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億濰柴動力,拿出殺手鐧!

2025年05月18日19:32:15 財經 1442

濰柴動力,發力了!

眾所周知,近幾年我國房地產行業正處在築底的關鍵時期。而作為下游市佔率超過40%的重卡發動機生產商,濰柴動力卻表現出了強有力的「逆周期」能力。

2025年第一季度,濰柴動力實現營收574.64億元,同比增長1.92%;實現凈利潤27.11億元,同比增長了4.27%。

與「逆周期」業績相輔相成的,是這家1200億龍頭不斷推進的資本布局。

據不完全統計,「濰柴系」已經有包括濰柴動力、濰柴重機在內的四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近2800億元,成為趕超「福耀系」、「三一系」等IPO財團的存在。

1200億濰柴動力,拿出殺手鐧! - 天天要聞

近期,濰柴動力又謀求子公司分拆上市,公司資本擴張的版圖,已經藏不住了。

1200億濰柴動力,拿出殺手鐧! - 天天要聞

分拆上市,全球資本的布局

其實分拆這個路,濰柴動力早有布局,只是有點崎嶇。

在內地IPO和再融資「收緊」的背景下,僅2024年上半年就有晶盛機電寶鋼股份大族激光等17家公司終止「A拆A」上市。濰柴動力也不例外。

濰柴動力旗下濰柴雷沃在2023年9月就謀求創業板上市,但2024年4月被迫中止了。另一家子公司火炬科技IPO籌划了四年,今年3月份也折戟了。

換句話說,2025年4月之前,濰柴動力的子公司內地分拆計劃,幾乎全部「熄火」。

而赴港IPO的熱潮,給了濰柴動力新方向。

美的集團寧德時代科大訊飛以及歌爾股份等頭部企業赴港融資興起,帶給了濰柴動力新的選項。

2025年4月8日,濰柴雷沃拿出「殺手鐧」重啟IPO,上市目的地「轉舵」到了香港。

1200億濰柴動力,拿出殺手鐧! - 天天要聞

香港資本市場具有「高國際化」的特點,一方面可以吸引全球資金,另一方面分拆後子公司獨立估值,也能避免與母公司業務混雜導致的估值折價。

如果能夠成功登陸,濰柴雷沃將成為濰柴系」第五家成功上市的企業,濰柴動力全球資本布局的野心,也進一步凸顯。

不過,火炬科技也剛中止了內地IPO,濰柴動力為什麼偏偏選中了濰柴雷沃呢?

1200億濰柴動力,拿出殺手鐧! - 天天要聞

年入近200億,農業機械的王者

首先要明確的是,兩家企業都是自己細分領域的「霸主」。

火炬科技是我國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汽車火花塞生產企業之一。而濰柴雷沃是國內規模最大、產品矩陣最完備的農業裝備企業。

此次選擇拆分濰柴雷沃,或許蘊藏著濰柴動力兩大考量:

一方面,規模、技術遙遙領先。

濰柴雷沃一直是濰柴動力年報中,單列的四家重要子公司之一。

所以即使IPO折戟後,不再更新審核數據,我們依舊能夠從濰柴動力的財務報表中「窺見」這家公司的絕對實力。

2024年濰柴雷沃共實現營業收入173.9億元,同比增長18.4%;實現凈利潤8.9億元,同比增長15.8%。

1200億濰柴動力,拿出殺手鐧! - 天天要聞

而根據此前披露的數據,火炬科技2021年才實現營收12.5億元,在規模上和濰柴雷沃並不是一個量級。

那麼,營收173.9億元,在農機行業中又是什麼分量呢?

根據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數據,2024年通過補貼系統實現的銷售收入達到1111.9億元。其中,濰柴雷沃以174億元的銷售收入位居第一,佔總銷售收入的16%。

而如果把範圍限定在濰柴雷沃主營的大中型拖拉機、三大類作物聯合收穫機中,公司的佔有率能達到35%~40%。

目前,濰柴雷沃的240馬力拖拉機產品已於2021年實現量產,是國內首台商業化CVT智能拖拉機,打破了國內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

換句話說,濰柴雷沃去二次IPO,成功的概率或許更大。

此外,濰柴雷沃的集群產品出口超過130個國家和地區,拖拉機、農用運輸車等產品出口量全國第一,國際化的香港市場也是個好「去處」。

另一方面,高漲的融資需求。

2024年濰柴雷沃的負債總額達到了154.58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6.94%,要遠高于吉峰科技、星光農機及一拖股份等農機企業,經營性負債壓力較大。

1200億濰柴動力,拿出殺手鐧! - 天天要聞

濰柴雷沃第一次IPO,募集資金的50億元中,就有10億元用來補充流動資金。對於濰柴雷沃來說,上市是緩解公司資金鏈緊張的有利途徑。

更何況,將這塊業務安置好之後,濰柴動力就有更多精力去打自己的「轉型硬仗」了。

1200億濰柴動力,拿出殺手鐧! - 天天要聞

新能源轉型,濰柴的必走之路

誰能想到,研發竟然能成為濰柴動力這家成熟製造企業的「頭等大事」。

2020年—2024年,濰柴動力的研發投入從60.13億元增長到81.99億元,同比大增了38.02%。而同期,營業收入僅同比增長了9.33%,凈利潤僅僅同比增長了26.4%。

1200億濰柴動力,拿出殺手鐧! - 天天要聞

在全行業新能源化成為大趨勢的背景下,作為傳統動力龍頭,濰柴動力將新能源作為戰略升級的重要方向,這才帶動了公司研發的大舉投入。

濰柴動力目前聚焦的是「燃料電池、混合動力、純電動」新能源路線。

首先,傳統發動機效率提升。

濰柴動力2024年推出了53%熱效率柴油機,第四次創造了世界紀錄。據測算,53%熱效率柴油機每年可節約燃油約3100萬噸,減少碳排放約9700萬噸。

2024年,濰柴動力的大缸徑發動機強勢突破,實現總銷量8132台,其中數據中心產品近400台,同比增長148%。

其次,專研動力電池

2018年之後,濰柴動力就開始投資加拿大巴拉德、英國希里斯、德國歐德思、瑞士飛速集團等企業,掌握氫燃料電池關鍵技術資源。

2025年3月28日,比亞迪與濰柴動力總投資超170億元共建的煙台電池廠,首台電池產品已經成功下線,開始為公司創收。

在4月9日回答機構調研時,濰柴動力也指出:力爭在2025年,實現新能源收入「翻番」。

1200億濰柴動力,拿出殺手鐧! - 天天要聞

最後,總結一下

濰柴動力不僅在行業低迷期展現出強勁的逆周期能力,更是一家資本布局的「王者」企業。如果此番濰柴雷沃能夠成功IPO,這對兩家企業來說將是一個全新開始。

以上分析不構成具體買賣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物流「硬支撐」助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兵團分區跑出外貿「加速度」 - 天天要聞

物流「硬支撐」助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兵團分區跑出外貿「加速度」

中新網烏魯木齊7月3日電 (李文婧)「司機們在物流園區裝卸貨,出園後不到一天就能到達哈薩克阿拉木圖,運輸效率很高。」霍爾果斯絲路榮騰物流有限公司安全負責人朱天洋近日受訪時說。 位於國家級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兵團分區的絲路榮騰跨境綜合物流園擁有標準庫房1.75萬平方米、理貨平台3285平方米、設備堆場76萬平方米。...
全國首家硬科技支行,3年「貸」出多個行業第一丨五篇大文章調研行 - 天天要聞

全國首家硬科技支行,3年「貸」出多個行業第一丨五篇大文章調研行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盧夢雪 見習記者 張萌 西安報道萬里絲路,能源動脈蜿蜒。守護沿線油氣管道安全,過去主要靠人工巡檢,效率低、風險大。如今,只需部署幾座智能無人值守機庫,無人機便能自主起降、晝夜巡護,單次飛行縱橫數十公里,效率提升26倍,異常識別準確率超95%。即便面對山區、沙漠等複雜地形,也能從...
申能吳忠熱電供熱擴容改造一期項目作為負面案例被通報 - 天天要聞

申能吳忠熱電供熱擴容改造一期項目作為負面案例被通報

按照年度「雙隨機·一公開」執法檢查計劃,以及吳忠市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兩查兩防提升」集中攻堅行動部署,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於近期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全市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產治本攻堅行動暨2025年度第一次綜合執法檢查,並將檢查情況進行了通報。本報注意到,申能吳忠熱電供熱擴容改造一期項目作為負面案例被通報。...
6月非農大超預期,美聯儲7月降息無望! - 天天要聞

6月非農大超預期,美聯儲7月降息無望!

非農數據火熱,失業率意外下滑,美聯儲7月降息夢碎,黃金應聲跌穿3320關口……周四,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非農數據好於預期,失業率意外下滑。美國6月非農就業人口錄得14.7萬人,高於預期的11萬人,前值由13.9萬人修正為14.4萬人。美國6月失業率錄得4.1%,低於預期的4.3%,低於前值的4.20%。6月平均每小時工...
外灘大會AI科創賽正式啟動:聚焦生活、金融、安全場景應用 - 天天要聞

外灘大會AI科創賽正式啟動:聚焦生活、金融、安全場景應用

2025 Inclusion•外灘大會科技智能創新賽(簡稱「外灘大會AI科創賽」)正式啟動,本屆大賽在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指導下,聚焦AI智能硬體、金融智能、AI安全等領域創新應用,設置人工智慧硬體科創大賽、AFAC金融智能創新大賽、2025•全球AI攻防挑戰
2025食界精緻餐飲投資論壇 | 圓桌對話:酒店餐飲如何突圍 - 天天要聞

2025食界精緻餐飲投資論壇 | 圓桌對話:酒店餐飲如何突圍

界面新聞記者 | 張瑤界面新聞編輯 | 湯威由上海報業集團|界面新聞主辦的2025食界精緻餐飲投資論壇暨食界榜頒獎晚宴於2025年6月26日在上海外灘W酒店圓滿落幕。這是界面新聞舉辦的第二屆精緻餐飲投資論壇。此次論壇特邀12位餐飲行業投資人、品牌主理人、企業高管、行業專家及美食家共同參與三場不同主題的圓桌論壇,聚焦中國...
今年投資人不去雍和宮,改找周易大師算命了 - 天天要聞

今年投資人不去雍和宮,改找周易大師算命了

找大師算風水,看裝修都是常態,就算是 LP 也不能免俗,找私藏大師上課,對照著機構合伙人照片算收益,這些屢見不鮮的現象,也都說明,就算是站在投資行業核心的 GP 、 LP 們也不能免俗。
銀行開卡不應變成「開盲盒」,風險防控也要踐行「金融便民」 - 天天要聞

銀行開卡不應變成「開盲盒」,風險防控也要踐行「金融便民」

辦理一張日轉賬額度5萬元的一類銀行儲蓄卡有多難?日前,南都7位記者分別前往珠海7家不同銀行開卡,最終僅一人完成目標。7月2日出街的南都「珠事測評」最新一期報道,聚焦銀行開卡服務進行體驗實測,結果令人唏噓。同一個業務,同一家媒體的記者,相同的開卡理由,但因銀行網點的不同,體驗也不盡相同甚至大相徑庭:最快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