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養老金賬戶開不開?買什麼?怎麼配?

2024年12月25日08:42:03 財經 1316

個人養老金賬戶開不開?買什麼?怎麼配? - 天天要聞

2024年12月15日,個人養老金賬戶,正式從部分城市試點,轉向全國全面推廣。

有朋友算了筆賬:如果月入8K,適用個稅3%檔位,那麼每年頂格繳納個人養老金1.2萬元,則可免稅360元;但考慮個人養老金存在3%的支取稅率,所以在理想狀態下,月入8K(年收入9.6萬元)及以下的朋友,似乎沒有利用個人養老金節稅的作用。

具體月收入和節稅金額的對應關係,我用豆包AI做了個表:

個人養老金賬戶開不開?買什麼?怎麼配? - 天天要聞

數據來源:人社部官網;統計截至:2024.12.15

因為不能有效節稅,所以就不投個人養老金賬戶了么?我有條件地反對這個觀點。

反對,是因為個人養老金是一種非常有效、類似「強制儲蓄」的手段。許多朋友生活拮据的主要原因,是不注意財務規劃。個人養老金,對這部分朋友而言,可能是一種培養健康消費、投資習慣的良好工具。

有條件反對,是因為部分朋友可能確實騰不出資金。如果每月1K、全年1.2萬都不一定能存下來,那也不必要硬摳這部分資金,讓自己活得更加困頓。好好生活,我們來日方長。

上面的邏輯,如果在引言部分展開,就會顯得文章頭重腳輕。所以,我會通過正文三段論,具體給出我對個人養老金賬戶配置方案的看法:

1、個人養老金賬戶重不重要?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心態利用個人養老金賬戶?

2、個人養老金賬戶可以投資哪些金融產品?它們各自的風險收益特徵如何?

3、個人養老金賬戶配置的兩種思路。

請看正文。

一、個人養老金賬戶的必要性

1994年,世界銀行對全球各種亂七八糟的養老金制度,進行了匯總歸納,並給出了「養老三支柱」模型:

第一支柱由國家主導,存在法律強制性,一般被稱為公共養老金制度;

第二支柱由企業發起,需要與員工協商後執行,一般被稱為企業年金制度

第三支柱由個人決策,國家提供一定政策優惠,一般被稱為個人養老金制度

宏觀經濟學中,有個概念叫「蒙代爾不可能三角」,意思是,一個經濟體,不可能同時實現貨幣政策獨立、資本自由流動和匯率穩定。這個理論套用在養老金制度上,同樣存在「不可能三角」:一種養老金制度,不可能在儘可能擴大覆蓋人群的情況下,還保有較高的退休後養老金,同時做到長期持續。

比如第一支柱,覆蓋廣、可持續,但退休後養老金相對偏少;再比如第三支柱,可持續、退休金高,但覆蓋人群少。第二支柱各種都沾一點,但特徵均不明顯。

事實上,各國之所以在養老金政策發展中,形成「三支柱」模型,就是為了儘可能同時滿足「養老不可能三角」的三個方面。

落地到我國實際情況,第一支柱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完成全面普及;但第二支柱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普及率則顯著偏低——根據新華社2023年12月的報道《積累金額首破三萬億元,企業年金如何惠及更多職工?》,我國第二支柱覆蓋率約15%(僅統計滿足資格的人群),對比歐美髮達國家,平均覆蓋率超過50%。

綜上,作為第三支柱的個人養老金制度,是對我國第二支柱的一種有效補充。建議朋友們,能參與就參與。

說了這麼多個人養老金政策的作用,對於可能還有20、30年才能退休的朋友們來說,或許也不夠直觀——退休多領1000塊,和現在多花1000塊,活在當下好像更愜意。

如何平衡當下的需求,和遠期的規劃,成書於西漢時期的《禮記》,就給出過明確解決方案:「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量入為出」——通過對三十年收支情況的綜合考量,來制定國家財政計劃;並根據收入的多少,來安排支出。

《禮記》的討論內容,雖然圍繞國家財政展開,但執行思路,對我們個人同樣適用。比如我們在具體消費時,也需要量入為出,不能損害個人現金流

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即使大家不考慮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養老「本職」,也可用它來規劃自己的消費、投資習慣。

二、個人養老金賬戶可以投什麼?

2022年個人養老金賬戶推出時,養老目標型公募基金產品被同時納入了投資範圍。

養老保險,大名鼎鼎;養老理財,有所耳聞;養老基金,好像沒聽過?其實早在2022年個人養老金賬戶推出前,目標日期型和目標風險型養老基金產品,已經成功運行了4年(2018年前,我國確實存在目標日期和目標風險型公募基金產品,但並未被設計為養老導向)。

相關媒體在2022年,對當時個人養老金賬戶可投資的四類金融產品,進行過簡單梳理:

定期存款:持有期固定,到期前不可贖回;底層資產透明;

銀行理財:持有期大多固定,到期前不可贖回;底層資產不透明;

養老保險:持有期固定,到期前不可贖回;底層資產不透明;

公募基金:持有期固定,到期前不可贖回;底層資產相對透明。

這裡沒有統計上述四類金融產品的收益特徵,因為除定期存款外,其餘金融產品並沒有統一產品設計標準。這就導致同類產品,實際持有的權益類、固收類資產的比例,可能南轅北轍。

以養老目標公募基金產品為例,雖然均為FOF,絕大部分基金資產均投資於其它公募基金產品,但有些FOF更關注收益,所以權益類基金持倉佔比更高;而另一些FOF可能更關注回撤,所以固收類基金持倉比例更高。

評價金融產品的優劣,顯然不能僅統計其表面收益情況。投資者需要穿透金融產品的底層持倉,才能獲取其真實的風險收益評價。

這也正是問題所在。

我在某銀行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後,分別翻閱了存款、理財、保險、基金等養老金融產品的合同、定期報告,發現存款類產品幾乎沒有信息披露;理財、保險類產品,雖然定期公布產品運行報告,但具體披露內容沒有統一標準,實際信披透明度因產品而異;僅基金類產品,因為要求統一、明確,信披透明度相對較高。

產品封閉期偏長(大多至少持有一年),可能也是個人養老金賬戶2022年推出時,居民反響並不強烈的原因之一。

或許考慮到提高個人養老金賬戶可投資產品的信披透明度,以及申贖靈活性,該項政策於2024年全面推廣時,將指數基金產品納入了可投資池。

三、個人養老金賬戶配置的兩種思路

老讀者們都知道,我在2022年建號時,最早上各平台熱門推薦的文章,就是解讀各只紅利指數。所以本次85隻指數基金新納入個人養老金賬戶投資池後,我在第一時間翻閱了紅利風格指數的相關產品合同。

易方達中證紅利ETF聯接Y(022925)為例,該產品每日可申贖;且跟蹤中證紅利指數,具體持倉可在中證指數官網實時追蹤。可以說,指數基金納入個人養老金賬戶投資池後,投資者的持倉透明度和申贖靈活性得到大幅提升(但資金不能從個人養老金賬戶取出,僅可另投其它產品,或以活期存款性質存在)。

個人養老金賬戶開不開?買什麼?怎麼配? - 天天要聞

數據來源:易方達基金官網

既然個人養老金賬戶的指數投資過程,和投資者在其它平台的操作流程基本一樣,那麼我們配置投資組合的底層邏輯,本質上是相通的,比如靈活定投和杠鈴組合。

什麼是靈活定投?

個人養老金賬戶開不開?買什麼?怎麼配? - 天天要聞

定投攤薄成本的原理,大家應該都清楚,就是上圖所示的「微笑曲線」——投資者在指數下跌過程中不斷買入,持續拉低自身持倉成本;一旦趨勢反轉向上,投資者可以快速由虧轉盈。

靈活定投的判斷標準並無統一規定,其核心邏輯是判斷指數在長周期內所處位置。所以,大部分投資者常用的判斷標準,是指數歷史PE百分位。比如,指數低於20%歷史PE百分位時,加倍定投;指數位於20%-50%歷史PE百分位時,正常定投;指數位於50%-80%百分位時,停止定投,甚至逐步贖回;指數超過80%歷史PE百分位時,清倉。

上述具體數字區間僅為案例展示,並非投資建議,大家應該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靈活調整。

說完靈活定投,那什麼是杠鈴配置呢?

個人養老金賬戶開不開?買什麼?怎麼配? - 天天要聞

現代組合投資理論的提出者、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馬科維茨,在進行大類資產收益相關性測算時發現,投資者配置一攬子相關性較低的資產,可以儘可能壓低風險敞口,同時提升潛在收益率

將馬科維茨的組合投資理論,落地到指數投資過程中,就可以圍繞市場大β和高收益高波動α,構建一個杠鈴組合。

以本次85隻新納入指數基金產品為例,市場大β,我們可以選擇包括易方達中證A500ETF聯接Y(022930)在內的龍頭寬基,或者易方達中證紅利ETF聯接Y(022925)這樣的紅利風格產品;高收益高波動的α,我們可以選擇包括易方達創業板ETF聯接Y(022907)易方達上證科創50聯接Y(022895)在內的成長風格產品。

滿招損,謙受益。我說了這麼多,也只是一家之言,大家更需要聽聽專業基金經理的詳細分析。易方達基金在12月27日晚19時,策划了一場名為《Tell Me Y》養老專題直播活動。我看參與嘉賓,主要包括龐亞平總等實際管理養老基金Y份額的基金經理。大家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及時參與。

總結,利用個人養老金賬戶投資指數基金Y份額,具體投資邏輯與其它平台並無區別,反而還能享受更優惠的費率優惠。建議大家不要放棄每年1.2萬元的配置機會。

四、最後的話

2019年,時任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長的洪磊,曾經發表過一篇演講,其中的一個核心觀點,就是國內需要培養健康的風險投資氛圍——市場的歸市場,不能讓財政對所有投資行為,進行無限制兜底。

5年時間白駒過隙,隨著無風險利率的快速下行,培育全社會風險投資氛圍,似乎從一件「可選」決策,變成了一種「必須」選擇——當固收類資產提供的票息收入性價比快速降低時,投資者必須向風險要收益,但又不能將投資行為變為賭博。

個人養老金賬戶必須退休後才能領取,這天然為國內資本市場,提供了一批20、30年久期的配置資金。或許,國內的風險投資理念建設,正在迎來新的契機。

最後的最後,做個提醒:個人養老金賬戶提供的個稅優惠額度,每個自然年滾動刷新。2024年僅剩最後幾天了,有需要的朋友們,不要錯過時間窗口。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上所有邏輯均建立在我個人對公開資料的理解上,不一定符合特定投資者的具體投資需求。建議大家從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資金情況等角度出發,合理進行資產配置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僅1699史低的驍龍8 Gen3直屏旗艦機,太刺激了! - 天天要聞

僅1699史低的驍龍8 Gen3直屏旗艦機,太刺激了!

之前小智說了,本月會有一大波的新機發布,均搭載高通和聯發科的新處理器,尤其是高通的驍龍8s Gen4機型眾多。不過對於驍龍8s Gen4新機的定價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曝光,但外界普遍認為這批新機會比較尷尬,因為驍龍8s Gen4的性能處於不上不下的水平
強悍性能和智慧體驗並駕齊驅 OPPO Pad 4 Pro評測 - 天天要聞

強悍性能和智慧體驗並駕齊驅 OPPO Pad 4 Pro評測

縱觀近兩年手機市場,在性能上格外內卷,就連3000元左右的中端機型也會配上當年最新的旗艦處理器。反觀平板電腦市場,基本上都是選擇的當年中端處理器或者上一代的旗艦處理器。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這和它的產品定位有關係,不少廠商認為平板電腦還是以輕辦公和娛樂為主,
有些網路審核也太離譜了,如果這也能審核過,那我也可以發! - 天天要聞

有些網路審核也太離譜了,如果這也能審核過,那我也可以發!

扭歸扭,打歸打,打完我們還是一對兒看著不太像是P的賣相就不太好喝的感覺實在太慘了一點如今有些網路審核也太離譜了請不要灌酒,否則後果堪憂俺的帽子威力不容小覷白子取得了碾壓優勢小孩哥:別鬧了我都尷尬死了不要在馬路上放飛氣球場面似乎有點羞恥?沖著這髮型也得加點工資當
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正式投產 - 天天要聞

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正式投產

近日,上美科技園智慧工廠正式投產,標誌著美妝行業在智能製造領域邁出重要一步。該智慧工廠總投資3億元,佔地面積達20000平方米,作為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每日產能高達200萬瓶,其全流程AI智能化生產體系備受矚目。
戰略實施過程中,企業如何監控與調整,以確保目標達成? - 天天要聞

戰略實施過程中,企業如何監控與調整,以確保目標達成?

在當今複雜多變的商業環境中,企業戰略實施是關乎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環節。它如同一場精心策劃的長途旅行,企業設定的戰略目標是目的地,而戰略實施則是通往目的地的具體行程。然而,這並非是一條坦途,途中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和挑戰。市場環境風雲變幻,競爭對手虎視眈眈,技術革