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海頭條㉞ 志願者「老記」在周到平台連連發文收穫大;梅花未謝,春花已濃;春天就要吃這些「鮮」味……

2024年04月08日22:31:49 美食 9191

(早上海老記團 范永祥)

早上海頭條㉞ 志願者「老記」在周到平台連連發文收穫大;梅花未謝,春花已濃;春天就要吃這些「鮮」味…… - 天天要聞

作為第一批早上海志願者,最近在《周到》上海平台發表20多篇文章,感到很開心。

我是2023年7月13日,參加市老幹部局舉辦的早上海老記團培訓班學習,學習收穫大,印象深……

(早上海老記團 盛華平)

早上海頭條㉞ 志願者「老記」在周到平台連連發文收穫大;梅花未謝,春花已濃;春天就要吃這些「鮮」味…… - 天天要聞

昨天讀范永祥老師《周到申活家平台吸引人》一文,我也深有感觸。《新聞晨報》周到平台,為我們老同志開啟了通向幸福的一扇窗,增加了發揮餘熱的平台。

(早上海老記團 紀延卓)

早上海頭條㉞ 志願者「老記」在周到平台連連發文收穫大;梅花未謝,春花已濃;春天就要吃這些「鮮」味…… - 天天要聞

按照最近十幾年的檔期,梅花是已經凋零了,可是今年寒冷,所有春天的花卉都延遲了一些。梅花也不例外,所以才有在三月下旬還能欣賞梅花的情景。

昨天上午,春光怡人,我又來到蘇河灣徜徉。進入早春時節,來蘇河必定收穫多多,不僅可以看到清澈的河水、恣意翱翔的水鳥、還能見到早春的花卉。

(早上海老記團 張建明)

早上海頭條㉞ 志願者「老記」在周到平台連連發文收穫大;梅花未謝,春花已濃;春天就要吃這些「鮮」味…… - 天天要聞

春天,像一位溫柔多情的少女,邁著輕盈的步伐來到人間。春姑娘用她溫柔的雙手喚醒了沉睡的大地,小溪潺潺地流著,小草迫不及待地探出頭來,花兒爭奇鬥豔……春天來了,大地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早上海老記團 趙麗霞)

早上海頭條㉞ 志願者「老記」在周到平台連連發文收穫大;梅花未謝,春花已濃;春天就要吃這些「鮮」味…… - 天天要聞

昨天清晨搭乘朋友自駕車去參加活動,因提前出發,時辰尚早,途經大寧公園就順便去觀賞我們喜歡的鬱金香。 來到北門處,只見鬱金香已盛開;而羅馬廣場前綠地大片鬱金香含苞待放。50萬株鬱金香浪漫重磅回歸,花開滿地 一路生花,隨手一拍皆是浪漫。哇哦!美不勝收,美得不忍離去……

(早上海老記團 楊克元)

早上海頭條㉞ 志願者「老記」在周到平台連連發文收穫大;梅花未謝,春花已濃;春天就要吃這些「鮮」味…… - 天天要聞

大地蘇醒,萬物復甦。在這生機勃勃的春天,油菜花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了大地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清晨,我來到閔行體育公園,漫步在淺灘邊的汀步,穿行在小河邊的小路,眼前一片金黃。啊,油菜花,在春風的吹拂下,搖曳生姿。雖沒有桃李那般嬌艷,雖沒有玫瑰這樣嬌媚,它卻以樸實無華的美,裝點著廣袤的田野,陪伴在幸福的人間。

(早上海老記團 朱嶺)

「蝶不是蝶,像鳥不是鳥,清明前後天上飛,就怕雨水澆。」一則謎語,既為我們描繪出風箏扶搖直上的芳姿,又道出了放飛的時令。

(早上海老記團 趙金華)

早上海頭條㉞ 志願者「老記」在周到平台連連發文收穫大;梅花未謝,春花已濃;春天就要吃這些「鮮」味…… - 天天要聞

香乾馬蘭頭是這個季節中必不可少的時令菜。馬蘭頭在清明之前的口感最為鮮嫩,清香氣十足,是上海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時鮮。新鮮的馬蘭頭略帶苦澀味,但焯水後會變得清香撲鼻。將切細的馬蘭頭拌入剁碎的豆腐乾,加鹽少許再淋上些麻油,就可以做成一道美味可口的冷盤——香乾馬蘭頭。

(早上海老記團 沈順南)

早上海頭條㉞ 志願者「老記」在周到平台連連發文收穫大;梅花未謝,春花已濃;春天就要吃這些「鮮」味…… - 天天要聞

春風拂柳,菜花金黃,是吃螺螄的好辰光。老知青相約到嘉定老秦家聚餐,一桌自己烹飪的,以螺螄為主打的菜肴,令大家又一次嘗到了舌尖上的美味。

(早上海老記團 王霞)

早上海頭條㉞ 志願者「老記」在周到平台連連發文收穫大;梅花未謝,春花已濃;春天就要吃這些「鮮」味…… - 天天要聞

近日,位於江寧路、澳門路口的一家名為「大骨.牛肉湯」的小吃店(原來是老盛興湯麵館)在社區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家店以其獨特的江西風味和上海本地口味的完美結合,為周邊居民提供了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於是,在鄰居小美的鼓動下,今天中午,我和先生也走進了這家小店,美美地品味了一下牛脊骨湯麵舞動味蕾的感受!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人要像榴槤一樣活! - 天天要聞

人要像榴槤一樣活!

前言「榴槤式生存法則」:扎人就是王道?這屆網友又開始作妖了!各位老鐵,今天不聊別的,就聊個帶味兒的——榴槤!最近有句話特火:「人要像榴槤一樣活」。咋地?這是想讓大家都變成「行走的臭刺蝟」嗎?一、先說說這「榴槤式人生」啥套路現在流行的「榴槤哲
專家學者齊聚「松盛園·醬油小鎮」縱論紹興醬文化歷史淵源和時代發展 - 天天要聞

專家學者齊聚「松盛園·醬油小鎮」縱論紹興醬文化歷史淵源和時代發展

紹興醬產業是歷史經典產業,也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紹興醬文化傳承發展研討會暨紹興文理學院高等人文研究院第13次學術沙龍,5月26日在「松盛園·醬油小鎮」舉行。30多位來自相關高等院校、學術機構和非遺保護協會的專家教授、文化學者齊聚一堂,聚焦產城人文融合、文化賦能歷史經典產業和非遺經濟,縱論源遠流長紹興醬...
端午節儀式感滿滿,笑看各位網友曬粽大PK! - 天天要聞

端午節儀式感滿滿,笑看各位網友曬粽大PK!

#分享城市新鮮事#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為了迎接這個隆重的節日的到來,端午節的儀式感必須要拉滿。大家都會進行包粽子划龍舟掛艾草飲雄黃等活動!其中包粽子吃粽子一般是我們端午節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由於地域不同,技術不一,於是乎就出現了多種千奇百怪
荔枝吃多了可能得荔枝病? 《本草綱目》中這樣記載 - 天天要聞

荔枝吃多了可能得荔枝病? 《本草綱目》中這樣記載

貢園,位於廣東茂名根子鎮柏橋村委會嶺腰村,素有「荔枝博物館」之美譽。這裡的古荔枝樹枝繁葉茂,千姿百態,其出產的白糖罌、妃子笑等優質荔枝更是聞名遐邇。貢園講解員介紹,樹齡49年以下結的荔枝,一斤價格是28元;樹齡100年到299年古樹結的果子,一斤賣到200元;千年古荔枝樹結下的果子,賣到2888元一斤,平均下來一顆...
老字號綠波廊菜單煥新,用本土特色說好上海美食故事 - 天天要聞

老字號綠波廊菜單煥新,用本土特色說好上海美食故事

豫園荷花池畔,綠波廊的雕樑畫棟間溢出新香。這家承載海派飲食記憶的老字號,暌違七年推出全新菜單——以全國地標食材為基底,在傳統與創新的交融中,續寫海派美食的國際化敘事。本土食材的「世界味覺對話」「中餐西做」的巧思,在松露豌豆方中盡致展現。這道江南傳統前菜經重塑後,以上海崇明白雲豆泥為底,調入義大利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