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菜豆腐
漢中菜豆腐又稱菜豆腐粥,製作歷史悠久。原在漢中是招待賓客的佳肴。以是大眾化的食品。其製作的主要原料是黃豆,經過浸泡,打磨成漿,用細籮或紗布濾去豆渣,煮沸,然後加入漿水菜酸湯點清待形成豆腐時,再濾出豆腐壓成塊。該豆腐質地細嫩,色澤清白如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吃法上有酸甜之分,用所剩的酸漿水加入大米煮熟,快熟時加入所制豆腐,粥熟食之酸香可口,特別食酸味豆腐時,配以油煎辣椒,蒜泥等拌成的佐菜,食之後清香意爽,餘味無窮。
漢中菜豆腐的由來
相傳在盛唐時期,漢中市西鄉縣桑園村住著一對青梅竹馬的年輕夫婦,男的叫趙山順,妻子名雪蓮,婚後相親相愛。雪蓮生了個胖小子,但產後身體十分虛弱,胃口不開,白米細面也不想吃。山順燴了一碗豆腐端來,可雪蓮只吃了幾口就推到一邊,說是「豆腐太硬、咽不下去。若是能做成軟軟的豆腐花花,再加點青菜葉子就好了」。
一天,他在煮大米稀飯時,心裡還想著做軟豆腐花的事,稀飯溢鍋了他才發現,忙舀水壓鍋,缸里水已用完,急得他直搔頭抓腮。雪蓮見丈夫著急的樣子,忙提醒他說:「快把案板上那碗豆漿倒進去」。山順忙把豆漿倒入鍋里,過了一會揭開鍋,只見上面漂起一層層豆腐花花。山順又驚又喜,趕忙把切碎的青菜撒進鍋里,熟後先舀了一碗端給妻子。雪蓮吃後,連聲說好,一連吃了三碗還沒吃夠。孩子滿月那天,山順做了一鍋青菜軟豆腐花花飯,請前來賀喜的親戚朋以們品嘗。都說這飯可口好吃,紛紛向山順詢問做法,爭相仿做。這樣,青菜軟豆腐花花飯就傳遍當地城鄉,傳到漢中各地,人們稱其為「菜豆腐」。
漢中菜豆腐做法
1、黃豆洗凈,發泡一兩個小時,充分發脹。2、黃豆打漿,一般用石磨,當然也可以用打漿機,只不過石磨做的味道更好。3、用細籮過濾,也可以用紗布。漏下均勻的槳,去掉豆渣,當然豆渣也是可以吃的。4、將豆漿煮沸。將漿水倒入,豆漿會很快結塊成豆腐花。也有用滷水、醋等點豆腐的,但漿水毫無疑問是最好的。漿水豆腐過濾後的湯還可以再次利用煮稀飯,味道也很美。5、將結塊的豆腐濾出,壓成塊。6、將剩下的漿加入大米煮稀飯。稀飯快熟時加入壓好的豆腐。煮熟。7、佐以香菜、辣椒、蔥蒜等調製的辣椒。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