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超市搶購潮:中國商品何以成為「救市」硬通貨

2025年04月05日19:13:04 財經 1797

2025年4月初,美國多地超市上演了一幕幕「中國商品爭奪戰」:貨架上的家電、日用品、食品被一掃而空,消費者甚至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囤貨攻略」。這場由美國加征關稅引發的搶購潮,不僅暴露了美國消費市場對中國商品的深度依賴,更揭示了貿易保護主義政策與全球化供應鏈之間的尖銳矛盾。

美國超市搶購潮:中國商品何以成為「救市」硬通貨 - 天天要聞

一、搶購潮的導火索:關稅政策與消費者恐慌

美國特朗普政府於2025年3月底宣布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商品加征關稅,涵蓋電子產品、服裝、食品等多個領域。政策尚未正式落地,美國民眾已掀起「未雨綢繆」式囤貨熱潮。消費者擔憂,一旦關稅生效,商品價格將普遍上漲30%以上。

紐約市民約翰·史密斯的經歷頗具代表性:他輾轉多家商店,最終以「搶購最後一台中國品牌電視機」告終。社交媒體上,「如何囤積中國商品」的教程視頻播放量突破百萬,進一步放大了恐慌情緒。

美國超市搶購潮:中國商品何以成為「救市」硬通貨 - 天天要聞

二、中國商品的逆勢突圍:從「低價標籤」到「不可替代」

儘管美國政府試圖通過關稅削弱中國商品的競爭力,但現實卻走向了反面。美國消費者用行動投票,將中國商品推上「硬通貨」地位,其背後是多重因素的交織:

1. 性價比的絕對優勢

中國製造的「物美價廉」基因,在通脹壓力下被放大。例如,疫情期間中國速食麵因「便宜、耐囤、口味多樣」風靡美國;海信4K電視憑藉AI畫質優化功能,在高端市場與本土品牌分庭抗禮。

2. 供應鏈的深度綁定

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約60%的全球採購商品來自中國,其「天天低價」策略高度依賴中國供應鏈。即便面臨關稅壓力,短期內也難以找到替代來源。

3. 消費心理的轉變

美國消費者對中國商品的認知正從「低端代工」轉向「品質創新」。某款中國設計的「果盤」在亞馬遜上被追捧為「藝術品」,折射出文化認同與品牌價值的提升。

美國超市搶購潮:中國商品何以成為「救市」硬通貨 - 天天要聞

三、政策反噬:誰在為貿易壁壘買單?

這場搶購潮暴露了美國關稅政策的雙重困境:

- 消費者負擔加重

歷史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對華加征關稅後,消費者每月額外支出14億美元。此次政策若落地,普通家庭的生活成本將再度攀升。

- 企業陷入兩難

沃爾瑪、開市客等零售巨頭試圖通過施壓中國供應商降價轉嫁成本,但遭中國商務部約談警告。供應鏈斷裂風險下,企業不得不提前囤積一年庫存,進一步推高運營成本

- 經濟連鎖反應

美股在政策公布後兩日內蒸發47萬億美元市值,人民幣則逆勢上漲1000點。市場用腳投票,凸顯對貿易戰的悲觀預期。

美國超市搶購潮:中國商品何以成為「救市」硬通貨 - 天天要聞

四、深層啟示:全球化不可逆與共贏邏輯

這場搶購潮的本質,是全球化分工與單邊主義碰撞的縮影。美國試圖通過關稅保護本土產業,卻低估了中國商品在剛需領域的不可替代性。正如《華爾街日報》所言,「貿易保護主義未能削弱中國製造,反而讓美國消費者自食其果」。

未來挑戰與出路:

1. 供應鏈韌性建設:企業需平衡成本與風險,探索多元化採購,但短期內難以擺脫對中國製造的依賴。

2.多邊協商機制:中美企業共同呼籲通過技術合作、關稅豁免談判等方式分攤成本,而非單邊施壓。

3. 消費市場教育:中國品牌需持續提升技術含量與品牌形象,扭轉「低價傾銷」的刻板印象

美國超市搶購潮:中國商品何以成為「救市」硬通貨 - 天天要聞

結語:搶購潮背後的「真香定律」

當美國主婦將中國口紅加入購物車,當企業高管為搶購中國電視奔走,這場荒誕的搶購潮已超越商業範疇,成為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寓言。它證明:人為築牆終將困住自己,唯有開放合作方能破解困局。或許,美國超市空蕩的貨架,正是對貿易保護主義最辛辣的諷刺。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中美貿易戰再爆「關稅核彈」!中國開啟強力反制措施 - 天天要聞

中美貿易戰再爆「關稅核彈」!中國開啟強力反制措施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路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中美兩國作為世界兩大經濟體,其貿易往來本應是推動全球經濟前行的雙引擎。而美國單方面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 34% 的 「對等關稅」,再次將中美貿易戰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
金價突然暴跌! - 天天要聞

金價突然暴跌!

4月5日,#金價連續跳水#衝上熱搜第一。4日,紐商所6月黃金期價收於每盎司3035.40美元,下跌2.76%,抹去了本周早些時候的漲幅。隨著全球貿易爭端加劇,投資者大量拋售黃金,以彌補市場大跌帶來的損失。本周國際金價累計下跌2.53%。據媒體報道,4月3日上午,周大福足金(首飾、擺件類)、六福珠寶足金999、周六福足金飾品境內價...
熱搜第一!金價,接連大跌 - 天天要聞

熱搜第一!金價,接連大跌

4月5日,#金價連續跳水#衝上熱搜第一。4日,紐商所6月黃金期價收於每盎司3035.40美元,下跌2.76%,抹去了本周早些時候的漲幅。隨著全球貿易爭端加劇,投資者大量拋售黃金,以彌補市場大跌帶來的損失。本周國際金價累計下跌2.53%。
專家稱關稅不會輕易加速供應鏈迴流 - 天天要聞

專家稱關稅不會輕易加速供應鏈迴流

來源:環球市場播報2025 年 2 月 21 日,在美國伊利諾伊州門多塔的 HCC 工廠,一名工人在焊接鋼管,HCC 是一家用零部件製造聯合收割機的公司。專家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希望他的關稅政策能開啟美國製造業的復興,但現實並非如此簡單
慘烈,美股兩天蒸發7.61萬億美元;馬斯克財富一周縮水280億美元;尹錫悅被罷免,誰是下一任韓國總統 | 一周國際財經 - 天天要聞

慘烈,美股兩天蒸發7.61萬億美元;馬斯克財富一周縮水280億美元;尹錫悅被罷免,誰是下一任韓國總統 | 一周國際財經

每經記者:蔡鼎 宋欣悅 蘭素英 鄭雨航 岳楚鵬 每經編輯:何小桃,蘭素英 ◆ 北京時間4月3日凌晨,特朗普在白宮簽署兩項關於所謂 「對等關稅」的行政令。此舉一出,直接在華爾街引爆一場史無前例的「自殘式」拋售。短短兩個交易日內,美股(不含OTC)公司總市值累計蒸發達7.61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5.3萬億元)。納指從今年2...
特朗普的關稅:9.2 萬億債務到期前的一次豪賭!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的關稅:9.2 萬億債務到期前的一次豪賭!

大多數人聽到「關稅」時,都會想到價格上漲和貿易戰。但特朗普政府最新推出的關稅不僅僅是下意識的保護主義舉措,他有他的如意算盤。 實際上,這是一項高風險的努力,真正目的是建立槓桿和資源來管理美....
AWE2025現場直擊:長虹家電全面AI化 演繹品牌躍升新路徑 - 天天要聞

AWE2025現場直擊:長虹家電全面AI化 演繹品牌躍升新路徑

3月20日,萬眾矚目的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以下簡稱AWE2025)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盛大啟幕。開展首日,長虹發布了首款治癒系AI TV、客餐廳PRO共享空調、面向低空經濟的通信模組等產品,彰顯了長虹家電全面AI化和為低空經濟等新興行業提供賦能支持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