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死後,做夢沒想到70年後自己孫子竟被弟弟孫權的孫子這般虐待

2025年07月09日09:10:11 搞笑 4520

公元200年,江東小霸王孫策遇刺身亡時年僅25歲。他或許未曾想到,自己臨終前將基業託付給弟弟孫權的決定,會在70年後釀成一樁家族慘劇——他的親孫子孫奉,竟被孫權的孫子孫皓以謀反之名誅殺,孫策一脈就此絕後。這段歷史背後,是東吳權力交接的隱患、宗室內鬥的毒瘤,以及帝王猜忌的殘酷。

孫策死後,做夢沒想到70年後自己孫子竟被弟弟孫權的孫子這般虐待 - 天天要聞

一、孫策的無奈託付:弟弟還是兒子?

孫策死前,江東基業初定,正值曹操與袁紹鏖戰官渡的關鍵時刻。若孫策不死,他本可北上偷襲許昌,改寫三國格局。可惜天不假年,重傷的孫策必須安排後事。

按禮法,繼承權第一順位是他的長子孫紹。但孫紹當時還是個幼童,連字都不識。亂世之中,讓一個娃娃坐鎮江東,無異於將基業拱手送人。第二順位是弟弟們:孫權孫翊。史書《典略》記載,孫翊「性似孫策」,連張昭等重臣都認為兵權該交給孫翊。但孫策最終選了孫權,親手為他佩戴印綬。

孫策死後,做夢沒想到70年後自己孫子竟被弟弟孫權的孫子這般虐待 - 天天要聞

這個選擇背後是冷酷的現實主義:孫權性格隱忍穩重,擅權衡各方勢力;孫翊雖勇猛似兄,卻易衝動。江東豪族林立,外有強敵環伺,只有孫權能穩住局面。孫策的託付看似明智,卻埋下了一顆雷——跳過幼子傳位弟弟,打破了「嫡長子繼承」的傳統,為日後宗室爭鬥埋下禍根。

二、孫權時代的暗流:宗室之患已萌芽

孫權繼位後,第三順位的宗親立刻露出獠牙。堂兄孫輔私通曹操,企圖反叛;堂兄孫暠直接發兵搶佔會稽郡,想自立門戶,幸虧被謀士虞翻勸退。這些叛亂雖被平息,卻暴露了東吳權力結構的脆弱:孫權威望不足時,宗親皆覺自己「也有資格」爭一爭。

孫策死後,做夢沒想到70年後自己孫子竟被弟弟孫權的孫子這般虐待 - 天天要聞

更糟的是,孫權晚年親手點燃了更大的火藥桶——二宮之爭。公元241年,太子孫登早逝,孫權遲遲不立新太子。三子孫和與四子孫霸各自拉攏朝臣,形成「太子黨」與「魯王黨」,鬥爭長達八年(242—250年)。這場內耗讓東吳元氣大傷:重臣陸遜被逼死,武將離心,北伐曹魏徹底無望。

三、孫皓的扭曲童年:在猜忌中長大

二宮之爭爆發時,孫權的孫子孫皓還是個孩子。他目睹了叔伯們為奪權無所不用其極:下毒、構陷、逼宮……史書記載,孫皓「性凶暴驕盈」,這種性格正是成長於權力絞肉機的後果——他對所有宗親充滿戒備,堅信「先下手為強」。

孫策死後,做夢沒想到70年後自己孫子竟被弟弟孫權的孫子這般虐待 - 天天要聞

公元264年孫皓登基後,立刻開啟「大清洗模式」。他流放親弟孫奮,誅殺重臣萬彧,甚至逼死親叔叔孫休的皇后。但最令人唏噓的,是他對伯祖父孫策一脈的殘忍。

四、孫奉之死:70年後的家族悲劇

公元270年,民間突然流傳一條謠言:「孫奉當立!」孫奉是誰?他是孫紹之子,孫策唯一的親孫子。孫皓一聽就炸了:伯祖父孫策是東吳奠基人,他的後代若活著,對自己的正統性永遠是威脅!

孫策死後,做夢沒想到70年後自己孫子竟被弟弟孫權的孫子這般虐待 - 天天要聞

儘管毫無證據,孫皓仍以「謀反」罪名逮捕孫奉,將其誅殺。為絕後患,他還順手殺了「可能參與」的叔叔孫奮(孫權之子)。《三國志》冰冷地寫下結局:「孫奉嗣爵,孫皓時訛言當立,誅死。」

從孫策去世(200年)到孫奉被殺(270年),正好70年。當年孫策託付江山時,怎會料到親孫子竟死於自家人之手?

五、權力毒藥如何瓦解親情

孫皓的瘋狂不是偶然。回溯東吳歷史,從孫權晚年縱容二宮之爭,到孫皓對宗親的屠殺,根源都在於權力交接的先天缺陷

孫策死後,做夢沒想到70年後自己孫子竟被弟弟孫權的孫子這般虐待 - 天天要聞
  • 禮法失序:孫策傳弟不傳子,打破了繼承規則,讓旁支宗親心生妄念;
  • 制衡失控:孫權為制衡士族重用宗室,卻又放任兒子內鬥,最終反噬政權;
  • 猜忌遺傳:孫皓在血腥政斗中長大,視所有親族為敵,徹底扭曲了人性。

更諷刺的是,孫皓的殺戮未能鞏固皇權。他統治期間民不聊生,東吳迅速衰敗,最終被西晉所滅。孫策若泉下有知,恐怕只剩一聲長嘆:當年他放棄親兒選弟弟,是為保全孫氏基業;可這份基業,終究毀在了自家人的刀下。

孫策死後,做夢沒想到70年後自己孫子竟被弟弟孫權的孫子這般虐待 - 天天要聞

權力是一杯毒酒,孫氏家族三代人輪飲此杯,結局是親情盡喪、血脈斷絕。孫策與孫奉,這對相隔70年的祖孫,一個在起點無奈託付,一個在終點含冤赴死,共同拼出了東吳王朝最悲涼的註腳——最狠的刀,往往來自最親的人。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

余承東首次回應「開車睡覺」:在低頭看手機,人生第一次進局子 - 天天要聞

余承東首次回應「開車睡覺」:在低頭看手機,人生第一次進局子

余承東因開車看手機去自首了?大家還記得一個月前的新聞嗎?5月26日,一段 「余承東駕駛問界 M8 時頭部低垂近 20 秒、雙手未握方向盤」 的視頻在網路上快速傳播,拍攝者高喊 「余總,睡著了?」 視頻一經發布,讓事件迅速發酵,網友紛紛 @深圳交警,質疑其存在危險駕駛行為。圖源:微博直到7月8日,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才在...
單日單站9000單!當外賣小哥「追上」高鐵 - 天天要聞

單日單站9000單!當外賣小哥「追上」高鐵

中新網北京7月9日電(記者 劉越)臨近中午,武漢襄陽東站的12306網路訂餐配送中心一派繁忙。 「酸菜滷肉飯、椒香脆皮雞腿堡、安格斯肥牛飯!」在這個誕生不足一月的配送中心裡,裝箱、打單子的指令此起彼伏,工作人員步履匆匆,喊話聲不絕於耳。 10時30分,在飛馳的G3471次列車上,旅客周女士輕掃座椅二維碼點餐。一小時後,...
孫策死後,做夢沒想到70年後自己孫子竟被弟弟孫權的孫子這般虐待 - 天天要聞

孫策死後,做夢沒想到70年後自己孫子竟被弟弟孫權的孫子這般虐待

公元200年,江東小霸王孫策遇刺身亡時年僅25歲。他或許未曾想到,自己臨終前將基業託付給弟弟孫權的決定,會在70年後釀成一樁家族慘劇——他的親孫子孫奉,竟被孫權的孫子孫皓以謀反之名誅殺,孫策一脈就此絕後。這段歷史背後,是東吳權力交接的隱患、宗室內鬥的毒瘤,以及
若非這5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從中作梗,劉備或許早已興復漢室! - 天天要聞

若非這5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從中作梗,劉備或許早已興復漢室!

三國亂世,英雄輩出,劉備從織席販履到割據一方,堪稱勵志典範。他一生以「興復漢室」為志,麾下關張萬人敵、諸葛智絕天下,本有望一統山河。然而歷史總是充滿意外——幾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竟在關鍵時刻給了蜀漢致命一擊。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這五個被史書輕描淡寫卻改變三
三國時期最忠義的5員大將,關羽只敢排第4,前3人皆寧死不降! - 天天要聞

三國時期最忠義的5員大將,關羽只敢排第4,前3人皆寧死不降!

三國亂世,群雄逐鹿,能打的將領不少,但真正把「忠義」二字刻進骨子裡的,卻是鳳毛麟角。有些人打仗是把好手,可一見形勢不對,轉頭就投了新主;而另一些人,哪怕刀架脖子上,也絕不低頭。今天要說的這五位大將,前三位寧死不降,後兩位至死相隨,他們用性命詮釋了什麼叫「忠義無
假如曹操活到80歲,蜀吳能否逃過滅亡?真相藏在細節里! - 天天要聞

假如曹操活到80歲,蜀吳能否逃過滅亡?真相藏在細節里!

三國這段歷史,總叫人忍不住假設:"要是曹操多活30年,天下會不會早早就姓曹了?"這事兒說起來挺有意思。曹操死在公元220年,按史書算,他要是活到250年,那就是80歲高齡了。那時候蜀漢的諸葛亮剛走沒幾年,東吳的孫權也快不行了。曹操要是真能熬到那時候,三國這盤棋
孫權暗謀荊州多年,呂蒙裝病陸遜吹捧,關羽大意之下命喪麥城! - 天天要聞

孫權暗謀荊州多年,呂蒙裝病陸遜吹捧,關羽大意之下命喪麥城!

讀《三國演義》,總覺得孫權偷襲荊州是臨時起意。實際上,這事兒他們琢磨好久了,就差一個機會。關羽去打襄樊,荊州後方沒人看著,機會就來了。可關羽也不傻啊,留了兵防著東吳呢。孫權、呂蒙、陸遜仨人一合計,乾脆演場戲給關羽看——結果真把關羽忽悠瘸了。
諸葛亮為何不用趙雲、魏延,而冒險用馬謖守街亭?諸葛亮押錯寶了 - 天天要聞

諸葛亮為何不用趙雲、魏延,而冒險用馬謖守街亭?諸葛亮押錯寶了

公元228年,諸葛亮寫完《出師表》,揮師北伐曹魏。這次出征,蜀漢氣勢如虹,天水、安定等隴右三城接連投降,曹魏朝野震動。可誰都沒想到,街亭一戰,成了北伐的轉折點——馬謖丟了街亭,諸葛亮只能撤軍。問題來了:諸葛亮手下猛將如雲,趙雲、魏延都是沙場老將,為啥偏要用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