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收到老客戶林姐的消息:「現在每天起床照鏡子都覺得狀態更好了。」她之前試過節食、代餐,甚至把早餐換成玉米糊,結果要麼下午餓,要麼整天想著吃東西。
三個月前她開始按我的建議調整早餐,現在每天固定吃兩個水煮蛋,配一杯紅茶和半根黃瓜。用她的話說:「以前以為吃雞蛋會膩,現在反而覺得整個人都清爽了。」
英國利茲大學2020年針對1600人的觀察發現,每天早餐攝入20克以上蛋白質的人,體重變化幅度比低蛋白組小42%。
蛋黃須吃完整
林姐最初也擔心蛋黃的問題,總想把蛋黃摳出來喂貓。
我讓她堅持吃全蛋三個月,現在她每天早上把蛋黃碾碎拌在雞蛋清里,撒點黑芝麻,反而比單吃蛋白更扛餓。
煮蛋比煎蛋省事
以前林姐總用平底鍋煎蛋,後來發現每次煎完鍋底殘留的油量不是一般小。
改成沸水煮蛋後,水沸騰關火燜8分鐘,剝殼後直接切片鋪在烤過的全麥吐司上,淋兩滴醬油就能吃。她說現在廚房灶台都比以前乾淨,不用天天擦油漬。
配菜選黃瓜別選鹹菜
林姐試過用榨菜配雞蛋,結果上午十點就一直想喝水。
後來換成半根嫩黃瓜切片,撒點現磨黑胡椒,搭配起來反而更清爽。她說現在買黃瓜都挑帶刺的,口感脆生生的能壓住雞蛋的綿密感,比喝粥配鹹菜舒服多了。
煮蛋時間卡在7分鐘
林姐以前總抱怨煮蛋費時間,後來發現燒水時先洗漱,水沸後關火燜蛋,化完妝剛好能吃。
有次她急著開會,直接把兩個生雞蛋放保溫杯,加熱水燜25分鐘到公司剝開,蛋黃剛好凝固。她說這法子比便利店買包子快,還不用排隊。
其他餐次也要注意
林姐最初以為早餐吃了雞蛋,中午就能放心吃炸雞。
我讓她把重點放在早餐的滿足感上——當身體獲得足夠底氣,午餐自然更傾向選清蒸魚而不是油潑面。
這法子能堅持,靠的是把簡單的食材安排合適。兩個雞蛋成本不高,準備時間不超過10分鐘,卻能讓你掌握對食物的主動權。
那些總說「沒時間吃早餐」的人,不妨明早試試這個方案——剝蛋殼的時間,足夠你聽完半首喜歡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