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公大墓出土戰馬,學者檢測DNA有意外發現,漢朝為此損兵數萬

2019年09月05日13:27:10 歷史 1425

戰馬是古代軍事戰爭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從商朝的戰車到春秋戰國時期騎兵的大量運用,戰馬的多寡已經成為國家軍事實力的直接體現。

張儀在遊說諸侯的時候,就常常以騎兵多寡來論國力,說秦國「騎萬匹」,燕國「騎六千匹」,魏國「騎五千匹」。東漢的伏波將軍馬援也提到:「馬者,兵甲之本,國之大用」。

秦公大墓出土戰馬,學者檢測DNA有意外發現,漢朝為此損兵數萬 - 天天要聞

不過,華夏民族是典型的農耕民族,而馬卻是草原游牧文化的產物,所以,縱觀歷史,農耕民族常常被游牧民族打敗,戰馬優劣多寡可謂起到了戰爭成敗的關鍵作用。

張儀在提到諸侯列國的騎兵數量時,還特彆強調了「秦騎兵之精,尤為六國所不及,秦國戰馬探前跌後蹄間三尋騰者,不可勝數」,秦國之所以戰馬精良,一方面與秦族善養馬有關,另一方面則得益於秦國所處的地理位置。

秦公大墓出土戰馬,學者檢測DNA有意外發現,漢朝為此損兵數萬 - 天天要聞

秦國疆域北接胡人和匈奴,西有戎狄,獨特的地理位置是秦國獲取和培育優良馬匹的天然優勢,也是秦國最早放棄笨拙的車戰而率先建立騎兵部隊的原因所在。秦國出現騎兵部隊是在秦穆公時期,比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早了300多年。

到春秋時期,秦國騎兵已經成為獨立建制的部隊。秦始皇統一六國過程中,騎兵更是起到了關鍵作用。睡虎地秦簡出土的《秦律雜抄》記載了秦國戰馬的徵召標準:「驀馬五尺八寸以上」。

秦公大墓出土戰馬,學者檢測DNA有意外發現,漢朝為此損兵數萬 - 天天要聞

而在秦始皇的祖墳—公元前6世紀左右的陝西鳳翔秦公一號大墓(推斷墓主為秦景公)中也發現了大量殉葬的戰馬屍骸。

但是,吉林大學和陝西考古研究所的學者在對這些戰馬殘骸進行線粒體DNA檢測後,卻有了顛覆性的發現。

在秦公大墓中出土的10具戰馬屍骸中,共提取出7例線粒體DNA樣本序列,結果表明:有2個樣本序列分布於D世系(歐亞大陸西部特徵),1例樣本與阿哈爾捷金馬序列完全相同,1例與阿哈爾捷金馬序列呈母系遺傳關係。

秦公大墓出土戰馬,學者檢測DNA有意外發現,漢朝為此損兵數萬 - 天天要聞

阿哈爾捷金馬就是我國史書當中記載的汗血寶馬,這表明至少在春秋時期,汗血寶馬就已經被引入到了我國。而在此前,我們普遍認為,汗血寶馬是漢武帝時期才引入我國的。

《史記》曾稱:「西域之跡,始見張騫;大宛之跡,見自張騫」,是張騫出使西域,才發現了大宛國,進而得知其「善馬,馬汗血,其先天馬子也」,但秦公一號大墓戰馬DNA檢測結果卻改寫了這一歷史認知,印證了汗血寶馬在西漢之前就已經被引入秦國。

那為什麼漢朝上下對此一無所知呢?

秦公大墓出土戰馬,學者檢測DNA有意外發現,漢朝為此損兵數萬 - 天天要聞

第一是稱呼上的差異。從秦景公到漢武帝,中間相隔近400年,秦國和西漢對產自中亞的汗血寶馬稱謂並不一定存在某種延續性。

第二是數量。汗血馬以「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強」著稱,史載「汗血馬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這對於急於發動對匈奴反擊戰的漢武帝而言,是其組建精銳騎兵部隊的利器。

所以,漢武帝聽聞大宛有這種良馬後,不惜兩次發動對大宛的戰爭,柏楊先生就稱漢朝發動的這場戰爭為「不榮譽」之戰,顯然,漢攻大宛之戰讓西漢王朝背負了窮兵黷武的罵名。

秦公大墓出土戰馬,學者檢測DNA有意外發現,漢朝為此損兵數萬 - 天天要聞

不過,漢武帝對於汗血馬的渴求,並非完全是出自個人喜好,而是希望藉此改良中原馬種以應對匈奴馬。值得一提的是,我國並非汗血馬產地,漢武帝以數萬士卒性命換來的汗血馬也不過區區1000匹,在經歷「引種—雜交」後,在數量龐大的地方馬種基因的「沖洗」下,純血統的汗血馬很容易消失。

第三是戰爭。上文提到,秦國獨特的地理位置,可以比諸侯列國更容易從西方獲取優良的戰馬品種,這也是秦國騎兵強大的原因所在。而秦公大墓中的汗血馬屍骸表明,秦國戰馬精良與不斷改良馬種有關。

秦公大墓出土戰馬,學者檢測DNA有意外發現,漢朝為此損兵數萬 - 天天要聞

但是,外來馬數量畢竟太少,在經歷「引種—雜交」後,種馬都歸於消亡,在經歷秦末戰亂之後,即使是改良後的馬種也大量死於戰爭,漢高祖劉邦甚至在全國都找不到四匹毛色一樣的馬駕車。

所以,漢朝初期的戰馬,依然還是佔據數量優勢的華夏馬種。直到張騫通西域,漢朝才再次得知汗血寶馬這種良馬,並嘗試引進繁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一張老照片:93年的MR收費,抵兩月工資 - 天天要聞

一張老照片:93年的MR收費,抵兩月工資

器械之家醫療器械媒體報道先鋒分享專業醫療器械知識關注 來源:器械之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且24小時後方可轉載近日,網路上流傳著一張90年代的醫院公告照片,列出了當年的MRI收費標準。上面寫道,自九三年二月十日起,MR收費調整如下:每掃描一部位收費800元,每增加一部位加收500元。公告落款似乎是鐵醫附院,也就是東南...
隋唐第一戰神的血色傳奇:四平山之戰背後的鮮血與宿命 - 天天要聞

隋唐第一戰神的血色傳奇:四平山之戰背後的鮮血與宿命

——當我們談論英雄時,究竟在談論什麼?一、金翅大鵬振翅時:被虛構的戰爭如何成為歷史記憶公元616年的那個盛夏,隋煬帝的龍舟正沿著運河駛向揚州。這個曾經締造"萬國來朝"輝煌的帝王不會想到,在四平山的蔥鬱密林間,一場被後世反覆書寫的神話級戰役正
賴清德又一「台獨」動作,數典忘祖! - 天天要聞

賴清德又一「台獨」動作,數典忘祖!

台行政機構宣稱,這是為促進所謂「族群平權」。對此,國民黨民代賴士葆痛批,這是賴清德當局進一步「去中化」、「去祖先化」的做法,也是地道的「仇中」「反中」的具體表現。國民黨民代林沛祥直言,乾脆改成「火星....
抗日英雄耿晚子的傳奇一生(三) - 天天要聞

抗日英雄耿晚子的傳奇一生(三)

斃惡警為民除害,為抗日大義滅親 1943年春,晉察冀邊區四分區又一次對耿晚子下達了除奸任務, 這次要除掉的這個漢奸,就是井陘礦區鳳山礦警備隊隊長高義庭。 他幫著日本人經常欺壓煤礦礦工,不給工人吃飯。
桂定壽:抗戰時期軍醫生涯 - 天天要聞

桂定壽:抗戰時期軍醫生涯

#本文摘自《貴池文史資料》第一輯,作者桂定壽,原標題《抗日戰爭親歷記》「七。七」事變後,抗日聖戰全面展開,淞滬戰場負傷的大批傷員,運來安慶,在集賢關練兵場,一次就收容了二千多個。
崔康熙:在球隊氛圍不好的時候,想贏球很困難,結果很重要 - 天天要聞

崔康熙:在球隊氛圍不好的時候,想贏球很困難,結果很重要

北京時間5月11日,4-2戰勝浙江隊賽後,山東泰山隊主帥崔康熙出席了賽後發布會。談比賽崔康熙:在球隊氛圍不好的時候,想贏球很困難,球員們也感受到了,隊員們在先丟球的情況下,凝聚在一起,拿下了勝利,相比比賽過程,結果更加重要,感謝隊員們。
澤卡:對崔康熙帶隊取得更高名次有信心;瓦科的表現太神奇了 - 天天要聞

澤卡:對崔康熙帶隊取得更高名次有信心;瓦科的表現太神奇了

北京時間5月11日,4-2戰勝浙江隊賽後,山東泰山隊外援澤卡接受了《體壇周報》記者王曉瑞的採訪。談扳平球澤卡:「真的很棒,非常精彩。我的直覺是,我們向大家展現出真正的足球。謝文能把球搶下來,然後傳給了我,我再傳至瓦科,我們踢得並不自私。不管誰能進球,我們都想取得進球。我也可以完成射門,我也具備射門條件,甚...
清朝禮親王昭鏈因加田賦被革王爵 - 天天要聞

清朝禮親王昭鏈因加田賦被革王爵

嘉慶十年(1805),29歲的昭鏈襲封成為第八代禮親王。禮親王府失火,珍寶及印縵全部被焚。嘉慶帝賜銀一萬兩,同時賜給許多衣帛助他重建府。嘉慶帝昭鏈是努爾哈赤次子禮親王代善的第六世孫,父名永思,原封康親王。他與魏源、龔自珍、紀昀、袁枚等名士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