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宋江之子」,上梁山前曾暴打武松,上山後卻淪為三流炮灰

2024年08月28日12:30:23 搞笑 4890

水泊梁山之上皆是義士,這是多數人對「梁山好漢」這一團體的固有印象,其實也該歸咎於《好漢歌》的風靡,以至於人人都能吼上一嗓子「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然而讀過《水滸傳》原著的人就會知道,梁山之上並非都是好人。

事實上梁山之上不僅不全是好人,甚至還有不少混子,比如本文要提到的這位。

他可以說是「宋江的兒子」,是典型的關係戶,上梁山之前暴打過武松,上山之後卻淪為三流炮灰。

一、暴打武松之人

什麼人能暴打武松?

似乎這不符合大部分人對於武松的印象,打虎英雄武二爺何時被人暴打過?他不是近乎無敵的存在嗎?

他是「宋江之子」,上梁山前曾暴打武松,上山後卻淪為三流炮灰 - 天天要聞

(武松打孔亮劇照)

作者施耐庵賦予武松的評價確實不低,只道是:「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語話軒昂,吐千丈凌雲之志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雲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

無論怎麼看,這人都是英氣逼人,光是接近他,都難免被他的霸氣震懾住,如此強者,如何有人能打得過?

你還別說,武松在書中確實吃過虧。

比如面對那「沒羽箭」張清的時候,他就只能潰逃,說是:「魯智深擔著禪杖,此時自望見了,只做不知,大踏步只顧走,卻忘了提防他石子。正走之間,張清在馬上喝聲:『著!』一石子正飛在魯智深頭上,打得鮮血迸流,望後便倒。張清軍馬一齊吶喊,都搶將來。武松急挺兩口戒刀,死去救回魯智深,撇了糧車便走。」

他是「宋江之子」,上梁山前曾暴打武松,上山後卻淪為三流炮灰 - 天天要聞

(武松挨打劇照)

在張清面前,他最多也只能做到「救走魯智深」,要反擊是不現實的。

又比如計賺盧俊義時,他與魯智深等人都只敢與盧俊義鬥上三個回合便跑,你說那是「詐敗」,是誘敵深入,但武松若能打得過盧俊義,何須用計?

還有面對喬道清時,那傢伙直接用法術變幻出金甲神人,將武松等人擊倒,繼而生擒之。

所以武松確實並非無敵之人,但本文要提到的這位暴打武松的關係戶卻不是憑藉實力壓制武松,而是以多欺少。

二、「宋江之子」

讀過原著的人都知道,宋江雖然有過女人,也就是那閻婆惜,但他們二人並沒有留下孩子,《水滸傳》的故事也並沒有寫到梁山二代們活躍的年代,因此這裡提到的「宋江之子」自然不是他的親兒子,而是指他的徒兒。

常言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在古人心中,師父就是如同父親一般的存在,因此宋江收的徒兒,也就可以被視為他的「兒子」。

他是「宋江之子」,上梁山前曾暴打武松,上山後卻淪為三流炮灰 - 天天要聞

(宋江劇照)

本文所指那人即是「獨火星」孔亮。

原著第三十二回中,身為打虎英雄的武松也有了一段虎落平陽被犬欺的經歷。

武松在酒家醉酒後鬧事,一旁的孔亮便看不慣他的 做法,糾集一幫人把武松給綁了。

只道是:「這一二十個儘是為頭的莊客,餘者皆是村中搗子,都拖槍拽棒,跟著那個大漢吹風胡哨來尋武松。趕到牆邊見了,那漢指著武松,對那穿鵝黃襖子的大漢道:『這個賊頭陀正是打兄弟的。』那個大漢道:『且捉這廝,去莊裡細細拷打。』那漢喝聲:『下手!』三四十人一發上。可憐武松醉了,掙扎不得,急要爬起來,被眾人一齊下手,橫拖倒拽,捉上溪來。」

這幫人下手沒輕重,若繼續打下去,即便武松有鋼筋鐵骨,也難免被打死,幸虧宋江及時出手制止,這才解開了誤會,雙方握手言和。

後來孔亮也上了梁山,成了七十二地煞之一,也不知再見武松時,他是否會覺得尷尬。

只是關係戶就是關係戶,沒有才能,最終註定落得凄慘的結局,但作者賦予孔亮的結局還是有些過於滑稽了,甚至可以說是不合理的。

三、莫名其妙的結局

孔亮是個草包,這一點毋庸置疑。

畢竟宋江本人都是三流武者,甚至連三流都算不上,他們孔家兄弟二人卻拜了宋江為師,可見他們的武功有多弱。

他是「宋江之子」,上梁山前曾暴打武松,上山後卻淪為三流炮灰 - 天天要聞

(孔明、孔亮劇照)

而筆者說他們是關係戶,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武功弱,還在於他們沒什麼腦子,辦事不力。

比如時遷火燒翠雲樓時,書中有這麼一段設定:「時遷當日先去翠雲樓上打一個踅,只見孔明披著頭髮,身穿羊裘破衣,右手拄一條杖子,左手拿個碗,腌腌臢臢在那裡求乞。見了時遷,打抹他去背後說話。時遷道:『哥哥,你這般一個漢子,紅紅白白麵皮,不像叫化的。北京做公的多,倘或被他看破,須誤了大事,哥哥可以躲閃迴避。』說不了,又見個丐者從牆邊來。看時,卻是孔亮。時遷道:『哥哥,你又露出雪也似白面來,亦不像忍飢受餓的人。這般模樣,必然決撒。』」

你看,他們要假扮乞丐,卻還是一副富家公子的容貌,如何能騙過旁人?

說白了,要不是因為他們有些財力,只怕宋江當初都不願收他們為徒。

後來征方臘的過程是十分慘烈的,無數好漢在征伐中犧牲,這也很正常,但孔亮之死卻很不合理。

他是「宋江之子」,上梁山前曾暴打武松,上山後卻淪為三流炮灰 - 天天要聞

(宋江、孔明、孔亮劇照)

他是死於水戰,但書中是這麼寫的:「水軍頭領都回蘇州,訴說三阮打常熟,折了施恩,又去攻取崑山,折了孔亮。石秀、李應等盡皆回了,施恩、孔亮不識水性,一時落水,俱被淹死。

這事有多離譜呢?就好比你讓一個沒有雙腿的人去踢世界盃一樣,孔亮不識水性,宋江作為他師父,卻派他去打水戰,你說這不是扯呢?

孔亮的人生就像一個笑話,沒那本事,還要闖蕩綠林,最終死於非命也並不會讓人覺得意外,只是這死法過於荒誕了。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

商鞅變法解析 - 天天要聞

商鞅變法解析

但商鞅變法對中華民族的影響,很多人不怎麼知道,這就是我今天要聊的重點。
學會這幾招,電費「唰唰」降 - 天天要聞

學會這幾招,電費「唰唰」降

俗話說:「小暑過,一日熱三分。」熱浪來襲,各地氣溫持續走高。高溫下,用電需求激增,用電負荷出現顯著增長,全國步入迎峰度夏關鍵期。7月7日江蘇電網最高用電負荷年內第三次刷新歷史新高達1.52億千瓦截至目前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徐州、鎮江、揚州、泰州南通、鹽城、淮安、宿遷、連雲港十三市最高用電負荷全部刷新歷史...
我們付錢請你聊聊打工辛酸血淚史,畢竟誰還沒碰到過幾個奇葩領導和嬌牛馬 - 天天要聞

我們付錢請你聊聊打工辛酸血淚史,畢竟誰還沒碰到過幾個奇葩領導和嬌牛馬

各位姐妹好,我們開設了一個「職場主題」徵稿欄目,想邀請擁有長期職業經驗的女性,分享自己的職場心得體會和行業內幕。我們希望真實地呈現職場女性在當下的就業環境中如何生存,讓初入職場的年輕打工人更深入地了解某個行業和崗位,獲得來自過來人的擇業建議和人生經驗。徵稿細則:1、至少擁有3年及以上工作經驗的職業女性...
《親愛的你》宋觀望拒絕喬光輝鬧烏龍,趙剛噴香水表白成校笑話 - 天天要聞

《親愛的你》宋觀望拒絕喬光輝鬧烏龍,趙剛噴香水表白成校笑話

《親愛的你》不光年輕人在談戀愛,老年組的戀愛談的也熱火朝天的,喬光輝為了追求宋觀望下了不少功夫,幾十個w的鑽戒也買了,自己最好的哥們也被當做禮物送給宋觀望了。然而,讓喬光輝意想不到的是宋觀望說她喜歡趙剛,喬光輝閃過一絲不快後直接將趙剛打包送
90後小官狂貪千萬!停車場收900萬現金,轉身就轉給親爹親姐! - 天天要聞

90後小官狂貪千萬!停車場收900萬現金,轉身就轉給親爹親姐!

90後「小官巨貪」,單筆受賄900萬現金!2024年1月,安徽六安市某停車場內,一場隱秘的「交易」正在進行。安徽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老闆王某的朋友,將一個沉甸甸的黑色旅行袋遞給六安市某建設公司綜合管理部主任苟某。袋子里裝的不是別的,而是整整900萬元現金!這筆錢,是王某為感謝苟某在「六安市某一體化物流園項目」招投...
余承東首次回應「開車睡覺」:在低頭看手機,人生第一次進局子 - 天天要聞

余承東首次回應「開車睡覺」:在低頭看手機,人生第一次進局子

余承東因開車看手機去自首了?大家還記得一個月前的新聞嗎?5月26日,一段 「余承東駕駛問界 M8 時頭部低垂近 20 秒、雙手未握方向盤」 的視頻在網路上快速傳播,拍攝者高喊 「余總,睡著了?」 視頻一經發布,讓事件迅速發酵,網友紛紛 @深圳交警,質疑其存在危險駕駛行為。圖源:微博直到7月8日,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才在...
單日單站9000單!當外賣小哥「追上」高鐵 - 天天要聞

單日單站9000單!當外賣小哥「追上」高鐵

中新網北京7月9日電(記者 劉越)臨近中午,武漢襄陽東站的12306網路訂餐配送中心一派繁忙。 「酸菜滷肉飯、椒香脆皮雞腿堡、安格斯肥牛飯!」在這個誕生不足一月的配送中心裡,裝箱、打單子的指令此起彼伏,工作人員步履匆匆,喊話聲不絕於耳。 10時30分,在飛馳的G3471次列車上,旅客周女士輕掃座椅二維碼點餐。一小時後,...
孫策死後,做夢沒想到70年後自己孫子竟被弟弟孫權的孫子這般虐待 - 天天要聞

孫策死後,做夢沒想到70年後自己孫子竟被弟弟孫權的孫子這般虐待

公元200年,江東小霸王孫策遇刺身亡時年僅25歲。他或許未曾想到,自己臨終前將基業託付給弟弟孫權的決定,會在70年後釀成一樁家族慘劇——他的親孫子孫奉,竟被孫權的孫子孫皓以謀反之名誅殺,孫策一脈就此絕後。這段歷史背後,是東吳權力交接的隱患、宗室內鬥的毒瘤,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