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震撼了!古代十大宮殿排行 故宮面積居然是最小的!(組圖)

2019年09月10日17:00:45 歷史 1830

太震撼了!古代十大宮殿排行 故宮面積居然是最小的!(組圖) - 天天要聞

阿房宮始建於秦始皇三十五年(西元前212年),與萬里長城、秦始皇陵、秦直道並稱為「秦始皇四大工程」。

中國宮殿是中國古代帝王居住的大型建築群,它不僅代表了皇權統治者的最高地位,也代表了中國傳統建築的最高水準。中國宮殿以面積浩大、氣勢磅礴、造型優美而聞名世界,是其他任何文明的建築所無法比擬的。故宮是目前中國現存最完整、面積最大的宮殿群,同時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宮殿群。然而與中國歷史上曾存在的其他宮殿群相比,故宮只能稱得上是一座「袖珍版的宮殿」。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下中國古代十大宮殿,領略下中國曆朝歷代宮殿的壯麗風采。

10、故宮

朝代:明、清

面積:0.72平方千米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總面積為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5萬平方米。故宮有大小宮殿70多座,房屋9千多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北京故宮與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並稱為世界五大宮殿。

9、興慶宮

朝代:唐

面積:1.3平方公里

興慶宮是唐長安城三大宮殿群(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之一,初為唐玄宗藩王時期的府邸,唐玄宗登基後進行大規模擴建。但由於即位之初,唐玄宗標榜節儉,所以雖經過擴建,但與其他兩宮相比規模並不是很大。擴建完成後,興慶宮東西長1080米,南北1250米,總佔地達130多萬平方千米。

天寶十五年(755年)安史之亂後,興慶宮失去了政治活動中心的地位,成為太上皇或太后閑居之所。唐末長安城被毀,興慶宮便從此被廢棄。

8、大明宮

朝代:唐

面積:3.2平方千米

大明宮,位於唐京師長安城北側的龍首原,是大唐帝國的大朝正殿,是唐帝國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大明宮興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自唐高宗起,先後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歷時兩百餘年。

大明宮是當時全世界最輝煌壯麗、規模最大的宮殿群,其建築風格影響當時唐帝國周邊多個國家。大明宮佔地3.2平方千米,是明清北京故宮的4.5倍,被譽為「千宮之宮」、「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但遺憾的是在唐昭宗乾寧三年,大明宮毀於唐末的戰亂。


太震撼了!古代十大宮殿排行 故宮面積居然是最小的!(組圖) - 天天要聞

明代北京皇城



7、洛陽宮

朝代:隋、唐

面積:4.09平方千米

洛陽宮歷經隋唐兩朝,隋時稱「紫微宮」,唐太宗號「洛陽宮」,武則天時稱「太初宮」。唐時洛陽宮基本沿襲了隋時結構,周圍十二里,四面有十二個門,只是城門名稱有所變動。顯慶二年,唐高宗正式定洛陽為東都,洛陽宮城成了皇家宮殿。女皇武則天登基稱帝後,更是將洛陽當做帝國的首都,稱為神都。隨著唐朝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全面東移,洛陽皇宮也不斷得到擴建和修整,規模宏大,華美壯麗達到頂峰。洛陽宮頂峰時總面積約4.09平方公里,相當於約六個故宮大小。

6、太極宮

朝代:隋、唐

面積:4.2平方千米

太極宮,始建於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年),隋稱大興宮,唐睿宗景雲元年(710年)改稱太極宮。太極宮遺址位於現在西安市核心區內,被現代建築所覆壓,尚無條件進行考古發掘。單根據文獻記載及勘測可知,太極宮東西寬達2830米,南北長達1492米,城牆高10.3米,牆基厚度在14-18米,從這些數據中我們可以想像太極宮的恢宏壯觀。太極宮中分布著許多著名的宮殿建築,太極殿、兩儀殿、承慶殿、武德殿、甘露殿、凌煙閣等等。

5、未央宮

朝代:漢

面積:5平方千米

未央宮是西漢帝國的大朝正殿,建於漢高祖七年(西元前200年),在秦章台的基礎上修建而成,位於漢長安城地勢最高的西南角龍首原上,因在長安城安門大街之西,又稱西宮。

自未央宮建成之後,西漢皇帝都居住在這裡,成為漢帝國兩百餘年間的政令中心,所以在後世人的詩詞中,未央宮已經成為漢宮的代名詞。西漢以後,未央宮仍是多個朝代的理政之地,存世1041年,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時間最長的皇宮。未央宮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群之一,其建築形制深刻影響了後世宮城建築,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宮城建築的基本格局。


太震撼了!古代十大宮殿排行 故宮面積居然是最小的!(組圖) - 天天要聞

明朝時期北京皇城平面、清朝時期北京皇城平面



4、建章宮

朝代:漢

面積:5平方千米(比未央宮稍大)

建章宮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年),為顯示大漢的國威和強盛,其「度比未央」,比未央宮還大,有「千門萬戶」之稱。武帝為了往來方便,跨城築有飛閣輦道,可從未央宮直至建章宮。《三輔黃圖》載:「周二十餘里,千門萬戶,在未央宮西、長安城外。」建章宮最終毀於漢末王莽戰火之中。

3、長樂宮

朝代:漢

面積:6平方千米

長樂宮是西漢第一座正規宮殿,建於秦興樂宮基礎之上,始建於唐高祖五年(西元前202年),與未央宮、建章宮並成為漢代三宮,也是其中最大的一座宮殿。根據考古發現其東西長2900米,南北寬2400米,周長10.6千米,總面積6平方千米,相當於8個故宮大小。

2、阿房宮

朝代:秦

面積:15平方公里

阿房宮始建於秦始皇三十五年(西元前212年),與萬里長城、秦始皇陵、秦直道並稱為「秦始皇四大工程」,它們是中國首次大一統的標誌性建築。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地考察,確認秦阿房宮遺址建築規模和保存完整程度在世界古建築中名列第一,屬世界奇蹟和著名遺址之一,被譽為「天下第一宮」。阿房宮不僅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壯麗的宮殿群,同時也記載著中國從分散走向統一的歷史,承載著中華文明輝煌燦爛的印記。


太震撼了!古代十大宮殿排行 故宮面積居然是最小的!(組圖) - 天天要聞

咸陽宮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 過程中,不斷進行擴建


1、咸陽宮

朝代:秦

面積:未知(約為故宮的2000倍)

最初咸陽宮位於秦都咸陽城的北部階地上,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過程中,不斷進行擴建。《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統一全國的過程中,「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即秦國每滅掉一國,都要在咸陽原上仿建該國的宮殿,擴建皇宮,渭水北岸建成了各具特色的「六國宮殿」,「冀闕」、「甘泉宮」、「上林苑」等宮室145處、宮殿270座。各宮之間又以復道、甬道相連接,形成繁華的大都市。

除了咸陽宮主殿之外,在咸陽周圍還建有三百離宮別苑,《漢書》載:「秦起咸陽,西至雍,離宮三百」;《史記》云:「咸陽之旁二百里內,宮觀二百七十」。其範圍涵蓋今寶雞、咸陽、西安、渭南四地市。這些離宮別館之間用各種復道、甬道、閣道等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大型封閉圈,構成廣義上的咸陽宮,直徑有80餘公里,其面積相當於漢長安城的近百倍,故宮的兩千多倍。

咸陽宮是中國歷史上最恢弘壯麗的宮殿之一,其規模空前絕後,但也因此耗費過甚。秦末,項羽攻入咸陽,縱火焚燒,咸陽宮大半夷為廢墟。

目前有部分學者認為,單純以紫禁城與唐時大明宮、漢時未央宮相比並不嚴謹,而應該與北京內城或者皇城相比較,但目前尚無科學的定論。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四人賽題庫-隋朝 - 天天要聞

四人賽題庫-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創建者是隋文帝楊堅,建都大興城(今陝西西安),第二任皇帝隋煬帝楊廣遷都洛陽。隋朝僅僅持續了38年,雖然統一了全國,疆土也擴大了不少,但大事不多,存在感不強。隋朝雖然年數不多,但皇帝不少,前後經歷了五個皇帝,比較出名的是兩個皇帝,楊堅和他的兒子楊廣。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文丨微生曉芸編輯丨微生曉芸前言估計大家在電視劇里都看到過一個很奇怪的場景,那就是「賣身葬父」。有些人都是因為要錢處理家人的後事,所以就簽訂了「賣身契」,成為了丫鬟僕人。但是這也讓人覺得奇怪,只是挖個坑而已,為什麼不自己動手挖一挖?實際上背後大有原因。為何「賣身葬父」?
孫亮之死: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 - 天天要聞

孫亮之死: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

於是孫亮就推斷出是小黃門陷害保管員,小黃門不服,孫亮說:「如果這粒老鼠屎是早就在蜂蜜里,那麼內外肯定全都是濕的,那就證明是保管員保管不善;如果是新放進去的,肯定是外濕內干,那就說明是被人新放進去的!」
看看2023年廣州考古有啥新發現 - 天天要聞

看看2023年廣州考古有啥新發現

5月17日,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文物局)指導,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漢二陵博物館、海上絲綢之路(廣州)文化遺產保護管理研究中心主辦的「尋跡羊城——2023年廣州考古新發現」展覽在南漢二陵博物館正式開展。「尋跡羊城」系列原創性考古新發現展,是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漢二陵博物館)加強考古出土文物...
學歷史、製作蠶絲扇,小學生探索唐代服飾文化 - 天天要聞

學歷史、製作蠶絲扇,小學生探索唐代服飾文化

極目新聞記者 王媛通訊員 曾偲偲 饒思行 何苗5月17日,在武漢市江漢區大興第一實驗學校的唐代服飾文化體驗活動上,一二年級的學生們學習唐代服飾的歷史文化,通過親身實踐,感受傳統工藝的獨特魅力和勞動創造的美好。學生們通過一場精心設計的行前一課,跟隨研學導師的引導,穿越時空,回到了盛唐時期。通過多媒體展示和生...
鄧通被相師預測貧困餓死,漢文帝不信邪,結果卻助推這個結果 - 天天要聞

鄧通被相師預測貧困餓死,漢文帝不信邪,結果卻助推這個結果

我們提到漢武帝的雄才大略時,總是繞不開文景時期民間積累的財富。儘管漢文帝確實在自己的生活上比較節儉,但他在某些人身上也是很奢侈的,比如他寵幸的鄧通。1.受到賞識鄧通是蜀郡南安縣人,因為會持棹搖船在宮中當「黃頭郎」,即管理船隻的小吏,因頭戴黃帽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