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吃了十天芋艿頭,七旬奶奶疼得整夜睡不著!千萬別貪吃高鞣酸食物

「這些芋艿頭都是自家地里種的,家裡一籃一籃放著,我每天都要吃上一些,哪曉得會吃到進醫院啊!」75歲的鄭奶奶沒有想到因為過量食用芋艿,給自己招惹了「飛來橫禍」。近日,她在鄞州區第二醫院接受了全麻下的開腹探查術。

七旬老人腸道「告急」

鄭奶奶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吃芋艿。因為喜歡吃,她更看不得芋艿「爛」在家裡。看著滿籃新鮮的芋艿頭,她捨不得將它們放壞,這段時間幾乎頓頓不離。

十天之後,一向排便規律的鄭奶奶,身體卻亮起了「紅燈」:先是出現了便秘癥狀,緊接著,進食後腹部開始疼痛,腹脹感也愈發明顯。更糟糕的是,她還發起了燒,臍周部位疼痛難忍。持續不斷的腹痛腹脹,讓鄭奶奶整夜輾轉反側,痛苦不堪。

起初,鄭奶奶在當地醫院就診,經過護胃、解痙等治療後,腹痛稍有緩解。過了兩天,疼痛癥狀再次複發。無奈之下,在家人的陪同下,鄭奶奶來到鄞州區第二醫院求助。接診的普外科尹傑主治醫師在詳細詢問了她的飲食情況和病史後,立即安排了ct檢查。檢查結果令人揪心:鄭奶奶的十二指腸「內容物」大量堆積,水平段遠端腸腔內有一團狀內容物影,考慮是腸石,大小約43毫米×48毫米,已造成十二指腸梗阻。

芋艿為啥會「堵腸子」?

面對這一結果,鄭奶奶滿臉疑惑:「我平時吃東西可注意了,孩子們都說不能多吃山楂、柿子,我碰都不碰。芋艿頭我一直都在吃,怎麼就把腸子給堵住了呢?」

尹傑醫生解釋,芋艿富含膳食纖維和鞣酸,一旦過量食用,這些成分很可能在胃腸道內形成難以消化的團塊。特別是在空腹狀態下,或者與高蛋白食物一同食用時,更容易凝結成胃石。一旦胃石進入腸道,就極有可能堵塞胃腸道,引發腸梗阻。

由於鄭奶奶的病情不斷加重,鄞州區第二醫院肝膽胰脾外科團隊迅速為她安排了全麻下的開腹探查術。手術過程緊張而有序,最終,醫生們成功取出腸石,解除了梗阻。術後,鄭奶奶恢復狀況良好,她和家人對醫護人員感激不已:「太感謝你們了!以後吃東西,我一定多加註意!」

這些都是高鞣酸食物

該院肝膽胰脾外科主任沙洪存表示,每年這個時節,科室都會接診不少腸梗阻患者。

「少量的胃石,通過多喝水、多運動,是有可能自行排出體外的。有時候,飲用酸性飲料,像可樂、雪碧等碳酸飲料,也能起到溶解胃石或腸石的作用,這也是網上流傳的一些自我食療方法的原理。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胃石都能通過這種方式解決。」如果本身有消化道基礎病變,或者是高齡患者、胃腸蠕動過慢,胃石就很難順利排出,進而導致排便不暢、便秘等問題,嚴重時甚至會引發完全性腸梗阻、消化道穿孔等嚴重後果。早期發現的話,還可以通過胃鏡取出胃石,一旦胃石下行到腸道,就只能通過手術治療了。

沙洪存提醒,再美味的芋艿頭,也不能貪吃。芋艿頭鞣酸含量較高,過量食用很容易在腸道內形成團塊。尤其是咀嚼不充分、飲水不足的情況下,更要小心。同時要將芋艿頭徹底煮熟,因為未煮熟的芋頭含有草酸鈣結晶,可能會刺激腸道。食用芋艿頭時,還要避免與高纖維、高蛋白、高鈣食物同時食用,以減輕腸道負擔。另外,富含鞣酸的食物遠不止芋艿頭,像柿科類果實(柿子、柿餅、黑棗),還有山楂、未完全成熟的香蕉、李子、石榴、葡萄皮等,都應該適量食用。

寧波晚報記者 龐錦燕

通訊員 陳焰 謝美君

(來源:寧波晚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