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少了600萬噸!飲酒+購房主力人口減少4000萬,白酒如何破局?

2025年02月10日21:12:05 美食 1754

大家好,我是藍白。

今年春節我窩在家,追一部叫《人生切割術》的劇。

劇里的設定很有趣:男主為了逃避壓力與痛苦,做了個手術,把上班和下班後的記憶分割,相當於在公司時形成了一個全新的人格,倆人共用一個身體。

想的是挺美,結果卻變成了:大型公司利用開發的分離新技術馴化上班人格的員工,下班人格終日還是沉溺在消極的情緒里不能自拔。

我們現在逃避壓力的方式有很多種,刷短視頻,追劇,玩遊戲,喝酒,某種意義上其實也是一種記憶分割。

七八年前吧,有段時間我過得很不開心,啤酒喝多了肚子脹,白酒上頭快,久了就養成了酗酒的習慣,每晚要大醉一場才感覺能睡得安穩。

可宿醉後,還是得面臨那些心煩的人和事,酒精泡軟的愁腸,醒時反而結成了更難擰開的麻繩。

越想逃避,越逃不掉啊。

扯遠了,只聊喝酒這件事。

現在回想七八年前,我也是不到30歲的年輕人,身邊的朋友也都愛喝兩杯,那時候也是中國白酒產量的巔峰,也就是:年輕人接受+產能暴漲。

現在是產能腰斬+飲酒人口減少,徹底反過來了。

我們看兩組數字。

1,2024年1—12月,規模以上企業累計白酒產量414.5萬千升,同比下降1.86%。

8年少了600萬噸!飲酒+購房主力人口減少4000萬,白酒如何破局? - 天天要聞

這個數字,在2016年達到了驚人的1358萬千升。

以白酒密度折算,8年時間,規上白酒產量少了近900萬噸!

不過,我在查數據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問題。

許多資料顯示的規上白酒產量,2023年是449萬千升,而2022年是671萬千升,相差快40%了,而官方發布的23年同比降幅卻只有2.8%。

這下滑幅度也差太多了,跟23年和24年的數字完全對不上。

最終我找到的答案是:新國標。

業內人士說,2022年之後,只有純糧釀造的酒才能稱為白酒,規上白酒企業統計標準大幅度提高。

逐步淘汰香精酒,其實是白酒行業的進步,喝完劣質酒頭疼的感覺太難受了。

那可能有人問了,那種包裝金光璀璨,瓶子上恨不得纏條龍的20塊包郵的神酒,不還是很多人在喝么?

注意,產量統計的是規上,規上是指規模以上,2021年規上製造業統計口徑修改,從1998年的營收500萬以上改為2000萬以上。

直播間賣給老鄉們的作坊劣質神酒,顯然夠不上這個標準。

所以,2023年在申報修訂2022年規上數據時,去掉了非穀物釀造的部分產量。

這麼算,數據就對上了:把純糧酒、香精酒都加上,8年時間,白酒產量下滑應該是在600-700萬噸之間。

第二組數字,看飲酒人口年齡的特徵。

長城證券報告,調查顯示,喜歡喝白酒的主力,大部分都集中在25-54歲,重度白酒愛好者是35-44歲,達到30.7%。

巧合的是,這個年齡段的人群,恰恰跟主力購房群體有很大程度的重合。

一般認為,25-44歲是購房的主力人口。

七普數據,我國主力購房人群(25-44 歲人口)數量比2015年下降了4670萬人。

8年少了600萬噸!飲酒+購房主力人口減少4000萬,白酒如何破局? - 天天要聞

你說這巧不巧,購房和飲酒的主力人口巔峰是2015年,而白酒產量的巔峰正好是2016年,白酒周期與房地產周期完美重疊了。

從體量來看,房地產經歷了一輪完整的漲跌周期,2015年新房銷售面積12.85億平米,2021年達到頂峰17.94億平米,到2024年,短短3年劇烈下跌到9.7億平米,大起大落實在太刺激了。

白酒產能在2016年達到1358萬千升,2024年跌到414萬千升,按新國標修正前的口徑,跌幅也達到了一半。

酒桌空了,江湖老了。

從這個角度,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酒企對年輕化的執念如此深重。

醬香拿鐵,茅台冰激凌,斷片冰激凌,濃香風味咖啡,雞尾酒,IP聯名,降度降量水果味。。。

尷尬的是,白酒拚命討好年輕人,奈何年輕人不吃這一套。

年初的時候媒體報道,不少城市的茅台冰淇淋店閉店,2025年茅台可能會全面退出冰淇淋市場。

退出是明智的,天價冰激凌本來就是一陣風,刮過就忘。鍾薛高已經涼透了,哈根達斯大量關店,十幾塊的夢龍也賣不動了,放著老冰棍和小布丁不買,誰家好人會花60塊搶個醬香味冰激凌啊?

還有善變的瑞幸,當年醬香拿鐵一天賣出去幾百萬杯,現在也沒聲了。

舔狗舔狗,舔到最後,一無所有。

年輕人對白酒「網紅化」的態度似乎是:嘗鮮可以,常喝不行。

好比對婚姻戀愛的態度:談戀愛可以,結婚就算了。聊聊天可以,吃飯就算了。吃冰激凌喝咖啡可以,喝酒就算了。

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

不過,跟其他白酒的年輕化嘗試相比,醬香拿鐵和茅台冰激凌毫無疑問是成功的。

人家起根就沒把冰激凌咖啡當長久生意來做,年輕人能不能喝的起茅台不重要,甚至可以說:年輕人越是喝不起茅台越重要,只要在喝奶茶的年紀就對茅老大種下思想鋼印就行。

我們在第一層,茅台在第二層,其他白酒的死活,關茅台什麼事?

但這對整個白酒行業卻是深刻的警醒:白酒可能天然不適合網紅化。

我們拿過去兩年的超級大網紅胖東來為例,紅絲絨蛋糕,大黃餅這些糕點非常適合網紅化,小姐姐小朋友拍照發圈,口味造型獨特就行。自營啤酒把精釀價格打下來,代購蹲門口現場加價收酒,啤酒嘛,男女老少高低都能整一口,也非常適合網紅化。

唯獨白酒的網紅化,連胖東來也帶不動。

前兩年胖東來跟寶豐搞了一個「懟酒」,「懟」這個字在河南是有特殊含義的,起了個不錯的名字,加上東來出品的光環,剛開始確實搶了一波,結果還是因為口感被慢慢冷落。

胖東來有點不服,不搞懟酒了,搖身一變改了個名字,升級品質叫「自由愛」,70一瓶,我喝過兩次,確實半夜嗓子不渴第二天頭不疼,但入口那股味,只能說比懟酒強點,嘗個鮮就想不起來了。

愛喝酒的都知道,靠近百元檔的白酒競爭非常激烈,地方酒+名酒大單品的集中地帶。砸了多少年的廣告才培育出的社交貨幣,喝了多少年的口感才有的品牌認知

大學生可能會跟風扎堆湊個熱鬧,無趣的中年男人喝酒,從不看熱搜和IP聯名,從不管什麼拿鐵冰激凌,也不管瓶子身上文案有多扎心,天王老子來了,報喝就是報喝。

東財報告,把白酒需求端劃分成三類:政務需求、商務需求和個人需求。

三公受限後,政務消費還不到5%,商務應酬和朋友聚會都佔到了36%,是白酒消費的絕對大頭。

8年少了600萬噸!飲酒+購房主力人口減少4000萬,白酒如何破局? - 天天要聞

這兩大需求:朋友聚會受25-44歲飲酒主力人口下降變少,商務應酬受經濟周期影響開始減少。

飲酒人口減少,感觀上沒那麼明顯,心理上卻是潛移默化的改變。

這兩年我發現,不光是年輕人不愛喝白酒,尤其過年的時候,原來我印象里都挺能喝的大哥們叔叔伯伯們,過了50多歲也不多喝了,最多氣氛到了碰個杯,喝二三兩就完事了。

而商務應酬需求的下降來的更猛烈。

餐飲業下的五大類目的第一大類目是「正餐消費」,也是銷售們老闆們領導們互相稱兄道弟的典型場景。

京滬為例,北京地區上半年正餐服務收入增速為-10%,成為餐飲行業唯一收入負增長的品類。

去年8月份,上海正餐企業穩增長現場會披露的61家餐飲公司月度營收統計,正餐業態下滑高達21.3%,而小吃、西餐西點、西式快餐、火鍋烤肉都好於正餐。

全國範圍內,正餐人均消費也從年初的108元下降至7月份的95元。

8年少了600萬噸!飲酒+購房主力人口減少4000萬,白酒如何破局? - 天天要聞

正餐消費的主力並非是有錢人,而是渾身加滿了槓桿的中產。

所以,1,主力飲酒+購房人口下降是大背景,酒企的網紅化搞的轟轟烈烈,卻有點熱臉貼冷屁股的意思,還是得珍惜白酒頂樑柱的中年人群。

2,白酒社交商務需求下滑,是經濟周期下行後,敏感的中產消費主動收縮,無趣的中年男人們懶得在網路上發聲,只會默默的用腳投票。

白酒應該怎麼辦?

商務+政務需求下降,那就只能挖掘個人需求。

酒企們能做的,要麼做情緒價值升級,比如短視頻里老刷到「30歲不戀愛不婚男人下班一個人喝酒的快樂」,剛好迎合輿論對婚姻戀愛和酒桌文化的抗拒,我現在養成沒事自飲兩杯的習慣就受這種視頻影響。

要麼跟中老年打情懷牌,打養生牌,保健酒+懷舊包裝,年輕人當然無法理解這一套,酒桌上化身歷史軍事學家的盤串大哥們認可就行。

當然,白酒想恢復到曾經「國民消費符號」的地位,還得靠經濟復甦,收入有預期,中產敢消費,持續的餐飲商務往來需求。

無酒不成宴嘛,白酒需要的不是奶茶咖啡雪糕,需要的是:山東考公女婿的邁騰後備箱,江浙老闆們談合同的飯店包廂,河南包工頭和項目經理川流不息的KTV大堂。

我是藍白,今天先聊到這,咱們下期再見。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匯源果汁,突發聲明 - 天天要聞

匯源果汁,突發聲明

近日,匯源果汁因資本動態引發市場關注。5月11日,「匯源」微信公眾號發布「關於網路謠言的嚴正聲明」:來源:匯源報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報料」一鍵直達;或微信添加報料客服:cspxxcb;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如需內容合作,請撥打政企服務專席19176699651。...
價格降了!榴槤大量上市 一整個期待住了🤩 - 天天要聞

價格降了!榴槤大量上市 一整個期待住了🤩

眼下,來自東南亞地區的榴槤、山竹、椰子等熱帶水果進入了銷售旺季。這兩天,記者在廣西南寧最大的水果批發市場看到,市場內各個水果檔口人潮湧動,前來選購的市民和商販絡繹不絕。在廣西海吉星農產品國際物流中心,記者看到,每個榴槤貨櫃前面,擠滿了前來進貨的商販,交易十分火爆。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榴槤主要來自泰國。...
價值1千歐元,餐廳老闆將被拜仁球員拿走的鸚鵡雕塑贈與拜仁 - 天天要聞

價值1千歐元,餐廳老闆將被拜仁球員拿走的鸚鵡雕塑贈與拜仁

北京時間5月11日,德甲第33輪,拜仁慕尼黑2-0門興格拉德巴赫。之後,拜仁慕尼黑舉行了奪冠慶典,而在領獎台的一側出現了一個鸚鵡的雕像。()在接受採訪時,該餐廳老闆表示他會將這件雕像贈送給拜仁慕尼黑俱樂部。餐廳老闆邁克爾-凱弗表示:「我將在星期一寫信給教練以及埃貝爾,請他們儘可能長時間地將這隻鸚鵡留在拜仁。...
不會包粽子!教你一個笨方法,一壓一折不漏米,好吃又簡單 - 天天要聞

不會包粽子!教你一個笨方法,一壓一折不漏米,好吃又簡單

導語:眼看著端午節就要到了,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包粽子。不少朋友說:"看著別人包得又快又好,自己一上手就露餡,不是漏米就是夾生。"別著急!今天教大家一個超級簡單的牛角粽包法,就算你是第一次包粽子,跟著做也能包得漂漂亮亮。不夾生不漏米,味道比買
「走向末路,又被資本耍了」?被惡意抹黑、詆毀!匯源果汁,最新聲明 - 天天要聞

「走向末路,又被資本耍了」?被惡意抹黑、詆毀!匯源果汁,最新聲明

國中水務(600187)一則終止重大資產重組公告,引匯源果汁陷入「走向末路、又被資本耍了、悲劇」等輿論泥潭。 5月11日,面對「走向末路」等不實傳聞,匯源果汁發布嚴正聲明: 近日,我們注意到有多家媒體/自媒體在網路平台發布多篇針對匯源果汁的唱衰及不實言論,這些言論已嚴重貶損了匯源果汁品牌聲譽及合法權益,嚴重傷害...
刷屏!央視《三餐四季》廣東篇播出,江門這些美食太饞人啦! - 天天要聞

刷屏!央視《三餐四季》廣東篇播出,江門這些美食太饞人啦!

被譽為「廣東三寶」之一的新會陳皮以瓜為盅、鮮美留存的冬瓜盅「住進別墅」里的金山火蒜……在江門哪一款美食能夠讓你瞬間心動?5月11日20:00央視大型美食文旅節目《三餐四季》廣東篇在CCTV-1央視綜合頻道播出(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完整視頻)節目中主持人撒貝南攜手嘉賓鍾麗緹、陳立以「美食+美景+體驗」方式在琳琅...
搞工程的老闆跑來開麵館,才幹了幾天,直言錢打水漂,都不幹了 - 天天要聞

搞工程的老闆跑來開麵館,才幹了幾天,直言錢打水漂,都不幹了

不得不說,這兩年的餐飲都還是非常瘋狂的,不知道是不是其他行業比餐飲還難做的緣故,這兩年入局餐飲的, 不僅僅是一些打工人,還有一些從其他行業跨行來的老闆,但每個行業都像是圍城,外行人看著好像都很不錯,但只有內行的人才知道,餐飲也不是那麼好乾的
「音樂+美食+文創+體驗」,辰山植物園這樣的玩法太香了 - 天天要聞

「音樂+美食+文創+體驗」,辰山植物園這樣的玩法太香了

辰山草地音樂節的熱鬧遠不止於舞台,辰山市集的超高人氣已提前將遊人的快樂值拉滿。5月11日下午,記者在辰山植物園看到,美食市集、愛的照相館、健康特派站等片區都有不少遊客駐足打卡體驗。熱帶花果館裡,柔和的光線彷彿是大自然賦予的最佳濾鏡。設於館內草坪上的「愛的照相館」成為遊客們爭相打卡的熱門地標。「今天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