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月18日,美國和俄羅斯代表團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開始舉行會談,這也是自上周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後,雙方開始尋求重啟跌入谷底的雙邊關係,同時成立解決烏克蘭衝突談判小組。而自從俄烏衝突後飆升的金價形勢可能首次發生重大轉變。有分析認為,在當前的上漲周期中,金價可能正在接近峰值,甚至可能隨著俄烏和平談判的開啟已經見頂。
成立解決衝突談判小組
據新華社2月18日晚間最新報道,俄羅斯和美國官員第一階段會談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結束。
這是2022年2月俄烏衝突升級以來美俄之間最重要的對話。俄方參與會談的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和總統助理烏沙科夫。美方參與會談的則是國務卿魯比奧、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和總統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也在會議現場。
烏沙科夫在會後表示,俄美會談進行得「不錯」,雙方就所有議題進行了嚴肅對話。美國國務院則表示,在會談中決定成立消除刺激兩國關係因素諮詢機制,此外還決定成立解決烏克蘭衝突談判小組。
另據新華社報道,普京此前向俄代表團下達了3項任務:討論恢復正常關係、討論開始關於烏克蘭問題的可能談判,以及討論最高層接觸的前景。拉夫羅夫則補充說,此次不可能討論向烏克蘭做出領土讓步的問題。
俄羅斯方面表示,不反對烏克蘭加入歐盟,但是在涉及安全、防禦或軍事聯盟的問題上,俄羅斯的立場則完全不同,普京本人曾多次表示,如有必要,他願意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進行會談。
根據俄美兩國代表團在沙特會見的情況,普京與特朗普或許會進行會見。就在會面舉行之際,有消息稱特朗普已通知歐洲官員,他希望在西方復活節(4月20日)之前實現俄烏衝突停火。和談方案可能會在幾周甚至幾天內出台。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此前曾表示,普京與特朗普會晤的籌備工作可能需要數周或數月的時間。而對於停火的進度,相關官員認為,相比特朗普要求的復活節之前,在今年年底達成協議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國際輿論認為,由於雙方都較為謹慎,此次會談很難取得突破性進展。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塔米·布魯斯在利雅得對媒體說,此次美俄會談是特朗普和普京通話「後續」,美方將觀察俄方對烏克蘭問題談判的誠意。
針對此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18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關於烏克蘭危機,中方始終認為對話談判是解決危機的唯一可行出路,始終堅持勸和促談。我們樂見一切致力於和平的努力,包括美俄達成的和談共識。同時我們期待,所有當事方和利益攸關方都能適時參與到和談進程中。
「不讓歐洲參與」
特朗普政府近期在烏克蘭、俄羅斯以及歐洲防務等問題上的舉措,讓歐洲官員既震驚又措手不及。在日前召開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特朗普任命的烏克蘭和俄羅斯問題特使凱洛格的有關表態引發廣泛爭議。他說,「美國斡旋下的俄烏談判將不會讓歐洲國家參與」。
在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提議下,歐洲多國領導人當地時間17日在法國首都巴黎舉行緊急會議,商討烏克蘭局勢和歐洲集體安全等議題。當天出席會議的包括法國、德國、英國、義大利、波蘭等國領導人,以及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北約秘書長呂特。會議持續約3個小時。
在歐盟看來,眼下的問題不僅是烏克蘭的未來,還涉及歐洲自身的安全架構。馮德萊恩表示:「歐洲的安全處於一個轉折點。是的,這關乎烏克蘭,但也關乎我們自己。我們需要一種緊迫的心態。我們需要增加防禦。我們現在就需要這兩樣東西。」波蘭總理圖斯克回應道:「既不急於行動,也不應膽小。」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分析稱,當前,特朗普政府在俄烏衝突問題上的訴求非常明確,就是需要一個「快速停火」方案,這與歐洲方面的訴求存在明顯差異。對美國來說,就像此前美國高官所公開表示的那樣,歐洲的安全不再是美國重要的戰略關注,這顯然和歐洲把自身的安全利益放在首位的考慮有非常大的矛盾。
崔洪建認為,歐洲希望和烏克蘭形成密切合作,和美國以及俄羅斯形成一個所謂的三方博弈的格局。而如果歐洲不能坐上談判桌,很可能會連帶犧牲掉歐洲的安全利益。崔洪建進一步分析指出,歐洲各國未來在解決烏克蘭危機以及處理歐美關係上,會採取一系列措施來應對美國的做法。
會影響金價嗎
黃金作為避險資產,在俄烏衝突中展現了極強的抗風險屬性。但正如一場戰爭引發了由央行購買主導的黃金熱潮一樣,和平的到來也可能引發金價的下滑。
近日美俄談話消息傳出後,連續暴漲7周、頻頻創下歷史新高的金價首次「跳水」。2月14日,黃金失守2900美元關口,創下本輪上漲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17日開盤,現貨黃金跌破2880美元/盎司,日內下跌0.1%。
不少聲音好奇,黃金牛市是否已經走完?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預計,到今年年底金價將回落至每盎司2700美元,甚至可能低至每盎司2400美元,即12個月前的價格水平。「如果俄烏達成潛在的和平協議,這種情況可能會出現。」
摩根士丹利表示,自2022年以來黃金的最新驅動因素——央行購買,似乎仍然強勁,但不一定呈現出上升軌跡。該銀行表示:「世界黃金協會上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央行去年第四季度的購買量強於預期,達到333噸(同比增長54%),2024年為連續第三年購買量超過1000噸,約為俄烏衝突爆發前平均購買速度的兩倍。」
不過,也有人堅定看好黃金價格。「黃金仍是大宗商品市場中最具信心的交易推薦,主要受到結構性(央行購金)和周期性(etf買盤)因素的驅動。預計到2026年第二季度,金價將達到3000美元/盎司。」高盛分析師在最新報告中稱。國盛證券則認為,2025年或許難以復刻2024年的大漲行情,更有可能是震蕩反覆式的上漲。
北京商報記者 趙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