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的十大開國元帥中,聶榮臻元帥的婚姻最為讓人羨慕,他和夫人張瑞華相伴長達64歲,這樣的婚姻即便是在和平年代也是讓人羨慕不已的,不過人們對張瑞華卻知之甚少,她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

張瑞華出生在河南信陽,是一位具有進步思想的女性,她考入了信陽女子師範學校,在那個年代屬於高材生,像她這樣高學歷的女性是罕見的,在校期間張瑞華受進步思想影響投身學生運動。
1926年,在北伐軍進入武漢不久,張瑞華就考入了黃埔武漢分校,並在同年秋入黨了,張瑞華不僅有一腔熱血,而且還能文能武,在南昌起義之前,她被組織安排到張發奎的教導團參加救護和宣傳工作。
張瑞華聽從黨的安排準備前往南昌參加起義,遺憾的是路上阻礙她沒能趕上起義,之後張瑞華輾轉到了廣州,參加了廣州起義,在起義失敗之後,張瑞華被安排前往香港,主要從事情報傳遞工作。
當時聶榮臻在廣州和香港之間從事情報工作,正是張瑞華的上級,兩人在傳遞情報期間常有接觸,逐漸彼此有了好感,聶榮臻主動向張瑞華表明了愛意,1928年4月,聶榮臻和張瑞華結婚了。

1930年1月,張瑞華跟隨聶榮臻到天津工作,擔任組織部幹事兼交通員,主要還是負責情報傳遞工作,在那個年代,女性搞情報工作有優勢,可以裝扮成婦女,不容易引起敵人的注意。
然而在嚴峻的環境下,張瑞華還是遭遇了一次極大的危險。1934年,由於遭到叛徒出賣,張瑞華被敵人抓了,在獄中敵人對她進行威逼利誘,她始終不為所動,始終堅稱自己是帶著女兒來上海尋夫的。
就這樣張瑞華僥倖地被釋放了,離開監獄之後,張瑞華在組織的安排下繼續從事地下情報工作,之後在嚴峻的鬥爭環境下,她不得不和聶榮臻分開,從而減小目標,分開後兩人直到1936年才再次見面。

當時張瑞華把年幼的女兒聶力託付在一戶工人家中,直到1938年,已經8歲的聶力才被接到父母身邊生活,在抗戰時期,一家三口仍是聚少離多,直到新中國建立之後,他們才過上了安穩的生活。
建國後,張瑞華擔任過中組部副處長、處長等職,期間組織上多次要對她進行提升,可是都被張瑞華婉拒了,以避免有人說她是靠丈夫才陞官的,就這樣張瑞華的職務長期沒有提升,她卻絲毫不在乎職務的高低。
多年來張瑞華始終保持著艱苦樸素的作風,她從不搞特殊,從沒坐過丈夫的轎車,無論颳風下雨,她總是自己坐公交車上下班,絲毫看不出她是元帥夫人,她待人接物也沒有一點架子。
在張瑞華和聶榮臻的嚴格教育下,女兒聶力不僅考上了大學,還在軍中取得了很好的科研成績,在1993年7月被晉陞為中將,是新中國第一位女中將,遺憾是聶帥在1992年病逝,沒能看到女兒的晉陞。

值得一說的是,聶力的丈夫也在軍中從事國防科研工作,在1994年被授予上將銜。1995年2月23日,張瑞華在北京病逝,享年86歲,她和聶帥相伴64年,女兒、女婿都是將軍,她的一生堪稱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