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20萬白俄難民逃亡中國,後代無比驕傲地說:我們是中國人!

2024年05月11日18:45:08 歷史 1191

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奇之慧

編輯|奇之慧

(信息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在中國境內,就這樣一群金髮碧眼的「外國人」驕傲的說:「我是中國人!」

百年前20萬白俄難民逃亡中國,後代無比驕傲地說:我們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這一點讓人感到很奇怪,畢竟這些人有著外國人的長相,卻堅稱自己是中國人,因此也有人懷疑他們是不是少數民族

百年前20萬白俄難民逃亡中國,後代無比驕傲地說:我們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其實他們並不完全是少數民族,而是百年前二十萬白俄難民的後裔,既然如此,他們又為什麼會在中國「開枝散葉」呢?

在中國的「白俄」

其實這些金髮碧眼但是自稱是中國人的一群人,他們的祖先是俄羅斯人,在一百多年以前,俄羅斯的生活也不和平

百年前20萬白俄難民逃亡中國,後代無比驕傲地說:我們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1917年,在俄羅斯掀起了一股反抗熱潮,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二月革命,在十一月份的時候,轟轟烈烈的「十月革命」掀起了更大的浪潮。

在這場爭鬥中,不管是「紅軍」還是「白軍」,均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不過相比較之下,還是平民百姓受傷最嚴重。

百年前20萬白俄難民逃亡中國,後代無比驕傲地說:我們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最終「白軍」以失敗告終,也就是之後的「白俄」,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這些戰敗者以及百姓開始大逃亡

不過他們的首選逃亡目標並不是中國,而是歐洲,因為在戰爭時期,歐洲有很多國家都非常支持白俄,因此他們認為歐洲一些地方可以接納他們

百年前20萬白俄難民逃亡中國,後代無比驕傲地說:我們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然而事實證明,還是他們太天真了,他們來到歐洲之後,情況並沒有得到改善,反而被當地人看不起

而他們因為逃亡並沒有攜帶多少家產,想要活下去,就必須有新的方向,因此他們便開始挑選下一個逃亡地點。

百年前20萬白俄難民逃亡中國,後代無比驕傲地說:我們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這個時候,在這些難民中,有很多的貴族決定前往中國逃亡,雖然自己的各方面長相都和中國人不一樣,但是或許在那裡能有一些活路

雖然當時的中國也並不是非常太平,但是相比較之下,還是比較安全的,而他們來到中國的第一個城市就是上海

百年前20萬白俄難民逃亡中國,後代無比驕傲地說:我們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不過面對這些白俄難民,上海高層也不歡迎他們,但是最終架不住人多,越來越多的難民來到了上海,並且有很多都是偷渡過來的。

1937年的時候,在上海法租界居住的白俄人已經超過了三萬,並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的變大,最終達到了二十萬的驚人數量

百年前20萬白俄難民逃亡中國,後代無比驕傲地說:我們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而在這二十萬白俄人當中,其實也不是團結一心的,畢竟他們也有貧賤之分,有些是貴族,而有些只是平民

慢慢的就有一部分白俄人離開了上海,最終形成了三股勢力,也就是「上海白俄」、「東北白俄」、「新疆白俄」。

百年前20萬白俄難民逃亡中國,後代無比驕傲地說:我們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其中上海白俄和當地人們較為和平,基本上也就在上海定居了下來,不過他們的安穩日子並沒有到來,因為他們還有新的挑戰

患難與共

想要在中國生活下去,這些白俄就必須有工作、有事業,但是來到了完全陌生的地方,想要擁有這些還需要面臨巨大的挑戰

百年前20萬白俄難民逃亡中國,後代無比驕傲地說:我們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由於白俄人是因為逃亡而來到了這裡,他們的公民身份也被蘇俄政府所廢除,失去國籍之後,他們只能拿著自己的護照來證明自己的身份。

為了維持生計,這些白俄人各顯神通,男人們基本上都從事擦皮鞋等苦力工作,而女人們則是靠著跳舞,從上海的達官貴族手中賺取錢財

百年前20萬白俄難民逃亡中國,後代無比驕傲地說:我們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然而在一段時間後,有人驚訝的發現,有大量的白俄婦女竟然從事一些違法的行業,她們不靠自己的努力去掙錢,而是靠著她們的身體

為了杜絕這一現象,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開始行動了起來,據說在1929年的時候,這裡關押的犯人中,有85%都是白俄人

百年前20萬白俄難民逃亡中國,後代無比驕傲地說:我們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而能找到正當行業的白俄人僅僅只佔少數,他們有的從事教學,比如教外語,有的從事音樂或者是舞蹈行業,甚至還有很多白俄人開始創業

不過安穩日子還沒有過多久,中國就迎來了日本的侵華戰爭,曾經的場景再一次映入眼帘,白俄人感到非常的無奈

百年前20萬白俄難民逃亡中國,後代無比驕傲地說:我們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而他們已經在中國生活了一段時間了,如果再次選擇逃亡的話,那麼一切都需要重新開始,他們也不想再逃亡了。

最終很多白俄人自願的加入到抗日的隊伍當中,這一次他們不想讓悲劇重演,而是勇敢的拿起武器奮勇抵抗

百年前20萬白俄難民逃亡中國,後代無比驕傲地說:我們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不過能有這樣的覺悟以及運氣,也只有上海白俄了,至於新疆白俄,沒過多長時間就死的死逃的逃,最終幾乎全部消失

東北白俄更加可恨,他們為了活命,竟然聯合入侵者反過來出賣大量的中國人,而他們也隨著日本的落敗而全部消失

百年前20萬白俄難民逃亡中國,後代無比驕傲地說:我們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只有上海白俄堅持了下來,在抗戰結束後,上海白俄被很多中國人誇讚,在國家危難時刻,他們勇敢的拿起武器和邪惡作鬥爭,而不是為了苟延殘喘做出恩將仇報的事情。

中國的一部分

當上海白俄得到承認之後,他們在上海的地位也逐漸升高,最終全中國迎來了和平,他們也迎來了一個全新的選擇

百年前20萬白俄難民逃亡中國,後代無比驕傲地說:我們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第一個選擇就是回到自己的祖國,第二個選擇就是留在新中國繼續生活,最終,大多數人選擇了後者,成為了中國的一部分。

為了和平的生活,這些人也付出了很多,萬幸的是,最終的結果是美好的,雖然這個過程充滿著危險和困難,但是一切都是值得的

百年前20萬白俄難民逃亡中國,後代無比驕傲地說:我們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最重要的是,白俄人得到了中國人的承認,或許只有真正在一起並肩作戰之後,才可以了解白俄人的真實內心

這些繼續留在中國生活的白俄人,慢慢的了解和接納了中國文化,甚至還將不同的文化互相融合,創造出一個全新的文化風情

百年前20萬白俄難民逃亡中國,後代無比驕傲地說:我們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白俄人慢慢的融入到中國的生活當中,如果不是看外表的話,人們根本分辨不出他們是外國人

百年前20萬白俄難民逃亡中國,後代無比驕傲地說:我們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甚至有很多人把這些白俄人當成了我國的少數民族,最重要的是,這些白俄人得到了我們的承認,他們才能在中國永遠的生活下去

百年前20萬白俄難民逃亡中國,後代無比驕傲地說:我們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說來這些白俄人也挺不容易的,在經歷了自己國家的戰爭後,不僅被西方國家所拒絕,甚至還被開除了國籍,最終只能逃到了中國

然而來到中國不久後,就再一次面臨著侵華戰爭,可以說他們的人生充滿著艱辛和坎坷,不過在這些困苦之後,他們也迎來了和平

百年前20萬白俄難民逃亡中國,後代無比驕傲地說:我們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要知道在目前為止,中國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在當今社會,仍然有很多國家在發生戰爭,很多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百年前20萬白俄難民逃亡中國,後代無比驕傲地說:我們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但是在中國,雖然不是絕對安全,但是相對來說已經非常安全了,這也是這些白俄人為什麼選擇留在中國的原因。

百年前20萬白俄難民逃亡中國,後代無比驕傲地說:我們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如今,這些白俄人的後代已經完全融入到中國的生活當中了,因此才會有金髮碧眼的人驕傲的稱自己是中國人。

百年前20萬白俄難民逃亡中國,後代無比驕傲地說:我們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雖然他們的祖先不是在中國出生,但是在幾經流離之後,他們找到了真正的家園,那就是中國!

結語

中國給人帶來了極大的安全感,這才導致部分的白俄人願意在中國生活下去,並且還因為中國感到驕傲,可見我們的國家是非常的強大

參考信息源:

【1】中國俄羅斯族迎巴斯克節 傳承百年華俄後裔文化

【2】白俄 - 搜狗百科

但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 天天要聞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人都有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實在以前還有一個貞操觀。明清時期,人們是非常看重貞操觀的。貞操本來是指堅貞不移的節操。後來就演變成了專指女子不失節。有句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說明貞操對於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還重要。那麼,從古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聞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嘮個硬核歷史!咱今天要聊的這個事兒啊,絕對比電視劇還魔幻——當年號稱世界第一「戰鬥民族」的蘇聯,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國墳場」(英國、沙俄都栽過跟頭),卻非得頭鐵往裡沖,結果把自己整解體了!這事兒聽著離譜吧?具體怎麼回事,今天我就給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 天天要聞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鄰居的瓷盤"六十萬啊,這瓷盤怎麼又回到了李老頭家裡?"我望著鄰居家牆上那熟悉的花紋,心裡五味雜陳。我叫周建國,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這小縣城生活了大半輩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國,多少人的命運都在那場改革浪潮中被重新書寫。我們這些"國企大軍",轉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 天天要聞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上周,我和來自上海的好兄弟盧博士相約,一起探訪了位於廣東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鎮,近距離接觸與了解每天上午挑著水果坐火車去廣西、下午乘火車返回村裡的「擔擔軍」。前一天下午四點,我們抵達河唇鎮北部的HW村,滿眼都是番石榴,一條鐵軌就在村子旁邊,不時有呼嘯而過的綠皮火車。這一帶盛產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條件,...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聞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蔣志格 英宗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廢景泰帝仍為郕王,尋崩,葬祭如親王禮。免襄王親來朝賀。 按《明大政紀》:天順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誥諭廢景泰帝仍為郕王,歸西宮。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吳氏復為宣廟賢妃,廢皇后汪氏復為郕王妃。癸丑,郕王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