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吃自助牛肉火鍋了,最近跟朋友們小聚,原本想去吃湘菜,但有人建議去吃自助火鍋,因為菜品和飲品可以無限暢飲,更加適合朋友聚餐吃飯。
於是我們一行五個人便,找了一家自助牛肉火鍋吃飯,大家滿心歡喜的去了店裡,沒想到最後卻是吃的一點都不開心,只因自助牛肉火鍋套路越來越多,吃過一次,就不想去第二次了。
套路一:鍋底要另外收費
在人們的認知里,去自助餐吃東西,那都是包含在自助價格內的,然而當你走進一家標價「68元/位」的自助火鍋店,滿心以為這個價格已經包含所有費用時。
服務員卻告訴你:「鍋底需要另外收費,清湯鍋28元,麻辣鍋38元,鴛鴦鍋48元……」這樣一來,原本看似划算的人均消費,瞬間就上漲了幾十元。
更讓人不滿的是,有些商家甚至不提前告知鍋底收費,直到結賬時才「驚喜」地發現賬單上多了一筆額外費用,這種隱性消費讓消費者感覺被欺騙,體驗感大打折扣。
套路二:用餐時間限制
自助餐原本應該是讓顧客悠閑享受美食的,但如今很多自助牛肉火鍋店卻設置了嚴格的用餐時間限制,通常為90分,甚至有些店只有60分鐘。
商家美其名曰「提高翻台率」,但實際上,這種限制讓消費者無法真正放鬆用餐,尤其是在高峰期,服務員甚至會頻繁過來提醒「您的用餐時間還剩10分鐘了」,讓人倍感壓力。
更離譜的是,有些店在顧客超時後,會直接加收費用,或者強制要求離場。這樣的操作,完全違背了自助餐「自由享用」的初衷,讓消費者覺得花錢買罪受。
套路三:限量供應牛肉
大家都認為自助牛肉火鍋店裡最大的賣點就是「牛肉無限吃,無限量供應」,但現實卻是,不少自助牛肉火鍋裡面的牛肉是限量供應。
不少商家會在菜單上標註「部分菜品限量」,而所謂的「限量」往往就是最受歡迎的牛肉部位,比如肥牛、吊龍等。服務員可能會告訴「每人限點2份肥牛,吃完再加。」但當你真的想加時,卻被告知「已經售罄」。
更狡猾的是,有些店不會明確告知限量規則,而是通過「拖延上菜」的方式變相限制。比如,你點了5盤牛肉,結果服務員只上了2盤,剩下的遲遲不來,直到你吃飽離開。
套路四:都是冷凍牛肉
很多自助牛肉火鍋店打著「鮮切牛肉」的旗號,但實際上,端上桌的牛肉大多是冷凍肉*,甚至可能是拼接肉、注脂肉。
冷凍牛肉的口感遠不如鮮牛肉,肉質鬆散、缺乏彈性,煮久了容易碎。有些商家為了節省成本,甚至會使用低端進口凍肉,品質難以保證。
更讓人擔憂的是,部分不良商家可能會用「重組肉」即碎肉粘合而成冒充原切牛肉,這類肉不僅口感差,還可能添加了保水劑、嫩肉粉等添加劑,長期食用對健康不利。
套路五:很多飲品酒水都是高仿山寨貨
自助火鍋的另一個套路體現在飲品上。很多商家為了降低成本,提供的飲料、啤酒並非正品,而是高仿山寨貨,比如: 「康帥傅 「冰紅茶,雷碧」檸檬味汽水,百事可可樂」,旺子牛奶等等。
這些山寨飲品不僅味道差,還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隱患。有些消費者直到喝進嘴裡,才發覺不對勁,但礙於面子或怕麻煩,只能硬著頭皮喝完。
自助牛肉火鍋之所以能吸引人,靠的就是「性價比」的噱頭。然而,隨著行業競爭加劇,許多商家開始通過各種套路來壓縮成本,導致消費者體驗越來越差。
作為消費者,我們應該擦亮眼睛,選擇口碑好的商家,避免被套路,吃過一次套路滿滿的自助火鍋後,誰還想去第二次呢?
對此,你是怎麼看待的呢?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點贊點推轉發走好運,願你有始料不及的運氣和突如其來的歡喜。 本文由餐飲新紀元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歡迎留言評論,收藏與轉發,你的每一條點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餐飲新紀元全網文章閱讀量突破5億,如果你對餐飲業感興趣,熱愛美食,喜歡創業,有想法有夢想,那不妨關注我們,每天帶給你不一樣的視角解讀餐飲創業、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觀點討論,歡迎大家私信我,圖片來源於網路配圖,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