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鍋包肉
編輯/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香菜
近半年來,#rwa屢屢成為關注焦點。
rwa(real world assets-tokenization)即#真實世界資產代幣化,本質上是基於真實世界資產在數字世界生成可交易的權證(token)。簡單來說,就是把現實資產,比如房子、大宗商品、金融票據等各類有形或者無形的資產,通過#區塊鏈技術 進行數字化、代幣化處理,使其能夠在區塊鏈或web3生態系統中進行表示和交易。
這麼說可能還有點抽象。按照筆者通俗的理解,其性質跟股票差不多。只不過現在的真實資產不是一家公司,而可能是任何一種資產(感覺有點像資產證券化的plus版,鏈上交易版)。
比如,#朗新集團(300682)與螞蟻數科合作,於2024年8月在香港完成國內首單#新能源充電樁rwa項目,金額1億元,投資者可通過代幣獲取充電樁收益權。
往大了說,這可以算得上是對投資界的顛覆。但回到現實來看,股票投資尚且還有那麼多未知,而rwa面對的底層資產類型更為多樣,這背後不僅有估值問題、投資回報問題、更有合規監管層面的挑戰。rwa這場投資革命究竟能走多遠,還有待觀察。
朗新集團憑藉rwa項目收穫了不小的關注,但比起同樣深耕於能源數字化領域的#遠光軟體(002063),朗新集團算不上優異。實際上自2024年起,朗新集團已經踏上了虧損之路。
一、營收困局,陷增長乏力
朗新集團和遠光軟體都聚焦於#電力能源行業,在能源數字化領域佔據重要地位。
朗新集團形成了能源數智化、能源互聯網、互聯網電視三大業務板塊。其中,能源數智化業務營收佔比約48%,主要為#國家電網、#南方電網、#電力能源集團 等提供用電領域的軟體解決方案;能源互聯網業務約佔營收40%,主要提供生活繳費、聚合充電、虛擬電廠等電力服務場景。
遠光軟體深耕能源行業信息化服務,核心業務涵蓋數字企業、人工智慧、智慧能源、數據資源整合及服務四大領域。其中數字企業是核心支柱,佔總營收66.57%,主要服務於電網企業、發電及地方能源企業、水電工程、建築施工和裝備製造企業、其它央企、綜合性地方國企及醫療服務企業等,提供智慧財務等管理系統。
來源:2024年度數據, 朗新集團(左)遠光軟體(右)
數據顯示,近幾年,朗新集團和遠光軟體營收增長均顯乏力。
2024年,遠光軟體實現總營收23.98億,僅同比增長0.4%。進一步分地區來看,南方地區收入同比下降了31.18%。
據遠光軟體介紹,收入下降主要因電網財務管理平台已經完成全面推廣應用,集中建設高峰期已經完成,而非財業務方面尚未形成規模化。簡單來說,就是遇到了市場瓶頸。
無獨有偶,2024年,朗新集團實現總營收44.79億,同比下降5.24%。三大業務中,能源數智化業務、互聯網電視業務收入均有所下滑。
近幾年,朗新集團這兩類業務整體處於收縮狀態,其中非核心業務如數字城市、工業互聯網以及電視機頂盒業務均已被剝離。
來源:朗新集團2024年年報
朗新集團唯一表現不錯的是#能源互聯網業務,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17.63%,但憑一己之力,顯然還不足以力挽狂瀾。拉長時間段來看,朗新集團營收增長已經連續多年疲軟。
來源:同花順-朗新集團
二、盈利承壓,重銷售輕研發
比起收入,朗新集團更大的問題是虧損。
2024年,遠光軟體毛利率55.61%,而朗新集團毛利率只有41.26%。其中,第一大主業即為電力能源客戶提供軟體服務的能源數智化業務,毛利率只有33.99%,比起遠光軟體,差了小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能源互聯網業務毛利率反倒較為可觀,接近50%。
來源:同花順-朗新集團
現如今,能源互聯網業務已成為朗新集團的重頭戲。隨著能源互聯網收入佔比逐漸增加,理論上,朗新集團毛利率預計也將有所改善。2025年一季度,朗新集團毛利率也確實有所提升,達48.39%。
只是,隨之增加的可不僅僅是毛利率。
能源數智化業務服務於電力能源客戶,to b業務銷售費用率相對較低。2020-2021年,朗新集團的銷售費用率還不到7%。遠光軟體亦是如此,近幾年銷售費用率基本都是個位數水平。
然而,朗新集團越來越倚重的能源互聯網業務主要包括:生活繳費——是為用戶提供電水燃熱等線上繳費;聚合充電——是為新能源車主提供充電樁服務;虛擬電廠——是為分散式光伏場站提供運維監測、清分結算等運營服務。
從數據來看,這類業務毛利率雖然更高,但銷售費用顯然也不低。
數據顯示,近幾年,朗新集團銷售費用逐年增長。2024年,銷售費用率已增至18.12%,2025年一季度進一步提升至23.23%。銷售費用憑一己之力,消耗了近一半的毛利率。
來源:ifind-朗新集團銷售費用
而除此外,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朗新集團和軟廣軟體,本質上是以軟體開發為基礎,研發本就是重中之重。2024年,遠光軟體研發費用率高達27.16%(另外還有18.46%的研發投入做了資本化處理,沒有計入費用),遠超銷售和管理費用支出。
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然而朗新集團有巨額銷售費用在前,留給研發的空間並不多。2024年,朗新集團研發費用率只有11.86%(研發資本化比例1%)。
但即便如此,再加10%左右的管理費用率後,朗新集團仍然入不敷出。2024年、2025年一季度,凈利率分別為-10.82%、-1.54%。
三、併購與賒銷,成隱性雷區
除了基本的入不敷出外,朗新集團還面臨一些其他問題。
2024年,朗新集團產生資產減值損失和信用減值損失,合計多達3.5億,約佔總營收8%左右,嚴重加劇虧損。
其中,資產減值損失背後,最大的風險點是商譽。2024年,朗新集團產生商譽減值1.7億。關鍵是減值之後,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朗新集團商譽仍然高達11.50億。這部分商譽主要是併購邦道科技產生的,邦道科技是公司能源互聯網業務的主要經營主體。如果能源互聯網業務能夠一路向上倒還好,否則面臨的就是業績和商譽的雙重打擊。
至於信用減值損失,折射的是應收賬款問題。這一點是由企業的客戶性質決定的,應收賬款自然不會太少。遠光軟體亦是如此,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2024年,朗新集團、遠光軟體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分別高達177.37天、246.22天。
這種不定時產生的一些損失,單獨看或許不足以致命。然而對於本就處於困境、勉力維持的企業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註: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