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最先進,當然少不了機械強國德國和世界第一農業強國美國了,今天就用一組非常龐大的動圖來展現兩個國家各自的機械魅力,絕對能讓你嘆為觀止——
德國機械
先來看看德國的——

自動化穀物收割機
▼


垛草堆是這樣製作出來的
▼

然後是這樣被
一個個帶走的
▼

田間作業是這樣操作的
▼

乾淨利索、整齊劃一
▼

道路兩側的除草機
是這樣工作的
▼

自動規避障礙物
▼

森林中的伐木機是這樣的
不知道以為是變形金剛呢
▼

如此高的工作效率
實在令人咋舌
▼

森林不能只砍不種
所以人家又製造了植樹機
將樹苗規整地放進裝置內
▼

「挖個坑埋點土
數個12345」
一棵棵小樹苗
就這麼出生了
▼

樹長大了又想移走咋辦?
那也沒問題,幾分鐘搞定
第一步:
四爪手臂切開地面
將樹連根挖出
▼

第二步:
連土帶樹
運至新樹坑中
▼

第三步:
放好、走人
▼

在德國自動化收割機有多種
你可以選一台去摘花
▼

花朵都順著通道吸入儲藏桶
▼

可以選一台去摘菜
▼


也可以選一台摘葡萄
所到之處,根莖留下
葡萄全帶走
▼


針對不同的水果
德國人設計了不同的機器
看看這個7人採摘小組
左右各三人,中間一人指揮
工作效率成倍增長
▼

仔細觀察一下
每個工位都充滿了黑科技
▼

摘回來的橙子
可放進機器中去皮
▼

全程自動化
▼

蔬菜去皮也沒問題
比如這台胡蘿蔔去皮機
▼

自動化機械鋪設鐵路
▼



公路隔離帶安裝、拆除一體化
▼

自動化修剪機
這圈畫的絕對圓
人以後都不用在室外
風吹日晒地工作了
▼

德國人民追求的
除了外形科幻、技術先進之外
更追求絕對高品質
看看人家1928年產的摩托車
只要堅持保養
近百年後還能打著火
▼

騎上去一轟油門
照樣帶你尋找詩和遠方~
▼

美國機械
要說到農業機械,當然跑不了世界第一農業大國美國啦,再來看看美國的機械——




強迫症都被這些整齊劃一的鏡頭治癒了,
神清,氣爽。

圖中是美洲小麥的聯合收割,
往往有數台收割機一起作業。

一般農場佔地約1萬2千畝,
大約相當於1142個正規足球場。

機器每個小時能前進6000米,
完整收割這樣一片麥田,需要2個月左右。

巨型收割機在麥田裡游曳,
俯視如同「赤色要塞」。

遠看收割機車隊,又如萬馬奔騰,
按照自己的賽道筆直前進。

收割的同時有卡車接應,
直接將收滿的小麥送走。

在寬闊無邊的田地中開著收割機一路干到底,
像在初雪後的雪地里踩腳印一樣爽。

這鏡頭,我能看一下午。

而割麥子這種視覺舒適的操作,
目前已經存在於現代農業的各個流程。
我們從耕地開始看:就像是在切蛋糕。

遠景整齊度感人。

翻土機特寫的翻土過程

這工作效率也太快了

轉彎是翻土刀具是懸在空中的

翻土機正在作業

太陽能灌溉系統,
精準制定灌溉的量與範圍
場面像是一場大型舞會。

每次灌溉的場面都頗為壯觀。

另一種中心旋轉灌溉系統,
則是以灌溉機器為中心旋轉澆水,
看起來有點平常。

然而這能讓麥田呈現出規則的圓形。

收割的時候則可以按照圓形旋轉收割,
每一場都是強迫症的盛宴。
而收割機的各種外設可以瘋狂斬殺不同的作物。
收割西紅柿的「未來裝甲」,
這邊收割,那邊將處理好的果子直接投入貨車。

走過一片綠地,只帶走紅色。

收割南瓜,俯視像是在玩吃豆人。
凌亂的南瓜,被鏟車排成整齊的一排。

然後被切割車用帶刺的輪胎從路上紮起。

之後順著履帶送入車中,切開進行取籽。

廢棄的部分被攪碎後,直接棄之車外。

視覺舒爽當然不是現代農業的最大意義,
徹底改變人類的生存環境才是終極目標。
大規模發展現代農業的美國,
農戶出產的糧食80年前只能勉強養活自己,
而到了現在,一家農戶能供給上千人。

效率提升得益於水利系統、數控同行交流群:593348891科學施肥,
以及強大的機械化覆蓋。

數字化的機器,可以傻瓜式操作,
大大降低使用門檻。

隨著機械的智能化發展,
更靈敏、可變形的收割機也已經在設計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