所,不適合建設現代化大港。於是,他迅速調整策略,沿著海岸線對附近所有的灘涂水域進行考察。最終,從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和貿易活動三個維度來看,煙台作為開埠口岸遠勝於登州。隨後,他將一份厚實的調研報告提交上去,為煙台開埠奠定了基礎。對於這個強盜邏輯,清政府並沒有力爭,因為清政府也不願意將登州這樣的府治所在地闢為商埠,便認可了煙台代替登州成為通商口岸的事實。煙台開埠後,馬禮遜成為首任英國領事。舊時,煙台山上有一條路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即「馬禮遜路」。這也是老煙台第一條引用外國人名的街巷。

白話煙台:煙台開埠——城市命運的轉折點 - 天天要聞

白話煙台:煙台開埠——城市命運的轉折點 - 天天要聞

煙台夜景

中國近代史研究專家羅澍偉先生在評論煙台開埠這一事件時曾說過:「正是這個小馬禮遜改變了煙台的命運。」實際上,真正改變煙台命運的並非某一個人,而是這座城市自己。

白話煙台:煙台開埠——城市命運的轉折點 - 天天要聞

城市故事,有溫度也有創意

後續我們將會推出更多

《煙台城事繪》精彩內容

請持續關注哦~


白話煙台:煙台開埠——城市命運的轉折點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唐朝十大名臣 - 天天要聞

唐朝十大名臣

房玄齡:房玄齡是唐朝初期的傑出政治家,與杜如晦並稱為「房杜」。他參與了玄武門之變,並在唐太宗李世民統治期間擔任重要官職,負責綜合處理朝政,並參與了《晉書》的編纂工作。房玄齡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謀遠慮,為貞觀之治的開創做出了巨大貢獻。
甘比亞總統賈梅:自吹橫掃歐洲吊打北美,2000人遏制中國 - 天天要聞

甘比亞總統賈梅:自吹橫掃歐洲吊打北美,2000人遏制中國

1994年7月22日,葉海亞·賈梅中尉率部發動武裝政變,殺進班珠爾佔領總統府建立了軍政府,甘比亞從此進入了比離譜更離譜的「賈梅時代」。拋開立場談人生,賈梅也絕對算得上是個成功人士,畢竟29歲就能當上國家元首的年輕人真的不多。賈梅出生於196
悄悄創下歷史新高後,海底撈換帥了 - 天天要聞

悄悄創下歷史新高後,海底撈換帥了

作者:泰羅,編輯:小市妹 6月21日,海底撈發布公告,自今年7月1日起,楊利娟將正式辭任公司執行董事和CEO的職位。在海底撈工作24年的苟軼群將接替楊利娟成為海底撈新CEO。 同....
西遊記:被誤解最深的十大人物特點 - 天天要聞

西遊記:被誤解最深的十大人物特點

由於影視劇影響深遠,加之洪荒網文的廣為流傳,使得很多朋友對《西遊記》原著中的一些人物設定存在認知偏差,論及此類,愚以為當以下列十大人物為最。10:白骨精白骨精大概是最被電影神化的人物,一度被塑造成碾壓取經團隊的強悍存在。
【深度】是什麼把寧德時代逼上了「896」 - 天天要聞

【深度】是什麼把寧德時代逼上了「896」

界面新聞記者 | 庄鍵界面新聞編輯 | 張慧晚上9點,位於寧德市蕉城區漳港路2號的寧德時代(300750.SZ)科技大樓,依舊燈火通明。9點過後,才有員工開始從大門處陸續走出。數輛晚班通勤班車停在路邊,用於接送員工從辦公區返回寧德市中心的住處。印有「奮鬥者班車」的藍底白字標牌,掛在班車前的擋風玻璃上,格外醒目。這家全球...
痛悼!南通籍醫學大家逝世 - 天天要聞

痛悼!南通籍醫學大家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國眼科公共衛生學奠基人,眼科教育家,北京協和醫院眼科原主任趙家良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4年6月23日10時44分逝世,享年79歲。
明查|這是中國古代酷刑「骸骨斑斑」的證據?假 - 天天要聞

明查|這是中國古代酷刑「骸骨斑斑」的證據?假

點擊進入澎湃新聞全球事實核查中心速覽-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使用所謂顯示「中國古代酷刑下骸骨斑斑」的圖片,實際是西周晚期一輛青銅輪牙馬車遺迹及4匹成年公馬的遺骸,並非人類骨骼。考古證據表明,這輛馬車是西周貴族的儀仗用車,而非作戰用的戰車。-  報道中引用的生物考古學研究通過分析兩例東周時期下肢被截肢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