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在如詩如畫的春日裡,我總會憶起少年時第一次和母親上山抽竹筍的往事。
那是個陽光明媚的清晨,我們沿著蜿蜒的小道向山裡走去。鳥兒在低吟淺唱,泥土的氣息和新葉的清香縈繞鼻間。
進了山,我跟在母親身後找到一叢一人高的小竹子。她扒開周圍覆蓋的枝蔓,彎下腰,「啵」的一聲抽出了一根小指粗的竹筍。她剝下竹筍的殼,露出裡面光滑嫩白微帶青色的筍肉。
小竹子根部還有一些竹筍,有的剛剛露出尖尖的腦袋,如孩童般好奇地向外張望,有的則有成人的小臂那般長,如勇士般筆直地挺立。
母親教我抽竹筍。她說,要選一拃至一尺高的竹筍。剛冒頭的竹筍太短,很難抽出來;超過一尺的竹筍,則長老了,不好吃。母親手法老練,很快便抽了小半籃子。而我一開始總是不得要領,不是抽的位置太高,就是用力太大,將竹筍折斷不少,心生沮喪。母親安慰我別著急,熟能生巧。慢慢地我找到了訣竅,也能像母親一樣抽出完整的竹筍,心中充滿了喜悅和成就感。山裡小竹子多,我們帶來的竹籃很快就裝滿了。
回到家中,母親熟練地給竹筍去殼,她左手捏著筍身,右手掐住筍頂部的尖頭,將筍殼在手指上纏繞著往下剝離,嫩白的筍肉很快就出現了。我在一旁幫忙,手忙腳亂,只剝了兩三根。母親將竹筍洗凈、焯水、切成小段,再將臘肉切成薄片,肥瘦分開,備好蔥姜蒜和小尖椒。接著,她將肥肉煉成油,再放入調料爆香,將肉片倒入鍋中翻炒至變色,隨後加入竹筍繼續翻炒。不一會兒,廚房裡就瀰漫開誘人的香氣,小筍炒臘肉出鍋了。
我迫不及待地夾了一筷子放入口中。竹筍鮮嫩、臘肉咸香,二者融入小尖椒的辣味,在舌尖上綻放出美妙的滋味。我狼吞虎咽地吃著,母親則在一旁滿足地微笑。
歲月悠悠,如今我已長大成人,那些與母親在春山上的時光,如同璀璨的星辰,鑲嵌在記憶的長河中。每至春日,漫山的翠竹總會勾起我心底最柔軟的回憶,母親的諄諄教導,彷彿還在耳畔迴響。
那盤飽含母愛的小筍炒臘肉,不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家的味道、愛的傳承。我將帶著這份愛,在人生的道路上堅定前行,用更多的陪伴與關懷,回報母親那如春暉般的養育之恩,讓這份親情在歲月里延續,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