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周逸斐 每經編輯:陳旭
5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征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了5位公安系統先進典型代表與記者見面交流。
海南省公安廳反走私和海岸管理總隊第八支隊永興海岸派出所所長賀勝,來自海南省三沙市。他告訴現場記者,三沙是祖國的「南大門」,海岸警察除履行治安管理、服務群眾的職責外,還負責沿海地區「三反一防」、港船岸線的巡邏檢查等任務。
賀勝所在的派出所在服務保障周邊漁船漁民方面有哪些工作舉措?《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見面會現場就此進行了提問,並得到賀勝的詳細解答。
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周逸斐 攝
「科技護航,定位到船」
賀勝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提問時表示,在三沙守島過程中,他們摸索出了一套帶有「鹹味」的服務菜單——就是既要讓漁民兄弟在汪洋里安心,也要讓家門口的煙火氣更暖。
第一招叫「科技護航,定位到船」。
賀勝表示,當地漁民老林總是開玩笑說:「自從漁船裝上了千里眼,媳婦再也不怕我走丟。」就是依靠這套北斗定位終端,守島幹警能夠在颱風來臨前72小時,精準鎖定每艘船的位置,「點對點」引導上岸,百分之百安全轉移。「今年3月15日,漁民老鄭出海捕魚時忘記檢查油箱,捕魚到一半的時候發現船沒油了,我們接到求助後,迅速通過北斗定位終端,給他送去了返航的柴油。」賀勝說。
第二招叫「海上楓橋,服務到礁」。
派出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與永興社區共建了首個海上流動黨支部,推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三沙落地生根。永興島是西沙各島礁漁民重要的交通中轉地,海岸警察針對其交通不便的實際,推出了「戶籍快遞哥」「便民的士」等措施,為過往的漁民提供臨時休整場所和便捷的交通服務,把戶籍辦理、證件簽發等政務服務送到漁民家門口。
第三招叫「義警守海,鄰里共治」。
隨著三沙的建設發展,人流、物流成倍增長,派出所適應新形勢,延伸治安觸角,組建南海義警隊,建強島礁岸線巡防力量,使派出所整體功能更加優化,服務效能更加凸顯,把轄區安全治理「獨角戲」變成「大合唱」。
賀勝告訴記者,服務漁民沒有驚天動地,唯有把心拴在纜樁上,把事辦在潮汐前——在這片祖宗海上,他們守護的不僅是碧波萬頃,更有漁家燈火。
騷擾電話背後可能躲藏著高水平、職業化的網路犯罪團伙
日常生活中,公眾有時會接到騷擾電話或者是廣告簡訊,可能都是由於個人信息泄露造成的,這些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的背後是怎樣的過程?
江蘇省連雲港市公安局網路安全保衛支隊六大隊副大隊長張智恆表示,侵犯公民信息案件通常的表現形式是騷擾電話和廣告簡訊,但在一個看似簡單的騷擾電話背後,可能躲藏的是一夥高水平、職業化的網路犯罪團伙。
張智恆曾經偵辦過一起利用技術手段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線索來源就是一通簡單的裝修廣告電話,但電話的背後卻是網路攻擊等一系列複雜的技術手段。他抓獲的這伙嫌疑人中,有些人具備較高的計算機專業水平,也擁有不錯的工作和收入。嫌疑人熟知互聯網企業數據的存儲模式,通過網路攻擊等技術手段侵入企業內網,竊取公民個人信息,最後通過電話銷售的形式變成了所熟知的騷擾電話。
張智恆進一步透露,在偵辦此類案件過程中,嫌疑人問的最多兩個問題就是「你是怎麼找到我的?」「我犯的罪嚴重嗎?」這背後反映出網路犯罪團伙常常自認為手段隱蔽、技術高超,妄想僥倖躲過網安部門的偵查打擊。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