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是蘇州人時令水果,東山的白玉、西山的青種,都是吃貨們的心頭好呀!說到最好吃的枇杷,當然是享有枇杷中的愛馬仕之稱的白玉枇杷最受歡迎,而愛吃枇杷的人都知道,好吃的白玉枇杷,在蘇州東山。「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在這初夏時節,如果你的舌尖沒有與枇杷來場艷遇,那絕對是一大遺憾。蘇州東山白玉枇杷,三月果實初長,四月成圓球綠皮,五月果熟蒂,終於讓我們等到了。因果肉在光照下如白玉般透明,它得名為白玉。這顆枇杷可是稀缺貨,產量少,加上只有1個月品嘗期。
每年5月都是江南人最幸福的時候,因為蘇州東山是全國唯一的白玉枇杷生產基地,洞庭東山人種植枇杷已有上千年歷史。《吳縣誌》就記載十世紀中期,枇杷在太湖洞庭地區栽植。明代王世懋《學圃雜疏》又記「枇杷出東洞庭者大」。太湖洞庭東山、西山是全國唯一白沙枇杷生產基地,尤以東山白沙枇杷最優,盛名於世。而古人所說的東山枇杷,都是指白沙枇杷。如今蘇州街上最受人青睞的白玉枇杷,則是白沙枇杷的改良品種。白玉枇杷受歡迎的秘訣在於:它的果肉厚實細嫩,汁水格外飽滿,一剝開就流出來啦。咬上一口白玉枇杷,入口即化,清甜滋味充溢唇齒,枇杷味比普通枇杷更濃,是最不可辜負的初夏味道!
白玉枇杷,肉質細膩,潔白如玉,吃起來水水潤潤的。滋味濃郁,剝開就有股清新的香氣,吃進嘴裡有種特殊的鮮味,也就是說更有枇杷味。清甜又微微帶酸,剝起來不膩手。東山枇杷肉質較薄一些, 但吃了很多枇杷都沒有比它好吃的。白玉枇杷的個頭完全比不上其他南方枇杷品種,但是鮮美就在進入口腔的那個瞬間爆發。吃過白玉枇杷的人,再回憶這滋味絕對會垂涎欲滴,但若再吃了別處的枇杷,馬上會興味索然。白玉枇杷味道清甜,肉厚核小,汁水飽滿,介於香瓜與荔枝之間的神奇口感,和平時的枇杷完全不同。
經歷四季的陽光雨露,躲過鳥兒的蠶食,在陽光下如玉雕般透明的白玉枇杷,以最飽滿的姿態,垂掛於太湖之濱!白玉枇杷,初夏的第一口往往酸澀,然而白玉枇杷卻是那一口「小清新」。白玉枇杷入口即化,肉質細嫩,汁水格外飽滿。片刻過後,清香充溢唇齒蔓延口腔,令人回味無窮。民間更有「天上王母蟠桃,地上東山枇杷」之說。白玉枇杷相比於其他品種,皮更薄也更好剝。輕輕撕開,潔白果肉就露出來了,水盈盈的汁水一看就很多。
相比於市場上的普通大枇杷的沙沙的口感,白玉枇杷吃到嘴裡是酥軟細膩的,清甜中帶絲微酸,果香濃郁,這般絕妙滋味只有吃過才曉得。白玉枇杷肉質細膩,非常嬌嫩,伴隨而來的就是不易保存,所以拿到手要儘快食用,這樣也能保證最佳口感。小夥伴們,蘇州東山白玉枇杷,肉質細膩,潔白如玉,你吃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