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著義大利兩次反水勝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爾卡諾步槍故事

2019年09月05日05:27:04 歷史 1354

給阿姨倒一杯卡爾卡諾~

陪著義大利兩次反水勝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爾卡諾步槍故事 - 天天要聞

自打1886年法國人用上無煙火藥彈之後,一票歐洲國家也開始跟風用無煙火藥替代黑火藥,子彈口徑也縮減到八毫米及以下。作為歐洲一票列強中最逗逼的一個,義大利王國怎麼可以缺席?

陪著義大利兩次反水勝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爾卡諾步槍故事 - 天天要聞

1890年,意呆利首席技師薩爾瓦多·卡爾卡諾都靈兵工廠於參照著義大利面點師傅的擀麵杖,設計出卡爾卡諾M1891步槍。用以替代奇葩的10.4 x47R口徑M1870維特里黑火藥步槍。

陪著義大利兩次反水勝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爾卡諾步槍故事 - 天天要聞

卡爾卡諾步槍長1,285 mm,在當時步槍里算標準偏上(但卡爾卡諾雜七雜八的卡賓型號就短了),也許是南歐人普遍短♂小,這也導致卡爾卡諾M1891步槍子彈較小。

陪著義大利兩次反水勝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爾卡諾步槍故事 - 天天要聞

6.5*52mm卡爾卡諾彈和7.92mm毛瑟彈的對比,真♂細。這是當時最弱雞的制式全威力彈,直到幾年後才被更弱的本子6.5*50mmSR有坂彈搶了頭把交椅。

陪著義大利兩次反水勝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爾卡諾步槍故事 - 天天要聞 (以上分別為美帝.30-06、德棍7.92*57、腐國.303、俄毛7.62*54R、意麵6.5*52、本子6.5*50SR)

卡爾卡諾步槍是由漏夾供彈,這個漏夾又借鑒了M1888委員會漏夾的設計,但傲嬌的義大利怎麼會向德二帝國低頭呢?我們知道M1888是五發,而義大利加了一發...

陪著義大利兩次反水勝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爾卡諾步槍故事 - 天天要聞 (而之前的維特里步槍四發裝夾,卡爾卡諾六發漏夾,義大利人不會數5。G胖不會數3是和他們學的?)

陪著義大利兩次反水勝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爾卡諾步槍故事 - 天天要聞

卡爾卡諾步槍採用了獨特的漸進膛線(接近槍口纏距越短,彈頭轉速越來越快),該槍精度良好。然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義大利人對彈藥管理混亂,卡爾卡諾彈火藥來源不一,所以卡爾卡諾初速從600米到750米每秒,彈道也因此很隨機...打不打的中人都看運氣。

陪著義大利兩次反水勝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爾卡諾步槍故事 - 天天要聞 (這幾個意呆利士兵拿著的就是卡賓型,一看就沒睡醒)

1914年義大利士兵抄著卡爾卡諾步槍上了戰場,然後華麗麗的反水了成為了戰勝國~

陪著義大利兩次反水勝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爾卡諾步槍故事 - 天天要聞 而一戰後,一部分卡爾卡諾就當作剩餘物資賣給了中國。我們在抗戰照片中看到他也不用奇怪。而到了一戰後在意屬北非(1924-1934年)、第二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1934年)的時,義大利人在欺負非洲黑蜀黍過程中發現6.5mm卡爾卡諾子彈殺傷力不足(約翰·肯尼迪:我覺得夠了啊),

陪著義大利兩次反水勝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爾卡諾步槍故事 - 天天要聞

義大利人尋思著擴個口吧~但這幫南歐矮子覺得擴大到7.62mm太沒個性了,於是1938年滿腦子橄欖油的獃子們就異想天開將6.5mm卡爾卡諾擴口到義大利特色的7.35mm(右)。

陪著義大利兩次反水勝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爾卡諾步槍故事 - 天天要聞 而部分7.35卡爾卡諾彈頭裡面前鋁後鉛的結構,使重心後移,擊中目標後會劇烈翻滾。而且後部的鉛在射中目標時還會擠壓前邊的鋁,讓其脹裂~ 破殼變形,Emmm,這酸爽~(英國人.303 MK VII:好像有人抄我?)

陪著義大利兩次反水勝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爾卡諾步槍故事 - 天天要聞

起初7.35*51卡爾卡諾子彈配合改進過的卡爾卡諾M38步槍使用。

陪著義大利兩次反水勝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爾卡諾步槍故事 - 天天要聞 裝備這一批M38的意呆利士兵大多數後來配合元首「巴巴羅薩」行動的入侵蘇聯去了。

陪著義大利兩次反水勝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爾卡諾步槍故事 - 天天要聞而二戰吃緊後,義大利人手忙腳亂還哪有時間全面換裝7.35口徑?而且倉庫里還堆著大量的6.5,所以到了1940年,又統統換回了6.5mm口徑,這批槍就是M91/38。

陪著義大利兩次反水勝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爾卡諾步槍故事 - 天天要聞 (四倍鏡M91/38,美國總統的選擇)

另外,在1937年,日本和中國開戰後,德意日簽署了反共產國際協定,於是日本陸軍向義大利購買了改成使用6.5*50mmSR有坂彈的卡爾卡諾M1891,本子將其命名為意式步槍。

陪著義大利兩次反水勝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爾卡諾步槍故事 - 天天要聞

(上,意式,下,卡爾卡諾)

沒想到,本子被意呆利人狠狠坑了一把,這批卡爾卡諾結構的步槍不僅在閉鎖強度上比不上日本自己的三八式,意呆利的製造加工也很渣。日本陸軍看了他一眼,丟給了海軍,海軍看了一眼,丟給了港口的旱鴨子和看倉庫的大爺用。

陪著義大利兩次反水勝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爾卡諾步槍故事 - 天天要聞1943年盟軍登陸西西里之後,義大利人又反了水,混成了戰勝國,而卡爾卡諾擀麵杖統統充公。開始用老李,再到後來加入了北約學美國爸爸打加蘭德。

陪著義大利兩次反水勝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爾卡諾步槍故事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新民一周 | 殲10為何一鳴驚人 - 天天要聞

新民一周 | 殲10為何一鳴驚人

這是一次偶發的戰果,也是一次必然的勝利。文 | 朱國順歷史的必然性,常常是以偶然的方式表達出來的。1982年2月,航空工業部召開評審會,研究確定中國新一代殲擊機方案。參加競標的分別是瀋陽601所的殲13方案和南昌650所的強6改方案。討論時氣氛有些沉悶。會議間隙,航空部軍機局副局長問參加評審的成都611所專家宋文驄:你...
北京市僑界捐贈華僑抗戰實物資料 - 天天要聞

北京市僑界捐贈華僑抗戰實物資料

中新網北京5月22日電 21日,北京市僑聯、丰台區僑聯、王穎女士向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捐贈抗戰相關實物資料。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匯款給美國歸僑飛行員馬鴻安的信匯委託書和匯款副收條。(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供圖) 此次捐贈的實物包括:古巴「旅古華僑抗日後援總會」代銷的民國26年救國公債伍圓券、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匯款給美...
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著怎樣的治軍奇招 - 天天要聞

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著怎樣的治軍奇招

馮玉祥(1882—1948),字煥章,人稱「布衣將軍」。生於直隸青縣(今河北滄州滄縣),後隨父到保定(今河北保定),因父親是下層舊軍官,馮玉祥實際上是在軍營中長大,未滿十六歲就入了伍。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參加起義,勢力逐漸壯大,直至後來
如果蘇聯晚解體幾年,俄羅斯對於中亞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 天天要聞

如果蘇聯晚解體幾年,俄羅斯對於中亞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路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他差點成了蘇聯的「副總統」,卻悄悄把哈薩克從「俄語帝國」里抽了出來有個細節,很多人沒注意。1991年夏天,蘇聯還沒散,莫斯科那邊在考慮設個「副總統」職位。圈裡人都知道,那個位置本來是
匈奴的「生物戰」有沒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匈奴的「生物戰」有沒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公元前二世紀中葉,在亞歐大陸上,漢匈兩大帝國的戰爭進入到白熱化階段。漢武帝元狩年間,一位年輕將領的迅速崛起和突然隕落,深刻影響著這場百年戰爭的走向。當我們把《史記》《漢書》和出土的漢簡相互印證,便能揭開霍去病暴卒背後的一些蛛絲馬跡。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中國、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遺產地 - 天天要聞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中國、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遺產地

近日,中國德清珍珠複合養殖系統、福鼎白茶文化系統和什川古梨園系統以及巴西馬黛茶傳統農林兼作體系、墨西哥重要糧食作物和生物多樣性祖傳保護體系、西班牙蘭薩羅特島獨特火山景觀農業體系正式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及環境辦公室主任卡維·扎赫迪指出:「目...
緬懷!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種下22株向日葵 - 天天要聞

緬懷!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種下22株向日葵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從此,春種秋收都和懷念有關。「袁院士生前是一個很陽光、很快樂的人,常常說,做人要向陽而生。」5月21日,湖南唐人萬壽園袁隆平院士墓前,其家人種下了22株向日葵以示懷念。袁隆平的侄兒袁景輝告訴記者,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四周...
「美女書記」林虹被逮捕! - 天天要聞

「美女書記」林虹被逮捕!

5月21日,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消息,浙江省台州市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林虹(副廳級)涉嫌受賄一案,由浙江省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浙江省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林虹作出逮捕決定。公開簡歷顯示,1967年6月出生的林虹是浙江溫嶺人,參加工作後長期在浙江台州任職。林虹2011年7月起任浙江...
如果梁鄉是反派,將會是納蘭元述、閻孝國之後的另一個經典角色 - 天天要聞

如果梁鄉是反派,將會是納蘭元述、閻孝國之後的另一個經典角色

最近電視劇《人生若如初見》經歷種種風波後在今年重新開播,講述了在晚清動蕩時期,幾位中國青年在時代的背景下代表不同的群體在革命浪潮中經歷的成長與犧牲。電視劇主角梁鄉,皇族宗室、父親早亡、留學日本、主張立憲,種種經歷都在說明此人的歷史原型是清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